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歌 李嘉钰
潘维廉
“教授教授,越教越瘦。”这是潘维廉见到记者时,说的第一句话,他还未正式开始自我介绍,就已经把我和一行人都逗笑了。“请坐请坐,我就是潘维廉。”
潘维廉是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从1988年到厦门大学任教,已在厦门生活了30多年。他是1949年后第一个定居厦门的外国人,也是福建省第一位外籍永久居民。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他热情地为厦门、为福建代言,向世界讲述真实的中国故事,这种“不见外”获得习近平主席的赞赏。
2001年11月,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给潘维廉颁发“福建省荣誉公民”证书。回忆当时的情景,潘维廉说,他把自己写的第一本书《魅力厦门》送给了习近平,他们探讨了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习近平的平易近人、勤奋务实和国际视野,给潘维廉留下深刻印象。习近平鼓励他继续写书,这也成为他之后不断观察中国、讲述中国的动力。
2018年底,潘维廉出版新书《我不见外——老潘的中国来信》。
2018年底,潘维廉出版新书《我不见外——老潘的中国来信》,记录和展现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中国的伟大变革。新书首发式后,潘维廉给习近平主席写了一封信,随信寄赠了这本书。2019年2月1日,习近平主席给潘维廉回信,祝贺新书出版。“你在厦门大学任教30年,把人生的宝贵时光献给了中国的教育事业,这份浓浓的厦门情、中国情,让我很感动。”
近日,《环球人物》记者来到厦门采访潘维廉,第一次见面,不是在学校,而是在医院的病房里。当时刚做完手术的潘维廉,正躺在病床上打点滴,身体略显虚弱,但兴致很高。说话时,他愉快地做着手势,热情地招呼记者坐下,完全不顾手背上还插着针管。他的幽默和开朗,一下就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初见的陌生感转瞬即逝。
潘维廉中等身材,一头白发,一双蓝色眼睛透着真诚。他喜欢挑眉,说到高兴时,眉毛就会“跳舞”。看到记者一行带来的鲜花,潘维廉想起1999年他在香港医院住院时最为感动的一段往事。
1999年,潘维廉患病住进香港的一家医院。病痛的折磨,让他一天天消瘦,情绪低落,意志消沉。在他沮丧之时,习近平托人给他送去鲜花,给予慰藉。“我不知道,他(习近平)是怎么知道我生病住院的,可是他知道了,还专门派人来看望我,我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师,而他当时已经是非常重要的省领导,他还想到关心我,这真是让我太感动了!”
在异国他乡感受到的那种温暖是加倍的。潘维廉动情地对记者说:“我当时就哭了。从那天起,我重新振作起来,安心养病,积极治疗,推着输液架在医院的楼道里练习走步,增加运动,努力康复。我想让自己快点好起来,早点回家。”
在香港治疗期间,手术及并发症让他倍感痛苦、筋疲力竭,美国的家人和朋友们多次发来信件,希望他术后回到美国家中休养,潘维廉却说:“我要回家,但不是美国的家,我要回福建的家。”
“2019年去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福建省代表团成员告诉我,在北京,他们见到了习近平主席,习主席问他们‘潘维廉怎么样?退休了没有?”潘维廉激动地说,“都20年了,他还记得我,除了中国,我想不出还有哪个国家的领导人,如此真诚待人、平易近人。”
上世纪70年代,20出头的潘维廉从美国来到台湾工作。短短两年,他就对中国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回美国后,他仍对这个东方国度“念念不忘”。上世纪80年代初,他和一个在台湾长大、同样喜欢中国文化的美国女孩苏结婚,并开始筹备前往中国留学的计划。1988年,潘维廉下定决心,举家来到厦门。他没想到的是,自己在中国一住就是38年。
1988年,潘维廉(左一)骑着三轮车带着家人走遍厦门大街小巷。
如果用一个词描述自己眼中的习近平,潘维廉选择“始终如一”,始终如一地为人民服务。
1994年,潘维廉和家人驾驶着一辆改装成房车的面包车,完成了一次长达4万公里的环游中国自驾行,从福建北上到内蒙古,之后向西到达西藏,再向南到达云南,经广西、海南、广东回到厦门。这场旅行,让潘维廉看到了真实的中国。各具特色的城市、亲切好客的人们,这些都让他有底气回应世界对中国的诸多偏见。
2019年,潘维廉再次踏上环游中国的旅程,他想看看,25年后的中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这次旅行中,潘维廉发现,不管到哪里,几乎都能看到习近平的照片。“我去过很多地方,发现习近平主席也曾去过。我只是去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可习主席去是考察当地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并给予实实在在的引导。”他笑着补充道:“可能在中国还没有习主席未曾到过的地方。”
旅途中发生过很多有意思的故事,其中有一件令潘维廉印象最为深刻。他在宁夏和云南分別遇到了两位农民,问他们“为什么生活变得这么好、这么快”时,两个人给出了相同的答案:“因为政策好!因为政府关心我们!”
2019年,潘维廉在云南与当地民众合影。
潘维廉还特别去了陕西梁家河、河北正定、福建宁德、湖南十八洞村,并采访过很多人,保留了很多资料。他也读过很多书,书柜里还腾出了一块地方,专门摆放介绍习近平的书籍。他想多了解习近平,理解他的人民情怀。
谈起习近平的知青岁月,潘维廉很钦佩,“他来自城市,但在条件艰苦的农村生活工作时,仍坚持学习。他还会教村民读书认字,给他们讲关于中国和世界的故事,去拓展村民的认知。这对那个年代未受过教育的农村人来说,是惊人的”。
“他去基层考察时,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家里几口人?有多少亩地?饭吃不吃得饱?需要什么帮助?”拿着翻阅过很多次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潘维廉已对很多小故事熟稔于心。
更让潘维廉感到惊讶的,是习近平能记住很多再平常不过的细节,而且一记就是几十年。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回到阔别多年的梁家河看望乡亲们时,一眼认出青年时的伙伴,说出他们的大名、小名、小习惯。
潘维廉觉得,因为习近平在中国的最基层生活过、工作过,所以他能感受到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与期盼。同人民站在一起,把人民放在心里,青年时期如此,现在依然如此。
“他不是嘴上说说,而是发自内心的惦念。”潘维廉说。
在潘维廉印象中,福建工作时期的习近平是认真且低调的,他从来没想过这位年轻人最终会成为一个泱泱大国的掌舵人。但当他越来越深入地了解习近平的故事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和一些西方政客不同,习近平从不瞻前顾后,而是真抓实干,没有人比他更适合当中国的国家领导人。
“他离开北京,志愿到穷困的正定工作,帮助那里扭转局面。之后在福建,也去省里最贫穷的宁德地区工作。他每到一个地方,一开始都不怎么说话,而是先了解这个地区的情况,找到问题之所在,之后再深入地调查研究,去每一个村、每一户人家里走访,向最普通的群众询问意见,最后制定策略,帮助当地的人们解决问题。”
在梁家河,习近平看到《人民日报》上有关四川推广沼气的报道,就跋山涉水去“取经”,不怕辛苦、扎实考察,把沼气池的建设技术带回陕北。他还带领梁家河的村民打井、修梯田、创办铁业社和缝纫社,让村民的生活红火了起来。在宁德,他探索出了“弱鸟先飞”的路子,关注地区和民族文化的保护与“活化”,以风光和音乐为名片,打响闽东文化的招牌。在正定,他则重视文化传承与发展,大力推动文物抢救和保护工作。
2024年2月,潘维廉在厦门家中接受本刊记者专访。
说到正定时,潘维廉的脸上浮现出掩饰不住的小骄傲,他前段时间刚刚买到了一本1987年出版的原版《正定古今》。这本在市面上十分稀有的书,令他如获至宝。抚摸着书的封皮,潘维廉介绍,习近平十分重视这本书的编写,还为书做了序。有了这些整理出来的历史资料,人们才能更好地鉴古励今,为未来做好规划。
走遍神州,潘维廉看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的问题也得到了解答:是“脱贫”让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我看到中国奇迹般地消除了绝对贫困,曾经最贫穷的山村也都通了公路,现在又在持续推进乡村振兴,让老百姓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这太了不起了!”
潘维廉感受到的变化不仅仅发生在中国。他在厦门大学结识的非洲朋友也对家乡的“脱贫”成果赞叹不已,他们很感激中国对非洲的援助。潘维廉的小儿子一家在乌干达做医疗志愿者,他发现,哪怕在非洲最偏远的地方,也会有中国人的身影。中国人在那里修建公路、铁路、隧道、桥梁和机场,帮助非洲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有句俗语是‘要想富,先修路,如果没有道路,再好的农产品也没有销路,因此修建基础设施非常务实。”潘维廉巧妙地把共建 “一带一路”倡议比喻成修公路,称赞道:“中国现在正在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去帮助更多的国家,让越来越多的人摆脱贫困。”
常常拿自己打趣的潘维廉在课堂上也十分风趣。但当他以习近平的治国理政实践为例,教授商业策略和领导力养成时,就会严肃起来。他告诉学生们,习近平是他“所知的最出色的实干家”。
潘維廉的妻子于3年前离世,他的儿孙们也不在身边。闲暇时,潘维廉会和一只小狗相伴,散步、会友、写书,过着平静的鹭岛生活,时常回想这段不凡的“中国奇遇”。
起初,潘维廉只是想同美国亲友分享自己在中国遇到的新鲜事,是习近平的两次鼓励改变了他的想法。“2001年时他就鼓励我写书,在2018年的回信中,他还说‘确信未来我会写出更好的故事。我想,这不就是让我继续努力、持续写作吗?看来,我得像他一样,做一个更勤奋的人。”说到兴奋处,潘维廉又翘了翘眉毛。
30多年过去了,从留学生到教授,“老外”活成了“老内”。通过写信、写书、拍视频,潘维廉持续向世界介绍中国,笔耕不辍,至今已出版30余本中英文书籍。他打算一直在厦门住下去,继续做好这份事业。
潘维廉很敬重习近平主席,他说:“如果我可以得到许可的话,希望有一天,我能写一本关于习近平主席的书。我不仅是写给外国人看,还想给中国朋友们看,这是我的梦想。”
在采访结束时,潘维廉认真写下几行字:“尊敬的习主席,新年新希望,中国梦世界梦。祝你全家‘福安,一生‘长乐,常回福建看看。”
潘维廉
1956年生于美国,1988年起于厦门大学任教,现任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在华30多年,他献身中国教育事业,踏足中国广袤土地,见证中国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