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是一种深情的文学

2024-05-16 17:02雷江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2024年4期
关键词:唐琬词风多情

雷江

有人说,宋词是我国古代文苑里的一株奇葩,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宋词,去感受那不一样的美。

文化讲坛

话说宋词

宋词,是宋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体裁,在词的创作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著名作家余秋雨的文章中曾写道:宋代文学的第一主角,是词。其实宋诗也不错,但是跟“前辈”唐诗、“同辈”宋词相比,就显得不那么耀眼夺目了。

词是诗歌的一种,因为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等。后来词与音乐逐渐分离,形成了一种新诗体。与传统的诗不同,词的句子有长有短。诗表达志向,多展现积极进取的心态,因此其结构往往显得整齐划一;词表达情感,适合传达深沉复杂的心情,因此其形式往往呈现出参差错落的美感。

根据风格的不同,宋词大体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情长。它结构缜密,重视音律,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其代表人物有柳永、李清照、秦观等。豪放派的特点是视野较为广阔,语词宏博,不拘于音律,代表人物有辛弃疾、苏轼、黄庭坚等。

宋词是美丽的,美丽得让人沉醉。無论是苏轼在中秋佳节仰望明月时的感慨,还是柳永在酒醒后面对晓风残月的孤独,都透露出一股空灵而寂寞的美感。宋词不像唐诗那么严谨,与现在的散文有些相似,在“形散而神不散”的结构中,诉说着委婉浪漫,或是慷慨悲凉。在那些清新优美的词句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词人细腻丰富的情感,如同涓涓细流般缓缓流淌。读宋词,我们会听到“大江东去”的涛声在耳边回响;读宋词,我们会被“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的情景所吸引,产生无限向往;读宋词,我们会感受到“会挽雕弓如满月”的期盼在心中荡漾。

宋词是睿智的,它让人看透人生。做学问的人,在“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迷茫中不断求索,经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努力,最终到达“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顿悟之境。人的一生,又何尝不是如此?

宋词是有故事的,这些故事感人肺腑。陆游和唐琬结婚之后,伉俪情深。然而,陆游的母亲却不喜欢唐琬,强迫他们离婚,之后唐琬迫于父命改嫁给了同郡的赵士程。有一次陆游在春游时,与唐琬夫妇在沈园不期而遇。唐琬征得丈夫同意,给陆游送来了一杯酒。陆游看着这杯酒,想起了过去的点点滴滴,心中涌起无尽的悲伤。他仰头喝下这杯苦酒,挥笔在粉墙上题下《钗头凤·红酥手》这首千古绝唱: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唐琬看到陆游的诗后心如刀割,回家后也和了一首《钗头凤·世情薄》,不久便郁郁而终。

宋词是一种深情的文学,其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和细腻传神的表达方式,对后世文学如元曲、明清小说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词和唐诗一道,早已走出国门,成为中华民族又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

经典课堂

学士的词,壮士的歌

苏轼与辛弃疾同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他们都是词坛的大家,在词的发展中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引领了宋词的风格,同时开创和发展了豪放派词风。苏轼与辛弃疾的词作有许多共同的特点:

词风相同。苏轼是豪放词风创始者,辛弃疾则是将豪放词风发扬光大的人。他们至情至性,胸怀对国家、人民、亲友的一片深情,发而为词,豪放旷达,气势恢宏。

苏轼在中秋之夜思念弟弟,虽有惆怅,却无忧伤,悟出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哲理,表达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开解了自己,告慰了亲人,也温暖了无数人的心灵。

辛弃疾与主张抗金的陈亮(字同甫)一见如故,离别之后仍多有词作唱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即属于这类作品。在词中辛弃疾追忆早年抗金部队的阵容气概,描绘了义军雄壮的军容和英勇战斗的场面,表现了收复失地愿望落空的愤懑之情。词人“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梦想虽然被“可怜白发生”的现实击得粉碎,却激励了后世无数仁人志士去建功立业。词中虽然没有谈及个人友谊,可他与陈亮的知己之情,却格外感人。

精于用典。用典,是指在诗文中引用古籍的故事或词句。在词中使用典故,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方法,它既可以作为一种替代性的叙事表达,又可以作为一种含蓄委婉的抒情方法。苏轼与辛弃疾都是使用典故的高手。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在被贬任密州知州期间,出城打猎时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上半部分,他在描述了打猎队伍的声势浩大之后,引用了孙权射虎的典故来展现自己的英姿,既显得潇洒自得,又避免了自吹自擂的尴尬。然而,词人并没有在打猎的欢乐中迷失自我,在他的内心深处,其实渴望能够早日回到朝廷,为国家作出更多的贡献。因此,在词的下半部分,他想到了汉文帝派冯唐赦免魏尚的事。这个典故的运用,深刻地表达了他怀才不遇的痛苦。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辛弃疾在任镇江知府时的作品。每当他登临京口北固亭上,望着滚滚长江触景生情,不胜感慨。孙权当年统率千军万马,与曹操、刘备争霸天下,赢得了最大对手曹操的称赞:“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熟练地运用了这些典故,表达了他抗金救国的政治主张,词中洋溢着爱国激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借景抒情。苏轼和辛弃疾的词,不仅充满了豪壮之气,还有着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苏轼的《定风波》描绘了一幅“雨中行吟图”,其中既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又有“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恬淡,别有一番趣味,引人深思。而辛弃疾的《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则从中秋夜的月亮联想到与月亮有关的神话,既有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苦闷,也有看护山河、实现理想的决心,虚实结合,耐人寻味。

当然,由于苏轼和辛弃疾的人生经历不同,他们的词风也有所区别。正如著名学者王国维评价的那样:“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苏轼通过科举入仕,屡遭贬谪,一生充满了坎坷,但是他却能做到进退自如,宠辱不惊。作为一位睿智的学士,他的词更多的是描写山川景物,或记录游记、缅怀古人,提倡一种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在表现形式上,苏轼像写诗一样地作词,富有意境。苏轼的词,表现的是人生智慧,后世的人很难模仿。

辛弃疾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不忘收复山河的使命。作为一位抗金志士,他的词更多的是描写战斗的场景、杀敌的英姿,字里行间流露出山河破碎之痛和壮志难酬之悲。在表现形式上,辛弃疾像写散文一样地作词,自由洒脱。辛弃疾的词,表现的是英雄豪气,效法他的人很多,得其精髓的人也不少,如陈亮、刘过、刘克庄等人,他们的词也都豪迈雄健,被称为“辛派词人”。

小练习

1.请分别写出苏轼和辛弃疾描写月亮的一句词。

2.你更喜欢的是苏轼的词,还是辛弃疾的词?请说出你的道理?

参考答案

1.示例: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辛弃疾: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2.答案略(提示: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其一,理由合理即可)。

古今漫談

宋词是绚烂、美好、多情的,宋词里的春天,更是生机盎然,魅力无限,深情款款。

宋词里的春天

伍 岳

当春天掉落在一首宋词里的时候,历史仿佛是一页宣纸,春风沉醉于一滴墨中,散发出灵动与喧闹,也散发着淡淡的忧愁与缠绵,在时光中渐渐晕开。此时,深藏了整个冬天的情绪,在春风中被轻轻撩动,吹皱一池春水,心也变得异常柔软,在鸟鸣中悄悄萌芽。

宋词里的春天是灵动的,春风拂过,万物都嗅到了春的气息,放眼望去,处处都是草长莺飞。我们看秦观的《行香子》中如何描绘,“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宋词里的春天是喧闹的,即使在如丝的细雨里,也网不住百鸟争鸣、百花争艳,春天比冬日更懂得倾诉。“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在这首《玉楼春》里,把一个“闹”字写得精妙绝伦,红杏开在枝头,视觉上的春天被牵引到听觉上,不但让人看到一树的红艳,也仿佛听见了蜂蝶、雀鸟争春的喧闹。

宋朝的春天也是忧伤的,不然,宋词里的春天不会有那么多的哀怨与惆怅。就像晏殊的《浣溪沙》里“乍雨乍晴花自落,闲愁闲闷日偏长。为谁消瘦减容光”描写的闺怨,以及欧阳修的《踏莎行》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描写的行旅离愁。那一种萦绕于心中的哀伤,读来总让人无法释怀。

宋词里的春天更是多情的,是由江南的一片烟云流动引发的缠绵,是笼在碧柳青杨中的一份婉约。苏轼的《蝶恋花·春景》是这样写的:“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他把围墙内外那一方无情、一方多情导致的感情风波,提升到“物自无情而人自多情”的更高境界。

宋词里的春天,有一江东流的春水,有独自凭栏的忧愁,有早生白发的无奈。在宋词里,我们看见了最细腻的情感、最真挚的情怀、最浪漫的表达。

宋词,美得不可方物,每一个文字,都像一个音符,虽远隔千年,却拨动了灵魂深处的琴弦,足以让我们为之痴迷。宋词里的春天,有太多的故事与心绪让我们慢慢品读。在这样的春天里,适合坐在书房中,手握一卷线装书,写下一些隽永的文字。(节选自《月读》,文章有删改)

小练习

1.“春天掉落在一首宋词里”是什么意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文章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意思是“宋词在描写春天的时候”,作者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将宋词里的春天写得生动形象,富有诗意。

2.文章按“总-分-总”的结构,首先在第一段概括地描述了宋词中的春天是柔美多情的,接着在第二段至第六段详细描写了宋词中春天的灵动、喧闹、忧伤和多情等特点,最后在第七段总结宋词的美妙,“美得不可方物”。

猜你喜欢
唐琬词风多情
多情最是春风来
张伯驹的词风及其“豪放词”的意义
钗头凤
读陆游爱情诗词漫谈唐琬的爱情悲剧
探索姜夔词的幽冷词风
张鎡词论
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
多情的打扰
多情因甚 相辜负
怀柔文化政策影响下的清初词风嬗变——以朱彝尊、陈维崧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