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处不在的声音》教学体验中设疑解惑

2024-05-16 04:21周唇唇
小学科学 2024年12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核心素养策略

周唇唇

〔摘    要〕  科学在小学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课标是对以往小学科学课程实践探索的总结,反映目前小学科学教育的需求,对科学课程教学要求进行规范,为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提供重要基础。如今,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行,教师在进行科学课程教学时,要把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例子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解释,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对小学科学知识有更好的了解、掌握和运用。本文对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研究,提出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小學科学;核心素养;教学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4)  12    052-054

【学情分析】在小学教育中,科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课标对既往小学科学课程实践进行了总结,体现了当前小学科学教学改革的需求,规范科学课程的教学要求,为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今,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情况下,教师在进行科学课程教学时,通过简单易懂的方法,对生活中常用的实例加以说明,即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其更好地理解、掌握和运用小学的科学知识。

《无处不在的声音》选自上海远东出版社自然的三年级第一学期教材,在学习这节课之前,学生经常疑问“声音是怎么来的?”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从不同信息途径中获取到了一定的有关声音的知识,难免会思考“声音是如何发出的?”声音发声一是受到外力的作用,但这并不是最大的因素,因有外力并不代表就会有声响(如拉橡皮筋就不会有声响),而最重要的是物体本身要有振动。在课前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认为物体撞击、碰撞、摩擦等发出声音,这是他们最早知道的声音来源。可见,学生对声音的认知只限于敲击、拍打等外在因素,并未注意到物体自身的改变,即振动。对于“物体振动发出声音”的观念,即便有些学生说出了“声音来自物体的振动”,但其实其认知也十分模糊。在声音产生的观测试验中,学生常常把注意力集中于运动本身,对发声物变化并没有太多注意。尤其是当物体互相摩擦时,也可以听见声响,对学生来说,要想对物体有无振动进行研究和体验较为困难。

【案例目标】科学知识目标:认识到物体振动产生声音。过程目标:通过对声音形成原因的全过程探究,了解探究步骤和参与的主要活动,掌握科学探究的本质特点。能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及已有资料,经过初步思考,做出自己的说明或结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维持和发展了解世界的兴趣,喜欢尝试新的经历,喜欢探索身边事物的奥秘。

【案例重难点】重点:通过观察、实验、比较以及讨论的方式,切实意识到声音无处不在,并且了解声音由物体振动而产生。难点:学生在实验和体验的过程中探索声音的产生原理。

【案例思路】在具体进行学习时,可以通过多种材料、多种方法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与同伴一起分工合作,深入展开探究学习。联系现实生活,说明声音与生活的联系。

一、创设情境,设置疑问

教师导学:同学们,你是如何得知自己要走入教室上课的?是的,就是那个铃,听到上课铃声就意味着要上课了。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声音。(教师播放不同的声音)你听见了什么声音?你对声音有什么了解?

提出问题:声音是如何形成的?

师:“同学们,请大家和我一起互动。我先来考验一下你,你和我一起动的时候,哪些部位能发出声响?”

生:(鼓掌、跺脚、拍桌子)

师:“你在生活中都听见了什么声音?”

生:(回答)

师:“你对什么声音有印象?”

生:“下雨了有哗哗哗的声音,小狗饿了有汪汪汪的声音,小汽车开过有沙沙沙的摩擦声音。”

师:“太好了!大家都是很细心的学生。其实,我们生活在充满声音的海洋中,鸟儿的歌声、溪水的淙淙声,它们如此美妙,听起来十分动人。你还有什么想要了解的问题呢?”

生:“我们在生活中能够听到这么多声音,那声音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

师:“很好,大家提了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那么,要研究声音,就得先弄清楚‘声音是怎么来的。”

以教师和学生共同律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其积极思考和提问。这样,就为教师导入本节课教学内容奠定了基础,也为本课教学案例的顺利实施做了铺垫,并为后期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小学科学课程深化改革提供了诸多有利条件。

二、提出问题,大胆猜测

师:“大家猜猜看,声音是怎么来的?”

进行讨论,让学生猜测,学生可能会通过打、拍、撕、喊的动作发出声音。其中,有些学过乐器的学生可能知道振动的概念,却不知道振动的原理。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并且检验假设。

师:“大家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牛顿大师曾经说过,没有大胆的假设,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在本次教学案例中,我们将学习利用几个简单的对象,研究声音是如何发生的。”

师生准备橡皮棒、钢线、音叉、鼓等材料。

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测,用桌子上的材料发出声音。在做实验之前,教师提出要求:通过各种方式,让这些材料产生声响;在声音发出时,仔细观察,并做好实验记录;在做试验的过程中,注意音量,别让自己的声音掩盖目标发出的声响。

通过“制造声音”的小实验,探索声音是如何发生的,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进行科学探索,提高其实际应用能力。

三、探索发声,躬耕实践

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按照自己喜爱的方法,用尺子、鼓、纸屑,自制纸盒琴,用自己喜爱的方法制造声响,并用平板电脑将试验现象记录下来。在此基础上,分组进行探讨,总结出发声时的共同特点和试验结果,并将其填入试验记录中。在实验时,说明要注意的事项。

学生走到讲台上,展示用平板电脑记录的直尺发声时的上下跳跃现象,打鼓时纸片弹跳,拨动琴弦时,喇叭管的小纸片前后摇摆。同时,还总结了在发声过程中,这些东西是跳跃的、振动的,从而得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试验结论。在演示过程中,学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一步进行自我评价,以保证自己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反思所存在的不足,并且进一步改正。

实验方法;

拨动尺子,看一看发声的状态是什么?抽拉橡皮筋,弹奏纸盒琴,看一看发声的状态是什么?敲一敲鼓面,观察上面纸屑的状态是什么?吹吹喇叭,看一看发声的状态是什么?你知道上述几种发声情况的共同点吗?请说出你的结论。

自我评价维度:

在实验的过程中,能切实理解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声音,并且掌握实验的原理,认识到声音来源于物体的振动;在展示实验成果的过程中,表达足够流畅,说明性内容相对清晰;与同伴积极合作,在完成自己实验任务的基础上,可以帮助其他同伴进行实验;针对教师提出的概念进行深层次理解,意识到振动主要在力的作用下反复运动,加深对振动的理解;能大胆地提问表达自己的质疑,如:振動停止声音会消失吗?

四、分析实验,进行总结

师:大家都在认真地学习,相信大家都有了不少的收获,现在轮到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华了。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观察结果。观察别人是否也有同样的结果,并在黑板上画“√”,学生在说自己的发现时不能有重复的现象)

师:“请大家互相交流,说一说你们的发现有什么不同之处。”

师:“从刚才的对话中注意到,当我们听到声音时,所有的物体都在移动。从科学的角度讲,我们准备像橡皮筋一样的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反复地来回移动,这个现象叫作振动。”

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振动,并了解振动的含义。

同时,教师为学生示范实验。教师轻敲音叉,让学生观察,并指导学生用手触摸,体会音叉的振动。这可促使学生思考如何阻止音叉振动(拿在手里),归纳出振动停下来后声音就会消失的结论。此外,教师可要求学生用手指触摸喉咙,感觉声带振动;观察噪声和音调的波形视频,总结出噪声与音调之间的波形差异,以便能将两者区别开来。

五、自制乐器,深化体验

师:掌握了发声的原理,我们就可以试着做一件乐器了!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手工制作的各种乐器。其次,播放《民间牛人音乐会》的视频,看一看这些能发声的乐器都是用周围的物品制成的。

学生利用日常生活用品制作的乐器,观赏相关视频,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自己的爱好,以小组为单位挑选适当的素材,选出自己喜爱的乐器,并设计制作一套乐器的计划。

【案例反思】充足的体验机会是促进学生探究实践的基础,学习过程应循序渐进,以激发学生探索欲望为中心,让其从生活中所熟知的声音开始,发现和感知声音。然后,让学生探究声音的成因,明白是什么东西的振动才会发出声音,每一个环节都要把握住学生的“兴趣点”,让其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验到美妙的声音,从而持续地积累自己的生活经验,培养良好的科学探索意识和学习素养。

在学习《无处不在的声音》这一课中,学生能对“声音是如何发生的”这一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并了解了声音来自物体的振动,并试图用各种方式、手段搜集声音的振动。教师把橡皮筋、钢尺、鼓、音叉等分别发给每一组学生,让其按照自己的猜想做实验,注意声音产生的现象,并用手轻触声音对象,感觉声音的变化,同时做好观察和记录。教师在教室里巡视,引导学生动手做实验,并鼓励学生大胆探索,让学生汇报一下自己的实验过程,然后让每一组人都把刚才的实验演示一遍,再在大屏幕上投影出来。同时,通过拨橡皮筋、弹钢尺、击鼓、敲音叉等活动,使学生对声音与振动的关系有初步了解。

在试验中,当橡皮筋、钢尺发出声音时会振动,而鼓和音叉的振动就比较小了。此时,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思考,并且提出以下改善方案。

在鼓面上放入一定数量的沙粒,用鼓槌敲击,会有“咚咚”的声音,伴随着沙粒的起伏,鼓面在振动;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在央馆虚拟实验3D交互课件中观看“音叉·声音”这一三维交互式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并在戴着耳机的情况下,进行模拟实验。学生用手敲一下音叉,结果发现当音叉振动时就会发出声响,当振动停止时,它就会消失;播放一段“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的实况视频,将学生刚刚做的击鼓、弹钢尺等实验,用高清晰度慢动作回放,帮助学生准确地观察到不能用肉眼看到的实验现象,并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用“敲锣比赛”加深对“振动”这个词的认知,从而得到实验的结论,即声音来自物体的振动。

学生在观看相关视频以及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即可真正体验到声音,加深对这一部分知识的印象,以强化学习的有效性。

小学科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因此,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科学教育。身为一名科学教师,日后必须持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和教学技巧,落实科学教学目标,深化课程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增强自己的科学学习意识,提高学习兴趣。唯有如此,教师才可以在课堂上更好地扮演起“领导者”角色,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切实得到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使其在科学理念、探究实践、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以及责任感等方面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程静.科学核心素养以及小学科学教育对策[J].考试周刊,2023(36):23-26.

[2]黄佳伟.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3(25):185-187.

[3]何晓霞.开放·拓展:小学科学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分析[J].教育界,2023(23):14-16.

[4]王金琴.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科学有效课堂教学探究[J].新智慧,2023(22):109-111.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核心素养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