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芷桦
城市的身影很早便已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古代文學对城市的有关描写形成了城市书写,包含诗、文、赋、词、小说等多种体裁,内容包罗广泛,篇幅长短不一。其中,小说因其对城市的细腻刻画与全面反映而成为众多文体中观察与想象古代城市的极佳代表,因此,城市与古代小说存在密切的双向关系。近二十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古代小说的城市书写,从空间、地域维度重新审视小说的发展。研究者们以通俗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多层次分析城市空间的内容,研究范围集中于人口众多、经济繁荣、政治地位突出且在通俗小说中频繁出现的唐宋明清时期的城市或城市群;研究视角也相当丰富,结合城市学、文学地理学、文学地图学等学科展现跨学科交叉的研究意识。
从古代小说与城市双向关系这一角度切入,近二十年来的学界研究成果大致可分为三个侧重维度:城市形象研究、双城比较研究、文化审美内涵研究,全面探讨了城市与古代小说的多元互动。
一、城市形象研究
古代小说中的城市形象是历史客观的城市形象与作家个人文学的城市形象的融合,亦有研究者称之为“城市映像”或“城市情境”。城市的政治地位、经济发展、地理位置、交通运输、空间布局、历史传统、人情风俗等方方面面塑造小说中的城市形象,小说中的城市形象则是对真实城市的现场记录、对现实城市的理想创造、对历史城市的继承更新,反过来丰富城市形象本身。学界对城市形象的研究集中在挖掘城市书写的地域性和现代性上。
(一)地域性
葛永海《古代小说与城市文化研究》侧重于研究小说对城市的反映,挖掘小说中的城市内容,描写城市的艺术形式和作者的写作心态。葛永海以纵向历时性梳理为主线,同时横向多角度分析古代小说中的城市,与城市学研究内容融合,进行跨学科交叉研究,着重对长安、东京、临安等典型城市的地域性特征、空间结构、文化心理作出细致的分析,讨论了如城市形象、城市主题流变、双城比较、城市职能演进与古代小说城市描写等多个问题,为古代小说的城市书写研究提供了多个角度,不足之处在于尚未具备理论上的系统性。其后出版的著作《中国城市叙事的古典传统及其现代变革研究》则进一步深化本方面的研究,弥补了上述不足,将古代文学,尤其是小说中的城市叙事上升到学理层次,以通论的形式总结中国城市叙事的历史脉络,探求城市叙事的形态与演变规律。
更多的研究者集中于讨论具体历史阶段或具体作品中的城市形象,按地域划分如下:
第一,长安。张同利《长安与唐五代小说研究》界定了长安小说的概念,认为长安的区域范围、特征、中心地位为唐小说提供了环境的依托,同时,生活在长安中的唐小说家其群体特征与文学活动对唐小说产生了推动作用。另一篇《唐五代“长安小说”刍议》则指出“长安”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表现于唐五代“长安小说”中,揭示了长安立体的空间层次。张袁月《从热力图看唐代小说的长安里坊空间》借助热力图大数据和可视化的优势,发现唐人小说背后的“士人”场域,使得小说作者天然地选取了最熟悉的繁华区域作为发生场景。而各里坊在唐代小说中的频次高低也显示出了唐代小说特定内容在各里坊中体现出的独特性。梁瑜霞《长安文化与唐代小说之关系》、关德洪《唐代小说与城市研究》、姚诗聪《唐代小说〈三梦记〉中的长安生活及其他》也分别对唐代小说中的长安的城市刻画与文化互动进行了分析。
第二,开封。孙逊、葛永海《中国古代小说中的“东京故事”》分析了宋元到明清的“东京故事”“怀旧—虚化—写实”的变化趋势在各个时期的具体表现及历史成因,探讨其对展示中国古代城市文学演进方式的文化意义。石亚辉《〈歧路灯〉的城市书写研究》则运用文学地理学和巴赫金的“时空体”理论,总结开封身为中州理学名区和世俗欲望之城的城市形象。
第三,杭州。胡海义、张肖《“城市-湖山”与西湖小说兴起的地理生态》通过文学地理视角从杭州城与西湖所呈现的“城市-湖山”的文化生态来探讨杭州市民与西湖的互动式人地关系,直观展现了城市与小说的双向塑造。曹丽娜《明代话本小说与杭州》分析明代杭州话本小说的繁荣得益于杭州“汴京遗俗”的社会心理和城市经济发展、文化消费的良性互动,故明代话本小说多塑造杭州山清水秀、歌舞升平的繁华风流景象。
第四,扬州。葛永海《从富贵长生到风月繁华:古代扬州小说的历史流变》结合扬州的经济发展、社会风气分析扬州小说的主题流变。李汇群《〈风月梦〉—第一部城市狭邪小说》关注单部扬州小说作品对城市风貌的展现,通过小说人物陆书的行动路径分析小说对扬州的全景描绘。
除通俗小说高度聚焦的大城市之外,其他同样经济发展繁荣、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地域性书写研究也渐渐为研究者所关注,如邓大情《古代小说中的广州》、王守亮《明清小说中的山东城市映像研究》、周晓琳《想象与还原—清代中前期小说关于三大都城的叙事》则以创作共性为重点,认为清代中前期小说对三大都城的叙事具有时代气质和“总结”倾向,打造具有鲜明个性与时代气质的城市形象。
(二)现代性
有的研究者在研究晚清小说城市书写时更为关注城市形象的现代性。王德威曾将“现代”一词解释为“一种自觉的求新求变意识,一种贵今薄古的创造策略”(《想象中国的方法》)。到了晚清近代,乡土社会传统正在被打破,城市形态也产生了崭新的变化,这种变化势必影响并反映到古代小说当中,《风月梦》和《海上花列传》两部狭邪小说体现得尤为明显。施晔《晚清小说城市书写的现代新变—以〈风月梦〉〈海上花列传〉为中心》从城市空间、城市族群、城市焦虑三个方面探讨两部小说城市书写的现代新变,特别注意到了城市中的特定人群—“城漂”一族以个人利益为先、物欲膨胀、人情物化的价值取向与城市黑恶、焦虑。景春雨与Rania Huntington《从扬州到上海:近代转型期的江南城市书写—以〈风月梦〉和〈海上花列传〉为例》则着重分析两部作品所涉及的主要城市意象,并借此探讨近代江南城市的两种发展模式和现代化程度差别。
研究者注意从城市空间多方面的内容观照古代小说对城市的反映与刻画,兼顾小说城市书写对城市的文学品格的塑造,但对于城市宏观、中观和微观的立体层次的把握与呈现还稍显不足。
二、双城比较研究
“双城”一词最早源于狄更斯的《双城记》,后由李欧梵借“双城”概念来观照上海与香港,从此“双城”比较便被应用于现当代文学与城市文化研究中。而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小说城市书写也存在着“双城”文化现象,学界内最早将“双城”引入古代小说研究的是宋莉华《汴州与杭州:小说中的两宋双城记》。双城比较研究通过引入另一座城市为参照物,在比较中突出“双城”各自独特的城市美学形象和地域文化意蕴,在呼应中凸显相似的城市职能和气质。双城之间的互动,如政治迁都、商业贸易、文化迁移等,影响古代小说对“双城”的塑造,又通过小说彰显“双城”之间的文学连接与交流。
葛永海、孙逊在《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双城”意象及其文化蕴涵》指出学界需要注意不同时期的都城以及同一时期一个都城与一个陪都的两种“双城”文化现象,探讨小说中描写最为充分的三对“双城”各自的城市映像和文化内涵。纪兰香《明清与清末民初小说中的“双城”转移》以两地被提及的次数和对比书写情况,重点关注清末民初上海接替南京,成为晚清小说家常用来与北京进行比较的“双城”转移现象。邓大情《广州与上海:近代小说中的商业都会》聚焦于近代小说的广州和上海,关注两座城市在相同时代背景下,同为开放的贸易港口城市和商业都会的相似性以及基于不同文化体系展现的差异性。张旭《北京与南京:明清通俗小说双城书写研究》研究北京和南京两座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市民生活等方面鲜明的地域色彩与城市气质。葛永海《论明清小说中的“双城记”及其文学史意义》择取明清小说中最具代表性的六组“双城”为主要对象,对“双城”这一叙事现象的本体属性进行深入的探讨,不仅分析“双城记”的多种形态,还指出三个形成条件:有历史对照的传统,数量、质量上和精神联系、文化对照相当明显,为后来研究者提供了更具理论性的双城對比视角。郑民德《明清小说中运河城市临清与淮安的比较研究》认为明清小说对两座综合性城市临清与淮安有不同属性的倾斜,体现小说创作情境的特定性。葛永海、刘柏良《两宋双城记:“包公”“济公”系列小说解读的城市文化视角》认为“开封包公”“钱塘济公”两大故事系统反映了人物形象的城市化与城市形象的人格化,故事人物与城市存在“互文性”,符号化的故事人物背后彰显的是城市文化、审美的差异。
古代小说的“双城”文化比较进一步完善了古代小说城市书写的文学研究,并以其地域性比较的特征影响了后来的京派文学与海派文学的研究。
三、文化审美内涵研究
古代小说中的城市书写是古代文学和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研究者在总结古代小说城市形象的同时,更纵向深入地研究小说城市书写的审美意蕴与城市人文内涵、文化传统的双向关系。古代小说城市书写的表现方式、艺术品格受制于城市复杂而立体的空间层次及悠久而富有地域色彩的历史文化传统,而小说对城市的书写为城市的典型意象和场景注入了丰富的人文内涵,折射出人对城市的认同、感悟与思考,成为传承城市文化传统的载体之一,对当下讲好地方故事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
孙逊、刘方《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城市书写及现代阐释》认为小说中的城市以多维空间的形态存在,极大地影响了小说对城市的多视角书写,激发出丰富的小说叙事,塑造各具特色的城市意象,使市民获得共同的文化认同和立场,揭示了城市文化内涵与小说叙事之间的关系。
胡海义《明末清初西湖小说研究》认为西湖小说对西湖诗词的大量引用和对梦境的多种刻画进一步强化了西湖、杭州梦幻且诗意的城市格调。西湖小说对本土化语言的应用在体现地域色彩的同时,又传承了杭州方言、俗语的文化传统。对外来移民人物形象的赞美与讴歌,令西湖小说弥漫着细腻的怀旧情结与异乡的人情温暖;各种外来的地方文化在杭州激荡与交融,令杭州的历史文化内涵得以进一步积淀。张慧禾《古代杭州小说研究》在分析杭州小说题材时指出,杭州阴柔、缠绵的气质滋生了缠绵悱恻的爱情题材小说,而杭州小说对历史英雄的歌颂又使杭州拥有刚柔并济的气质。
李强《运河城市与话本研究—以两宋都城为考察对象》、苗菁与宋益乔《明清通俗小说与京杭大运河》将关注的眼光拓展至城市群,认为与运河文化圈有联系的小说家积极投身于创作,促成小说文体的成熟,小说的传播、城市内容的描写、市民的心态都与运河城市密不可分。孙逊、孙萌《从〈儒林外史〉中的文人聚会看明清江南城市的文化功能》以文人聚会活动为切入点,探讨明清江南城市四级城市层级体系,依托交通、经济、人文、自然风光等基础性条件,发挥文化集聚、辐射、引领作用,其影响的范围与时间由所在城市的层级和文人活动的规模而定。
四、总结与展望
古代小说的城市书写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颇有成果。研究者们由古及今、由点到面,深入而全面地挖掘各个时期古代城市的文化内涵与城市个性,同时注意到古代小说城市书写的文学史意义、史料价值、当代城市建设价值,展现研究古代小说与城市的辩证意识和学科交叉意识。各位学界前辈的研究又给了未来本领域的拓展与深化以进一步的启示:第一,继续在古代小说中发现更多具有地域性色彩的城市,以构建、补足小说城市地图;第二,进一步提升城市书写空间思维的研究实践,使之更具学理性、系统性;第三,加强对城市与古代小说双向关系的关注,尤其是小说对城市的反向影响,体现互动性的人地意识;第四,充分挖掘古代小说城市书写对城市建设的当代价值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