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素养的提升策略

2024-05-14 14:14宁君
小学阅读指南·教研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课例教学策略文本

宁君

教师的教学基本素养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双减背景下,教师的教学基本素养面临着更多考验。教师应从自身专业发展角度出发,通过自身努力、学校支持,有效提升自身的语文教学素养,开展高效语文教学,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将双减目标落到实处。

一、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素养提升中的缺陷

在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教育对教师教学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要不断提升教学理念,掌握教材编排体系,探索有效教学策略,提高基本教学能力。这意味着教师要与时俱进,加强学习,切实提升自身的教学基本素养,以形成良好的教学能力。但对于偏远县城小学的大部分教师来说,基于教学理念更新慢、教学惯性不易改、事务性工作繁杂、教改实践不足等各类因素影响,无论是教学理念、学科知识,还是教学基本素养、施教能力,都不能得到很好的更新和提升。具体表现在部分教师语文专业知识不足,对新课改理论知识未全面把握,相关人文素养知识短缺、对语文教学发展动向了解较少,还有部分新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不足,老教师课改实践能力薄弱。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农村县城教师对于教学基本素养的提升还停留在简单模仿名师课例、简单的网上在线培训、枯燥的教学理论知识阅读上,对教学基本素养的提升没有系统的计划,在教学实际中出现了诸如对课标解读不够深入、对语文教材编排体系未整体把握、教学交流不能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教学反思行为未形成良好习惯等问题。

二、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素养提升的有效策略

如果教师拥有良好的教学基本素养,不但可以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而且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发展。在双减背景下,教师面对教材版本更新、教学时间缩减、教学目标任务更加精准、教学要求逐步提升等变化,急需从关注新课改、重视理念更新;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知识素养;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学实践能力三个方面入手,提高自身的教学基本素养,获得积极的专业发展。

1. 深入学习课程标准,充分利用教材

学校要组织课标培训、集体备课等各种形式的专业学习活动,引导教师精心研读统编版语文教材,对每一册教材的基本篇目、单元主题、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都要做到全面了解,对整个小学语文学科教材体系有宏观的把握,同时能够对各个学段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进行精准分析。教师要主动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从实质上领会新课程标准的内在实质和内涵要求,从整体上全面把握统编版教材的编排意图和框架体系,全面了解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了解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同時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深入阅读和钻研教材,全面学习语文课程教学理论,了解小学语文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掌握语文教学领域的新策略和新方法,以指导自己不断更新语文教学理念,优化自身的教学策略,提高语文学科的理论水平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充分利用教材,为做好语文教学打好基础。

2. 认真解读文本,精准确定教学目标

新的部编版语文教材在文本选择、单元组合上与之前的教材相比,变化较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自身的文本解读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如果教师对教材文本解读意识不强,解读能力不高,解读过程肤浅而不深入,解读质量较低,就无法精准确定教材既定的教学目标,更谈不上对教材的挖掘和应用。教师应该从小学语文的培养目标和基本任务出发,对每一册教材的文本进行准确解读,唯有如此,才能构建起小学语文学科知识体系框架。在课前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从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出发,全面分析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依据教材文本特点,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具体的教学策略,教授学生准确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能学有所得,思有所获。教师减轻他们的课后负担,才能使双减落到实处。

3. 精心做好课例设计,并进行课例展示

在教师经历了课标解读、教材文本研读这些环节之后,学校要积极组织课例展示、教学观摩活动,来促进教师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能力的发展。这些活动可以是全校性的,可以是语文教研组内的,也可以是平行班级任课教师之间的课例展示。课例展示可以检验教师在教学设计、课堂驾驭、课后反思等各方面的学习和提升效果。通过课例展示和教学观摩, 教师自身要激发专业发展的内驱力,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为重点,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的,围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积极参与各个层次的说课、公开课、听评课、观摩课等活动,开阔眼界,积极借鉴学习先进经验。通过学习与观摩,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对每一堂课进行自我打磨,逐步实现从模仿到突破的过程,提升自身的教学基本素养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4. 重视教学反思,促进自我提升

教学反思在教师职业发展中的价值很大。教学反思植根于教师的教学实践,是教师从教育理论角度出发,基于教材文本、学生学情,对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策略、教学情感的理解。它能引发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学生学习方式的批判性思考并最终实现教学策略的不断改进和教学效率的提升。教师要重视教学反思,突破习以为常的教学惯性,不断审视和改进教学活动,使教学充盈智慧和创新。

学校要开展有计划、有组织的观课、评课活动,为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实践提供平台,引导教师通过听评课,实现相互借鉴与交流,提高其教学基本素养水平。学校要重视校本教研并将教师个体、教师集体有机地组织在一起,通过专家引领、团体发展、伙伴合作等方式,激发教师自我发展和群体发展的内在动力。活动要立足于发掘、聚焦、研究和解决语文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基于问题探讨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分析教学得失,让每个教师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交流与经验分享。在参与学校校本教研活动时,教师要积极主动投入、互相学习、共同切磋、交流经验、不断提高教学创新能力,并在专家点拨、同行互助下,养成不断反思的良好习惯。这样既能认识自己的不足,也能评价他人,在互动、互补、合作中共同成长。

每一个教师都要自觉养成教学反思的好习惯,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反思来促进教学理论水平和施教能力的提高。教师要在反思中抓住课前、课中、课后三个关键,反思如何依据教学理论和学生学情设计更好的教学计划。教师要在课中随时观察和反思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实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有效性,思考如何巧妙应对教学中生成的新问题。在课后教师要反思设计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中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方面,以及课堂上生成的教学资源对今后教学的启迪等。教师的教学反思,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教师静下心来回归课堂的本质,关注语文教学中的细节,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行为、教学过程进行理性思考。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及时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思考突破问题的途径,使“发现问题―自我反思―形成策略”这一过程成为教学常态,有序提升自身教学基本素养。

总之,教师的教学基本素养就是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研究、不断总结的过程中得到培养和提高的。在双减背景之下,学校要总结提炼出有助于教师教学基本素养提升的有效方法,指导教师以教学带教研,以教研促教学,寻教育规律,研教学之道。教师也要针对自我课堂教学行为,认真反思,不断创新,努力成长为一个创新型教师,为语文教学减负增效打好基础。

备注:本文系张掖市2022年度教育科学课题“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素养提升策略研究”〔项目编号:ZYLX(2022)054〕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课例教学策略文本
花开烂漫——彩墨画瓶花课例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课例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只是“看起来很美”——由课例《蒹葭》引发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