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鹅图》远走,王羲之寂寞

2024-05-14 14:03:40徐婉玲
环球人物 2024年9期
关键词:乾隆帝字画溥仪

徐婉玲

钱选《王羲之观鹅图》(局部)。

传说,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极爱观鹅,能从鹅颈的曲线及其灵动的姿态中得到启发,应用于书法创作。此事曾被历代画家描绘与表达,例如马远《王羲之玩鹅图》、钱选《王羲之观鹅图》、陳洪绶《羲之笼鹅图》等。其中,《王羲之观鹅图》以古拙的小青绿画法,细致地描绘了王羲之观看白鹅戏水的场景。画中,竹林水榭之间,王羲之身着宽袍大袖,头戴黑色方巾,静静地凭栏而立,观看湖中白鹅悠游嬉戏。

钱选(公元1239年—公元1299年),宋末元初著名画家,与赵孟頫等合称“吴兴八俊”,字舜举,号玉潭、霅(音同乍)川翁,博学多艺,精音律,工诗,善书画。南宋末年,他带着亡国之痛和乱世之悲,归隐山林,以绘事自遣。

这幅《王羲之观鹅图》便是他借画抒情的例证之一。此图源于《晋书·王羲之传》中记载的一则逸事:山阴有一道士养鹅,羲之往观甚悦,为写《道德经》毕,笼鹅而归。王羲之是大书法家,他变汉魏质朴书风,创妍美流便的新体,曾官至右军将军,后来称病去职定居山阴(今浙江绍兴),一心艺事。

钱选本人的命途与王羲之从政、归隐的经历十分相似。南宋时,他是乡贡进士,宋亡后隐居不仕,以诗画终身。《王羲之观鹅图》显然对“书圣”超越现实政治,沉潜于大自然,追求艺术创造上的乐趣这一做法十分认同,画家和画中主人翁同样有向往林泉之致、与溪山为伴的隐逸之乐。因此,《观鹅图》表面以“王羲之观鹅”为题旨,实际上也蕴含着画家自己为形势所迫,从而选择寄情山水、谢绝人事的心境。从此画中钱选的自题诗中我们也可一窥画家心思:修竹林间爽致多,闲亭坦腹意如何!为书《道德》遗方士,留得风流一爱鹅。

《王羲之观鹅图》被看作是钱选青绿山水的代表作,于清乾隆时期进入内府收藏。关于之前的递藏情况,未见有关记载,多数人认为藏于民间。

乾隆皇帝对其特别钟爱,他不仅下令对这幅画作进行精心重裱,还亲自挥毫题写诗赞,以此表达他对画中意境与技法的高度赞赏。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的正月初七日,乾隆帝召来七位词臣一同观赏《王羲之观鹅图》,传为清宫收藏的一段佳话。这次内廷雅集由东阁大学士梁诗正领衔,他在拖尾上起笔:“乾隆丙寅人日敕示内廷诸臣同观并题句。”随班同观并和韵的有汪由敦、励宗万、张若霭、裴曰修、陈邦彦和董邦达。

丙寅人日君臣雅集之后,乾隆帝对此幅画卷难以忘怀。不久,他观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时,又想起《王羲之观鹅图》,并于帖后重新题写诗文:“誓墓高风有足多,独推书圣却云何。行云流水参神韵,笔阵传来祗白鹅。”直至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在七十寿辰前后,乾隆帝再次展观《王羲之观鹅图》,并在后隔水花绫上题“养心殿宝”玺,表明它已被移置于养心殿内。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在传位给嘉庆后,他再次展卷,此时离他第一次组织词臣观赏题跋此卷恰好50年。他在画上留下了多枚印鉴,如引首纸左侧下方与画心中央分别钤有“八徵耄念之宝”,后隔水花绫下方有“太上皇帝之宝”。由此可见,在乾隆帝的视野中,《王羲之观鹅图》不仅仅是一幅用以美化宫墙的装饰品,更是承载着皇权审美的重要媒介。这幅画在他的赞赏与推崇下,于艺术价值之外,又增添了文化与政治层面的历史价值。而乾隆帝本人留下的题诗及临摹画作,不只是对画作本身的赞美,更彰显了乾隆皇帝作为文化守护者与推广者的双重身份。

乾隆所临钱选《王羲之观鹅图》(局部)。

《王羲之观鹅图》上的部分题跋与印鉴。

《王羲之观鹅图》在溥仪时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命运波折,它随着溥仪匆忙离开紫禁城。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有具体记载:

溥杰比我小一岁,对外面的社会知识比我丰富得多,最重要的是,他能在外面活动,只要借口进宫,就可以骗过家里了。我们的第一步是筹办经费,方法是把宫里最值钱的字画和古籍,以我赏赐溥杰为名,运出宫外,存到天津英租界的房子里去。于是溥杰每天下学回家,必带走一个大包袱。这样的盗运活动,几乎一天不断地干了半年多的时间。运出的字画、古籍,都是出类拔萃、精中取精的珍品。因为那时正值内务府大臣和师傅们清点字画,我就从他们选出的最上品中挑最好的拿……运出的总数大约总有一千多件手卷字画,二百多种挂轴和册页,二百种上下的宋版书。

据《故宫已佚书籍书画目录》著录“十一月初八日赏溥杰 钱选《观鹅图》真迹一卷(一百二十六号)”可知,此件书画是1922年12月25日由溥杰带出故宫的。

1925年2月23日,从皇帝宝座上被赶下台的溥仪逃往天津,那几十箱古物也转运到天津。溥仪想起《王羲之观鹅图》,陆续约请幕僚鉴赏品题。此时的《王羲之观鹅图》,不仅仅是皇家收藏品,更是维系溥仪小朝廷的文化资本。面对祖宗的题跋印鉴和王公旧臣的和韵,溥仪不免感慨。对此,《郑孝胥日记》中有具体的记录:

宣统乙丑十二月初三日,诣行在。召对,赐观钱选《观鹅图》卷,题者已满,命付工重装。至秀华斋,以图卷付之。

1945年8月11日,溥仪在日本关东军挟持下乘火车去通化后,位于长春的伪皇宫小白楼成为日军洗劫的场所,他们发现了从天津运来的木箱里装的珍贵宝物,便大肆抢夺一空。自此,《王義之观鹅图》便流入民间,辗转为收藏家王季迁所得。为了提高知名度,这幅画作还曾作为卢芹斋、怀云楼的收藏公开展览,并出现在各种图录之中。1973年,旅居美国的王季迁将《王義之观鹅图》连同其他大量宋元名画陆续出售给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凭一己之收藏成就了后者中国古字画收藏的世界级地位。

如今,《王羲之观鹅图》身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纵然人来人往好不热闹,但一幅画作为何得到皇帝与群臣垂青?一代名家王羲之为何偏爱白鹅?一个简单的观鹅场景又何以成为历代画家描摹的主题?金发碧眼的人来人往中,有谁真正知晓这些画中的意趣呢?从钱选的静谧画室,到乾隆的繁华宫廷,再到异国他乡的迁徙,《观鹅图》远走,徒留一代“书圣”寂寞无言。

(编审 许陈静)

猜你喜欢
乾隆帝字画溥仪
毕竟一双小儿女 小朝廷时期的溥仪与婉容、文绣
紫禁城(2020年1期)2020-08-13 09:37:24
皇帝偷枣
故事大王(2019年3期)2019-04-27 00:15:36
清代西苑三海楹联研究
青年时代(2018年15期)2018-07-22 09:29:46
组字画
你所不知道的末代皇帝溥仪
百姓生活(2017年9期)2017-09-09 13:08:32
考眼力
《绍英日记》中的溥仪大婚
清乾隆后期饬禁剧曲策略的调整及撤局问题——兼谈乾隆帝对戏曲的真实态度
中华戏曲(2017年2期)2017-02-16 06:53:26
古旧纸本字画孳生霉斑的鉴定
乾隆帝御用藏密瑜伽修行寶典《究竟定》編譯背景考*——附論乾隆帝的藏傳佛教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