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人其实不爱“元青花”

2024-05-16 16:30杨学涛
文萃报·周五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鬼谷子元青花蒙古人

杨学涛

“元青花”为何那样贵?

2005年7月,一件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在佳士得伦敦拍卖会上以2.3亿元人民币成交,轰动全世界。从那以后,“元青花”就成了顶级古瓷的代名词。2011年澳门秋拍,来自北美藏家的一件“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甚至拍出了8.4亿港币的天价,至今未被超越。

那么,元青花为什么那样贵呢?排在首位的原因当然是有价格参照,这就是前面讲过的拍价为2.3亿元的“鬼谷子下山”,没有它,就不会有后来“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天价。

其次,是因为元青花存世量不大。行业里一直有一种说法,说元青花全世界也就300件左右,当然也有人说在15000件左右,具体数字是多少,其实并没有人真正知道。道理很简单,元青花当年足迹很广,你要是家里藏着一个,你不告诉别人,别人不可能知道对吧?但无论是哪个数字,都说明数量不大,尤其是故事瓶,据说只有八个,包括三顾茅庐、昭君出塞、周亚夫屯兵细柳营、尉迟恭单骑救主等等,所以,南京博物院的另一只“萧何月下追韩信”值多少钱呢?有专家认为:至少10个亿!

问题来了,当年蒙古帝国东征西战,版图最大的时候曾达到约2400万平方公里(一说为3450万平方公里),单单被稱为“元朝”的部分就有1400万平方公里,所以,理论上这元青花应该生产量很大、传播很广啊,但为什么存世量不多呢?有3个原因:

第一,元朝的存续时间比较短,如果从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开始算,一共162年,如果从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开始算,则只有短短的97年,相较于其他朝代来说统治的时间比较短,而真正烧制元青花的时间则可能只有三四十年。

第二,元青花用的料比较珍贵,所以一般都是比较富有的或者地位比较高的家庭才用得起,这也导致数量上肯定有限。

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是元青花在元代根本不是主流。

我们思考一下,蒙古普通人会喜欢青花瓷吗?不会的,瓷器很容易碎,而且很重,对于游牧民族来说,瓷器根本就不是他们的菜。

其次,蒙古人崇尚的是白色,而不是白色+蓝色,所以,元朝中央政府使用的瓷器主要是白瓷,像鸡蛋白一样的卵白釉瓷又被称为枢府瓷,因为瓷器的底部有“枢府”两个字,而枢府就是元朝军事机构“枢密院”。

那蒙古贵族喜欢什么呢?釉里红,这种红色代表着热烈奔放、勇猛果敢的性格,这才是妥妥的蒙古气质。

“元青花”非主流,为何又取得了如此重要的成就?

问题又来了,既然元青花并非元代瓷器的主流,后来为什么又取得了如此重要的成就呢?答案大概只有一个:外贸。

我们知道,蒙古人在征服南宋之前先征服了阿拉伯地区,在干旱的中东,水是最宝贵的资源,天堂是充满水的世界,是蓝色的。于是,蒙古人和色目人喜欢的两种颜色——白色和蓝色,就构成了青花瓷的基本元素。

也就是说,青花瓷从一开始就不是针对中国一个市场的,而更多是针对西亚乃至东欧市场的。于是,波斯商人将苏麻离青颜料带到中国,这些商人不仅是中国瓷器的消费者和中国文化的传播者,而且直接参与了青花瓷的设计与监制,把波斯的“蓝”和中国的“白”融合在了一起,烧制出了带有多重文化特色的青花瓷器。

所以,今天的元青花,更多出现在伊朗、土耳其等国家,而不是中国。

(摘自《读者》 )

猜你喜欢
鬼谷子元青花蒙古人
翰墨乾坤
郭德纲巧用寓言劝爱徒
最贵“福禄”元青花 元青花缠枝福禄万代大葫芦瓶拍卖价5681万元
清代喀喇沁蒙古人社会中的保甲制
试探《鬼谷子》军事思想
从考古发现看元青花在海内外的传播
张庆玉探寻元青花内在灵魂
论明代在中原的蒙古人
元朝及明初蒙古人的名字
《洪武时期在中国的蒙古人》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