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藏印象

2024-05-15 22:27沈伟
上海工艺美术 2024年1期
关键词:发色官窑青花

In December 2023, "Impression of Shanghai Collection" & Exhibition on Shanghai Private Ceramics Collectibles was held at Shanghai Museum of Arts and Crafts, which caused a sensation inconnoisseur circle and the industry.This event not only had widespread impacts on the national ancient ceramics collection and related academic fields, but also achieved results beyond expectation.

2023年12月8日至12月17日,在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举办 的“申藏印象”暨上海私藏陶瓷精品展引起了藏界和业内的关 注,其影响力辐射到古陶瓷收藏和相关学术领域,展览取得了比 预想更好的效果。

展览是由上海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评估鉴定专业委员会主 办,上海的一些著名收藏机构和藏家协办而成的,其间还得到了 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为何要策划举办这样一个古陶瓷精品展览?改革开放以 来,上海没有举办过专业性较强、水准较高的古陶瓷收藏展,上 海的收藏水平一直不被其他省市所知晓。在多年前很多的上海藏 家已经有这个想法,只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地点和时机。对于 艺术品收藏来说,上海一直有“半壁江山”之说,但改革开放以 来,上海的收藏氛围渐渐落后于兄弟省市,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 商业运营,其结果都难尽人意。纵观近些年来全国一些较为有影 响的展览和学术活动,都少不了上海藏家的器物和身影,而恰恰 在我们上海本地却鲜有这样的活动和聚会,上海藏家缺少类似的 平台,少了这样一种氛围。因此包括“始北山房”杜海鸥、“鹤 槎山房”沈伟、“物趣舍”余光玮、“谦舍”高业皓等等收藏家 都一直提议要改变上海这种“温吞水”的收藏氛围,让更多的人 知道当前上海收藏的基本水平和审美情趣,让更多的收藏爱好者 找到和加入真正有水平的团体。

上海的收藏多年以来都是引领潮流的。从民国起始,“海 派收藏”的审美一直是整个收藏界模仿和追逐的热点,无论是早 年的仇炎之、胡惠春、庞元济、陈萍、胡兆康……还是近年来的 刘益谦等等,都给中国的收藏界带来了重大影响。包括目前香 港、台湾在内,乃至世界范围内的中国古代艺术品收藏,或多或 少还在受到上海收藏前辈们的影响。笔者从20世纪80年代末踏 入收藏行列,当时就知道了很多原来在“五马路”(也就是当今 的广东路)做古玩行业的人群,这些店商很多都是高手,上海在 新中国成立前也是唯一能和“琉璃厂”媲美的古玩集散地。从藏 品来说,南北二地的喜好有着些许不同,收藏爱好者的人员结构也有着差异,“小精细”的“海派”审美更能体现上海的收藏理 念。但改革开放复苏后的上海收藏,其实是先受到其他省市的影 响,然后再慢慢步入轨道的。通过这几十年来的积淀,“海派收 藏”的一些观点,又在慢慢地被本地的一些爱好者所接受。这也 是我们这次展览宗旨的一个重要出发点。

上海有着众多的收藏团体,总体来说水平参差不齐。当然 收藏有着群众性和专业性之分,但我们想把真正能代表上海水平 的一些专业团队或者有专业水平的个人组织起来,给大家展示上 海收藏的真实水平。在收藏界大家公认的状况,就是一些藏家一 辈子都成不了行家,一辈子都在懂与不懂之间徘徊,浪费了很多 时间与金钱。所以我们也是想通过这样的活动,一方面来改变收 藏传统上“藏而不露”“独乐乐”的行为习惯,来传递上海收藏 界的正能量,让更多的爱好者踏上正路,成为延续中国传统文化 的参与者,这也是我们几个策划者的又一个想法。

由于这次展览的策划准备时间太短,很多工作不尽细致。 但我们在选取展品上还是动了脑筋,首先保证选取展品的质量, 还在品级上做了规划。这次五十多件官窑和民窑展品,包括了从 南北朝到晚清的多个窑口精品,不仅满足了很多专业收藏家的品 味,也给了很多普通爱好者学习参观,并得到收藏水平提升的机 会。从整个参观过程和以后的反馈来看,我们的展览是成功的。 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的领导希望来年举办更多的高质量展览,这 不仅是社会的需要,更是国家传统文化和精神的一种传承,也是 和当前提出的“文化强国”相匹配的。

下文是部分藏品介绍。

北朝安阳窑青釉莲瓣四系盖罐

安陽窑又名相州窑,窑场位于今河南省安阳市洹河南岸。 源于北朝、兴盛于隋,衰落于唐,是中国北方早期青瓷烧造的代 表窑口之一,此窑口的确定解决了中国北方部分早期青瓷烧造起 源与时代问题。安阳窑产品的特征,胎质细腻,釉色以青釉为 主,青中带绿、青中闪黄以及青灰、青褐等色,个别器物青色极 浅已近白釉。装饰方法有刻花、划花、印花和贴塑等,纹饰多以 简单、质朴为主要风格。安阳窑率先使用护胎釉,开启了我国瓷 器使用装饰层(化妆土)的先河,白色护胎釉的使用,为今后纯 正的白瓷烧造奠定了基础,邢定两窑的白瓷烧造便是在此基础之 上,在我国制瓷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此次展出的“北朝青釉莲 瓣四系盖罐”是此窑口具有代表性的一件器物,釉色在青黄之间 自然转换,黄中流淌着青绿,青中又闪烁着焦黄,煞是耐看。整 体造型雄浑又饱满,莲瓣纹微微外撇彰显张力,盖上的宝珠钮在挺拔的四系衬托下有鹤立鸡群之美感。

吉州窑满天星梅瓶

吉州窑是宋代非常著名的一个窑口,它的剪纸贴花以及木 叶盏和窑变釉都是它的特色。展览这件吉州窑黑地满天星梅瓶是 吉州窑的罕见品种,既表达了古人对于星空宇宙的致敬,也从美 学上领先了当今流行的波点艺术近千年。

南宋龙泉窑琮式瓶

瓶形四面围接修制成型,四壁模印凸条纹,除圈足底部外 通体内外施以青釉,器型庄重釉色纯净,将玉琮造型的端庄古朴 与龙泉青瓷温润含蓄的釉色完美结合。四川遂宁金鱼村窖藏出土 有同类南宋龙泉琮式瓶,两岸故宫、上博等知名博物馆亦收藏有 龙泉琮式瓶。琮,从新石器时代就作为礼器开始使用,当时多为 玉质,是一种祭祀朝飨的重要礼器。宋代用瓷器仿制商周及早期 的青铜器和玉器,用于陈设或插花。考古资料显示宋画中琮瓶已 经用于插花,且后期此功能一直延续传播。

南宋龙泉黑胎官窑花盆

宋代龙泉黑胎官窑代表了宋代皇家审美的情趣,此件偏深 的清幽发色显示了它沉稳深邃的美,经浙江考古所研究表明宋代 龙泉黑胎特别是早期大窑黑胎基本是供御性质。其器型很多来源 于汝窑并对后一阶段南官器形有直接的传承关系。

明代青花江崖海水璎珞纹葫芦瓶

此型制和绘画结合在整个古代陶瓷艺术品中极为罕见,青 花发色艳丽,纹饰绘画线条流畅,整个图案寓意深邃,是当时社 会信仰的一种内心表白。

明正德白釉露胎龙纹盘

底部书写青花“大明正德年制”楷书款。这件正德官窑盘, 运用了宋代景德镇常见的胎装饰手法,在白釉盘的内中间表现出古 朴,原始的本色,使得原本单色的釉面,在火石红龙纹的衬托下, 显得温文尔雅、内敛,是古人继承传统审美的一种完美表现。

明万历青花五彩钟馗捉鬼图纹盘

万历五彩,底书“大明万历年制”青花六字楷书款,是景 德镇陶瓷装饰历史上的辉煌之作。这件展品是该时期比较典型的 一件器物,红浓绿艳表现得淋漓尽致,回青料发色蓝中带紫起到 了稳定整体画面的效果。盘外壁画有传统五毒题材纹饰,古人认 为毒能克毒,五毒象征百毒不侵,寓意避邪免灾,永保平安。

明末清初五彩人物盘

此盘为典型的明末清初风格,五彩艳丽明亮,总体表现 为中国传统的大红大绿色调,绘画内容为明代程登吉《幼学琼 林·文臣》中“指日高升”的美好愿望,表现了当时社会精神面 貌和理想追求的一种状态。

清康熙青花八骏图笔洗

此笔洗为文人案头用具,青花发色沉稳、松石骏马绘画结 构合理,八骏姿态传神,是一件文房佳品。

清康熙官窑龙凤呈祥斗彩盘

此盘器型硕大,型制规整,用斗彩装饰手法描绘“龙凤呈 祥”题材,显得富丽堂皇、繁而不乱,是官窑的标准制式,底书 “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书款,胎质细密坚致,是康熙时期的精 品之作。

清康熙青花五彩罗汉筒瓶

筒瓶用青花五彩装饰,釉下彩和釉上彩绘结合,青花发色 沉稳,色彩协调古朴,人物神态生动,是一件转变期的佳作。

清康熙青花太白醉酒诗文笔筒

此件藏品尺寸讨巧,青花发色柔和,绘画方式极具特点,是 一件教科书式的康熙瓷佳作。主题绘画有太白醉酒图和相关诗文 相呼应,是一件中国传统书画在陶瓷器上完美结合的优秀藏品。

清雍正斗彩缠枝莲寿字纹碗

该展品胎体轻薄,剔透玲珑,内画各呈花蕾、半开、绽放三 种形态玉兰花各一朵,艺术性颇佳。底书青花“大明成化年制”楷 书寄托款,当前收藏界研究认为是雍正官仿官的一件臻品。

清雍正仿永乐甜白暗刻缠枝莲鹦鹉纹大盘

此盘为典型雍正无款官窑作品,全器施以肥厚的甜白釉, 暗刻缠枝莲鹦鹉纹饰,和永乐同款青花作品尺寸纹饰完全一致, 盘缘内外暗刻缠枝莲花卉,盘心为茶花鹦鹉纹饰,构图饱满华 美,制作水平极高,是一件不可多得的雍正官窑藏品。

清雍正仿石纹釉荸荠瓶

此瓶型制规整,釉面光洁如新,胎质坚致、表面施石纹 釉。这类品种在乾隆时期多见,而这件器物属于创烧器物。在 石纹釉底下还可见淡淡的青花描绘的亭台楼阁,这种结合极为 罕见,绘画和发色均符合清代雍正时期的特征,并有初期收藏 者的详细记录,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学术性、观赏性很强的收藏 佳品。

清乾隆胭脂红地粉彩官窑碗

这件乾隆时期的粉彩碗,是一件精品之作。整个碗被一种 特殊的红色所笼罩,显得富丽华贵,匠人用色极为考究,底书 “大清乾隆年制”青花楷书款,年代表达清楚,是一件符合“海 派”收藏审美的代表之作。

清光绪八仙祝寿青花官窑碗

此件展品器型硕大,底书“大清光绪年制”楷书款,青花 发色靓丽,人物绘画形态传神,碗心為一南极仙翁,外壁各画有 道教八位神仙,品相完美,是一件晚清官窑的上乘之作。

猜你喜欢
发色官窑青花
瓷上赏青花
青花赋
青花
铜官窑陶瓷
发色好、透感强和硬度高的耐磨抛釉砖及制备工艺
青花
西夏官窑瓷器
2018流行发色,总有一款适合你
此“官窑”非彼官窑
太烧啦!质感雾面发色大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