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鱼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2024-05-15 22:27管雪婷
上海工艺美术 2024年1期
关键词:鱼纹彩陶寓意

管雪婷

This article traces the origin of traditional fish pattern,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change and symbolic mean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fish pattern on various types of carriers in different periods (such as primitive period and the Neolithic Age), continuously describes the current status in modern design, and probes into the value and application method of such pattern in modern desig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ternal form, internal meaning and overall spirit.

追溯传统鱼纹样的起源,研究原始时期、新石器时期等不 同时期、不同载体上中国传统鱼纹样的发展变化及其象征意义, 并继续探究其在现代设计中的现状,从形、意、势三个方面研究 其在现代设计中的价值与应用方法。

一、传统鱼纹样概述

在中国众多传统纹样中,鱼纹是最古老、最常见、发展历 史最长的纹饰之一,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随着时间 的推移,鱼纹样的形态和寓意逐渐丰富和演变。无论是造型,寓意还是象征故事,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对现代设计具有重 要的意义和价值。

二、传统鱼纹样文化追溯

(一)图腾崇拜与生殖象征

图腾崇拜是原始氏族时期产生的一种宗教信仰。在原始社 会时期,由于生产力和生产水平的低下,人们对大自然知之甚 少,他们对于“天”对于“自己”的出现由最初的好奇、恐惧, 在不断的探究下,尤其是发现自然界某些生物和自己有着微妙的 联系,可以帮助自己生存后,从思想上产生神化,进而转化为敬 仰,产生了图腾崇拜。

有了图腾画面就会产生图腾崇拜,例如鱼被视为水神,人 们对于鱼有着司雨职能的信仰。而鱼又因其生殖能力的强悍,一 胎多子,被人们逐渐供奉,成为生殖信仰的象征。

(二)原始彩陶鱼纹

彩陶是新石器时代的一种彩绘陶器,一般在橙黄色的底或 者红底上绘制黑色或红色纹样。在我国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以 及西安半坡文化中都发现了鱼纹样彩陶,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 出土于西安半坡的三鱼纹彩陶盆,是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重要彩陶代表作品。半坡鱼纹的写实性较强,刻画具体。鱼纹装 饰于器物口腹部,盆口沿边有一周黑彩带加以装饰,陶器外绘有 三条鱼纹,以黑色线条大笔概括,平涂为主,对比强烈。圆形眼 珠,类似三角形的身子平涂为黑色块,唇部微微翘起,漏三角 齿,生动形象,好似在水中游动。如图1所示,半坡类型的彩陶 纹饰中鱼纹已经有了一定的写实水平,鱼纹与器物形状的紧密贴 合,是此时彩陶盆的一大特色。

同出土于西安半坡文化的人面鱼纹彩陶盆是用细泥红陶制 作,鱼纹装饰于器物内壁底部,盆口延边有间断的黑彩带,内部 是两组对称的纹样,一面为鱼纹,一面为人面鱼纹。手法抽象, 人面为圆形,眼睛与鼻子以线条概括为主,头顶上有类似鱼鳍形 装饰,前额左半部分全为黑色,右半部分为黑色弧形。两耳和嘴 巴两边各有对称的鱼纹。嘴巴旁对称鱼纹负形为嘴。色彩以黑色 线条为主,造型古拙简朴,又带有奇幻思维。该彩陶作为丧葬文 化中婴儿的瓮棺,人面鱼纹寓意着鱼神附体,为夭折的儿童祈 福,如图2所示。此时的鱼纹通过不断的发展,逐渐抽象化,为 几何纹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青铜器上的鱼纹

商周时期,青铜器发展迅速,随着青铜器的技术提高,鱼 纹在这些青铜器上大量出现。有别于原始时期彩陶上的鱼纹,商 周时期的鱼纹更偏向于单纯的装饰性。这些鱼纹多以环绕成圈游 动的形式,与龙纹、龟纹等同时出现。它们形态各异,有一鳍、 两鳍,甚至四鳍。1997年北京平谷刘家河商墓出土的鱼龟纹就 为双鳍,这只鱼纹从中间分割对称,俯视视角,鱼鳞部分被描绘 替代为云纹。而新干商代大墓出土的兽面鱼纹鬲形铜鼎则为三鳍 鱼纹,它们头尾相接,形成环状装饰于鼎上部,大笔概括,简化 鱼鳞形状,眼睛凸出圆形。如图3、4所示。

总体来说,这一时期的青铜器鱼纹并没有一定的规律可以 遵循,它们鱼鳞概括的手法、鱼鳍数量、鱼鳍的位置均不同,在 保留写实风格的基础上,做了一些简化与青铜器相适应,保持整 体性。而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上的鱼纹,相比商周时期,除了保 留写实风格,更具有艺术表现力。在布局上,也加入了反复、错 位等手法。

(四)玉器中的鱼纹

玉器也称为“玉雕”,在殷商时期玉器出土数量最大,艺 术价值颇高。商朝时期,由于青铜器的发展带动了玉器工艺的精 进,玉鱼迎来了第一个制作高峰期。商朝时期的玉鱼,是直身形 玉鱼,造型模拟鱼游泳的状态。它们大都体形平直,较窄且细 长,背部有狭长的鱼鳍作为刻画,张口圆目,尾部分叉,鱼嘴前 钻孔以便佩戴。

西周时期的玉鱼继承了商周时期的一些特点,但在造型、 工艺上又有所区别。西周时期的玉鱼是曲身形玉鱼,它的造型是 模拟鱼在跳跃时的形态。它鱼尾中间分叉但不对称,多半上大下 小,鱼鳍部分与鱼身部分同为弯曲状态,刻画更为细致,少数刻 有鱼鳞,鱼嘴多为上唇上翘。如图5所示。商代时期的玉鱼多为 从葬玉鱼,放置在棺罩上做悬挂物或者口含玉鱼。而西周时期可 能多为配饰,寓意多子多福,岁物丰成。

(五)哲学中的鱼纹

太极图是太极的基础知识之一,又被称為阴阳鱼图。它是 由鱼纹演变而来的,所表现的形态是两条鱼首尾相接环绕成圆的 样子。阳鱼白头在上朝左,环抱在阴鱼的腹部为阳,阴鱼在下朝 右,环抱在阳鱼的腹部,为阴。所要展现的内容是,阴中有阳, 阳中有阴的关系,体现了阴阳辩证的哲学观。除了阴阳鱼中体现 哲学思想,在各个时期的鱼纹样中都充满了鲜明的哲学文化特 点。如人面鱼纹彩陶盆中鱼纹样的中庸对称;三鱼纹彩陶盆和兽 面鱼纹鬲形铜鼎中的均衡排序等。

三、传统鱼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现状

中国传统鱼纹样发展历史悠久,在现代社会之前,发展得 非常缓慢,传统鱼纹样基本保持原有的样式。而到了现代社会, 随着工业的发展,经济、社会、文化的繁荣以及西方现代主义文 化的冲击,传统鱼纹样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很多样式都面临着替 代危机。即使国风热潮的来临,仍没有带动传统纹样成为设计主 流。包豪斯创始人说过:“真正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物,它的 本质是运动的而不是静止的,传统应该推动人们不断前进。”现 代设计要求的是在传统纹样设计中加入新的元素,让它们重新焕发生命力,而不是把传统文化看成静止的凝固的。

四、传统鱼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价值意义

(一)情感价值

中国传统鱼纹样是劳动者真情实意的物化,它可以满足人 们的精神追求,是人们美好寄托的载体。向往美好生活、吉祥如 意是每个人共同的愿望,这一点在传统鱼纹的图案和现代设计的 运用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丰富多彩的语言中,鱼经常会 被用作谐音表现,如“鱼”与“余”意为年年有余、“鲤”与 “礼”意为礼尚往来。在吉祥图案中,鱼的意义更为多样。例如 “金玉(鱼)满堂”的图案中,鱼传递着富贵的意味。“鲤鱼跃 龙门”图案中鱼的形象则是飞黄腾达、地位突变的意味。在民俗 活动中,鱼也占据着较高的地位,浙江青田的鱼灯舞,陕西三原 的鱼龙变化舞都十分壮观。鱼通过民间文化的传承,逐渐成为了 一种集体的意识,一种观念固化,成为了一种符号代表,它以深 刻的内涵和美好的寓意成为传统鱼纹样价值的一部分。

(二)美学价值

美学是关于美的研究和欣赏的学科。黑格尔说过“美是理 念的感性显现”,美学的价值一方面在于它的个体感性情绪影响 上,另一方面在于它的社会价值上。美学作为一门世界性的学 科,它的研究和传播有助于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从原始社 会的图腾崇拜、生殖象征、彩陶上的鱼纹到青铜器的鱼纹、玉器 的鱼纹再到民间艺术的鱼纹剪纸、鱼纹刺绣、鱼纹年画等等。这 些不同的艺术形式在各自的文化背景中都有着不同的美学含义。 通过学习各种文化中的美学,我们可以更加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 之间的差异,促进文化交流,并将这些认识运用到作品的创作以 及审美的判断上。

五、传统鱼纹样现代设计方法分析

(一)形的吻合

形一般指物体或图形所表现出来的外形与结构。形的吻合 可分为形的直接使用和间接使用。

“形的直接使用”就是把鱼的外形结构直接拿来使用,不 加以任何形式的更改,纯粹地放置到设计中或者包装中。这种形 的直接使用一般呈现出的风格是较为原始樸素的。如图6所示, 丰番农品是一家专注于生产有机农产品,并弘扬传统东方农作文 化的品牌。对于这款鱼米之乡的包装设计来说,它就是对传统鱼 纹样形的直接使用,不仅具有浓重的东方韵味,而且也表现了“年年有鱼(余)”的丰收寓意。

“形的间接使用”就是经过分割、融合、变异等手法,把 传统鱼形经过一系列改造创造出新的具有传统意味的图案,让它 具有主题性与个性。如图7所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福 娃贝贝,它的头部造型就取材于传统鱼纹图样。头部纹饰使用了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鱼纹图案,与头顶的浪花相结合,给人鱼跃而 出的姿态,寓意游泳健儿们奋勇向前。同时向世界各地的孩子们 传递友谊、和平、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意的把握

形无意不活,意无形不存。对于传统鱼纹样,在把握形的 过程中,我们也要注重意的传达,讲究借意。吉祥观念作为传统 鱼纹样的主流观念之一,是人们内心潜意识已经形成的观念,并 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改变,这就是现代设计营销点之一。如图 8所示,宝丽家居如鱼得水的摆件设计,把鱼尾和鱼鳍与水相融 合,过渡自然,生动形象,寓意好运绵绵无尽头,又给人一种鱼 跃龙门的感受,寓意吉祥如意好梦成真。在当代中国人心中, “鲤鱼跃龙门”所代表的吉祥含义是特定的,因此将它与现代设 计相结合的时候,就自然地顺应每个人的心境。

(三)势的营造

“以形写意、形神兼备”。在用形借势的基础上,把握整 体“势”的营造,是一种更高的艺术境界。“势”可以理解为气 势,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达到传神的效果,给人一种鲜活的生 命力的感觉。在抓住事物本质特征的同时,传递出其特有的精神 面貌。如图9所示,这是一家名为kai的寿司品牌店的Logo,它 的配色主要用的是黑色和红色,这与日本的配色风格及其相似。 同时Logo中大笔挥墨形成的鱼形,虽只有一笔,但把鱼的形表 现得非常明确,给人一种鲜活的动态感,既与主题相吻合,又达 到了传神的效果。

本文作者单位为浙江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 吕少民.中国纹样鉴定图解[M].北京:研究出版社.2019.10

[2] 郑军.中国传统鱼纹艺术[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4.6

[3] 李娜.中国传统纹样与现代装饰艺术设计[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1

[4] 王利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M].沈阳出版社.2010.2

[5] 谢琼梅.中国传统鱼纹探究及现代平面设计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07.3

[6] 蒙昌琼.传统鱼纹图形二次原创[D].重庆大学.2007.4

[7] 尹晓雪.传统瑞兽纹样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22.6

猜你喜欢
鱼纹彩陶寓意
仰韶文化鱼纹彩陶器
年年有“鱼”
回顾与反思:界首彩陶的历史源流与传承现状
美好寓意品芝麻
银河春韵
夜读春秋
盛放的寓意
《绿野仙踪》中隐含的颠覆性寓意
鱼纹瓷
模仿老鹰的乌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