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传统手工艺:危机、转型与创新路径

2024-05-15 22:27韩熙卢赟修亚男
上海工艺美术 2024年1期
关键词:手工艺手工数字化

韩熙 卢赟 修亚男

The popularity of digital technology also leads to a crisis in the handicraft industry, as traditional handicrafts are confronted with the pressure of ever-changing market and consumer demand. In the digital age, traditional handicrafts need to constantly transform and innovate so as to adapt to the new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數字技术的发展为传统手工艺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传 统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研究传统手工艺在 数字时代的发展对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手工艺具有重要意义。数字 技术的普及造成了手工艺行业的危机,传统手工艺正面临市场和 消费者需求变化的压力。在数字时代,传统手工艺需要不断地转 型和创新,以适应新的竞争环境。

一、传统手工艺发展的新挑战

传统手工艺,即以手工方式生产物品的技艺,其历史渊源 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那时的人类开始运用石块、兽骨和陶器等 工具制作各类物品。随着时间的流转,手工艺逐步发展,衍生出 众多不同的工艺和技术。作为人类文明的瑰宝,传统手工艺历经 数千年的积淀,既象征着技艺的精湛,又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 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各民族和地区的文化身份与遗产。传统手工 艺本身所具备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使其在现代社 会生活中仍扮演着重要角色且具有深远意义。

随着数字技术不断普及,人类社会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 代,传统手工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但也正面对着前所未有 的挑战。一方面,数字技术的运用为传统手工艺提供了新的工具 和手段,打开了新的应用市场,更好地满足了大众需求。另一方 面,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大规模工业生产的普及导致手工 产品需求减少,年轻一代对传统技艺的兴趣减弱,数字技术所带 来的以科技力量主导的生产方式开始影响消费者的选择。显而易 见的是,面对多样化数字产品的竞争,传统手工艺的生存空间受 到严重挤压,大众对手工产品的追求变得已不再那么狂热,整个 手工行业的运行陷入传承方式、市场应用、技术手段与审美变化 的四重矛盾冲突中。

核心技艺的传承是传统手工艺得以不断延续的首要条件。 进入数字时代以来,人们对现代产品应用的认同感体现出效率 性、时尚化的总体特征,而传统手工艺则代表了一种相对保守的 力量,体现的是一种职业固守的态度,手工艺的传承需历经长时 间的锻炼与积累,继承人与实践者暴露出耐心和毅力的不足,已 经无法跟进现代社会的高效运行机制。

其次,传统手工艺的市场竞争力逐步减弱。传统手工艺生 产至今仍然保留着作坊式的加工模式,人力投入的力度使其综合 成本居高不下,与工业及数字产品相比并不具备价格优势,而对 比现代集团管理、团队协作的运营手段又存在明显短板,导致其 难以再回归到主流的应用市场。手工传统技艺发展的第三类矛盾 体现在工艺更新的滞后性上。手工技艺由于过于强调家族传承与 脉络渊源,致使实践者个体的创造力被压缩,技术升级的演化周 期也变得更为漫长,这种慢节奏的变化难以对应数字产品的创新 速度。

此外,全球化进程驱动了现代社会审美观念的显著改变。 虽然传统手工艺产品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但很难满足部分消费 者特别是青年群体与时俱进的审美要求,这也是传统手工艺所面 临的挑战之一。要解决上述现实问题,势必需要我们探索新的路 径、寻找新的方法,以保障手工艺领域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数字技术的影响与传统手工艺的转型

在数字时代的背景下,探究数字技术对传统手工艺的影响 是支撑行业发展的基本问题。如今,以数字工艺为代表的专项性 数字技术已经对全球制造与设计业提供了更加高效的智造生态模 式。这一新兴工艺系统融合了数字化制造核心技术与创新思维, 以颠覆性的手段革新了传统手工业设计及生产过程。

从现有的数字工艺运用于手工艺品的生产实践来看,一般 而言,可以转化市场的数字工艺技术手段主要包含以下五个类 型。一、数字化设计:该过程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 件进行产品设计,涉及创建三维数字模型,根据产品功能、结构 和性能进行参数化、模块化、标准化和优化。二、数字化制造: 此过程运用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软件,根据数字模型生成 加工程序,控制数控机床或其他智能设备完成制造任务。三、三维打印:作为一种增材制造技术,三维打印通过计算机控制,根 据数字模型逐层堆叠材料制造产品。四、数字化检测:利用计 算机辅助检测(CAT)软件,结合各类传感器与设备,对产品尺 寸、形状、表面质量及内部结构进行测量与分析。五、数字化管 理:通过计算机辅助管理(CAM)软件,整合产品生命周期中 的信息、资源与流程,提高管理效率与产品价值。

以中国美术学院“传统热成型手工技艺与数字化设计文化 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为例,该实验室是国内艺术高校首个基于 数字技术应用于手工艺创新发展的国家级实验机构,其以传统热 成型手工技艺与数字化设计为研究对象,聚焦艺术与科技融合, 开展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在对其“传统手工器物创意智能设 计”与“传统陶瓷手工技艺数据处理”分项机构的具体考察中, 可以清晰地看到数字工艺技术手段所覆盖的五个研究方向。在智 能设计领域,实验室将数字技术助力传统手工艺的设计过程。通 过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艺术家能够创建精确的三维 数字模型,反映出产品的功能、结构和性能要求。这种方法使得 设计过程更加参数化、模块化、标准化。

其中,借助3D扫描和建模技术对传统手工艺品进行精确复 制和再创造,在数据剖析中清晰了解原型的外观和内部结构,从 而更好地传承传统艺术的精髓。在制造成型方面,实验室利用计 算机辅助制造(CAM)软件和智能设备,操作数控机床来实现 工艺品的自动化、柔性化和智能化制造。将3D打印技术应用在 实现复杂形状和高强度设计中,从而加速产品概念生产过程,提 升制造质量和效率,推进了工艺品的定制化以及文创品牌建设实 践(图1、图2)。在市场推广方面,实验室通过互联网、社交 媒体和电子商务平台,凸显研究成果,展示了其科技应用的最新 特点、艺术价值及背后的故事。

此外,实验室还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创设沉浸式体验的应 用模块,以数字体验的方式让大众了解、欣赏、制作各类经典的 手工艺品。例如,利用语音识别和图像扫描技术,对手工艺品制 作的人文语境進行深入模拟和展示,让大众在虚拟环境中体验传 统艺术的魅力。显然,数字技术能将手工艺产业链条的设计、制 造、管理协同起来,共同推进智能化创新工艺成果的转化。

数字技术应用于艺术家个人创作实践的案例也屡见不鲜。 本人作为一名玻璃艺术家,在长期手工实践中,结合窑制模具成 型原理与材料特点,针对模型精确性需求进行虚拟成型模拟以及 数字雕刻模块改良实验,形成了一套立足高温成型模具生产的、 应用组合方式制造的三维模型数字工艺系统。该实验采用双面结 皮发泡聚氯乙烯板(厚度15mm)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厚度 15mm),模拟石膏模具制作的造型结构。选择精雕四轴高速加 工中心JDHGT600T 型号精雕机进行数控生产,基于矢量线的单 线切割和轮廓切割,以及基于矢量曲面的分层区域粗雕刻整体数 控方式,局部以45度角斜面精雕,运用双螺旋平底刀、锥度平 底刀、锥度球头刀模拟模具手工肌理效果,以此转化并满足玻璃 成品肌理塑造的审美要求(图3)。其实验步骤如下:犀牛软件 建模——导入JDPaint检查修复——刀具路径设置——虚拟仿真 观察——输出刀具路径——设备读取程序——加工已固定材料。 该实验在数字工艺的协同下解决了模具一次性烧成制作生产的不 可重复性,优化了模具结构,提升了玻璃的成品率。显然,数字 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仍在不断拓展,其与手工制作的结合必将展示 强大的艺术变革力,也将为手工艺领域拓展提供新的可能性。

传统手工艺的活化与文化推广同样也可以很好地结合数字 技术进行。以景德镇地方政府与阿里集团合作的“大地惊陶”项 目为例,它将数字媒体艺术应用到景德镇传统瓷艺中。策划团队 经过多点位的勘察与研究,充分利用景德镇陶瓷文化历史、人文 资源,结合传统工艺和现代艺术设计,制作了十个巨型数字瓷艺 装置,其与景德镇地标景观相得益彰,展示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 数字技术链接的具体成果。在细节处理上,每一个数字瓷艺创作都参照了景德镇传承的陶瓷工艺与纹样,在独特的应用环境下, 数字陶瓷创作呈现出更丰富的想象力,而这正体现了数字技术的 重要价值:以现代美学理念为指导,在传统手工艺中挖掘创新的 无尽可能性。

上述实例证明,尽管传统手工艺在数字时代面临诸多困 境,但当我们以积极的心态迎接这种变化时,我们会发现:数字 技术为实现传统手工艺转型提供了新路径。这种融合不仅能够保 留传统艺术的精髓,而且极大地拓展了手工艺行业的生长边界。 显然,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能否适应数字时 代的变化,并找到适合自己的转型和创新路径。

三、传统手工艺的创新路径

数字时代的传统手工艺显然正处于一场转型战役之中。尽 管数字技术未来的发展空间很难被精确预测,但传统手工艺与数 字化的结合已趋于定向。在智能化需求日益增长的现代生活中, 探寻传统手工艺的创新发展路径显得尤为迫切。笔者认为,可以 尝试从以下几个关键点来进行传统手工艺的数字化结合、升级与 转型探索。

1.智能化与人性化技术路径的探索。(1)技术整合:通过 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不仅可实现产品的 智能化和人性化设计,还能提高制造过程的效率。例如,人工智 能可以用于预测市场趋势和消费者偏好,进而指导产品设计。 (2)产品升级:通过技术整合,手工产品在保留传统韵味的同 时,增添现代功能性和美学价值,更好地满足现代消费者的多样 化需求。

2.多元化与个性化生产形态的引导。(1)技术创新:采用 3D打印、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创新技术,不仅可满足多样化 消费需求,还可实现个性化和定制化生产。此类技术应用使传 统手工艺品能够以更加灵活和响应迅速的方式适应市场变化。 (2)新产品开发:推动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如将传 统织物与智能纤维结合,打造具有智能温控、健康监测等功能的 新型产品。

3.协同性与共享化应用平台的推广。(1)平台建设:借助 互联网、社交媒体、电子商务等平台,推动传统手工艺品走向市 场,提升其市场认可度和影响力。例如,构建在线展示与销售平 台,让传统艺术作品得以便捷地触及全球消费者并实现购买。 (2)资源共享:构建协同开发、制作与推广的机制,如设立手 工艺人的在线社区,促进业内经验分享和合作,同时推动跨行业 合作,如与设计师、科技专家等展开合作。

传统手工艺应用数字技术来实现创新的手段是多样的,无 论上述是以技术整合、科技创新方式,更或者以数据采集建构模 块化的加工平台,其最终的成果是将数字化对应到传统手工艺的 改造与升级。我们在面对手工艺转型发展时需要注意的是,其必 须满足服务社会的基本功能。因此,手工艺创新发展需要以市场 导向为基础,紧密关注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审美变化,通过融入现 代设计元素和跨界合作,打通应用渠道,提升竞争力;通过提高 效率,降低成本,结合线上销售等途径,扩大多元市场的影响 力;关注生态可持续的生产方式,保护传统手工艺的文化和环境 根基,拓展手工艺文化的传播力。

数字时代下传统手工艺的持续创新与发展显然是一个包容 性过程,其涵盖了技术、市场、人才、政策等各个方面,这些合 力作用确保了传统手工艺在全球化、数字化背景下保持其独特竞 争力。换而言之,传统手工艺的创新之路在于融合现代科技,契 合市场需求,培育创新人才,并依赖政策支持。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数字时代背景下,传统手工艺与数字技术的 融合成为创新与变革的重要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 潜力。传统手工艺的数字化转型与升级是其行业发展的必然结 果,需根据现实状况,选择适宜的发展之路。手工艺行业应立足 于市场需求,重视技术创新,培育人才,并得到政策扶持,以达 成可持续发展目标。唯有通过持续转型升级与创新,传统手工艺 才能实现与现代科技的有机结合、现代生活的审美融合、现代需 求的对应贴合,确保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优势,为现代社会不断 提供富含特色与文化底蕴的产品及服务。

本论文为2024年传统热成型手工技艺与数字化设计文化和 旅游部重点实验室资助成果

参考文献:

[1] 雪润枝,陈海燕.三维数字化技术与当代手工艺[J].艺术教育,2017(19):125- 127.

[2] 史雄,刘钰薇,丛丽涵,等.传统手工艺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传承与发展创新 研究[J].大众文艺,2019(6):237.

[3] 郭蔚,邓霞,曹阳.3D陶瓷打印的工艺特点与艺术特征[J].装饰,2016(3):96-97.

[4] 韩熙.捷克窑铸玻璃工艺衍化研究:1920-2020[D].杭州:中国美术学 院,2022.

[5] 中国美术学院.传统热成型手工技艺与数字化设计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 验室简介[EB/OL].http://tcdd.caa.edu.cn/jbgk/jj/index.html,2024-1- 24[Z],2024.

6] TIMA.阿里妈妈×景德镇:一场世外桃源的春瓷大赏[EB/OL].[2024-1- 24].https://www.digitaling.com/projects/244719.html.

猜你喜欢
手工艺手工数字化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做手工
超萌的羊毛毡手工
手工艺·温州发绣
走近手工艺人
数字化制胜
传统手工艺融注到灯上,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