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乌切洛(Paolo Uccello,1397—1475),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原名保罗·迪·多诺(Paolo di Dono)。他画的飞禽极为精致,因而被人们冠以“飞鸟”的称号,“乌切洛”在意大利语中即飞鸟之意。
1424年,当著名画家马萨乔在佛罗伦萨的新圣母大殿绘制壁画的时候,可能并未发现那位长久伫立在他身后、目瞪口呆、目光灼热的同行——乌切洛,一个在马萨乔死去后,将马萨乔画面中的透视关系研究到极致的怪才。
乌切洛出生于14世纪的意大利佛罗伦萨,其父亲是一名理发师兼外科医生。儿时,乌切洛就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年轻的乌切洛在吉贝尔蒂作坊里当学徒,学习雕塑和金银工艺。吉贝尔蒂是一位非常出色的雕塑家,曾为佛罗伦萨大教堂制作了精美的青铜大门。在作坊里,乌切洛不仅学到了雕塑技艺,还接触到了许多与透视和光影相关的知识,这些都为他日后的绘画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乌切洛并没有受吉贝尔蒂影响,成为一名雕塑家,而是走上了绘画的道路。他被马萨乔的画吸引后,便跟随马萨乔学习。马萨乔的画十分注重光影和透视,这也成为乌切洛的绘画风格。乌切洛注重研究透视法,常通过数学方法精确计算人物之间的空间关系,并为此废寝忘食。每当家人劝他休息时,他总是回答说:“啊!透视法真让人迷惑不解!”所以他的作品以极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透视法而闻名于世。乌切洛通过巧妙的构图,使画面更加生动逼真。其名作《圣罗马诺之战》就很直观地展示出他对透视法的运用。画作的前景是交战双方,中景是持矛的士兵,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被丢弃的武器、盔甲,而后景则通过几何式的抽象处理,呈现出立体的空间效果。
知识链接:
透视法是一种图形投影的手法,即把真实世界里的三维物体投射到二维平面上的艺术表现技法,这样可以为画面带来更加逼真的空间立体效果。在应用了透视法的画面中,现实中的平行线发生了变化。如:现实中,铁路的两条铁轨必须是平行的,然而在运用了透视法的画面中,当观者的视线正对着轨道方向时,两条铁轨间的距离会变得越来越窄,最后相交在远处的一个点上。这个让平行线相交的点被称为“灭点”。这种平行关系的改变会造成两个视觉效果:其一是近大远小;其二是向前缩短(即画面中向远方延伸的线条比现实中向远方延伸的线条短)。
乌切洛还探索总结出了“焦点透视法”,这不仅使二维空间艺术在视觉上趋于科学性,还使东西方画家表现空间的方法从此不同。
虽然乌切洛的作品在当时得到了一些赞誉,但乌切洛并没有取得社会意义上的成功,据说他晚年过着孤独、贫困的生活。尽管如此,烏切洛的作品仍对后世的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透视画法被广泛学习和借鉴。20世纪以后,乌切洛的绘画作品被重新评价,他也被誉为15世纪最具个性的画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