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平
摘 要:本文旨在探讨太湖县水稻高产种植技术的优化与改进,以解决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太湖县当前水稻种植现状,指出水稻高产种植技术应用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包括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病虫害防治、推行轻简栽培等措施。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太湖县取得了显著成效,水稻的耐逆性和抗病虫害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产量和品质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关键词:太湖县;水稻;高产种植
太湖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坐落在大别山南麓,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0°09′至30°46′和东经115°45′至116°30°之间。该县地势高低起伏,西北地区较高,东南地区相对较低,呈现山区、水库区、湖区和农田区等多样的自然特征。太湖县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阳光充足,雨量富裕,年均降雨量1554.2mm,日照时数平均达到1936.7h,全年平均气温16.4℃,无霜期长达249d。这种气候条件适宜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因此太湖县一直以来都是传统的农业县。太湖县作为传统的农业县,水稻是其主要的农作物之一。近年来,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太湖县积极推动水稻种植技术的优化与改进。通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轻简栽培等措施,旨在提高水稻的耐逆性、抗病虫害能力,提升其产量和品质。
1太湖县水稻种植现状
当前太湖县的粮食播种面积超过3.7万公顷,总产量超过21万吨。其中,水稻的播种占粮食播种面积的80%以上;水稻年产量超过19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90.4%;根据太湖县人民政府发布的年度数据,2022年太湖县农林牧副渔总产值为61亿元,环比增速为4%左右。其中水稻播种面积和产量连年增加,水稻已经成为太湖县的主要农作物。在品种结构方面,太湖县已广泛推广杂交水稻,主要采用三系杂交稻,占比超过90%,少数采用两系杂交稻和极少数采用糯稻,主要的品种包括川香优6号、中优85等。
近年来,太湖县通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水稻高产种植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当前,太湖县实现了100%的病虫草害综合防治覆盖率。采用旱育秧、抛秧、简化抛秧和直播等轻简栽培方式的面积逐年增多。太湖县水稻高产种植技术经过数年应用,仍然存在较大可优化空间[1]。
2太湖县水稻高产种植技术应用中的不足之处
2.1农业基础薄弱
太湖县农业基础设施面临一定的短板问题。太湖县的灌溉系统、田间道路和排水设施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和完善。这些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可能会影响到水稻种植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一些农民在水稻种植过程中仍然依赖传统经验和传统方法,对于科学的耕作管理和精准施肥等技术应用欠缺实践经验。他们倾向于按照传统方式进行操作,而忽视了现代化技术所带来的潜在益处[2]。
2.2土地质量下降
一是土壤肥力逐渐减弱。长期以来,过度施用化肥和农药以及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导致了土壤肥力的下降。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含量减少,微生物活性降低,影响了水稻的生长和发育。二是土壤结构恶化。由于长期的重耕作业和缺乏有机物质的添加,土壤容重增加,通气性和持水能力下降。这对水稻根系的发育和吸收养分造成了不利影响,限制了水稻的生长空间和养分摄取。三是土壤酸碱度失衡。过度施用化肥和缺乏有效的酸碱调节措施导致土壤酸碱度不稳定。酸性或碱性土壤会削弱水稻对养分的吸收效率,并且容易引发土壤中毒害物质的积累。四是土壤侵蚀问题较为突出。太湖县部分地区受到水土流失的影响,土壤侵蚀严重。这导致了土壤层次的破坏和养分流失,对水稻的生长环境和产量造成了负面影响[3]。
2.3病虫害侵袭严重
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抗药性和残留物累积的问题。农民过度依赖农药喷洒,使得病虫害逐渐产生抗药性,需要不断提高剂量或更换更强效的农药,从而加剧了对于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破坏。缺乏综合管理和生态调控措施也是一个问题。太湖县水稻高产种植技术应用中,对于生态平衡和自然敌害的利用不够重视。优化种植结构、增加生态景观、引入天敌等综合管理手段的应用还相对较少,限制了病虫害防治的可持续性和长效性。
3太湖县水稻高产种植技术的优化改进措施
3.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灌溉设施建设是关键的一步。太湖县可以投资建设现代化的灌溉系统,包括引淝河水源、修建水库和渠道等。这样可以确保水稻生长期间充足的灌溉水资源,避免因干旱或水浸导致产量损失。此外,引入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和喷灌系统,有助于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改善田地排水条件也是重要的一环。在太湖縣水稻种植区域,存在着排水不畅的问题,尤其是在雨季或水稻生长期间。因此,对于低洼地区,应加大排水设施的改造力度,提高排水能力,防止土壤积水导致病虫害侵袭和养分流失。加强土壤改良工作对于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太湖县可以通过开展有机肥料的推广应用、绿肥种植和有机物质的还田等措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此外,定期进行土壤检测和评估,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合理施肥,避免养分过剩或不足,并提供精确的施肥指导。建立完善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对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至关重要。太湖县可以组织专业的技术人员,为农民提供相关培训和咨询服务,包括新型农业设备的使用方法、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等。此外,建立农业信息化平台,及时传递农业技术和市场信息,帮助农民作出科学决策,并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整个农业发展的基础。太湖县可以致力于改善农村交通、电力、水源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民工作和生活的便利性。这将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生活品质,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推进[4]。
针对农民对新型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的了解和接受程度有限,以及对于科学的耕作管理和精准施肥等技术应用欠缺实践经验的问题,太湖县可以组织专家团队、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合作社等单位,开展针对农民的现场培训和技术示范活动,向农民介绍新型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的优势,并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让农民亲自参与,增加他们对这些技术的了解和信心。太湖县可以鼓励农民建立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等组织形式,促进农民之间的资源共享、经验交流和合作创新。同时,在示范基地中开展新型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的试验示范,让农民目睹高产田的效果,提高他们对这些技术的接受度。制定科学的耕作管理和精准施肥指导方案。太湖县可以依托农业科研机构和专家团队,开展针对当地水稻种植的研究和实践,制定适合太湖县的耕作管理和精准施肥指导方案。同时,通过培训和技术服务等形式,将这些指导方案传达给农民,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指导[5]。
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太湖县能够解决农业基础薄弱问题,并为水稻高产种植技术的优化改进提供良好的条件。这将带动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的提升,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
3.2实施测土配方施肥
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是提高土壤质量和解决土壤质量下降问题的重要手段。测土配方施肥可以精确了解土壤的养分含量和pH值等关键指标。通过对土壤样品进行化学分析,可以获取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氮磷钾等主要养分的含量以及其他微量元素的情况。同时,还可以测定土壤的pH值,了解土壤的酸碱性状况。这些数据为后续的土壤改良和施肥方案制定提供了基础依据。根据土壤分析结果和水稻的营养需求,制定科学的施肥方案。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可以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合理配置施肥方案,满足作物的营养需求。例如,当土壤中缺乏某种养分时,可以适当增加该养分的施肥量;当土壤酸性较高时,可以采取石灰施用等方式调整土壤的pH值。科学施肥不仅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还可以改善土壤的质量。合理施肥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和增加有机质含量。在制定施肥方案时,可以考虑使用有机肥料和绿肥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有机肥料富含有机物质,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并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保水能力和通气性。同时,种植绿肥作物可以通过富集养分、增加植被覆盖等方式改善土壤质量。这些措施有助于减少土壤侵蚀,提高水稻田的抗逆性和持水性,进而改善土壤质量。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需要与其他农业管理措施相结合,形成综合治理体系。除了施肥外,还可以通过优化农田水利设施、加强排灌管理、合理轮作休耕等方式改善土壤质量。比如,改善田间排水条件,可以避免因过度积水导致出现土壤酸化和缺氧现象。而合理轮作休耕可以减少连作障碍、病虫害发生,促进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和养分的循环利用。
太湖县水稻高产种植技术的优化改进措施中,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是改善土壤质量和解决土壤质量下降问题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分析土壤,制定个性化的施肥方案,结合其他农业管理措施,可以提高土壤质量,增加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这需要相关机构和农民密切合作,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促进太湖县水稻种植的可持续发展。
3.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病虫害防治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建立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这个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遥感器、气象站等设备实时监测水稻田间的环境参数和作物状态。通过这些设备收集到的数据,可以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趋势。同时,结合气象数据和作物生长情况,可以进行病虫害预警,提前采取防治措施,减少病虫害对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可以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帮助农民作出科学决策。通过该系统,农民可以随时了解田间的病虫害情况,包括病虫害的种类、发生程度、影响范围等。同时,系统还可以提供防治方法和技术指导,帮助农民选择合适的防治措施并正确施用农药。这样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提高水稻的品质和安全性。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安装监测设备。在太湖县的水稻田间,安装传感器、遥感器和气象站等监测设备。这些设备可以实时采集土壤温湿度、气温、光照强度、降雨量等环境参数,以及作物的生长情况。②数据收集与分析。将监测设备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中央处理系统进行分析。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处理,可以得出病虫害发生的趋势和可能的危害程度。③病虫害预警。结合分析结果和气象数据,建立病虫害预警模型。该模型可以根据环境条件和作物发育情况,预测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和蔓延速度。④信息发布与决策支持。将病虫害监测预警结果及时发布给农民和相关管理部门。同时,提供相应的防治建議和技术指导,帮助农民作出科学决策。⑤实施防治措施。根据病虫害监测预警的结果和指导意见,农民可以选择合适的防治措施具体实施,其中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法的组合使用。
通过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太湖县水稻种植者可以更加科学地进行病虫害防治。这将有助于及时掌握病虫害情况,减少损失,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此外,该系统还能够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风险,为可持续农业发展提供支持。
3.4推行轻简栽培
轻简栽培的核心理念是减少农业投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通过精细管理和科学技术手段,减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能力消耗,实现节约、高效、环保的种植管理方式。轻简栽培要求农民遵循以下原则:合理密植、适宜施肥、科学灌溉、病虫害防治、精确收割等。下面对每个操作步骤进行详细说明:①合理密植。根据水稻品种和土壤条件确定适宜的行距和株距,推荐的密植方式有单穴双苗法、早定苗法等。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田地空间,提高种植密度,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②适宜施肥。通过科学测定土壤养分含量,结合水稻生长不同阶段的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采用测土配方施肥的方法,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求进行个性化施肥。③科学灌溉。根据土壤墒情和作物需水量,采取合理的灌溉措施。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土壤水分传感器、遥感数据等,实时监测土壤水分情况,精确确定灌溉时机和水量,避免过度灌溉和缺水情况。④病虫害防治。通过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及时掌握田间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通过选用抗病虫害品种、合理轮作、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等方式进行综合防治,减少对农药的依赖,降低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⑤精确收割。根据水稻的生育期和成熟度确定适宜的收割时间,避免过早或过晚收割导致产量损失。同时,注意选择合适的收割机械,提高收割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太湖县对水稻高产种植技术的优化与改进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实施各项技术改进项目,如测土配方施肥和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全县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优化的种植技术使得太湖县农民能够更好地应对自然环境的挑战,提高水稻的抗逆性和抗病虫害能力。这不仅为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作出了重要贡献。未来,太湖县将继续致力于水稻种植技术的研究与推广,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小兵.湾沚区再生稻高产栽培实践与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23,29(14):6-8+33.
[2]胡雪雯,刘昊峄,郭科琦.浦城县水稻种植气候适宜性分析与高产种植技术[J].黑龙江粮食,2023(07):58-60.
[3]黄日伟,廖春良,梁月宽,等.华浙优261在广西不同海拔作早中晚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稻米,2023,29(04):106-107.
[4]秦玉连.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与常见病虫害防治[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3(05):161-163.
[5]张光,魏娜,于淼.水稻高产栽培技术[J].热带农业工程,2023,47(02):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