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国君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正余初级中学,江苏 南通 226100)
陶行知先生说过“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设计并提出问题是课堂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成功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匠心独运、精当巧妙的提问.随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与落实,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成为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基于此,在农村初中物理课程改革中,教师应加强教学研究,通过具有情境的、有效的、深度的“问题设计”来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进而指向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只有保证精准提问,才能让学生迅速进入状态,完成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但是,在农村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有的设问缺乏明确的指向性,使学生只是回答了表面的问题,而对于其背后的物理知识缺乏深入思考;有的设问与学生观察、发现的重点不同,导致学生产生的困惑、质疑得不到及时回应,影响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有的设问表述过于冗长,没有直指问题的核心,影响了学生的理解以及相关探索活动.针对此,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围绕物理课程教学的重点、难点、易错点等设计问题,提高教学的精准性[1].
在课堂上,一个好的提问往往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新知识的探究中来.但是,部分教师的课堂设问缺乏启发性,难以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例如,有的问题单纯是为了提问而提问,缺乏思考的空间;有的问题脱离学生实际,难以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有的问题问得太平直、简单,学生只需要通过“好不好”“是不是”之类给出答案即可,难以进行深入探究.这些问题难以让学生对新知产生好奇,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课堂教学效果[2].
学生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需要经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但是,在农村初中物理课堂上,部分教师对课堂设问的安排比较单一,缺乏层次性,限制了学生对新知的思考与探究.例如,部分教师习惯设计解释性问题,导致学生的思维长期停留在低阶层次,缺乏向高阶思维转化的“台阶”,不仅影响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更影响了科学思维的发展.
在课堂上,问题的难度系数、思维空间等对教学效果会有一定影响.在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虽然能够充分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但是对于如何呈现问题缺乏把控力,导致问题的呈现不够合理[3].例如问题设计过于简单或太难,设计的问题思维空间过大或者过小;问题与问题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和因果关系;课堂问题太过密集,提问后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提问后的追问不及时.这些情况影响了学生对问题的探索以及最终的课堂教学效果.
在初中物理教学指导中,教师需要根据课程教学目标来设计选择问题,以促使学生精准完成学习任务,实现综合发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加强单元整体教学成为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在课堂设问中教师应围绕单元教学要求设计有针对、有关联的问题,提高学生整体学习效果.
例如,在“声现象”这一单元教学中,教师通过分析单元内容,确定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理解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了解人耳的结构,知道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知道乐音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会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与乐音特性有关的现象;能够从物理学的角度和环保的角度理解噪声的定义;知道噪声的来源,防治噪声的途径及方法;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及其在生活和现代科技中的应用.然后,针对目标要求设计“人能听到声的条件有哪些?”这一问题,并将其贯穿在“声音是什么”“乐音的特性”“噪声及其控制”“人耳听不到的声音”这四部分内容的讲解之中,促使学生实现整体学习.在“声音是什么”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指导中,教师导入问题:人能够听到声的条件有哪些?促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联系所学知识探究声音现象,认识到声音是物体振动发出来的,需要通过介质传播[4].在“人耳听不到的声音”中教师最后回扣总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有一些声音是人耳听不到的呢?以此引出超声波和次声波的概念,拓展学生对声现象的认识.
有效的课堂设问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给学生广阔的思考和活动空间,要拓展学生深层次的思维空间,还要有利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在“汽化”教学设计中,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直接为学生阐述汽化的定义,然后结合现实生活提出启发性问题:根据定义,同学们在生活中看到过哪些有关汽化的现象呢?学生将生活中的现象与定义进行对标,并自由回答:有的认为洒在地面的水变干了是汽化,有的认为湿衣服晾晒后变干了是汽化,有的认为水壶里水烧开了、变少了是汽化,有的认为蒸锅上方冒白气是汽化……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回答,并再次引出“蒸发”这一重要的汽化现象,进而以晾晒衣服为例,向学生提出问题:湿衣服中水分蒸发速度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通过生活常识和观察图片,对比初步判断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即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表面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5].教师在此基础上继续追问:蒸发的过程你能看见吗?是不是在极为寒冷的地方液体就不会蒸发了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归纳: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且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缓慢的汽化现象.为了启发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生活的蒸发现象,教师继续提问:夏天我们在地上洒水,会感觉到凉快,这是为什么?医生给人的手臂上涂抹酒精后,也会有凉快的感觉,这又是为什么?学生在阅读教材以及体验生活的基础上认识到了“蒸发过程要吸热”这一现象.在这一教学设计中,教师始终围绕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进行启发,促使学生思考总结生活现象背后的物理知识.这样不仅科学地解答了生活中的问题,也深化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究.
教师只有精心设计好课堂上的每一个问题,明确每一个提问的目的,有层次、有步骤地向学生提出问题,才能使课堂教学获得最大的效益.
例如,在“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中,教师挖掘教材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设计实验探究活动,并基于探究环节设计一系列层次清晰、逻辑分明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理性思考,促使学生步步推进,完成新知建构.在课堂上,教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并为各组分发凸透镜,设计两个相对简单的问题:(1)利用面前的凸透镜由近及远观察书本上的字,你有何发现?(2)凸透镜成不同的像和什么因素有关?学生根据观察结果表达了对凸透镜成像的直观感受,并初步认识到凸透镜成不同的像可能和“距离”有关.接下来,教师组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促使学生在科学探索中验证自己的发现.其中在“提出问题”与“猜想与假设”环节,教师重申了上述问题,激发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的热情.在“设计实验”环节,教师提问:(1)选取什么器材进行实验?怎样摆放?(2)设计怎样的实验步骤?学生根据教材的指导,通过集思广益,认识到实验所需的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等器材,并按照相关指示进行摆放,移动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u),调节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f),观察光屏上呈现的影像并记录数据.在“分析论证”环节,教师提问:(1)像的虚实: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实像?在什么条件下成虚像?(2)像的大小: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实像?在什么条件下成放大的实像?有没有缩小的虑像?(3)像的正倒: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正立的像?在什么条件下成倒立的像?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认真分析所得数据,通过判断u与f之间的关系,总结归纳凸透镜成像规律.在“评估与交流”环节,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上述规律拓展思考:(1)燃烧过程中,蜡烛会变短,此时像的位置如何变化?(2)凸透镜成实像时,用手挡住上半部分像有什么变化?(3)烛焰向左晃动时,说说像晃动方向?(4)在焦点处观察烛焰,仍能看到蜡烛的像,试分析原因?这些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为学生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创造了机会,让学生能够根据实验进一步深入思考,更加理性、全面认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问题”是建构课堂的“脚手架”,在课堂上合理设问,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至关重要.从课堂设计的角度讲,合理设计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够保证课堂活动的有序推进,能够为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提供更多的机会.因此,在农村初中物理教学设计中,教师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关注问题的设计:其一,合理调整问题的难度,避免问题太难或者太过简单影响教学活动的实施效果;其二,合理控制问题数量,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探究空间.教师应根据课堂时间、教学节奏安排问题,避免贪多,要让学生既能够获得启发也能够获得自主思考,以此保证课堂设问的质量.
总之,在农村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优化设问能够引领学生探究学习目标,优化课堂环节.用更加有趣、有深度的设问来吸引学生,促使学生对物理学习重点进行思辨并深入探究,提高物理学习效果,进而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