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职旅游英语的教学策略研究*

2024-05-17 08:29朱琳
大众文艺 2024年7期
关键词:文旅技能融合

朱琳

(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内蒙古通辽 028000)

一、文旅融合发展背景

(一)文旅融合发展的意义所在

文旅融合发展指将文化和旅游产业进行深度融合,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模式。它将文化元素和旅游资源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文化的吸引力和旅游体验性,实现文化和旅游的双重价值。具体的文旅融合主要体现在文旅资源融合,产业融合,创新融合等不同的方面。而文旅融合发展的意义并不是简单地将文旅捆绑看待用以满足客户需求如此简单,融合发展将在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地方、国家文化软实力甚至促进社会发展和推动文化传承和创新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二)文旅融合发展的未来趋势

近年来,越来越多注重产品,运营和技术的新型文旅融合产品将在旅游行业中大放异彩。如无锡的拈花湾禅意小镇项目,它以创新的禅意概念将旅游与文化进行创意融合,不仅吸引了大批的游客前去参观,也很好地宣传了无锡本地的茶文化。再如,在西安的大唐不夜城文创项目中,每天都在上演的“房谋杜断”,其中历史人物的风趣幽默与表演的强互动性都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去打卡参与[1],这种旅游体验不仅吸引游客前去消费也在很大程度上有力的宣传了太宗统治下的唐朝初期历史文化。这些文旅融合项目的成功也昭示了文旅融合发展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方向。

1.学科融合与多元化课程趋势

以文旅融合为背景制定的职业旅游英语教育课程,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知识视角。因此,整合文学,历史,地理等学科的内容,提升旅游英语专业学生对文化背后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将是未来旅游英语专业教育课程改革趋势中的基本环节。可以通过如导入文学作品的方法,鼓励学生通过文学作品感知旅游目的地文化风土人情;通过地理书记旅游资源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剖析资源分布规律,加深学生对旅游环境的理解。以上通过学科整合、创新而设计的多元化课程,正是未来职业旅游英语教育所真正需要的多元化课程。

2.数字化资源、技术整合趋势

随着科技的发展,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旅游英语教育课程更应该引入前沿科技,加速传统教育模式的转型。如利用虚拟实境(VR)与增强现实(AR)技术,虚拟旅游场景,并实时获得景点真实相关信息,提高学生对语境的感知。鉴于对亲身景点实践经验的精力、时间、经济投入成本的考量,引入新型数字化技术和资源将会成为未来旅游英语教育行业的新选择。

3.跨文化交流与国际合作趋势

通过设计与不同文化间交流项目,旅游英语专业学生能够深入体验和理解文化差异,同时为未来的职业发展积累宝贵经验。因此,可以选择目标文化相关的院校,协商项目合作框架和内容,为学生组织安排文化讲座和座谈,促进学生与当地高校学生的深入交流。学生通过活动所获得的自主学习和研究热情是职业教育转型的推动力。

4.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理念

旅游业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不仅有助于长期行业稳定,更能够平衡经济利益,同时也可以增强对文化遗产的维护和传承。学生对文旅产业的社会责任的理解,将会推动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旅游业中的实践。因此引导学生通过社区服务项目实践等方式,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直观认知,并要求以反思个人社会角色等方式,明确学生的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同时,与一些当地社区联合开展融合社区活动旅游实践项目,强调旅游活动对社区发展的影响,帮助学生树立并传递可持续旅游观念,整体促进社会对可持续旅游理念的认知。

二、文旅融合发展对旅游英语教学的影响

(一)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职业旅游英语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以上对文旅融合发展背景的分析,对职业旅游人才的培养更显得尤为重要。培养出更多具备文旅融合发展思想的职业旅游英语人才也将在多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如从基本层面而言,这将明显地增强游客的旅游体验。其次,职业旅游英语人才也会在促进当地旅游业竞争力,提升旅游业国际化发展潜力。因此,如何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旅游英语人才,制定更适合文旅融合发展背景的旅游英语教育策略,都是目前职业高校的教育工作者们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文旅融合发展对职业旅游英语的具体影响

文旅发展的融合使得旅游英语教学不再仅仅是语言技能的教学,它将更强调全面素养的培养,这些影响具体以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对旅游英语词汇需求的影响

旅游行业涉及不同方面的大量专业词汇,如旅游景点、酒店、餐厅、交通工具、旅游服务等。在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旅游行业中对旅游英语词汇的需求更是呈现多元化,拓展化的发展趋势。职业旅游从业者需要尽量掌握涉及面更广更多元化的专业术语才能够以提高英语表达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1)词汇涵盖面更加广泛

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的旅游专业英语词汇将不仅包含了与旅游行业相关的专业术语,如传统旅游英语中的景点、交通等基础领域的词汇,还应涵盖更广泛的文化领域词汇,包括艺术、历史、文学、等方面。这就要求旅游英语专业的从业者要多去积累相关的知识背景,多领略各学科融合背后的中国式哲理,让跨文化游客对中国文化产生共鸣共情。

(2)词汇更强调地方文化特色

文旅融合的发展需要在旅游英语中加入更多关于当地文化特色的表达,因此需要学习者了解并运用更多地方性的文化词汇,这些词汇会在具有本地特色的景点词汇、饮食词汇等方面有所体现。如著名的衡阳回雁峰旅游景点,在对其进行翻译的词汇选择时,如果按通常翻译地名直接音译的方法,就会让回雁峰失去原本与自然生动相关的文化特色,因此有学者提出,在进行该地名的翻译时可选择“Sandy embankment full of geese”这样的词语赋予该地名更加生动、形象的文化意义[2]。

(3)词汇更注重数字、科技领域

随着文旅融合中数字化和科技的应用,旅游英语学习者需要掌握与在线预订、导览应用、虚拟体验等相关的专业术语,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旅游服务需求。因此旅游业从业者也需要积累如“Mobile Payments(移动支付)”“Online Booking Systemes(在线预定系统)”等有关数字和科技的词汇提高游客的体验性。

2.对跨文化沟通技能的影响

文旅融合发展对从业者的跨文化沟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在语境敏感性的方面,文旅行业由于常涉及特定的文化场景,从业者需要了解并适应不同文化之间的语境,以确保有效的沟通和服务。在跨文化旅游常见的饮食场景中,要多去了解跨文化的饮食忌讳,如印度人将牛视为神圣的动物,因此大部分印度人会避免进食牛肉,牛奶制品等食品。这种多元文化意识,有助于培养从业者的全球事业和跨文化合作能力,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甚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起着推动作用。

三、文旅融合背景下职业旅游英语的校内外课程设定

经过以上系统的分析,能够清晰地对比出文旅融合背景下的职业旅游英语教学与基础的英语教学之间的差别。职业旅游英语教学应调整策略,多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也应该注重实践教学和教学效果的评价,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因此,对专业学生的具体课程可作出如下的设定:

(一)职业旅游英语专业学生在校课程的设定

1.行业特定英语基础课程设定

虽然各地方高校的旅游英语专业,受路径依赖制约,课程设置不可能完全一致[3]。但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的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应固定在基础知识方面掌握一些基本的英语旅游专业词汇,语法,口语,写作等知识外,还需要额外掌握一些基本的跨文化交流的知识技能。因此除英语基本知识的课程外,还可以设立以介绍不同文化历史、传统、艺术为目的文化介绍类课程,以及以传播中国本土文化和分析文化差异为目的旅游英语翻译课程。

2.其他行业相关技能知识的课程设定

在掌握旅游英语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其他旅游行业相关的技能,如商务英语技能,文化模拟与实践技能,可持续旅游概念等都是职业旅游英语人才应备的技能以及观念。因此,可以为旅游英语专业学生开设以增强商务沟通技能为主的商旅英语课程,如商务英语电子邮件写作,口语等课程。或以增强文化认知为目的开设跨文化场景模拟实践课、文化智商培养课等。同时,由于环保旅游关系到不同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可以开设教授环保旅游法规和标准的课程,以便专业人才掌握如Earth-Check,GSTC等相关的环保旅游背景知识。

(二)职业旅游英语专业学生校外实践课程设定

1.职业导师辅导制定个性职业规划路径

在进行职业实践之前,为职业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职业导师分配。导师分配甚至可以提前到学生刚入学的基础年级阶段,通一对多,甚至是一对一的导师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swot分析),家庭成长环境以及技能和职业愿望等,帮助学生合理化制定个性化的职业路径,使学生分阶段实现每个阶段的学习目标,从而实现长期职业规划路径的形成和实现。

2.校企联合,提供真实工作环境模拟实践

(1)导向学生实际操作的课堂模拟任务

在课堂中制定模拟任务,如制定专属客户旅游路线、模拟处理客户投诉等,提升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应变能力。邀请专业导游等专业人士进入课堂中模拟商务谈判,交流模拟商务谈判的具体流程,提高专业商务英语沟通技巧。

(2)与旅游企业合作的实地实习任务

企业提供学生参与企业实际运营的机会,帮助体验导游、客户服务等真实工作场景,应用英语进行沟通。学生以实习导游的身份真实参与到客户服务中,学会处理问题、提供建议等能够提升客户体验的工作技能。

四、专业学生的学习、实践成果展示与评估反馈

(一)学业综合能力评估

在旅游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业综合能力评估是关键的一环。可以以学期为单位,通过期中、期末测试基本语言能力,考查学生对英语语法和词汇等基本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实际场景模拟互动考核的方式,评估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的理解,同时对比各小组之间的问题处理能力和项目完成情况,以此讨论评估学生的协作与沟通技能。

(二)实践效果评估与反馈

实践效果评估是为了确保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同时在实践中印证理论基础,具体实践评估内容应包括:

1.知识技能运用能力的表现评估

由职业导师或企业专业导游提供学生在模拟工作环境中的表现考察情况,如是否能够有效用所学英语知识与客户进行沟通等方面的表现。

2.处理一般以及应急事件问题的能力评估

由企业客户对实习学生进行问题处理能力打分,评估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处理紧急情况和应对客户投诉的技能。

3.团队协同合作的效果评估

由企业同事对实习生进行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效果的评估打分和反馈,帮助学生总结个人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五、基于成果、反馈的教学策略持续改进与更新

基于评估和反馈得到的综合评估结果,采取以下措施进行专业学生技能的持续改进和更新:

(一)教学方法优化

采用更具互动性和实用性的教学手段来提升学生的相关技能。如定期组织实地旅游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目的地文化,体验不同语言中的语用习惯;还可以通过引入高科技手段,如虚拟实景(VR)技术等进入课堂,提供虚拟旅游体验,创设模拟语境,加强学生的真实感受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课程内容更新

跟踪行业发展,及时更新课程内容,确保其与最新的职业需求和趋势相符。教师团队要与企业深度合作教研,了解最新的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创新旅游方式和文化旅游项目,拓展学生对各地不同文化的知识。

(三)实践环节调整

根据实践效果评估,调整实践环节,权衡不同实践环节的比重,可以利用线上平台或虚拟团队帮助学生进行旅游项目规划和实践,组建在线讨论和互动学习小组,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六、结语

未来的几年,将是新冠疫情结束后的经济转段时刻,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服务业增长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60%[4]。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将在助力扩大内需的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也将是我国人民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文旅融合发展与旅游业的发展相辅相成,而职业教育从业者对相关人才的培养与教育策略的制定,不仅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还对带动地方经济有着不容小觑的推动作用。本文本立足于文旅融合发展的未来趋势,围绕着职业英语教学策略展开分析论述,探讨了更适合职业旅游英语教学策略的制定,以期达到提高旅游业服务质量,促进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的目的。

猜你喜欢
文旅技能融合
高级技能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融合菜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文旅照明的兴起
秣马厉兵强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