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对天津市天津医院本地患者住院费用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4-05-13 12:23
中国医药导报 2024年10期
关键词:总费用住院费用费用

武 杰

天津市天津医院医保科,天津 300210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related group,DRG)是一种将住院患者按照临床过程一致性和资源消耗相似性原则进行分组的系统。在分组过程中,以患者主要诊断结果为基础,将患者的治疗方式、转归、并发症和年龄等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后,划分到相应的DRG[1]。自2020 年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2]中明确提出推进数据化应用,推行以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后,全国各地陆续开展按DRG 改革试点。目前研究显示,在我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中,按DRG 付费能够促进医疗机构运营质量提升、医疗成本控制优化[3-4]。但目前DRG 付费的相关研究过于集中,主要以某个医疗机构的某种疾病作为研究对象,而分析实施DGR 后对住院患者就医费用影响的研究尚少[5-6]。本研究对DRG 付费实施前后天津市天津医院本地住院患者就医费用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推进我国DRG 付费改革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天津市天津医院2021 年1 月至12 月DRG 未实施前(对照组)和2022 年1 月至12 月DRG 实施后(改革组)的本地住院患者费用结算信息和病案基本信息。纳入标准:住院时间1~90 d;临床资料齐全。

1.2 研究方法

收集患者诊疗信息数据,包括性别、年龄、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等。统计人均住院总费用和人均每日住院费用,人均住院总费用=住院费用总额/人数;人均每日住院费用=住院费用总额/(人数·天数)。通过DRG 平台了解相对权重(relative weight,RW)值,RW=改革组人均费用/研究对象的人均费用。RW 反映不同DRG 资源消耗程度的相对值,数值越高资源消耗越高[7-9]。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M)和四分位数(P25,P75)表示,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 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人均每日住院费用影响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本研究对照组纳入病例24 140 例;改革组纳入19 181 例。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相关费用及RW 比较

两组人均住院总费用、人均每日住院费用、RW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两组材料费用、药品费用、手术费用中人均住院总费用、人均每日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人均住院总费用、人均每日住院费用、RW 比较

表3 两组材料费用、药品费用、手术费用比较[元,M(P25,P75)]

2.3 人均每日住院费用单因素分析

不同DRG 分类、性别、年龄、RW 人均每日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人均每日住院费用单因素分析(元,)

表4 人均每日住院费用单因素分析(元,)

注DRG:疾病诊断相关分组;RW:相对权重。

2.4 人均每日住院费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将表2、4 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变量作为自变量,对人均每日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RG、DRG 分类、性别、年龄、RW 为人均每日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P<0.05);多元回归方程为:人均每日住院费用=10 408-428.097×DRG 改革组-242.224×DRG 材料组+1 239.124×DRG药品组-576.581×男+1 283.163×年龄(60~<80 岁)+1 732.570×年龄(80~<90 岁)+844.677×年龄(≥90 岁)-5 665.426×RW(<0.5)-5 154.877×RW(0.5~<0.8)-1 999.976×RW(0.8~<1.2)。见表5。

表5 人均每日住院费用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长期以来,国内医疗改革始终将寻求医院医疗费用的良性增长与控制作为一项重点内容来抓,在推行DRG 付费之前,目标医院为促使医务工作者尽早适应,支持其观念的转变与成本意识的提升,便已在绩效考核方案当中融入了DRG 相关指标,这对于推行初期取得实效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10-12]。本研究结果显示,改革组人均住院总费用、人均每日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提示DRG 改革降低了患者的住院负担。本研究结果显示,材料费用、药品费用、手术费用中人均住院总费用、人均每日住院费用,再次说明占据医疗总费用最多的,对患者造成负担最大的3 项费用正在不断降低,使医疗改革不再成为一句空话,并最终使得医疗产生的社会效益越来越高[13]。此外,药品费用降低这一结果,虽离不开推行DRG 付费的影响,也可能与近年来医保药品规模扩大与药品集中采集降低价格存在关联[14-16]。推行DRG 付费之后,材料费用明显下降,说明医院资源配比越来越合理。总体而言,推行DRG 付费之后,住院费用结构的调整趋于合理化,但仍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17]。

有研究显示,DRG/DIP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促进了医疗机构注重内涵式发展、内部成本控制和医疗服务技术价值,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满足参保群众就医获得感[18-19]。其中,DRG 采用打包定价方式确定医疗费用支付标准,通过实施“超支不补、结余留用”政策方针,医院将主动控制成本,减少不必要的诊疗、医药及耗材项目,提高医院精细化管理程度,让临床路径更科学、药品耗材使用更合理,有利于医院整体发展[20]。可见推行DRG 付费对医院运营指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1-22]。DRG 付费之后患者的人均每日住院费用下降,其原因在于患者的医疗成本在所有成本中的比重越来越低,可以看出,因为改革导致了计费方式发生了改变,使得医院成本支出的结果发生改变,减轻了医院成本支出和运营的压力。

本研究结果显示,DRG、DRG 分类、性别、年龄、RW 为人均每日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提示进一步改革的方向就是加强改革力度,继续推行细分组别的计费模式。今后的改革方向可以从三方面入手:第一,优化入组方案与重测病组权重,鉴于当前操作入组不当和历史病案首页质量偏低等问题的偶有发生,应通过对近年数据的更新与病组权重重测来支持形成更具可靠性的数据;第二,对推行DRG 付费的具体细则进行完善,现行政策在支付差异的设定上只是以医院等级作为依据,并没有体现出同级别医院之间在服务质量、服务能力、服务成本等方面的差异;第三,加速在医疗服务价格和人员薪酬制度上的改革进程,要想使现阶段的医疗难题得到根本解决,单独凭借DRG 付费这一项改革并不现实,切实推进其他改革来形成合力才是关键所在[23-25]。

综上所述,推行DRG 付费之后住院患者就医费用降低,而影响人均每日住院费用的主要是DRG、DRG 分类、性别、年龄、RW 等因素。推行DRG 付费对医院医疗费用的降低起到了促进作用,应通过对配套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来确保其长期成效。

利益冲突声明:本文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总费用住院费用费用
“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京、津、沪、渝四直辖市卫生总费用的比较研究
我国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研究
关于发票显示额外费用的分歧
监理费用支付与项目管理
桑植 卫生院住院费用全报销
国家卫计委:2017年实现住院费用异地结算
医疗费用 一匹脱缰的马
医疗费用增长赶超GDP之忧
因素分析法在医院住院费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21世纪我国卫生总费用占GDP比例首次低于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