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蒙蒙
台州市教育局 浙江·台州
教育核算中心作为教育领域的重要机构,统筹使用教育经费,承担着实施教育预算统筹安排、优化预算执行业务流程、强化政府采购监管、加大基建资金统筹力度等重要任务。为了保障数据准确和可靠、规范业务流程,教育核算中心应采取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发挥内部控制在数据统计、预测和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为教育核算中心和整个教育体系带来更优质、更可靠的服务。
第一,对教育预算进行统筹安排。教育核算中心根据下属学校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要求,对下属学校经费、资金预算的编制和实际支出情况进行监督和控制,确保教育部门各项支出科学合理。
第二,优化预算执行流程。由教育核算中心进行统一审核及统筹,负责教育部门指标调剂业务的录入、初审和计划变动业务的审核,并在核定的预算总额控制范围内根据下属学校实际发展需求、执行进度情况等,对各单位、各项目的指标进行统筹调剂。
第三,加强政府采购监管。制定教育部门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负责管理和指导整个教育部门的政府采购业务,加大对下属学校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的审核力度,将预算绩效管理贯穿政府采购全过程。
第四,统筹管理基建资金。改变按基建项目安排建设资金的模式,由教育核算中心提出资金需求,在年度预算执行过程中根据各工程项目建设进度分批申请下达预算。
(1)缺乏有效协作。教育核算中心内部控制建设牵头部门与组织管理部门相分离的情况比较普遍,即内部控制建设牵头部门一般由财务或审计部门负责,而组织部门则由单位管理部门作为主要责任方,此时,由于缺乏有效协调和合作,很难形成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导致在对教育预算进行统筹安排时存在不足,往往过分关注某一业务、项目预算的支出,而对其他重要业务、项目的预算缺乏关注。
(2)组织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评价不到位。目前,教育核算中心对内部控制评价的职责定位和责任划分没有明确标准,内部控制评价难以顺利进行。此外,内部控制评价应该根据业务特点和风险情况确定评价重点,以保证评价准确和有效。但目前教育核算中心对内部控制评价的重点内容没有进行充分论证和分析,在具体评价过程中不够细化和深入,导致评价结果不准确、不全面。
(3)未建立定期轮岗制度。目前,教育核算中心并未建立完善的定期轮岗制度,未对关键岗位进行轮岗,如此一来,核算中心人员长期在相同的工作岗位任职,可能会形成“人员卡位”现象。长期不轮岗可能会导致个别人员的工作职责重复、过于单一,无法获得锻炼和掌握相关工作技能的机会,成为内部控制管理的隐患。
(1)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从制度建设来看,目前教育核算中心尚未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监督和财务管理精细度不足,财务数据分析处理能力也比较差,导致跟踪财务活动和追溯财务数据都具有一定的难度。比如,部分经济业务制度流程设计与外部政策不一致,随着外部政策不断更新完善,教育核算中心未能及时对现有业务制度进行修正调整,导致在对下属学校的预算统筹、绩效评价、政府采购和资产管理等的监管过程中,也未能及时跟上最新政策的要求,顶层设计存在明显不足。
(2)内部控制操作不规范。教育核算中心在组织架构设置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内部控制的需要,在授权和责任分配上存在模糊,导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职责不清。教育核算中心相对于其他单一的职能部门,存在集中核算与单一核算的明显差异,主要承担着对下属学校的统筹管理、统一监管的职能。内部控制操作不规范,再加之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就会导致部分经济业务监管流程不完善。
教育核算中心实施内部控制主要是为了保障财务安全、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推动教育跨越式发展。从该角度考虑,教育核算中心内部控制的标准应该满足以下关键要素。
第一,内部控制应审慎和透明,应尽量显现、公开所有的内部控制政策、方案和操作模式,以便公众进行监督。
第二,制定的内部控制要求符合监管、法规和规章制度要求,并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
第三,从内部控制中获得增效,教育核算中心应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内部绩效目标来量化内部控制标准,对内部控制过程进行多方位评估及调整。
第四,内部控制要结合教育核算中心的运营特点、业务规模、经营理念、管理制度、管理人员、财务报表等因素采用不同的、灵活的、对应的内部控制方法。
第五,教育核算中心的内部控制要能够预防不当经营行为,增强决策效果,避免潜在损失,应总体增强教育核算中心的合规意识和风险预警能力,对重点领域进行重点监控。
第一,教育核算中心应制定内部控制方案、操作措施、流程规范和责任分工制度等,确保财务活动全面、规范、透明。
第二,所有的财务活动必须由相关部门按照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审核、批准和执行,并由合规部门进行跟踪和监督,确保所有内部控制操作规范。
第三,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并在内部控制系统流程中加入预警机制,及时掌握各项信息,判断风险情况,减少损失。
第四,加大内部审计和监管力度,及时检查和纠正内部控制方案决策、执行和维护的方方面面,不断更新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第五,信息化系统能够大幅度增强内部控制的可靠性,教育核算中心需要在内部控制过程中建立先进信息系统以提高运行效率,为加强风险控制创造条件。
教育核算中心要实施内部控制,必须充分发挥内部控制体系的作用。针对内部协作不充分的现状,需要建立与其他部门有效协作的机制,尤其是与财务、预算、审计、政府采购等部门进行密切协作,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整合,尽可能避免重复支出和浪费。
内部控制机构应明确内部控制评价组织和内部控制评价的重点关注内容,即教育资金统筹和管理等,制定合理的预算执行指标,关注各项业务、项目的重要性,明确重点支出和管控范围,确保预算合理安排。
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制度和完善的预算监测机制,对教育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针对政府采购监管不足的问题,可以加强对相关采购人员的培训,增强他们的自我约束和遵守规范的意识。
在采购活动中建立完善的流程和标准,把控采购细节,提高采购效率和质量。针对内部控制评价组织缺位的问题,核算中心需要制定内部控制评价组织职责定位和责任划分的标准,明确相关负责人和成员,确保评价组织高效运转。
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强化监督和问责机制,对评价结果存在问题的部门进行问责和整改,对评价工作不力的责任人进行处罚和调整,确保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有效开展。同时,需要加强对评价组织成员的培训和管理,鼓励利用先进技术手段,提升其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
教育核算中心应该建立定期轮岗制度,让员工深入了解和掌握各个流程的操作细节,提高对内部控制工作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员工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同时也能规避重要岗位长期不轮换带来的资金风险,有效提升核算中心工作的规范性。
健全的制度是内部控制有效实施的基础。为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积极作用,教育核算中心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注重强化过程管理,从关键环节和核心流程出发,对财务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解决。
在制定和更新业务制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及时同步对标现有业务制度,制定有效的变更和调整措施,确保业务流程规范和数据准确,并根据最新外部政策对不适用的旧制度或相关内容进行更新并及时发布,为各项工作提供内部管理制度依据。
为满足教育预算的统筹安排需要,还需建立严格的预算编制和教育经费使用制度,确保预算编制符合财务会计制度和预算管理制度等法律法规,确保专款专用,防范财务风险。
针对教育资产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教育资产管理制度,制定资产管理办法,及时了解和掌握资产的状态信息,确保资产安全。
教育核算中心内部控制要想规范内部控制流程,需要先确定教育核算中心所有业务流程,再根据内部控制标准,对各项流程进行评估,识别风险点和控制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消除存在的缺陷并加强风险控制,制定新的流程方案。修改后的流程应该明确每个步骤的操作程序、相关人员、授权流程等。
在预算编制阶段,结合下属学校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合理的预算安排,确保预算编制过程透明公开、合法合规,确保教育预算统筹安排有效。
在预算执行阶段,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确保预算使用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并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强化内外部协调机制,加强预算风险管理,及时掌握预算使用情况,确保预算使用的准确性和透明性,推进预算执行流程优化。
教育核算中心应建立明确的绩效管理目标,建立规范的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将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纳入考核范围,加强对绩效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鼓励员工积极工作。
教育核算中心应及时监督下属学校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对不合规的行为进行处理,通过建立内部审计机制,对关键业务和流程进行定期审计,发现并解决问题。
教育核算中心应当建立健全统一的资产管理制度和流程,组建资产清查小组,以各校财务信息为基础,定期对下属学校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并与资产台账记录核对,确保核算中心账目和学校的实际资产相吻合。下属学校应根据教育核算中心给出的清查结果,及时查明原因,双方共同作用才能加强教育集中核算,切实加强教育系统资产管理。
教育核算中心建立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双重会计平台,可以有效降低会计实际与财务数据的差异性。平台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下属学校的特点和需求,统筹规划教育预算,合理分配各项资源。比如,建立财务稽核体系,监控财务和业务操作异动现象,第一时间进行反馈和调整,更好地发挥核算中心内部监督和财务管理职能,保障内部控制过程连续和稳定。
综上所述,教育行业不断发展使得教育核算中心内部控制在保证财务信息准确和完整方面越来越重要,只有确保内部控制系统健全和科学,教育核算中心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育行业,推动行业健康发展。与此同时,随着教育行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内部控制系统也将越来越智能化、高效化。教育核算中心应进一步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或其他新的技术手段,更好地管理财务数据、识别和预防风险,为教育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