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非常”密码,探寻《项脊轩志》旨趣

2024-05-14 14:01刘志军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4年3期
关键词:旨趣项脊轩志

刘志军

摘要: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是文言散文名篇,文章的旨趣除了传统的“亲情说”外有没有更深层次的表达,需要通过对语言的深入揣摩才能获取。可以尝试寻找文中一些“非常之处”,如文章标题、删节部分及前后篇写法的落差等,结合文本和作者进行“破译”,以更好地走近作者,理解作品。

关键词:《项脊轩志》;旨趣;深度解读

《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情感之美,能欣赏、鉴别和评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体会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增强文化自信”[1]。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不能停留在字词句释义的表面,而要去深入挖掘其语言、形象、情感的审美元素,从精神层面、文化层面来阅读文言文。

《项脊轩志》一文以归有光青年时代朝夕所居的书斋项脊轩为经,以归家几代人的人事变迁为纬,表达了作者对于祖母、母亲、妻子三位已故亲人的深沉怀念。全文语言自然本色,不事雕饰,清代散文家姚鼐推之为“太仆(归有光)最胜之文”,王世贞也称誉其“不事雕饰而自有风味”,这些评价都是贴切的。但如果仅仅将本文的旨趣归结为上述内容的话,无疑容易将这篇文章浅化,也很难将它与其他一众叙事散文区别开来。文言散文阅读,应该从“语言品味”起步,却不能止步于“语言品味”,而是带领学生以语言为立足点和生发点读出作者、读出自我。[2]而和其他文言散文相比,我们发现《项脊轩志》中有一些“异于常规”之处,我们可以去尝试破译这些“非常”的语言密码,进而探幽寻趣,去发现隐藏在文字背后的秘密。

一、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符号——从书斋名探寻作者的写作出发点

大凡能入“记”者,在作者心里应该是极有分量的。书斋于古代文人的意义不光是个书房,有时甚至可以成为主人的代称;而书斋名也就成了主人精神意趣的寄托。那么,归有光的书斋名项脊轩,又有怎样的含义呢?我们可以看另外几个文人的书斋名:

①梁启超——饮冰室。《庄子·人世间》:“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梁啟超用此表达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与焦灼。②毛晋——汲古阁。谓钻研或收藏古籍、古物,如汲水于井。韩愈《秋怀诗》之五:“汲古得脩綆。”③蒲松龄——聊斋。喜欢请人到书斋闲谈,然后根据闲谈讲的故事加工整理,写成小说。④张溥——七录斋。明朝著名文学家张溥幼时读书勤于手抄,如此反复达六七次之多。⑤陆游——老学庵。语自“师旷老而学,犹秉烛夜行”,言活到老,学到老。

书斋名,这个看似简单的符号,平时的教学中很容易被忽视。虽然课后的注释中有如下的表述:“项脊轩,归有光的书斋名。作者祖上居于昆山项脊泾,故名。”但这样的表述依然看不出更多的有用信息。我们可以借此来引发学生的思考:是否归有光只是把一个普通地名当做自己的书斋名呢?还是另有奥妙?围绕这个学习任务,我们可以展开研读、讨论:文章的前半部分(“余既为此志”之前)写了哪些事?哪些人?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人和事?

文章的前三段文字各有侧重,第一段写项脊轩修葺改造前后的样貌以及作者在轩中的读书生活;第二段则侧重记叙和家族中的人员相关的事——诸父异爨、老妪忆先母事、祖母生前对自己的关爱;第三段补充记叙了自己和项脊轩的一些趣事和奇事。这些事之间有怎样的内在联系?它们和“项脊轩”这个书斋名又有怎样的关联?从作者表达的情感来看,评论者较为一致的认识是,作者用“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写了两种相反的情感,我们也可以将记叙的事分为“悲”“喜”两类。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两种情感,那么归有光的项脊轩中的每一件事和我们平日生活中的事件就没有大的区别了,也不符合散文创作时选择素材“一线贯穿”的一般规律。我们继续分析,这“喜”和“悲”后面的深层次原因又有哪些?

从篇幅来看,前半篇文章中,写“喜”的并不多,主要是在书斋稍加休憩后自己快乐自在的读书生活,这一点比较容易理解,对一个读书人来说,能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方寸之地,能“借书满架”“吟咏啸歌”,这是一种何等的雅趣,其“喜”自不待言。再来看“悲”。为何“诸父异爨”是“悲”?我们可以从“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的描述中探出端倪来。本来是一个大而通透的庭院,如今设置了很多小门墙;原来用篱笆隔开,还能见其人,如今成了墙,恐只能闻其声了。偌大的一个规整的大院,成了“群租房”的模样。这还不够,“东犬西吠”“逾庖而宴”“鸡栖于厅”,一片杂乱之相,没有了书香门第应有的幽静和雅致,有的只是庸俗甚至粗鄙的日常生活。面对此情此景,作者为何生出“悲”来?作为封建时代的读书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具有很强的典型性,而面对一个分崩离析的大家庭,这是年轻的归有光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看似在平淡无奇地讲述院墙内的变化,背后却是一颗充满焦虑的心。再看对于母亲和祖母这两位女性,作者记述的重点也有所不同,母亲在作者年幼时已经故去,所以对记忆模糊的先母,只能通过老妪的片言只语来获知当时的情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归有光想象有朝一日让母亲过上荣耀的生活,如今却再也没有可能,故悲从中来。而写作这篇文章时,祖母刚离世不久,对作者而言记忆应该是非常深刻的,作者选择了最典型的事件——祖母拿了先祖的笏板来探望苦读的自己。这个细节寓意深远,寄托了祖母对孙儿的殷切期望,也可以看出作者内心的渴望——他渴望通过考取功名来回报祖母,但遗憾的是,祖母再没有机会看到这一天了,睹物思人,怎不“令人长号不自禁”?

综合起来看,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喜”与“悲”的情绪,都和作者的读书——人生理想有着密切的关系。此时,我们再去思考年轻的归有光把自己的书斋命名为“项脊轩”的深层原因。在归有光的家族中,只有其祖上才拥有读书人的荣光,文中也提到其祖母的祖父夏昶在宣德年间担任过太常寺卿;而归家的先祖早在唐宋时期就担任过朝廷命官。经历了几代的萧条,尤其是父辈的“败家”之后,归家走向了没落,而正是这个原因激励着归有光矢志苦读,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重振归家的荣耀,来报答已经故去的母亲和祖母。而祖上所居的“项脊泾”就成了他精神上的寄托,故把与自己朝夕相伴、寄托了无限可能的书斋命名为“项脊轩”,并且给自己取了个号,叫做“项脊生”,含有怀宗追远之意。作者写作“项脊轩志”,应该就是想通过与书斋相关的一些琐事来表达自己的人生理想。如果这个信息被忽略了,我们就少了一把探寻文章奥义的钥匙。

二、可删还是不可删?——从删节文字揣摩作者的少年心事

文章的前半篇成文于作者成家之前,文末本来还有下面这一段文字: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但我们发现,多年来的语文教材中收录的《项脊轩志》中均没有这段文字,应是编者删节所致。揣测一下编者的意图,也许是认为这样的赞论应该出现在全文的结尾,而出现在文章中间会显得不伦不类。删掉后文章的前后两部分都是围绕“项脊轩”进行的叙事,风格上趋于统一。但问题来了,去掉了这一段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有没有影响?就拿后人津津乐道的“庭有枇杷树”来说,用这段文字来做文章的结尾,的确能给人一种余韵悠长的感觉。但这样一来,主题的理解却偏向于作者对亡妻的思念之情;而文章的主体部分即前半篇写作于作者弱冠之前,其时尚未娶妻成家(“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把对亡妻的思念作为卒章显志的部分,是否有违作者的本意呢?

特级教师张克中老师说,“这段被教材砍掉的文字,释放着强烈的催人感奋上进的生涯志向”。[3]这段赞论文字以“项脊生曰”开头,颇有《史记》中“太史公曰”的意味,其议论味十足。作者先用了蜀女怀清和隆中诸葛孔明两个古人的例子,阐明了能成大成就者一开始往往会“昧昧于一隅”,无声无息不为世人所知晓,但这并不会影响他们将来的成就。然后作者写了自己处在项脊轩这个败屋中发奋勤学,认识他的人都认为他是井底之蛙。显然,作者是不甘于“昧昧于一隅”的,他希望能和怀清和孔明一样,有朝一日能出人头地,大放异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那些认为他是“坎井之蛙”的人以有力的回击。

在尚未出现后半篇文章的时候,这段文字的意义便是对全文的总结升华。前半部分作者写项脊轩中的琐事,目的不仅仅在于回忆,更是在“言志”。自己獨自在斗室中,看着“奇景”,但这副模样并不能得到他人(甚至是大多数族人)的理解;而祖母确信“儿之成,则可待乎”,这让年轻的归有光有了更为坚定的决心。

支持这种理解的还有一个证据,就是文章的第三段,这段文字很普通,却颇耐人咀嚼。“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先是说自己能以足音辨人,这是在写自己能耐得住寂寞,在项脊轩里闭门苦读,正所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正是这样的专注,让祖母从他身上看到了和其他儿孙的不同,看到了归氏家族复兴的希望。后一句话说项脊轩四遭火灾却没有焚毁,如有神灵庇佑。看上去充满了玄幻和迷信色彩,让很多人莫名其妙。但如果和赞论结合起来思考,我们就会发现,这里的“神”保护的不光是项脊轩这间老屋,更是一个读书人的梦想。而作者从“殆有神护”中感受到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在保佑着他,让他坚信自己就是一块读书的料,就是归氏振兴的希望所在。“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当作者写下这句话的时候,是满心的不屑、何等的不甘。我们甚至可以清晰地听到青年归有光掷地有声的誓言——不久的将来我就会出人头地,你们等着瞧吧!

也许因为赞论段中透露出的价值观太过于功利,当这篇文章第一次进入教材的时候,编者便有意删改了内容,让文章变成一篇抒写日常情感的课文。但时过境迁,当我们再次阅读《项脊轩志》的时候,我们是让学生继续沿着这条被篡改的路走下去还是还原文章本来的面貌,让学生真正走进归有光的精神世界呢?见仁见智,但我以为让高中学生多一点质疑和思辨,是很有价值的。通过对这段被删除文字的研读,将它还原到原文位置加以整体思考,我们除了能看到文章原貌外,对作者的写作意图也会产生新的认识,尤其是可以突破“亲情说”这样的平面理解。

三、浅文缘何有深意?——从前后文“落差”感受文人的集体心声

这篇文章是由前后两部分构成的,但因为所记述之事都和项脊轩相关,所以并不会感到不协调,甚至因为后半部分描写夫妻情深的文字加入,让这篇文章增加了很多感人之处,尤其是末段更是令读者不禁潸然泪下。但这篇被后人推崇为“明文第一”的散文,是否真的名副其实?难道只是母子情、祖孙情、夫妻情打动了后世读者?如果是这样,那么历代散文中类似的作品很多,为何却难获得这样高度的评价?

我们试着从前后篇的异同来入手。后半篇写妻子嫁过来之后的事,依然和前文一样,写得琐碎而日常;从情感来看,也可以用前文中的“可喜”“可悲”来提挈,从这个角度来看,文章还是一篇完整的文章。但在记述过程中,作者的笔触是有差别的。同样是写修葺项脊轩,前文写“余稍为修茸,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后文是“乃使人复茸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前详后略,前面突出项脊轩的变化给作者带来的欣喜,后面则以淡淡的语气写了修葺一事,似乎是一件无足轻重之事。这两次修葺,时间不同,目的也不同,前一次是为了使南阁子更亮、更美、更适合做书斋;后一次是因为“室坏不修”,居家无聊,只是为了避免老屋进一步损坏而不得已维修。从“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来看,这时的项脊轩的书斋功能恐怕也已名存实亡了。

再来看作者的情感表达方式,我们可以选取前后篇中抒情意味最浓的两句话来比照——“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和“庭有批把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两句话都是睹物思人,前一句思念先祖母,后一句怀念亡妻,都可谓情深意切。但从抒情方式来看,两句话又是截然不同的。前一句话情感表达直露,因为最疼爱自己的祖母已逝,看到遗留下来的东西,“长号不自禁”,用嚎啕大哭来表达对已故祖母的思念。而妻子亡故多年后,看到枇杷树,往事依然历历在目,而斯人却已烟消云散,天人相隔,其情不可谓不痛,但作者却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是用“亭亭如盖”来描写了枇杷树茂盛的样子。这种抒情方式的不同,我们一般会认为是作者在刻意回避笔法上的重复。我们不妨假设,将两者对调,把“长号不自禁”放在文末是否可行?似乎不可以,因为后半篇整体的情感比较收敛,即便叙事也是“悲喜不形于色”,作者前后篇文笔上的差异非常鲜明。

按理说一篇完整的文章,其文笔应该是统一的,不宜有如此巨大的差异。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是作者无意为之,是一种天然不加雕饰的呈现。从文章透露的信息看,后半篇文字成文时间至少是前半篇成文后的13年之后,也就是说,前半篇成文时作者尚是个未谙世事的少年,而写后半篇时却已经是一个饱尝了人生心酸的中年了。这个年龄差异的背后是人生的经历,研究归有光生平的学者认为,归有光在写后半篇前,经历了娶妻——亡妻——失女,同时自己也屡试不中,连个举人都没有考上。这和辛弃疾在《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中写的心境极为一致,“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时候“为赋新词强说愁”,而当人生经历丰富“识尽愁滋味”后“却道天凉好个秋”。同样,并不是归有光对亡妻的情感淡了,而是他的人生经历已经不允许他像少年时那样放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作者只能把自己无限的哀思寄托在那一棵亭亭如盖的枇杷树上了。

然而,《项脊轩志》能打动后世读者的仅仅是上面所说的几种情感吗?如果把“项脊生曰”这段赞论放回到原文的位置,我们再来看一下前后半篇中作者的形象及心态变化。前半篇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富有理想、渴求功名、孜孜以求、意气风发的年轻学子形象;而后半篇中,我们看到的归有光已经变成饱经风霜、科场失意、百无聊赖的中年落魄者。在归有光的经历中,我们读出的是“矛盾”——年轻时心高气傲和中年时无奈无助的矛盾,想要成就功名、光宗耀祖的愿望与科场失意、生活磨难之间的矛盾,而这样的矛盾经过了十几年的奋斗依然存在,并没有解决的迹象。而“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这几乎是数千年来封建文人的真实写照,归有光身上的遭遇也成了那个时代诸多文人的缩影。在那样的时代,尤其是面对科举考试,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大多数文人都有着不可言说的孤独和痛苦,而这些感觉在历经风霜后无法“长号不自禁”只能用“今已亭亭如盖矣”來表达。可以这么说,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写出了一个读书人的奋斗失败史,故更能引发古代文人们强烈的共鸣。

隽永蕴蓄的文言散文总是耐人咀嚼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发展学生的深度思考。像《项脊轩志》这样的散文,蕴藏着很多解读的密码,值得我们去留意并加以破译;唯其如此,方能见人之所未见,读出独属于这篇散文的旨趣来。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6-7.

[2]童明辉.发挥语文独特的育人价值——《项脊轩志》教学探究[J].语文建设,2015(9):35.

[3]张克中.《项脊轩志》读解札记——[J].名作欣赏,2017(3):94.

猜你喜欢
旨趣项脊轩志
论近代中国的两种法家诠释路径及其旨趣
《古今名剧合选》编选旨趣探微
法律论证的修辞旨趣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及反思
《项脊轩志》教学案例
路径与旨趣:近代浙江文化史研究嬗变
浅谈《项脊轩志》的写作艺术
枇杷树:一个不容忽视的意象
罗彬绘画作品的美学旨趣
论《项脊轩志》的情感把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