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路径探究

2024-05-17 08:11:20丁叔芳
英语教师 2024年3期
关键词:中华英语教学传统

丁叔芳

引言

高职英语课堂是引导学生熟悉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会表达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目前,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必不可少。为了更好地进行中西方文化交流,就必须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形成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学会辨别不良的文化思潮,树立本民族文化自信。

英语学科作为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主要阵地,教师不仅要教授他们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使他们了解西方的文化,而且要引导他们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比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运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国文化,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关键人才。然而,目前高职英语教学存在重语言知识教授、轻文化素养培养的问题。下面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路径进行探究。

一、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当前高职院校使用的教材中缺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仅存的内容大多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脱节,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高职英语教材历经多年的探索和创新,内容已趋于成熟,但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部分,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部分教材内容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介绍偏生硬,显得突兀(范富平2023)。

其次,师生的文化意识不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职英语教师和学生都着眼于提高考试分数,特别关注语言知识点的学习和记忆,文化意识淡薄。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通常把注意力放在词汇、语法、句型等语言知识点的教授上,忽视了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然而,文化意识的培养,特别是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认识英语、理解英语,提升英语语言能力,还有助于他们深度学习,形成良好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最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方式和教学任务单一。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任务单一,缺少灵活性,不仅难以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而且难以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还难以让他们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这样的课堂教学不利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其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多年的历史积淀,经受住了历史、时间和人民的考验,,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精髓和命脉(颜雨萱、付晓男202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至今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和结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是对中华民族人民生活、风俗和品质的概括和反映,包括热爱祖国、勤劳勇敢、尊老爱幼,也包括中华民族的饮食、餐桌礼仪、丝绸、茶文化等。它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投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更迭中更加稳固。我国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影响极大,“中庸”“仁”“礼”等思想深入中国人的内心。我国儒家提出“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不仅在历史的变幻中留存至今,而且在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历程中越来越重要。国外对我国儒家思想充满兴趣和好奇,孔子学院成为了解中国文化的一扇窗。我国在政治外交中也凸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儒家思想为推动世界和平、解决世界性难题提供了东方思路,作出了巨大贡献。

综上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的沉淀和概括,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人民的智慧和选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投射在中华民族的方方面面,如生活中、饮食中、贸易中、政治中、外交中等,更反映在人们的优秀品质和文化意识上。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语言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文化的载体、民族的象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对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对教育实现育人目标有重大意义。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有助于实现育人目标。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背景下,德育工作从单一的理论教育向社会实践过渡,课堂教学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王嘉铭、王晶晶2022)。高职英语教学面向的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念、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对他们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能够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丰富他们的文化积淀,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育人目的。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之一,是我国学生在受教育阶段必须学习的一门科目。然而,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很少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而是将西方文化和语言知识点作为英语课堂的主要内容。缺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英语课堂既不利于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不利于他们培养民族自信和形成文化认同。英语课堂不仅是学生学习西方文化的场所,还是他们了解本国文化的重要渠道。因此,教师要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生活中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荣先先2022)。

综上所述,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实现高职英语教学的育人目的,还能促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路径

(一)拓展教材内容

针对高职英语教材中缺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问题,教师可以结合时代背景及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备课时根据教学主题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帮助他们深入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明确教学目标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第一步是明确课堂教学的文化目标,从而有效引领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教师要树立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意识,提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从而有效制订文化教学目标,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比中西方文化,思考文化的深层次意义,讨论文化的现实意义,最终让学生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汲取养料,塑造价值观。

以外研版《新时代职业英语通用英语》为例,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儒家文化,教师在教学目标中增添了以下文化目标:

1.To learn the knowledge of Confucian Thinking.

2.To classify different contents of Confucian Thinking.

3.To discuss the Confucian Thinking and make a presentation.

以上文化教学目标层层递进:第一层目标要求学生以教材内容为基础,阅读文章,提取整合信息,了解儒家思想的具体内容;第二层目标要求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对儒家思想进行分类,训练推理能力,进一步了解儒家思想;第三层目标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思考文化现象,并用英语表达。只有明确了文化目标,才能更好地指引教学活动的开展。

(三)丰富教学方式和教学任务

在传统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习惯以“灌输”的方式讲授语言知识点。如果将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延伸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中,就会导致课堂氛围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文化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比较、表达、讨论等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以外研版《新时代职业英语通用英语》为例,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儒家文化,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教材内容,为他们介绍孔子和儒家思想,并在此基础上依托教材内容设计以下教学任务:Discuss with your teammates and find an example that Confucian Thinking is used in today’s life.在学生了解儒家文化的基本内涵、通过思维导图梳理了儒家思想后,教师通过该教学任务,引导他们讨论生活中儒家思想的体现。在讨论中,学生将儒家文化和自己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加深了对儒家文化的理解。通过该综合性教学任务,学生理解了文化、发现了文化、表达了文化、感受了文化。

(四)革新评价模式

一旦教师的文化意识增强,尝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教学方式必然会发生巨大转变,评价模式也必然需要革新。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在课堂评价中占据主导地位,在学生回答问题、发表观点后,只给出正确或错误的评价,难以调动他们思考、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革新评价模式。评价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知道自己回答的对与错,还要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调整学习方式。首先,教师不应执着于答案,而应关注他们的思考过程、思维逻辑和课堂表现。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同伴互评,并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同伴互评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课堂教学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

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积淀和智慧结晶,需要通过教育代代相传。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具有现实意义和重要价值,不仅能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还能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高职英语教师要提高文化意识,延伸、拓展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教学方式,革新教学评价模式,从而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引导学生认识、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文化意识,积极思考,汲取文化精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猜你喜欢
中华英语教学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22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2:48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传媒评论(2018年8期)2018-11-10 05:22:12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中国三峡(2017年9期)2017-12-19 13:27:25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15:02:00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12:17:28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06:22:44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00:0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