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佑一
老子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社会,许多人认为“我争方能赢”;而我认为“不争”也能赢得成功,只要摆正得失之心,明白“不争”也是为了“争”。
“不争”为君子处世之道,“不争”之人,彰显君子风范。
学业上“摸鱼”,工作上偷懒,抑或生活中的“躺平”,皆非吾所谓之“不争”。吾所谓之“不争”,是屠呦呦在功成名就后不计得失,潜心研究数十年,发现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是袁隆平心怀“禾下乘凉梦”,一生致力于我国的水稻栽培;是无数白衣天使救死扶伤、默默付出。他们在工作生活中不争不抢,不抬高自己,不贬低他人,他们皆是吾所谓的“不争”之人,彰显了君子风范。他们“不争”名利、金钱、报酬,但他们得到了如兰蕙般高尚的人格、情操,收到的是人们的赞扬,获得的是人们的崇敬。这就是老子的“不争而善胜”。所以所谓的“不争”,是对世俗名利的忽视,而“争”的是理想的实现,“争”的是崇高的境界。“争”与“不争”体现的是得失观的不同,也彰显君子与小人的不同。
以“不争”坚守初心,坚持走自己的路。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不爭”之人如沙漠中的冽泉,如高雅的兰花,如皎洁的明月,让人心旷神怡。君子之于小人如天之于蝼蚁,君子不以与小人争赢为荣,反以参与争执为耻,争赢了,换来他人的憎恶、嫉妒、怨恨;争输了,换来他人的鄙夷、嘲笑。唯有“不争”,才能坚守初心,回归自我,坚持走自己的路。“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人亦如此,我们应坚持“不争”利益得失,坚持初心,此乃为上善。
“不争”与“争”的背后体现的是能否正确看待得与失的问题。“不争”与“争”是否有意义,要看“不争”的是什么,又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争”的是什么,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坚持“不争”,正确看待得失,方能坚持初心,获得成功。当然,“不争”与“争”也不是绝对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不争”是为“争”,“争”是为了更好地“不争”。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坚持“不争”,明确“不争”是为了“得”,乘“不争”之舟,续航向远方。
【湖北钟祥市第一中学高二(7)班】
◆点评
作文开章明义,点明观点。接着,论述了“不争”对于彰显君子风范以及对坚守初心、回归自我的意义,最后指出“不争”与“争”的实质,重申观点。整篇作文运用设问、比喻、引用等修辞手法,文采斐然。
(指导老师:熊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