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性护理配合动脉瘤夹闭术对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影响研究*

2024-05-14 08:36:28杨舒月刘善贤
黑龙江医药 2024年8期
关键词:夹闭术手术护理

杨舒月,张 毅,刘 倩,刘善贤

新乡市中心医院·新乡医学院第四临床学院神经外科,河南 新乡 453000

在临床神经外科疾病诊治过程中,颅内动脉瘤(ICA)疾病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总发病率占0.5%~9.9%,一旦出现动脉瘤在人体内发生破裂的情况,势必会造成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致死率[1]。据有关研究[2]显示,发生ICA破裂而来就诊患者出现死亡的概率高达13%~15%,即便成功存活,也会造成一半以上患者伴随终身残疾。随着我国临床医疗技术及水平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对ICA 患者应用弹簧圈颅内栓塞方法进行治疗,是当前临床比较有效的一种治疗手段,在创伤性、并发症、手术时间等方面相较早期夹闭手术优势更为显著[3-4]。但患者术前对自身疾病了解不透彻,且存在较大心理负担和不良情绪等,严重影响疾病的疗效,同时,患者术后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运动障碍及神经功能障碍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5-6]。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推荐在ICA、脑梗死患者护理及治疗过程中开展极具针对性的细节护理,通过给予患者细致且全面的护理服务,尽快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日常生活质量并充分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继而提高患者术后恢复率[7]。基于此,本研究探讨对ICA 患者应用细节性护理配合动脉瘤夹闭术的临床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7 月—2022 年7 月样本医院行动脉瘤夹闭术治疗的83 例ICA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参照组(n=41)与试验组(n=42)。参照组男性22 例,女性19 例;年龄56~75 岁,平均年龄(65.5±9.5)岁;病症发生时间(0.67±0.45)d;动脉瘤形态:18 例囊性动脉瘤、13 例梭形动脉瘤以及6 例夹层动脉瘤和4 例不规则形动脉瘤。试验组男性24 例,女性18 例;年龄58~79 岁,平均年龄(68.5±10.5)岁;病症发生时间(0.66±0.32)d;动脉瘤形态:21 例囊性动脉瘤、11例梭形动脉瘤,7 例为夹层动脉瘤,以及3 例不规则形动脉瘤。两组患者临床基础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后进行。

纳入标准: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是非创伤性血管成像(CTA)技术检查并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病症患者;手术指征均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相符合并采取手术治疗患者;生命体征均平稳且都为发病3 d 内行手术治疗患者;患者与其家属均知情本次研究内容,其均签署研究知情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合并脑动脉畸形,或是合并其他脑出血疾病;为外伤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资料不完整;存在肝和肾等器官功能异常。

1.2 方法

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具体实施护理内容包括术前对患者进行访视,充分完善和优化患者术前准备,为患者实行皮肤消毒处理,护理人员积极配合手术主治医师完成手术治疗操作,手术完成后,将患者护送到监护病房。

试验组在参照组护理基础上应用细节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干预。(1)术前护理:①手术前予以患者细节护理,并由专门的护理人员跟据患者手术治疗通知单对行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以充分掌握患者具体情况,了解其病情变化及动脉瘤产生部位等;②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手术治疗方式、手术的目的以及采用的麻醉方式和相关注意事项等;③向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详细介绍本院实际医疗水平以及针对这一病症手术治疗的成功案例,以此增强患者与家属治疗信心,提升其治疗配合度与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同时消除患者不安及紧张和焦虑等不良情绪等。(2)病情护理:①护理人员在手术治疗前对患者一般情况进行详细评估,包括患者临床诊断结果、精神状况及神经系统的完整性情况等,与手术主治医师详细讨论患者可能会发生的风险,并依据预测制定具有一定针对性的应急措施;②术前准备好常规开颅器械、神经外科显微器械,动脉瘤夹、高频电刀主机和颅内专用颅钉头架等手术器械,并准备好与患者相同血型血浆、红细胞等血制品,详细核对和检查所有手术物品,以保证所有手术设备为完好状态;③手术治疗过程中,需对患者肢体做约束操作,以促使患者加固,同时保持一定舒适性,并向患者仔细解释该项操作的目的,以获取患者积极配合,使其心有心理准备。(3)术中护理:协助医师摆放患者体位并辅助完成手术治疗,尽可能地减少来回走动频率,防止产生交叉感染。(4)术后护理:①严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情况,包括瞳孔、意识变化,重视患者情绪状况,以防情绪激动或剧烈运动而致使血压升高;②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重视患者意愿与需求,掌握其出现负性情绪的影响因素及不合理意识,给予患者针对性心理开导,以充分缓解其不良情绪,并努力为患者营造舒适且温馨的环境,让其放松身心和能正确面对自我,从而树立疾病治愈信心,提高治疗配合度以加快病情康复;③指导患者正确摆放体位,预防并发症,良好体位包括侧卧上侧与下侧,卧床坐姿及仰卧位等,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有效选择,并定期更换体位,通常2 h 换一次;④依据患者病情指导早期康复运动,且以肢体被动康复运动为主,以减少畸形和挛缩现象,并在患者昏迷后24 h进行锻炼,需在运动前摆好姿势并观察关节运动,尽量在适宜时间进行,在进行至一定阶段后,可转为主动康复运动。虽此类运动幅度较小,但可提升肌肉力量恢复速率,对患者意志与各器官功能具有良好作用。

1.3 观察指标

(1)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认知功能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同时统计及比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程度。并对两组患者在术后90 d 进行随访。

(2)指标评价:①应用NIHSS 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情况进行评估,42分为最高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神经功能障碍状况越严重;②使用MMSE 对两组患者认知状态加以评估,评估内容包括语言、记忆力以及地点和实践等30项,满分为30分,患者认知功能完好程度与所得分值呈正比关系;③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以ADL 来进行评估,100 分为最高分值,患者所得分数越高,表示其日常生活能力越好;④记录并分析两组术后动脉瘤出血以及血管痉挛、形成血栓的并发症发生情况;⑤采取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文件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满分为100 分,90~100 分表示很满意,70~89 分为满意,60 ~69 分基本满意,0~59 分则为不满意。满意率=(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NIHSS及MMSE与ADL评分情况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NIHSS、MMSE、ADL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的MMSE 与ADL 评分高于参照组,NIHSS 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NIHSS、MMSE、ADL评分情况(±s) 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NIHSS、MMSE、ADL评分情况(±s) 分

组别NIHSS MMSE ADL试验组(n=42)参照组(n=41)t值P值护理前14.96±3.01 15.12±2.86 0.248 0.805护理后9.08±1.53 10.58±2.39 3.414 0.001护理前16.01±2.49 16.29±2.47 0.514 0.609护理后23.07±3.11 21.48±3.08 2.339 0.001护理前68.89±11.28 69.02±11.31 0.052 0.958护理后82.19±10.97 77.22±9.03 2.251 0.00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试验组少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例(%)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

试验组临床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 例(%)

3 讨论

引发ICA 的原因主要是局部血管出现异常改变情况,从而造成颅内动脉壁瘤样膨出,在动脉瘤直径不断增加后,管壁张力也会随之不断增加,从而导致顺应性降低。有学者[8]认为,应用细节护理配合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对ICA 患者进行治疗与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预后效果。脑功能损伤、运动功能障碍均是进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后较常见的并发症。因此,有效改善ICA 患者机体各项功能障碍,提高其整体生活质量,是临床致力研究及努力的重要方向。在对患者具体开展手术治疗前及治疗后,应对其进行全面且科学合理的细节护理干预。有关研究[9]显示,在对患者进行动脉瘤夹闭术治疗过程中配合细节性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手术时间及疾病康复进程。对ICA 患者实施结合实际的细节护理干预措施,不仅可以疏导患者术前紧张且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还可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与护理配合度。术后采取被动运动康复护理,对患者肌力恢复等起到积极促进作用,避免关节痉挛、肌肉萎缩等。就目前而言,我国还未有对动脉瘤夹闭术患者术后康复项目和实践的具体规定,许多医疗机构仍在尝试中,实际操作方法与流程也不尽相同。

有研究[10]表明,对ICA 患者采取动脉瘤夹闭术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及时应用细节护理予以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手术顺利度及术后恢复效果。本研究结果表明,应对患者及时应用细节护理,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细节护理干预可提高ICA 患者临床护理满意程度,促进医患建立和谐关系。有关研究[11]表示,采用科学、有效且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在促进患者病情尽早恢复的同时,患者与患者家属也会提高对医院的认同感与满意度,促进医院健康发展,与本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

综上所述,在ICA 患者临床治疗中配合应用细节性护理模式与动脉瘤夹闭术,能提高患者神经及认知功能,以及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有助于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夹闭术手术护理
显微夹闭术与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手术之后
河北画报(2020年10期)2020-11-26 07:20:50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32
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围手术处理
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患者行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术后康复的影响研究
哈尔滨医药(2015年4期)2015-12-01 03:57:55
七氟醚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控制性降压的应用
颅内动脉瘤施行早期动脉瘤夹闭术的效果观察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西医干预治疗腹膜透析置管手术围手术期10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