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导”思路出佳作

2024-05-14 10:30许定群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24年3期
关键词:切入点文体新课程

许定群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特征,力求创意表达。”可见作文是衡量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标准。在初中作文教学中,话题作文是一种新颖的形式,让学生围绕话题写作,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有重要意义。话题作文没有太多的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考自由发挥,淋漓尽致地表达观点和想法。在话题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巧“导”思路,让学生掌握话题作文的写作方法。

一、选准话题,让学生找到写作切入点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话题作文虽然是一种创新的形式,能让学生自由发挥,但不是偏离主题乱写,而是给予写作的自由空间,提供自由选择的机会,这样写作过程就更有趣了。当然,教师让学生写话题作文,首先要指导学生选准切入点,写作不是写轰轰烈烈的大事件,而是从小处着笔,写接触感悟最深的小方面。话题作文很多时候都是开放的,如果题目或者选材较大,涉及的范围太广,学生要写的内容太多,反而不好把握和驾驭。因此,在找准切入点的时候,要从小处着笔,写出自己最深的感触,表达独到见解。

例如,以“喝彩”为话题写作,我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或者人物入手,什么最让你感动?怎样为其喝彩?从这样的小处入手,明确写作方向,这样写作就容易了。很快有的学生这样写道:

我是一个胆小怯懦的人,很少在众人面前讲话。我刚刚进入初中,老师让做自我介绍,我一听吓坏了,如果我不说,以后班里的同学会怎么看我?上小学时,很多学生都叫我哑巴,而这个“美名”还会继续吗?我越想越害怕。很快就轮到我了,我大脑一片空白,同桌使劲捅了捅我,我才如梦初醒。我怯怯地站起来,艰难地走到讲台前,刚一站定,下面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的脸更红了,心跳更快了,怎么办?我一遍遍地问自己。最终,我终于鼓起勇气介绍:“我不会说话,你们看看我,就是这副样子。我不调皮,不惹事,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我的朋友不多,因为我很少说话,不是我不理他们,而是我怕自己说错话。我想改变自己,大家能帮帮我吗?”话音刚落,教室里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那一次我要为我自己喝彩。

当然,写话题作文时,最好主题鲜明,有明确的写作方向。在话题作文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取材非常广,思考空间也非常大的话题。针对这样的话题作文,怎样指导学生审题和写作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主题入手。在标题上,让学生添加修饰词语,这样就能让主题受到限制,有效地缩小话题,做到化粗为细,化大为小。例如,以“童年”为话题写作,这个话题就非常广,思考的空间也非常大,很多学生看到题目,感觉这个话题非常好写,可是在写作过程中却发现不好操作,想写的东西太多,反而无从下笔。为此,指导学生写这个话题作文时,我让他们在标题上加上修饰词。有的学生加上“无知的”,有的学生加上“快乐的”,有的学生加上“沉重的”,有的学生在童年后加上了“趣事”,有的学生则加上了“烦恼”,等等,这样就缩小了范围,学生的思路变得更加集中。当然,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与时俱进,针对同样的话题,要指导学生在新字上下功夫,让学生提出一些新颖独特的见解,这样作文就很容易出彩,能给予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因此,写作时,要从“新”上入手,深入分析话题,用新奇的思维和独特的见解写出深刻的内容。例如,以“生活”为话题写作,这样的话题看着非常大,似乎没有内容可以写,我就引导学生从“新”入题,让学生重新命题,比如“生活调味瓶”“我的精彩生活”“我的麻辣生活”,等等。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叙写自己的生活感受,这样的取材范围小,就有话可说了。

二、选择恰当的文体

在新课程背景下,话题作文在问题的选择方面非常自由,作文的立意也更有发散性。因此,在写作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从大范围选材,赋予学生写作自由,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展示写作的魅力。在话题作文中找准切入点是关键,找到了切入点,就要选择文体。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选择恰当的文体,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抒发情感,写作时才能有话可说,写出来的文章也才能有血有肉。要引导学生结合侧重点选择文体,很多话题作文都是有侧重点的,例如,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话题写作,这个话题作文侧重记叙和抒情。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侧重点,恰当地选择文体。当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写作风格,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最擅长的文体,从而轻松把握文章的主题,写出个性。

三、抒發真情实感

在新课程背景下,写话题作文要抒发真情实感。一篇文章如果没有真情实感,就没有深度,缺少感染力。因此,在指导学生写话题作文时,要让学生仔细观察,关注周围的生活,生活中处处溢满真情,如伤心时鼓励的语言、下雨后湛蓝的天空、田野中绿油油的麦浪,等等,这些都能让人感动。当学生遇到这样的情境时也会思考,也会大胆想象,然后将观察获得的思考和感悟,通过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让情感自然地流露。因此,在话题作文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指导学生掌握话题作文的技巧和方法,唤醒学生积极的写作情感。

例如,以“难忘的事”为话题写作,我把今年的中考作文的提示材料声情并茂地读出来:“读某部名著的时候总会鼻头一酸,在生活中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或感受?”这句话一下子唤醒了学生,让学生在自己的记忆中不断搜索。有的学生写道:

那一次,目不识丁的奶奶冒雨给我送书。早上起来,奶奶整理床铺时,突然发现有一本书躺在地上,立刻拿起书翻了翻,心想这本书肯定很重要,孩子在学校里找不到书,得多着急啊!想到这,奶奶顾不得正下的大雨,冲进雨帘,深一脚浅一脚来到学校。老师说门口有人找我,我一愣,会是谁呢?我迫不及待地奔向门口,原来是奶奶!奶奶看到我,赶紧举起书说:“你看你,书怎么忘记拿了呢,这么厚的书,肯定很重要吧。”看着奶奶手里的书,我鼻子一酸,眼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不等我说话,奶奶又说:“快去上课吧!”看着奶奶湿透的头发,我想帮奶奶捋一捋,可是奶奶硬生生地把我推走。我多想告诉奶奶,这本书不是我的学习用书,而是老师三令五申禁止的书,我不能带到学校。我在前面走,奶奶在后面叮嘱我:“别想家,好好学习,缺什么给我打电话,我给你送来,学习可别分心……”听着奶奶的唠叨,我真想大哭一场;看着奶奶离去的背景,泪水终于模糊了我的视线。爸爸妈妈常年在外打工,连续几年都没回来,只有奶奶和我相依为命,而我在学校里,真的废寝忘食了吗?真的脚踏实地学习了吗?一遍遍地拷问自己,我更加自责。我拭去泪水,拿起书本开始学习……

还有的学生写道:

我多想天天吃外卖啊!一天,我又一次嚷着让妈妈订外卖,可是,妈妈居然拒绝了我,并且说:“别吃了,外卖没有营养。”我很生气地走开,哼,外卖也是饭和菜,怎么没营养!没过多久,只听妈妈大声地吆喝:“有营养的外卖来了!”哼,骗我,根本没有外卖小哥敲门,哪来的外卖?可是,香味源源不断地钻进我的鼻子,我忍不住看去,是鱼香肉丝,色泽鲜艳。我忍不住拿起筷子吃一口,爽滑鲜嫩,口感丰富,太赞了,比外卖还好吃。我惊奇地问:“妈妈,这是你做的?”妈妈拍拍胸脯,骄傲地说:“是我做的,按市场价付钱吧……”妈妈没有说完,我已经迫不及待、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带着妈妈味道的“外卖”真好吃……

还有的学生写道:

这天,我和奶奶出门买生活用品。虽然匆匆来匆匆走,可是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我们和一个阳性的人密接,就这样,被隔离了,而且我还不能和奶奶在一块。我伤心极了,心中的委屈不知道和谁说。我整天以泪洗面,偷偷地把脸埋在书堆里哭,我想家,想我的小伙伴。这天,一个护士给我测量体温,看着我红红的眼睛,问:“哭了?”我使劲地憋住,不想让她看到,可是不争气的眼泪还是如断了线的珠子不停地流。看到我这样,她蹲下来,给我一个拥抱,我瞬间感觉无比的温暖。自从来到这里,所有的人看我就如同看瘟疫一般,远远地躲着我,别说拥抱,就是远远地说一句话,都是奢侈的,孤独、寂寞、压抑包围着我,让我喘不过气。隔离的日子,只有她每天的出现能给我带来快乐,给我温暖。两周后,我要走了,为了感谢她对我的照顾,我深深地给她鞠了一躬。

将感人至深的故事写下来,字里行间都充满了真情实感,非常动人。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指导学生以给定的话题为中心,围绕话题自由选材,自由创作,提升创新能力,更好地展示自己。当然,教师在讲解话题作文时,要针对学生的情况,让学生掌握写话题作文的技巧,找准切入点,然后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恰当的文体,在作文中尽情地表达真情实感,从而有效地提升写作能力。

猜你喜欢
切入点文体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慢病防控是深化医改的切入点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找准切入点 扎实推进改革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新闻记者践行“走转改”的三个切入点
“见怪要怪”:舆论监督报道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