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泰山林区造林质量影响因素及种植技术优化措施

2024-05-13 18:57刘建
种子世界 2024年1期
关键词:林业工程造林技术

刘建

摘 要: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时代背景下,生态环境问题获得极大关注,加强生态建设,有效协调人与生态之间的关系愈发重要。我国相应地加强了林业工程建设,其中林业工程的造林技术往往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难点。本文将从林业工程建设的实际意义出发,分析影响造林质量的关键因素,并以此提出相应的林业工程造林技术要点,希望能够在此基础上提升造林的技术水平,加强我国的基础生态环境建设能力。

关键词:林业工程;造林技术;抗旱造林

我国西北地区存在着大面积的荒漠、戈壁,生态环境水平相对较差,环境承载能力弱,是我国林业工程建设的重点区域。现如今西北林业工程建设正处于新的变革时期,对造林技术的应用水平、使用效率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更加高效、富有建设性的植树造林技术来提高生态建设水平,将大面积的荒漠、戈壁转变为安全稳定的绿洲,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加良好的生存环境。

1 影响造林质量的关键因素

1.1树种成活率低

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在组织展开林业工程造林工作期间,受到营造林规划设计合理性与可行性偏低,甚至是缺乏对营造林的前期设计等因素的影响,在实际造林期间难以切实参考区域现实气候条件、温度条件、环境条件等完成合适树种的选定与投放,而这也就导致实际的营造林内树种成活率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的问题现象发生,直接促使林业工程营造林工作的现实展开成效下降。针对这一问题及现象落实深入性的分析,所了解的是,在实际的林业工程营造林工作实践中,若是仅仅参考区域造林现实需求选定所投放的树种,而并没有在此过程中纳入对区域现实气候条件、温度条件、自然条件、土壤条件、水文条件等一系列客观因素的充分考量,则势必会导致实际投放树种的成活率下降,从而给区域林业工程营造林工作的展开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我国盐碱地面积相对较大,其地块数量也相对较多,且实际拥有的干旱地区也较多。同时,受到水资源紧缺问题日益加重的影响,我国自然环境与气候条件逐步转向恶化状态。与之相对应的是,在林业工程营造林工作期间,实际所面对的自然环境与气候条件难以保持在良好水平,而这就会使得实际的树种成活率下降,也促使林业工程营造林工作的展开难度呈现出明显提升的发展趋势。

1.2管理维护水平不足

林业工程营造林工作属于一项长期性工作,必须要持续展开对营造林的管理与维护,保证营造林始终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同时,也由于林业工程营造林建设为长期性过程,所以一般难以在较短时间内明确看到、收获较好的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在实际的林业工程营造林工作期间,需持续投放大量的资金,以此促使营造林的经济效益有所增长,助推林业工程营造林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但是,就当前的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着整体意识缺乏、相应制度保障缺乏的问题,而这也就使得林业工程营造林项目的展开难度提升,实际展开效果也难以达到理想水平。为保证获取理想的林业工程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要求在实际的林业工程营造林工作期间,持续强化展开对营造林的日常管理以及后期维护,以保证营造林內的所有林木均长时间维持在良好、健康的生长状态下,促使林业工程的价值以及作用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现与发挥。然而,在实际的营造林建设项目中,受到管理维护观念缺乏的影响,在当前的工作实践中,虽然对于林业工程建设较为关注,在营造林建设前期投入充足的资金,实现对环境建设的强化与优化,但是在林业工程营造林的后期管理期间,并没有制定并推行较为完善、有效的维护管理体系,无法切实参考营造林内不同林木的现实需求,无法根据其实际生长需求进行施肥管理工作,病虫害发生的概率增大,引发多种环境生态问题。

1.3技术水平不足

工作人员整体综合素质偏低,从事林业工程营造林工作的人员学历水平偏低,整体年龄偏高,对于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不理想。另外,在实际的林业工程营造林工作期间,还存在着部分工作人员单纯依托历史工作方法、长期工作经验展开各项造林工作,虽然在当前可以应用于林业工程营造林工作的技术较为多样,但是在实际的造林项目中并没有切实应用相关专业技术、先进技术,导致林业工程营造林工作的价值性以及作用性无法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最终所获取到的造林工程项目成效不理想,且造林工程的总体质量水平难以得到有效保障[1]。

2 林业工程建设中主要的造林技术要点分析

2.1苗木培育技术

2.1.1选种

在使用苗木培育技术来开展造林工作时,首先进行选种工作。对开展林业工程建设的区域进行实地考察,依照在当地生长的植物类型以及自然气候条件来进行苗木种子的选择。同时在实地考察期间重点关注当地的种植园主要种植的苗木种类,该类植物的种子往往对当地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通常在林业建设工程中实现健康良好生长。当对外界环境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若当地种植园没有对应的苗木种类,造林人员就要结合当地自然生态条件和自身的植物种植知识,归纳出几种可以适应当地环境的苗木种类,并搭建起小型生态圈来进行种植实验,并从种植实验中选择出生长表现力水平最好的苗木种类,进行后续的苗木培育种植。在结束对苗木种子的选择之后,对种子进行消毒和催芽的工作,从而提高苗木种子的基础抵抗力。在消毒时通常会采用药物浸种、晾晒等方式,来杀灭种子可能带有的病菌,提高种子的发芽成活率[2]。

2.1.2种植时间选择

播种时间对于苗木植物的生长有着关键性的意义。在进行播种时间的选择时,需重点关注林业工程建设区域的自然天气变化状况,并对未来天气的变化发展做出合理的种植规划,避免播种时间过早或过晚导致苗木的生长状态不佳,甚至可能在气候环境的变化下出现死亡的现象。在西北地区,合适的播种时间决定了周围环境的温度和风沙状况。如果种植时间规划出现了失误,大风引起的风沙以及气候条件中常见的高温会使种植的苗木快速失去水分,苗木成活率下降。因此在种植时间的选择上,可以使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来对未来天气变化状况进行一定预测,在规划中的气候达到最优时进行苗木种子的种植工作。西北地区昼夜温差较大,白天经常会出现高温天气,因此在播种以后及时对苗种进行水分补充。

2.1.3土壤条件

在苗木培育技术中,土壤条件是决定苗木生长的重要方面。因此在种植前对林业工程开展地区域进行种植调整,首先要对土壤的酸碱程度进行检验,按照土壤的酸碱度状况来优化苗木的培育工作。其次,需对当地的土壤状况进行安全性检验。对土壤的化学成分进行详细的检查,避免在含有强污染或辐射元素的土壤上对苗木进行种植,当污染面积不大时,可以采用一定的化学或物理手段,对土壤中的污染进行清除,加快土壤的复原速度。最后,再对土壤的疏松状况进行考察,土壤的疏松状况往往决定了植物能否在土地上安稳扎根,面对大风时可有效抗倒伏。同时在对土壤疏松度进行检查时,还需对地下水状况和土壤的养分状况进行考察,确保土壤条件满足苗木的种植需求。在新疆地区,比较常见的土壤类型是沙土,土质疏松,营养物质含量不高,因此在进行苗木的培养种植时,需先进行固土处理,再进行后续的种植工作。

2.1.4苗木养护

在新疆地区的沙漠、戈壁等区域进行苗木培育造林工作,重点要关注苗木在种植以后的养护工作。沙漠、戈壁等环境相较于其他土地肥沃区域的苗木生长环境更加恶劣,这就对苗木在种植以后的养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苗木种植人员需结合苗木的具体生长以及种植环境特点来具体规划苗木生长过程中的养护方案。在养护方案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对苗木生长中水肥的管理工作。在肥料管理方面,新疆地区多风沙土,土壤中养分物质相对其他土壤更少,因此在肥料管理上要加大施肥力度,合理对苗木的种植区域进行施肥,采用基肥与间肥轮施的方式来为苗木补充养分,同时还可以使用一些能在沙土上生长的低矮类植物作为绿肥,并且绿肥还可以辅助苗木对沙土进行固土,减少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

在水分管理方面,新疆地区由于处于内陆地区,海洋水汽往往难以到达,气候更加干燥,降水量往往难以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因此要对苗木的水源灌溉加大力度,通过协调地下水与水源灌溉的方式,对苗木缺失的水分进行定时定量地补充,保证苗木汲取到生长所需的充足水分,实现良好的生长,形成大面积的树林,起到苗木培育造林技术的应用目的。并且还可以使用相应的物理手段,利用一些虫害对光的敏感度,设置光学陷阱,对虫害进行捕杀[3]。

2.2移植造林技术

2.2.1完善移植技术

移植造林技术主要是将已经基本完成发芽生长的树木进行移植栽种。在移植技术的使用上,首先进行一定的地域化完善。在进行树木的移植前期工作时,对树木的损伤进行检查,重点对苗木根部的完整状况、树木枝干的整齐程度进行关注,在保证树木移植以后正常发育之后,再进行移植栽种处理。在移植栽种前,要重点考察树木的种类状况,结合树木的主要移植地的地理气候特征来对树木种类进行选择。在新疆地区进行树木移植造林时,重点考虑的是树木种类对于干旱、高温的耐受能力,以及在生长过程中对土壤环境的改造能力,只有这种方式才能保证树木在移植后正常生长成林,并且对原本恶劣的周遭生态环境进行改造。

2.2.2确认移植规格

在对树木进行移植时,需要对移植的规模进行确认。通常工作人员根据选择的树木类型来安排具体的种植方式,对移植规模进行确认。保证移植的树木数量和林业工程建设的造林面积需求吻合。在进行移植规格的研究时,考量合理密植要求,对单位区域内树木生长所需的种植密度进行分配,以此来明确具体的树木种植数量,并且在考虑合理密植要求时,还需掌握造林工程中对于环境土地的改造需求。在林业工程建设中,造林一方面是为了防风固沙,缓和自然与人类生活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就是想通过树木种植来提升自然生态的修复能力,以此对原有环境中恶劣的自然条件进行改造,打造出更加宜居的生态环境。需要综合改造需求以及移植树种对环境的改造能力,为树木移植合理地规划建设规模。

2.2.3选择移植时间

在树木移植技术的使用中,最为关键的就是移植树木的成活问题,因此对于移植树木的时间选择十分重要。移植树木需要将在其他区域培育成功的树木移植到林业工程的建设区域,因此需要重点考察两个区域之间的气候差异状况,以此来确定相关的树木移植方案。通常来说,在对树木进行移植时,最良好的气候环境是在春季末期。在春季末期,树木往往还处于休眠期,气温逐渐回升,并且树木的枝叶还没有完全萌发,即将进入发育期,因此在该阶段进行树木移植,即使因为失误对树木造成损伤,树木也可以在后续的生长发育环节中恢复过来,树木移植成活的概率更高。

2.3抗旱造林技术

2.3.1抗旱前期准备

在新疆地区开展的林业工程大多是针对荒漠与戈壁等地区的造林工作,干旱通常是该地区造林工作的一大难题。因此在使用抗旱造林技术时,要进行详细的前期准备工作。一方面,要对造林区域的地表进行一定的改造,通过使用覆盖技术,将保护膜覆盖到树木生长的地面中,这种方式既便于减缓白天炎热天气下地表灌溉水分的蒸发状况,还有利于新疆地区昼夜温差较大的特点,利用温差变化收集覆盖膜内的水分,并对蒸发的水分进行截留,对树木进行水分的补充。另一方面,需选择合适的树种。在干旱区域中进行树种选择需要考量以下几方面原则:一是经济性。在环境条件恶劣的干旱区域进行树木种植,树木一旦照顾不慎就可能会发生死亡,因此要避免使用名贵树种,降低造林成本。二是适应性原则。保证在实际种植中,树木以较高的适应能力适应环境变化,更好地扎根于自然环境,保证造林的基础成功率。

2.3.2主要抗旱措施

在抗旱造林技术的使用上,可以采取以下两种造林方式:一是覆膜造林。在实际操作中,预先在种植区域挖掘出浅锅形土坑,再将种植中专用的覆盖膜剪一道缝,对土坑进行覆盖,在种植树苗时,将树木根茎从缝隙中植入土坑,保持土坑边缘低于地面,之后用土壤将土坑中树木根茎以及覆盖膜进行覆盖,覆盖结束以后再进行检查,保证没有多余的空隙。二是容器苗造林技术。容器苗造林主要是在进行树木移植时,将树木的整个根茎保持在土体之中,用容器进行承装运输,在栽种时,只需检查容器内的土坨是否完整,再将容器的底部去除之后,直接栽种到植树坑中,种植时保持容器口低于植树坑表面,之后使用土壤對植树坑进行填盖夯实,并在坑口处加盖一层细土。容器苗造林技术能够克服土壤干旱贫瘠的问题,通过让根茎直接接触土壤,提高树木的适应性,提高其实际的存活率。

在林业工程建设中,造林是改善生态环境、缓解人与自然矛盾的重要措施。在实际建设中,需要综合育苗、移植、抗旱种植等技术,针对现如今造林工作中主要存在的技术问题来进行补充,以更加明确地规划林业建设在新疆等地区的推进方式,提高植树造林的基础建设水平,逐步改造自然环境,达到造林技术应用的实际效果,为我国的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汤天庆.造林整地与植树造林技术[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2(10):57-59.

[2]施玉龙.现代林业育苗与造林技术[J].新农业,2022(17):43-44.

[3]张德,郭海.西北植树造林技术与林业病虫害防治[J].农家参谋,2022(24):169-171.

猜你喜欢
林业工程造林技术
探究林业工程树木养护管理技术
国有林业工程投资经济效益探讨
有关营林防病措施的研究
半干旱地区中的侧柏造林技术有效运用分析
提高干旱区造林成活率的理论与实践
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繁昌县沿江滩地杨树造林技术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
针叶树容器育苗造林技术研究
北华大学林业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