高职学生阅读现状及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路径研究

2024-05-17 10:27曾凡昊
山西青年 2024年7期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院校

曾凡昊

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唐山 063200

高职学生是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群体,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阅读是获取知识、实现智力提升、促进科学辩论和塑造职业思维的重要方法。在培养更多技能工匠型人才要求下,如何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是高职图书馆工作者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高职院校学生阅读现状调查

为了准确了解高职学生阅读现状,文章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问卷对象设定为唐山市5所高职院校在校学生,调查对象尽量做到性别均衡、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本次问卷调查发放纸质问卷500 份,回收490 份,回收率达到98%。

(一)高职学生阅读的兴趣。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是营造良好校园文化的基础,是培育更多技能工匠人才的关键方法。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学生主动进入图书馆学习的人数非常少,高职图书馆的上座率平均为50%。从高职图书馆图书借阅的情况看,学生图书借阅率也非常低,尤其是大三年级学生的借阅率不足20%,甚至部分学生都没有使用过借阅卡。由此表明,高职学生主动进入图书馆阅读或者借阅图书的人数非常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1]。

(二)高职学生阅读的目的。了解学生阅读目的是优化高职图书馆信息资源配置、改进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基础。问卷调查显示,30.5%的高职学生进入图书馆阅读是为了打发时间,38%的学生是为了寻找资料、应付考试,10%的学生则是为了陶冶情操、提升个人修养。由此可见,高职学生阅读目的不够明确,存在功利化阅读行为:一方面,大部分高职学生阅读的目的是打发无聊的时间,学生在选择阅读书籍时缺乏明确的目标导向,所阅读的信息并未结合专业特点、行业岗位要求;另一方面,高职学生阅读功利性较为突出,调查显示,高职学生阅读的初心并不是真正地热爱阅读、通过阅读学习新的知识技能,而是通过阅读以满足个人私利。例如,在考试前,学生为了完成论文而到图书馆寻找相关的资料,功利性色彩浓厚。

(三)高职学生阅读环境。调查显示,不少学生对阅读环境表达了个人诉求,认为高职图书馆不仅要提供阅读场所,而是还要在阅读环境上入手,重点是要结合大数据技术构建智慧图书馆。对于“您身边的阅读氛围如何?”这个问题,18.2%的学生选择“很好”,58.3%的学生选择“一般”,20%的学生选择“很差,不喜欢”,其余选择“不清楚”。可见,高职学生对当前阅读氛围并不满意,认为高职图书馆在软硬件环境建设上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四)高职学生阅读指导。为了了解学生是否会阅读、是否能阅读,设定“你怎么阅读?”“阅读一本书的周期是多长?”“ 平时阅读哪些书籍?”等问题。通过调查显示,36%的学生习惯于快速浏览书籍,并未做任何记录。25.7%的学生在阅读时存在盲目性。28.2%的学生习惯于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应的书籍,主动撰写读后感的仅为1.9%,照抄重要句子的为8.2%。可见,高职学生虽然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书籍,但是其存在不良阅读习惯和浅阅读、碎片化阅读的现象,其反映出高职阅读推广、阅读指导还存在较大的问题,需要高职院校要加强阅读指导,提升阅读文化品牌建设力度。

二、影响高职学生阅读的因素

从唐山市5 所高职院校学生阅读情况的调查结果看,高职院校普遍存在阅读兴趣不高、阅读目的不明确、阅读环境有待改善等问题。通过分析高职学生阅读所存在的各种问题,笔者认为影响高职学生阅读的因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职学生自身原因

高职学生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受教育环境、家庭情况以及自身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学生阅读积极性相对不高:一方面,高职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学习主动性不强,阅读基础较差。根据调查,高职院校的生源大部分来自农村,受限于农村地区缺乏完善的图书资源,致使学生在初高中阶段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影响高职学生主动进入图书馆阅读的积极性。例如,高职院校图书馆常常处于“无人”状态,其与普通高等院校图书馆门庭若市形成鲜明的对比;另一方面,高职学生缺乏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容易放松学习。高职院校学习环境不同于初高中,其学习环境相对轻松,教师不会采取强制方法约束学生。正是高职院校轻松的学习状态导致学生缺乏刻苦学习的动力,再加上高职院校丰富的业余生活,让很多学生远离阅读,沉溺于各种社团活动中[2]。

(二)高职图书馆环境及文化氛围原因

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是调动学生阅读的关键。但调查数据显示,高职院校阅读文化氛围相比高等院校并不浓厚,阅读推广活动缺乏针对性与创新性:一是高职阅读文化氛围不浓厚。高职图书馆承担着服务学科建设、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的重任。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是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然而,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处于边缘化状态,尤其是受限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高职学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繁重的学习压力致使学生不愿意进入图书馆阅读,最终导致校内阅读氛围不浓厚。二是阅读推广缺乏针对性,高职阅读文化品牌凝聚力不够。形成具有影响力的阅读文化品牌是吸引学生阅读、提升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动力。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在阅读文化品牌建设上,存在重硬件建设、轻育人成效的问题,导致阅读推广活动的数量逐渐上升,但是其难以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三)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原因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在图书馆建设中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个性化的阅读方式及内容。相比传统的线下阅读,利用移动终端设备线上阅读能够让学生更加便捷地阅读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突破了地域、时间等因素的制约。但是,基于高职图书馆信息资源体系的快速建设,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学生深度阅读的兴趣,影响学生独立自主思考能力。例如,当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其不再到图书馆查阅相关的知识,而是直接利用“百度搜索”等网络工具查询相关的知识,获取关键性的知识。但是,此种信息查阅方式难以养成系统的、整体性的阅读习惯,不利于学生终身学习意识的培养[3]。

三、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进阅读文化品牌建设的具体路径

(一)构建智慧图书馆,解决学生不愿阅读问题

图书馆是文化育人的重要阵地,承载着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职能。智慧图书馆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无约束的、个性化的阅读服务。针对高职学生阅读积极性不高、阅读资源需求多元化的问题,高职院校要主动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依托智慧图书馆提升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走进图书馆阅读的内生动力。

首先,高职院校要加强顶层设计,加大对图书馆空间改造的力度。智慧图书馆不仅追求空间的优化设计,而且还侧重阅读环境的建设,通过运用智能设备为师生提供便捷的阅读服务。为此,高职院校管理者要加强顶层规划设计,在满足日常教学工作的基础上要逐步进行升级改造,打造数字信息资源库,实现馆藏资源纸电一体化管理,并且围绕微服务陆续推出智慧门户系统、资源定位导航系统以及智能预约委托系统等,不断提升智慧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其次,构建信息共享平台,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智慧图书馆最大的功能就是整合信息资源,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建设。高职院校要利用智慧图书馆为学生推送个性化、针对性的数据信息,以此满足学生阅读的兴趣。不同专业学生阅读兴趣不同,利用智慧图书馆系统可以结合学生平时的阅读轨迹、专业课程特点以及未来职业发展规划等为其推送针对性的信息资讯,并且在推送内容上侧重价值引领,这样能够有效发挥图书馆文化育人的作用。例如,高职院校借助智慧图书馆系统能够根据学生平时借阅习惯,向其推送学生感兴趣的知识,通过专门推送能够加深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深度理解,促使学生养成深度阅读的习惯,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动力。

最后,优化图书馆体验感,增强学生的阅读满意度。沉闷的图书馆氛围难以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高职利用智慧图书馆互动性功能为学生提供智能化的高效率体验,让学生在自身体验的过程中逐渐养成乐于阅读的习惯[4]。

(二)培育良好的校园阅读文化品牌,破解阅读氛围不浓厚问题

培育良好的校园阅读文化品牌是提升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高职院校图书馆要结合学生的学情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第一,高职院校要制定完善的阅读推广制度,确保阅读推广活动有效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设施需要多部门、全员参与,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实施,高职院校要在现有图书馆制度规则的基础上细化阅读推广活动制度。例如,高职院校建立阅读绩效考核体系,将阅读纳入第二课堂学分管理中,以此形成制度化的阅读推广活动体系。第二,丰富阅读推广活动,提升学生阅读热情。阅读推广活动是吸引学生阅读、提升高职图书馆资源使用效率的关键途径。高职图书馆要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阅读推广活动,让学生在良好的阅读氛围中形成阅读热情。例如,为了解决高职馆藏资源利用率不高的问题,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举办“阅读马拉松”比赛,让学生每天打卡阅读,通过阅读打卡逐渐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并且高职院校要依托微信公众号、高职校园网站、图书馆宣传栏等载体宣传阅读打卡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其中,形成较好的引领示范作用。第三,创新校园阅读文化形式,打造文创阅读产品。枯燥的内容、单调的馆藏结构影响高职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图书馆文创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是调动学生阅读的重要途径。文创产品注重读者的体验,关注知识的时代性与创新性。所以,高职院校要打破既有文献利用及开发格局,积极开发文创产品。例如,图书馆举办古籍的装帧及修复等文化体验。还可以加入文创研发的内容分享,设计师分享文创产品开发的心路历程等,通过物质与精神的结合来推动图书馆文创品牌的进步。

(三)提供专业化阅读指导,聚焦不会阅读问题

阅读指导是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学生不会阅读、浅阅读的重要举措。为实现图书馆职能,高职院校要依托现有资源积极开展专业化的阅读指导工作。第一,要强化入馆教育培训,提升学生借阅技能。图书馆服务于学科建设、服务于人才培养,高职图书馆要将阅读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中,构建阅读模块化课程,以此解决学生不会阅读和没有时间阅读的问题。入馆教育培训是提升学生阅读质量的前提步骤,高职院校图书馆要强化与院系辅导员的沟通,定期安排馆员到班级开展入馆培训活动,将如何检索图书、如何借阅自己喜欢的图书、如何将专业学习与图书借阅相结合等知识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第二,创新阅读指导形式,将阅读指导纳入专业课程中。基于智慧图书馆的应用,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传统图书馆借阅的技能,而且还要懂得智慧图书馆的应用技能,尤其是要树立网络安全意识。阅读指导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方式,高职院校要结合学生的学情特点,开展多元化的阅读指导工作,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技能。例如,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举办阅读讲座、沙龙等活动开展专业阅读指导,定期向学生推荐优秀书籍,让学生可以接触到优秀的知识,用书中的经典故事、人文知识、圣贤智慧、民族精神激励学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求学求知欲望、爱国情怀、人文素养和道德境界。

(四)明确阅读目标任务,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根据目标管理理论,只有确定目标才能促使个体更好地完成目标。高职学生主动阅读积极性不高问题由来已久,基于此问题,高职院校要加强对阅读推广活动的宣传,让广大师生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意义,逐渐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第一,高职院校要引导学生建立明确的阅读目标,引导学生养成长期阅读的兴趣。高职院校要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对照行业岗位标准要求,制定阅读书籍清单,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完成阅读任务。第二,改善高职图书馆环境,增强吸引力。根据调查。高职院校图书馆无论是在硬件设施还是软件建设上都相对落后,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压抑感。因此,高职院校要不断丰富与完善馆藏资料、改善图书馆空间布局结构,给学生营造一种清新自然的阅读环境。例如高职院校图书馆可以在入馆口放置鲜花,布置醒目的激励语句,以此形成正向引导作用。

四、结语

吸引学生入馆阅读是高职图书馆工作的重要任务,是培育更多工匠型人才的关键方法。高职院校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积极推进阅读文化品牌建设,帮助学生解决阅读障碍、让学生学会阅读、爱上阅读,更好地发挥高职院校图书馆立德树人、文化育人的功能。

猜你喜欢
智慧图书馆院校
图书馆
飞跃图书馆
有智慧的羊
去图书馆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