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视域下李白诗歌教学
——以《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为例

2024-05-13 10:31文|
新课程 2024年6期
关键词:天姥吟梦游李白

文| 张 蓉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高二语文中的一篇诗歌,其作者是在诗坛上享有盛名的“谪仙人”李白,此诗歌创作于李白被贬的时候。早年间李白也颇有济世的抱负,但他始终不愿与谄媚之人同流合污,再加上自身时运不济遭人诬陷,因此被贬出了长安。这首诗歌中多次使用了夸张、想象等描写方法,独特的艺术呈现方式充分彰显出了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李白借助亦虚亦实、亦假亦真的梦境,间接性地表达了自己对光明和自由的渴望,表达了对那些只会谄媚皇帝、趋炎附势的小人的蔑视。

一、教学目标

1.从诗歌的音韵、句式和修辞手法等层面感受李白的浪漫主义。

2.在自由想象、小组合作中尝试解读李白梦境中的意象。

3.跟随作者的视角一起进入自由的精神世界。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朗读、思考中解读诗歌,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深刻理解李白在本首诗中倾注的感情。

三、学情分析

大部分高中生在此之前也接触过李白的一系列作品,另外,他们自己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借助教材中的注释或参考资料的提示,很多人都能完成诗句的翻译,在外力的帮助下了解这首诗的字面意思。但是在独立思考或与伙伴一起学习这首《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时候,他们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因为高中生的生活经历不够,他们难以体会诗句所要表达的情感,也无法真正理解作者的这种心境。

四、教学过程

(一)赏析视频,导入主题

师:同学们,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这段视频。

学生欣赏视频文件:

一日,李白在家中饮酒,唐明皇急召李白为贵妃作诗,想让他在诗歌中大肆赞扬贵妃的美貌与气质。李白只穿破衣烂衫朝见皇帝,见其衣衫褴褛皇帝主动赐衣服,但李白因醉酒自己无法更换衣裳,于是便使唤皇帝的贴身近奴高力士为其脱靴,高力士当时隐忍不发却在之后诋毁,从此这一大唐才子开始了他的贬谪之路。

生1:我知道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力士脱靴”的故事。

师:结合视频资料分析,你们觉得李白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可以把你的想法分享给同桌。

生2:这样看,李白还挺豪放不羁的,高力士毕竟是皇帝身边的人,他居然敢要求对方为自己脱靴。要是换做别人,在这样的宦官面前可不敢随心所欲。

生3:我看过辛柏青老师饰演的李白,他将这个伟大诗人癫狂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立体式的表演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李白的独特。

师:正是因为他有着与众不同的思维和性格,所以想象力超越常人,才写下那么多留在诗歌长河的名作,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李白留下的一首长篇诗歌。

师板书:梦游天姥吟留别

(二)跟随作者,解析题目

师:其实在上高中之前你们就已经接触过李白的诗歌,大家总结一下他的作品的特点。

生1:他的诗歌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李白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展现了一个自由、和谐的世界,这就是他心中的“大同世界”。

生2:李白被后人尊为“诗仙”,因为人们品读他的作品时会产生一种如临仙境的感觉。

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能彰显他的“仙”的诗歌,现在我们就跟着李白的视角一起梦游仙境吧。

师:同学们,你们能尝试着解读这个题目吗?对了,可以和同桌、前后桌相互探讨。

大家先独立思考,然后再与同伴交换意见,集思广益一起解读题目的意思,并尝试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整理出答案。

生3:我们几个同学讨论后认为,这个题目的意思应该是,在梦中游历了天姥山后便用这首诗歌向朋友们话别。

师:在虚无缥缈的仙山中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这种美深深牵绊了作者的心,然而自己却生活在与这个虚拟的世界完全相反的环境中。他将美好的期许、丰富的想象全部寄托于作品中,所以后人也称他为“诗仙”。

(设计意图:诗歌与现代散文一样,都需要用题目画龙点睛凸显主题。自主学习中要想让学生找到全诗的主题,揣摩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教师必须解读题目的字面意思和深层次的意思,新课教学需关注这关键的一环。)

(三)知晓背景,情感激发

师:同学们,预习新课的时候你们了解过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吗?李白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下这首千古绝唱的呢?快把你知道的内容分享给身边的伙伴吧。

学生在小组内开展讨论学习,教师在全班巡视了解大家的自学情况,及时为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

生1:这首《梦游天姥吟留别》是记梦诗,就是记录自己梦中景象的诗歌。

生2:李白用这首诗歌表达了对自由和浪漫的向往,在官僚制度腐朽、黑暗的封建王朝里,李白没有立身之地,他的不羁和狂放不被皇帝和朝廷官员接纳,所以我觉得这首诗歌也从侧面展现了他内心的苦闷。

生3:从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不难看出,想要在政治场上一展拳脚的李白郁郁不得志,他有救济世人的伟大梦想,但朝廷中的皇帝和官员又容不下正直又有些放荡不羁的李白,这才导致他走上持续遭贬的道路,所以我觉得作者写诗的时候心情应该是郁闷的。

师总结:李白的一部分诗歌具有双面性,在诗中我们能读出他对自由人生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又侧面体现出了他在现实世界中的不如意。

生4:我们朗读李白的这首诗歌时应结合他当时的经历,以或雄壮或震惊的语气来读才能体现诗歌本身的韵味。

师:接下来你们先尝试自读诗歌,理顺字词后再读给同学听一听。

(设计意图: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引导他们“知其所以然”,因此只掌握诗词的字面意思远远不够,只有知道创作背景才能深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诗歌朗读中学生才能倾注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走进文本,了解奇景

师:要弄懂一篇文章的主要意思是什么,首先得读通文章。现在可以邀请你的同桌当听众,让他/她听一听你是否能够读准字音、正确划分节奏。

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互读课文。

师:刚才所有人都认真朗读了李白的这篇佳作,下面我有几个问题想问一问大家。

师追问:李白为什么会梦见天姥山?

学生结合问题认真思考并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

生1:我觉得这和天姥山的环境有关系,学习诗歌之前我查阅了资料,天姥山一带的群峰连绵起伏,主峰北斗尖更是常年被云雾包围着,这样的环境很容易让人浮想到天宫,所以李白将它看作是仙境并“游历”了一番。

生2: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在现实生活中李白总是郁郁不得志,现实世界让他深深地感觉无力,于是便在想象力的加持下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进行创作,这首诗歌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了他对“世外桃源”的向往。

师:李白在梦中看到了哪些神奇的景象呢?你能用自己的话说给同学听吗?

学生认真回顾教材内容,先找到原句,再从文中进行提炼。

生3:在梦中作者飞渡了清澈如镜面的湖,并且像有轻功似的眨眼间就到了剡溪,曾经我也在自己的梦中飞了起来,梦中的我身体轻盈,能一跃而起。

生4:梦中作者还穿着谢公的鞋子去登山了,登上高山后见到了日出,还听到了天鸡的啼叫声。

生5:作者还看到了大山崩塌。

生6:除此之外,他还见到了众多的仙人,仙人们乘着自己的坐骑似乎准备参加聚会。

师总结:这样的景象只能用一个“奇”字来形容。

(五)发散思维,感悟情思

师:相信通过之前的学习,你们已经对李白的性格有了大致的了解,你们认为这个梦对于李白来说是噩梦还是美梦呢?

生1:要从什么角度来解读呢?

师提示:我觉得可以结合李白的生平来理解。

生2:李白年少成名,少年时期的他博学广览,并且能够吟诗作赋。由于他颇具才华,在公元742 年被皇帝李隆基召入长安供奉翰林。在长安那些年,他看惯了繁华、享受了优待。公元755 年,李白经历了历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乱”,受当时混乱政局的影响,他也受尽了颠沛流离之苦。公元756 年,李白加入了永王李璘的阵营,后来李璘在争夺皇位中失败,李白受到牵连被流放至今天的贵州一带。李白的一生可谓经历了大起大落。

生3:你这样一说我就明白了,其实李白的梦境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关,在这段漫长的梦境中有美好也有惊愕,这就与他那跌宕起伏的人生一样。

师总结:这场有关于天姥山的梦有美好也有惊愕与害怕,他的梦境与现实生活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师:梦醒之后李白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呢?

生4 思考后写下答案:有欣喜也有失落,所以李白的心情是复杂的。

生5:这首诗歌隐含着作者深深的情感。

(六)相互合作,梳理知识

师:学完《梦游天姥吟留别》你都掌握了哪些知识?快来与你的同桌相互分享吧。

生1:通过对作品的情感分析我知道,这首诗歌表达的是对自由和正义的向往,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反抗,李白借助一幅亦假亦真的梦游图表达了真情实感。

生2:这首诗歌体现出了浪漫主义色彩,李白在做人和写诗上都追求自由洒脱,这样的精神境界是一般人所不具备的。

生3:如果能够给这篇诗歌划分正确的节奏,并且按照节奏去朗读,就能读出《梦游天姥吟留别》的韵味,能更好地跟随作者的视角一起经历他神奇的梦境。

教师深入各个小组聆听大家的发言,并且在学生的基础上补充新知识,便于学生更好地解读这篇文学佳作。

师总结:李白的创作风格和描写手法值得我们学习,希望在这节课过后你们能继续研究这首诗歌。

五、教学反思

这首诗歌篇幅较长而且生僻字多,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教好这首诗歌,新课开始之前,我要求他们结合手中现有的资料展开预习,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他们在我的指导下与同桌互读、相互提问、自主总结。从本堂课的反馈来看效果比较好,但我在认真反思后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就是未能设计一个合适的环节来升华主题。

猜你喜欢
天姥吟梦游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在梦游的象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书法
现实多苦闷 梦里显真情——解析《梦游天姥吟留别》
纸上的李白(三)
纸上的李白(二)
纸上的李白(一)
梦游
倒下的那一刻
梦游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