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各美其美”与“美人之美”

2024-05-16 02:48首都师范大学
天津教育 2024年7期
关键词:全球化民族文化

■首都师范大学 徐 梓

1990年7月,当代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学界同仁为祝贺他八十诞辰而召开的“东亚社会研究”讨论会上,作了题为《人的研究在中国——个人的经历》的演讲。在这篇演讲中,他针对自己在伦敦经济学院读书时的同学艾德蒙·里奇爵士在评述几个中国人类学者的著作时提出的两个尖锐问题作了回复。最后他说:“我们不妨各美其美,还可以美人之美,这是人类学者应有的共识。”后来经过进一步完善,最终形成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十六字箴言”。这“十六字箴言”既是处理不同国家、民族、文化关系的重要准则,又是我们传承发展民族文化、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南。

传统文化教育有着多重意义和价值,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此有着不同的理解。但大都认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促进文化理解,增强文化自觉,培植文化素养,从而树立文化自尊,提升文化自信。所谓的文化自尊和文化自信,就是要在知晓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演进史上的独特轨迹、懂得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独特地位、充分认识中国文化对人类文明巨大贡献的前提下,对中国文化由衷地产生一种自信心和自豪感,这也就是钱穆先生所说的“温情和敬意”,或者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各美其美”,从而自觉地亲近、认同这一文化,有意愿并有能力参与到这一文化的传承发展过程之中,而且具有在不同文化面前传播中国文化的主动意识与责任担当。

但文化自尊和文化自信,并不是说只有中国文化才是优秀的,其他民族的文化就不如我们,将本民族的文化凌驾于其他民族的文化之上、沉溺于“遥遥领先”的自大有害无益;也不是说中国文化已经达致至高境界,不需要与时俱进,不需要变化发展,不需要日新又新;更不是说中国文化已经完满自足,臻于至善,可以固步自封,不需要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相反,一种真正自信的文化,同时也包括了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平等对待其他文化,才是文化交流的前提条件。这既是文化内在本质的要求,又是各民族历史的见证。

说到“文化”,这几乎是最令人困惑、难以把握其内涵的一个概念。英国文化理论家雷蒙·威廉斯在《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中说:“英文里有两三个比较复杂的词,Culture 就是其中的一个。”英国学者菲利普·史密斯在《文化理论——导论》一书中开篇就说:“不管写什么文章,在起始处给核心概念下个定义都会很有用。但如果要写的是‘文化’,下定义却出奇地困难,甚至可以说是出了名的困难。”曾任哈佛大学校长的洛厄尔在一篇《论文化》的演讲稿中说:“大概没有什么概念能比‘文化’二字更加难以捉摸。……对‘文化’的内涵进行界定,就像用手捕捉空气一样,其无所不在,但就是无法握在掌心。”学者金开诚先生在《文化的定义及其载体》一文中,则对“文化”为什么如此难以定义,做过一番这样的解释:“文化这个东西虽然人人都感觉到它的存在,但它的内容实在太庞大而复杂了,有许多方位,许多层面,许多局部,许多表现;它既在人类历史上不断变化发展,又与自然界和社会上许多事物发生联系。同时,研究它的人又有不同的目的,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素养,不同的专业。这种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就使得问题变得非常复杂。”正因为如此,自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中第一次明确给“文化”下定义以来,截至1951年美国学者克罗伯和克拉克洪统计时,八十年间,西方学术界有关“文化”的定义就有164种之多。1951年迄今,又是八十年过去了,学术界关于“文化”的定义又不知凡几。

在种种关于“文化”的定义中,我认为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及历史系特聘教授葛兆光根据德国社会学家埃利亚斯在《文明的进程》的观点,提炼、总结、表述得最为精当。他相对“文明”说“文化”,总结出了“文化”的三个本质特征,其中第一点最为重要:“文化”是使民族之间表现出差异性的东西,它时时表现着一个民族的自我和特色,因此它没有高低之分。“文明”是使各个民族差异性逐渐减少的那些东西,表现着人类的普遍的行为和成就。换句话说,“文化”使各个民族不一样,“文明”使各个民族越来越接近。有人用“文化是一种存在,文明是一种距离”来说明两者的不同,这种说法说中了问题的要害。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说,文化和文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当一个特定地区的文化不断延展扩大,在一个更加广阔的地区成为主导文化时,我们又可以称之为文明;但相对更大范围的文明而言,它又可以称之为文化。这或许是“文化”和“文明”这两个概念经常被混用乃至等同的原因。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特别是通信领域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全世界的人们可以前所未有地彼此接近,世界正在被“抹平”,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全球化带来的绝对不只是信息技术、经济的变化,更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变化,是有“文化的全球化”。全球化和它的碎片扫荡过的地方,使得那些生于斯、长于斯的民族传统文化被摧毁和破坏,很多文化被麦当劳化、迪士尼化了,各民族文化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同质化倾向。

文化的趋同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千人一面,没有差别;或者说,失却了文化最本质的特征,也就是失去了独特性。我经常用这样一个比喻来说明这一点:你是一个很帅气的男人,或者你是一个很漂亮的女人,但当世界上所有的男人和你一样帅,所有的女人和你一样美,人们走到外面,看到满大街都是和你一样帅气的男人、一样漂亮的女人时,那么你的帅或美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尽管当今各个国家的开放、各个民族文化的交流、全球化的趋势已经成为不可逆转之势,我们也要认识到,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样化之间,并不必然是对立的关系。相反,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是世界的。世界的一体化,正在于各个民族的多样化。如果全球化的终极指向是各民族文化的趋同或完全一致,那将是可怕的。全球化当然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西化,表现为欧美的文化、观念、产品、娱乐节目以及生活方式的全球传播。但是,如果认为这是一种放诸四海而皆准的事物,可以不顾历史文化传统,也可以不顾现实环境而推广到全世界的每个角落,是一种其他文化都必须降服的主流文明,中国靠上去、贴近它、融入其中就行了的看法,不仅是对民族文化独特价值的放弃,而且是对这种独特价值内在的普遍性因素和普遍性价值的放弃。因为每一种文化都是特定的群体在应对自然、社会环境挑战时,人类独特性、创造性智慧的体现,都是人与环境、与他人甚至与自己对话、互动的产物,都有存在的理由和独特的价值,都应该受到理解与尊重。因此,在全球化时代,认识和了解本民族文化根基和内涵的“文化自尊”和“文化自信”,与了解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尊重其他文化多样性的“文化尊重”和“文化理解”同样重要,“各美其美”与“美人之美”两者不可或缺。

中国文化是我们民族一代又一代先民智慧的结晶,它绵延了近五千年的历史,哺育着差不多世界五分之一人类的身心。它植根于我们民族脚下的土地,适应变化着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协调着中国人的生活节奏,大而弥德,久而弥新。在历史上,它不仅凝聚了中华儿女的共识,维系了中华民族的团结,而且以学者赵汀阳所说的“旋涡”动力模式,即“中国的扩展不是来自向外扩张行为的红利,而是来自外围竞争实力不断向心卷入旋涡核心的礼物”,不断从核心向周边扩展,对“四夷”逐渐文而化之,扩大自己的范围,增强自己的影响力。在这一过程中,它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将不同地域文化的优秀因子也纳入其中,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这使得中国文化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不曾中断的文明。中国传统文化一以贯之、不曾中断的连续性,尤其是这种连续性所表现的独特性,具有极为珍稀的价值。

还有必要强调的是,我们国家有近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丰富遗存,是一个十四亿人口的大国。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如果我们只是单纯向外国学习,单向从国外引进,而没有我们自己的文化传播,没有中华民族的文化贡献,两手空空地参与到全球化的进程中,那与我们的悠久历史、丰富遗存和大国地位是极不相称的。这既是对我们民族文化的轻视,又是对人类文明的不负责任。在全球化时代,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弘扬那些具有跨越时空、超越民族国家一隅、富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不仅能够使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多一份中国元素和中国风格,而且能为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可见,我们的文化自尊和文化自信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际资源,我们有“各美其美”的底气。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有文化理解、文化尊重呢?为什么还要“美人之美”呢?

首先,从我们对文化的定义中可见“文化”强调的就是一个特定群体的独特性,着重强调的是该群体与其他群体的不同,体现的是这个群体的特色、气派和风格。英国学者保罗·雷德曼在《传奇的风景:景观与英国民族认同的形成》一书中,引述不同学科学者的话说:“一个民族,必须有一个家园。”所有的民族和民族主义者,都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有界区域。民族身份的一个很重要方面,就是将一个特定的群体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紧密相连。没有特定的疆域作为参照物,就很难想象、理解和把握其民族性。我们或许可以不承认地理决定论,但不能不认可家园、有界区域、地理位置对于塑造一个民族的特性、凝练一个群体的文化所起的关键性作用。比如,对于什么是阿拉伯人,我们很难从人种、民族、国籍等方面界定。美国学者伯纳德·刘易斯在《历史上的阿拉伯人》一书中说:“几年前,阿拉伯领袖们在一次集会中给‘阿拉伯人’下了一个定义:‘凡是生活在我们的国土上,说我们的语言、受过我们文化的熏陶,并以我们的光荣而自豪者就是我们之中的一员。’”由此可见,国土或地理位置与一个民族文化的关系。

既然地理位置各不相同,那么,各个群体处在不同之处,来自外在挑战的强度、方式就不一样,由此引发的应战也大相径庭,这就是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形形色色、各式各样文化的原因所在。费孝通先生在《土地里长出来的文化》一文中开篇就说:“文化本来就是人群的生活方式,在什么环境里得到的生活,就会形成什么方式,决定了这个人群文化的性质。”所以,和“各美其美”的基础逻辑完全相同,“美人之美”就是要理解各个群体文化产生的原因,将无形的文化特质的异趣,看作是和有形的地理环境不同一样;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正是多样化而不是整齐一律,才使得世界文化丰富多彩、如同一座百花园一样充满生机,才使得交流互鉴绝对必要;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就是要秉持各种文化平等的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相互借鉴,以文而化之的渐进方式促进文化向文明演化,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

其次,没有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为基础,没有“美人之美”的前提,根本看不起其他群体的文化,就没有交流的动力和意愿。而相互交流是文化发展的精髓,是文化成长源源不竭的动力。一种文化之所以具有活力,就在于它能不断地把其他文化的因素吸纳进来,让这些因素在为自己的生长提供养分和丰富性的同时,也不断地挑战自己,并在迎接挑战、应对挑战中激活自己的潜能,把自己潜能中那些永恒的东西释放出来,从而以新的面貌开始新的行程。

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一路走过来,就是在这种挑战和迎战中获得生机和发展,在聚合传统的力量解决现实的问题中走向未来的。所以它绝不固步自封,而是虚怀若谷,接纳八方;又坦诚相待,无私奉献。它先是以中原或华夏文化为基础,融合荆楚文化等地域文化形成了汉文化,随后又融合印度传来的佛教,形成了宋明理学,从明代以来,又开始了融合西方文化的行程。中国文化的确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化,但它不是纯而又纯的文化,而是在不断扩大自己的疆域、不断接纳和融合其他民族的文化之后形成的日新又新的文化。仅仅就外部的环境变化而论,中国文化就经历了如许倬云先生所说的秦汉时期是中国的中国、魏晋至唐是东亚的中国、宋元时期则是亚洲多元体系的中国、明清时期则是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的历程。中国文化在面对异质文化的挑战时,将延续自身的传统与应对外来的危机结合起来,把它们看作是同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这样做不但一而再、再而三地成功化解了这种危机,并且将这种危机转化为了自身发展的资源和机缘。这一事实本身,对于全球化时代其他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

前段时间,微信朋友圈曾流传过这样一个段子,说的是一个现代“吃货”穿越到了秦朝,走进一家饭店,向店家询问有什么可吃的。当他向店家提出要一碗西红柿鸡蛋面的时候,店家却抱歉地回答说:“客官,面条要到宋朝才能成形呢。西红柿现在南美洲才有,明朝末年才能传入中国。”随后他又要了馒头、包子、米饭、女儿红、卤牛肉、茶水、玉米、西瓜、苹果、辣椒、大蒜、花生油、香菜、黄瓜、茄子等,无一例外都是这样令人沮丧的结果。这些东西当时无法提供,需要以后逐步从域外引入。无奈,这位穿越者最后只好悻悻离去。

这不只是一个段子,某种意义上也是历史的实情。综合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可知,我国原生的瓜果蔬菜很多,如水稻、小米(粟)、梨、橙子、樱桃、枇杷、冬瓜、韭菜、山药、大豆、茭白、葫芦、白菜、枣、杏、荔枝等,这足以令我们“各美其美”,拥有足够的文化自尊和文化自信。但从域外传入的瓜果蔬菜也不少,如在大约四千年前,从原产地的西亚,传入了大麦和小麦;六朝时期,从印度传入了茄子;隋唐五代时,从尼泊尔传入了菠菜;西瓜原产地为非洲,唐时传入西域,宋代传到中原;香蕉原产地在东南亚,元朝传入我国;土豆、玉米、红薯、花生、辣椒、向日葵等原产地是美洲,明朝才传入我国。尽管各品种传入我国的具体时间有争议,但很多是从域外传入则是不争的事实。这些受惠于其他民族人民的创造,得益于文化交流,我们应该有“美人之美”的感恩之心和诚挚表达。

可见,没有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交流,我们的生活该是多么的苍白和贫乏、多么的干瘪而不丰盈,或者说,我们今天能共享世界各地的文化成果,过上生活资料如此丰足的生活,正是拜文化交流所赐。可以想见,如果一个文化群体躲进小楼成一统,安其所习,毁所不见,画地自囿,深闭固拒,像朱熹所痛斥的那样:“天下本来有大江大河在,一个人不能守着一个‘土窟子’,就说天下的水都在这里。”对外来的东西盲目排斥,这样的文化就缺少活水的滋养。没有来自外来的刺激,不能唤起自身应战的潜能,也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和成长的活力,说到底,这样的文化是没有生命力和前途的。

猜你喜欢
全球化民族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我们的民族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谁远谁近?
多元民族
全球化陷阱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