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绘”活动行与思

2024-05-16 02:45何朝峰
小学科学 2024年14期
关键词:种植手绘小学科学

何朝峰

〔摘    要〕  在种植和手绘相融的跨界体验中,要用到各种材料、各种方法以及相关的学科知识,形成连贯有序、前后呼应、互为印证的一系列思量。在此基础上本文试以小学科学课中的种植和同步手绘为载体,从多学科融合的角度出发,把种植和手绘作为工具,试着探讨“种绘”赋能多学科融合的小学生学习新路径。

〔关键词〕  小学科学;种植;手绘;互为印证;多学科融合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4)  14    130-132

种植和手绘相融合在小学科学课上是一种比较常规的教育方法。种植是一项充满生命力的活动,通过照料植物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生命成长的过程;手绘是一种写实兼具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方式,每一笔、每一线,都蕴含着画者的情感与思考。将种植与同步手绘结合,带来的将是1+1>2的多学科融合的学习。

一、观学生“种绘”——初步感悟多学科融合

小学科学一年级“植物”这个单元明确提出让孩子把植物作为一个生命体来思考,种植和同步手绘传递的本质也离不开生命这个核心问题,孩子对生命充满着爱、期待和尊重,我希望在课堂上耐心细致地收集和对这些事实的思考能为这个想法提供符合实际的信任。

(一)种的是青菜,想的是生命

课间十分钟,孩子兴奋地去柜台上拿各自种着小植物的花盆。突然,教室后排传来了伤心的哭声,吓了我一大跳。赶到现场,只听一个小女孩伤心哭诉:我的小青菜渴死了!低头一看,她的桌上放了一排三盆小青菜都已干枯,另有同桌和前座两个小男孩一手护着自己翠绿的小苗,一手怜惜地轻拨那三盆干枯了的青菜叶:“我们去浇水时也该帮你的小青菜浇浇水的。”

孩子的表现是不是正在唤醒自身对生命的认知?有很多个日子孩子在小心翼翼又快乐地等待中,看着种子发芽出土到成长为一棵翠绿的小青菜,一天天长大,一天天变美,是多么欣喜。不知什么缘故有几天忘了浇水,小青菜死了,难过和反思的不只是小主人,还有其他小朋友的同理心,这是多么可贵。让我们珍视在种植过程中孩子面对植物时缓慢的、不知不觉的变化;让我们以谨慎的态度,为我们所期望的孩子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积累,在种植活动中偶然相遇越多,孩子发现的机会也越多,多向的思考也更充溢。

(二)画的是青菜,想的是生长

在上面的活动中,孩子的思维并不是致力于知识的获得,也没有致力于获取真理的信念,仅限于直接看到的事物和感受到的情绪。而后续的活动通过画图或拍照,记录它的生长情况时,思维将立足于面对小青菜的生长确立自己的信念,接受可信的或检验不可信的事物和现象。种植青菜第一周,撒下种子后,这时的孩子将处在一种坚定、困惑、犹豫、怀疑的状态,等待青菜发芽出土,以展开“种植+手绘”的旅程(如果选择的记录方式是画图)。种植青菜第二周。孩子“看见”了什么?(看见青菜发芽了?)这“看见”是一闪而过的存在,还是有所领会地“看进去了”?(为什么这一盆青菜发芽了,为什么那一盆青菜还没发芽,为什么这些发芽的青菜长得高一些,这些情况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此时孩子的思维及各种感官皆在捉摸不定之际,想要看到更多的事实,并试着判断青菜的生长在第一周和第二周之间以及后面的时间里各自的情况及相互的联系。

在此“种植+手绘”活动中,植物成长所需的环境是什么,这个问题需要得到回答;播种后植物的生长将出现什么情况,这种模糊的状态需要得到澄清;将单独画植物还是画植物与环境的联合,是用简图还是局部写实或详尽写实之图,是用线描画还是色彩画来表达,这样的绘图形式需要得到初步确定;又将在手绘中突出表达植物在这一生长阶段的哪一点生长特色等等问题,这就是有了一个需要孩子实现的目的。心绪不宁地等待,坚定不移地肯定,欢欣鼓舞地发现,思前想后地联想,接受或怀疑,搁置和停顿,组成了“种绘”这一场系统和可持续性的探索,而这场探索无疑是一场多学科的无缝对接。

二、思教師“种绘”——进一步感悟多学科融合

在第一部分的描述中,看到的想到的都只是站在一个旁观者的立场。对于自身的“种植+手绘”起始,并没有刻意地去思考,也没有确定的学科立场,只是想种植和同步手绘作为科学课课堂上的安排,孩子时常存在种不种得活、画不画得像、时间够不够用等问题,那么不如我自己也种一种画一画,以亲身实践去感受和思考种绘融合之行,让它们更好地发挥作用,或许还能找到一些隐蔽着的元素为我们所用。以下案例是我“种绘”后的内心感悟。

(一)写实手绘向日葵根部生长的多方感悟

为了手绘整株葵苗,只能先把葵苗移出育苗箱,观察后再种回。轻轻洗刷根部泥土后,令我们大吃一惊,根是白白壮壮的,只是株高约10厘米的苗,根倒是先绕了个直径约1厘米的近似圆形再往下生长。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揭示,如果胚根在向地心的运动中只受到地心的作用,便会垂直向下生长。在根如此大的转头幅度中,我们是否可以想象根在生长过程中是受到了土壤怎样大的阻力,如此360度努力弯曲向下,力图伸入土内;也可以想象,对水分的潮湿它们是怎样的渴望,弯曲,偏移,始终努力向下;还可以想象,是否有一块石头阻拦着它的转头运动,它只好从那侧转开,然后恢复向下路线向更深的土层掘进?只是根的生长都要历经这么复杂多样的变化,在无数次的转头运动中,根需有策略,需有对重力引导的向往,才能直立,静待花开,不畏艰险,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种植之前查资料,向日葵的根是直根系,如果我们只是种植,这些事实也许就表面接受了,或是令人费解,所知甚少,一带而过甚或误解。如果带上绘画, 通过更广的实践行为深入脑海,就能更清晰地认识或较完全地理解植物的生长历程。为了手绘,就要进一步去观察、研究,因为弄不明白就无法下笔。种植,测量,绘图,查阅,联想,有意识地思考,经过认真思维形成一个向日葵根部发育生长的信念。求真,求实,不正是我们的教育吗?这一效应的达到又怎能离得开多学科融合之功呢?

(二)写实手绘向日葵花序生长的多方感悟

向日葵的舌状花一层两层终于展开了,看着舌状花里面密密排列的筒状花花蕾,笔在手中发抖,不知如何打草稿。曾有人戏称向日葵的花是花中的数学课代表,先不说黄金分割,斐波那契数列求和似乎跟我们更接近:1,1,2,3,5,8,13,21,34,55,89,144...还记得数学课上是怎么讲的吗?对,数列从第三项开始每项是它前两项的和。花盘中螺旋线的排列用在写实的手绘真是不容易啊!决定数,各种数法。最后选择了逆时针和顺时针的弧形数法,数到花盘中第119个筒状花蕾时,终于有信心打草稿了。

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曾说:“盖大自然即是一册完好教本,一粒花种种入于地,由发芽而至成长、开花、结子,若日日注意考察其生长状况,则所得何尝不胜读一册自然教本也。”是啊,“种绘”于参与者来说,不仅是一个体验之境、探究之境,也是一个有情有趣的成长空间,在劳动中感受艰辛,在等待中知晓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在这个案例中,除了种子和手绘这一项融合,感悟劳动、科学、数学、几何美以及持之以恒的坚持精神,这何尝不是一个多学科融合的超学科?

三、“种绘”活动多学科融合的行与思

前面两部分的描述中,谈到的都是因“种绘”推断出的多学科融合之思。在第三部分,我用心搜寻证据,确信事例的证据充足性,试着在多学科融合这一想法下,有目的地在"种绘"之前或之中形成“种绘”与多学科相融合的思想,以让“种绘”和多学科融合互为印证。试以下面几个自己“种绘”过程中的案例来充实“种绘”赋能多学科融合这个想法。

(一)“种绘”与数学融合例谈之大豆日记

“这是大豆、毛豆、黄豆/椭圆形/有棕色的肚脐/还有白色的开芽缝/浸种的大豆/在水里吐着小泡泡/皱着脸/等待从休眠期里醒来/35粒干大豆约重5克/浸种3小时后约重13克/5小时后/种皮的轻衣薄盈满/半透明的映着/种皮里面吸水后饱满的子叶/每一刻的幻变/为发现使命实现使命而准备。”

试探索这日记里蕴含着的两个数学问题。其一是大豆发芽时需达到的含水量,其二称重问题。据此是不是可以设计这样的两个数学问题:35粒干大豆重约5克,浸种3小时后重约13克,大豆种子吸收了相当于本身重量( )%的水分;称大豆重量的时候为什么没有选择一粒一粒地称?有没有想起“千粒重”的含义?在这里我们充分感受数学在“种绘”中的应用,这些借助数学的行为和思考有在“种绘”之前的考虑,也有在“种绘”之时的记录,均是为了大豆的发芽率和成活率能够高一些。“种绘”中多学科融合是何其必需,“种绘”赋能多学科融合理想又是多么实在。

(二)“种绘”与语文融合例谈之小麦日记

“冷空气的到来既有‘一夜入冬的骤然,也有‘无缝对接的细无声,看着或葱绿一丛或两三相伴或单根绿苗的小麦们,不由想到了‘看天吃饭。几千年来,小麦驯服了人类,人类又何尝不是用高科技在驯服小麦?以前听到‘驯服两字,常把它归入贬义。看了狐狸和小王子的对话,深以为然,不由改观。小王子说,我是来找朋友的。什么叫‘驯服呢?这是已经早就被人遗忘了的事情,狐狸说,它的意思就是‘建立联系。建立联系?亲爱的小麦,我们现在也正在建立联系!你们每一根都是世上独一无二的存在,对于你们来说,我也是独一无二的。正是花在你们身上的时间,才让你们变得如此重要;一天又一天,聆听风拂动你们,遥想田野无边的金色麦浪。”

“种绘”过程中需要我们理解大自然的语言,也需要我们通过语文知识去了解植物的习性等,同样需要用语言文字去思考、表达和记录我们的观察、感受以及创造,让汉字之韵在生命之歌中流转。语文无处不在,基本的语文素养、丰富的语文知识、良好的表达能力是“种绘”的巨大力量,在这个例子中同样是以“种绘”为载体所达成的多学科融合之思。

(三)“种绘”与科技融合例谈之凤仙花的果荚

梭罗在《种子的信仰》里说:“凤仙花种子只轻轻一碰,就会类似手枪持续发射,爆发突兀有力,尽管事先有备,心里多少还有点发怵。有一次,我拿着凤仙花种子回家,种子甚至在我的帽子里亦噼啪炸开。”这是因为凤仙花的果荚没有成熟前是梭形的闭合结构,果皮的内部细胞生长缓慢,而果皮外部的细胞却生长迅速,果荚的逐渐成熟,果皮内外的压力差也越来越大,随着果皮翻卷,积蓄了弹射的力量。某跑鞋就是采用了此仿生学,用两组一软一硬的相间搭配形成镂空结构,同时让两个弧形相对积蓄弹射的力量,以突出跑鞋助跑的特点。

手绘在这里要体现的应该不仅仅是果荚的存在或好看,如何通过视觉效果表达出果荚内外两层果皮的压力差也是很值得我们思考和践行的:用色彩的浓淡来表现内外果皮细胞的生长之旺盛之别?用色彩的厚度来区分内外果皮本身的厚度及活力?用线条的浓淡粗细来显示内外果皮的弹性之差异?用线条的增减区别粗糙和光滑的表面以及生命的蓬勃?种了看了绘了想了,这么多的活动和思维无法脱离多学科的思考方向,多学科融合的思考方向也让“种绘”活动的价值远远大于种植加手绘的两项之和。

以上案例只是个人的一些浅行浅思,从旁观学生“种绘”到自己“种绘”,从只是为“种绘”而“种绘”到有意识地从学科融合的角度出发去“种绘”。现实生活中“种绘”赋能辐射多学科融合的例子会有很多,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生活和实践、科技与诗意以及人工智能的参与都值得我们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關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S]北京:教基〔2019〕16号,2019.11

猜你喜欢
种植手绘小学科学
手绘风景照
齐心手绘《清明上河图》
浅谈有机农业种植中病虫害防治的原则和方法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手绘
甜玉米的种植管理技术
手绘二十四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