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华丹
古诗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然而,在现代化、全球化的冲击下,古诗的传承与发扬面临着诸多挑战。当前,古诗教学往往局限于对字、词、句的解析,而忽视了其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基于文化传承的古诗教学策略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内涵,更能激发他们的文化自豪感,从而有效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古诗的文化内涵及其传承价值
古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丰富,包括哲学思想、审美情趣、历史背景等多个方面。古诗通过精炼的语言、生动的意象,传达出古人的情感世界和智慧结晶。同时,古诗也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见证,它记录了古人的生活方式、社会风貌和思想观念,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古诗的传承价值在于其对于民族精神的塑造和文化自信的培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学习古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精神风貌,从而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此外,古诗的传承还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和生活品质。
二、基于文化传承的古诗教学策略构建
为了有效传承古诗文化,我们需要构建基于文化传承的古诗教学策略。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注重对古诗文化内涵的挖掘和阐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讲解古诗的字面意思,更要深入分析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思想精髓。通过引导学生品味古诗的意境和情感,帮助他们理解古诗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价值观念。其次,要创新古诗教学方法和手段。传统的古诗教学方法往往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可以尝试采用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古诗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古诗朗诵、创作等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古诗的魅力。最后,要加强古诗教学的跨学科融合。古诗与文学、历史、哲学等多个学科密切相关,我们可以将古诗教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形成跨学科的教学体系。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古诗学习体验。
总结:基于文化传承的古诗教学策略是新时代背景下古诗教学的必然要求。通过深入挖掘古诗的文化内涵、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加强跨学科融合,我们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应该不断探索和完善基于文化传承的古诗教学策略,为培养更多具有文化素养和人文情怀的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陳晓红.基于文化传承的古诗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26): 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