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俊香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农业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实际种植的过程中,逐渐注重科学技术的运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的种植效率与质量。小麦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不仅能够为人们今后的粮食安全提供更加稳固的保障,还能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饮食需求。本文概括了小麦种植现状和小麦种植技术优化及病虫害防治的意义,并从多个方面阐述了相应的策略,从而进一步提高小麦的产量与质量。
关键词:小麦;技术优化;病虫害防治
现阶段,我国种植小麦的面积正在不断扩大。想要使其种植得到保障,就要注重小麦种植技术的优化及病虫害防治工作,以达到小麦科学生长的效果,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以往在种植小麦时,大多采用传统的人工方式进行种植,小麦种植技术的优化受到一定的阻碍,且病虫害防治措施也无法得到科学实施。这就需要结合有效的策略将其进行解决,即便在人口数量一直增加、对粮食作物需求越来越大的形势下,也能够通过现代的科学手段为其生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1 小麦种植现状
(1)产量方面。我国小麦的种植产量面积在450万公顷以上,是第二大粮食作物。小麦的产量仅次于稻谷。目前我国的湖北、湖南、山东等地区是主要的小麦种植区,山东省种植的小麦可以满足我国27%的小麦需求。
(2)质量方面。我国小麦的质量总体较好,主要以优劣型的小麦为主。通过具体的对比分析可知,小麦种一等品和二等品的小麦占据65%以上。并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小麦的质量也在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以山东省为例,小麦优等品的占比上升了6%以上。山东省培育出了山农28和济麦22等多个优质品种后,山东省的小麦质量迈入新的阶段。
(3)收益方面。在我国整体经济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维修力度也在不断增强[1]。种植人员在种植小麦时,可以利用我国的水利设施。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化肥方面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种植人员在施肥时可以选择更加高效的肥料。这也使得小麦的收益得到了整体提升,不仅降低了种植人员的种植成本,还与我国绿色发展理念相吻合。
(4)技術方面。小麦不仅在种植技术方面得到了优化,其自身的品质也经由技术得到了改良。目前我国已经研发出许多高品质的转基因小麦,小麦的性能得到整体提升。正是由于技术的加入,小麦才能更好地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2 小麦种植技术优化及病虫害防治的意义
2.1小麦种植技术优化的意义
在我国国民经济不断提高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食品安全也越来越重视。在日常的生活当中,人们会更倾向于选择绿色食品。小麦作为主要的食品来源之一,其种植也受到更多的关注。小麦种植技术得到优化,便能够充分发挥出高产、抗逆等优势,即便在同等环境与条件下,小麦的产量与质量也能够得到保证。
对小麦种植技术进行优化,能够在扩大小麦种植面积的同时,提高小麦的品质,使其在生产方面更加符合人体健康的需求。并且在运用这项技术时,也能够注重小麦物理或化学方面的变化,确保其满足绿色生产的相关要求。种植人员的经济利益也因此能够得到保障,避免因种植手段不当,小麦最终的产量受到影响。这一技术的优化同时也能够让种植人员感受到我国对于农业的重视,从而加大其发展农业的积极性,会更加积极地为我国农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最重要的是,由于小麦生长具有其独特的特点,通过对技术的优化,能够让小麦在生长的过程中获得充分的发展。尤其是后续种植人员也可以因地制宜地使用这项技术,为小麦的稳定生长提供保障。现阶段,绿色小麦已经是优质小麦的显著标志,小麦只有满足健康、绿色、无公害的特点,才能得到人们的喜爱。通过种植技术种植出绿色小麦,也有利于推动我国农业特色经济的发展,通过现代化的技术为我国农业赢得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2.2小麦病虫害防治的意义
小麦的种植不仅为我国的粮食安全提供了保障,还有效推动农业的发展,让农村人民的经济得到显著提升。想要让小麦一直发挥出积极的作用,还需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因为小麦在生长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其最终的质量与产量也会受到影响[2]。
病虫害防治工作能够有效优化小麦的生长条件。小麦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具备良好的生长条件。不仅需要生长在肥沃的土地当中,还需摄入足够的水分与养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能够对小麦的整个生长周期进行调整,从而有效避免小麦出现缺水等情况,能够以更加健康的状态生长下去。
除此之外,小麦的质量与产量也能够得到更加科学的保障,不会因为病虫害的侵袭导致产量减少。例如,小麦经常遭受的纹枯病、白粉病和麦蚜虫等,都会影响到小麦的生长。随着病虫害的不断加深,小麦最终会死亡。
3 小麦种植技术优化及病虫害防治的有效策略
3.1小麦种植技术优化的有效策略
3.1.1提高技术研发人员的专业能力
人是决定技术水平最关键的因素,研发人员的专业能力得到提升,技术也会得到大幅度发展。对于小麦种植技术的研发人员来说,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才能够确保小麦种植技术的先进性。通过对研发人员专业能力的提高,能够实现小麦种植技术的优化。具体的提高措施如下:(1)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工作。由于参与研发的人员本身就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只需要结合其实际的情况和研发内容,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即可。在培训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研发人员掌握基础知识,还要明确小麦种植技术研发的关键要素。这种针对性的培训方式能够使得培训的方向更加明确,让研发人员的专业能力得到根本性提高。(2)发挥政策引导的作用。目前我国对于研发人员专业能力的提升十分重视,采用正确的政策引导,进一步激发研发人员的优势与潜力,使其能力得到充分发展。这一举措与培训工作不同,能够让研发人员的专业能力得到实质性提升。通过为其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鼓励研发人员自主创新,并为其成果提供支持,这就有利于实现小麦种植技术的大幅度优化。(3)加强研发人员内部的交流与合作。对于小麦种植技术的研发人员来说,其在研发的过程中,仅凭一己之力很难完成技术的优化。只有加强研发人员内部的交流与合作,才能够发挥出团队的优势[3]。研发人员可以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并在他人那里吸取经验,提升自己的能力。
3.1.2建立专门的技术应用反馈机制
通过建立专门的技术应用反馈机制,进一步了解小麦种植的应用情况。并结合其中存在的建设性意见,对技术进行相应的优化。在建立反馈机制时,应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明确反馈的内容。由于小麦种植技术中包含许多专业性很强的知识,若直接将这些知识摆在种植人员面前,让他们回答,很容易超出他们的认知范围,无法达到良好的反馈效果。建议相关调查人员通过种植技术的实际效果,让种植人员结合种植情况进行回答,这也有利于提高反馈的准确性。(2)丰富反馈的渠道。反馈渠道十分重要,关系着最终得到反馈的信息量。若反馈渠道过于单一,很容易导致大部分人在反馈过程中受限。最终也会因为反馈过于烦琐,得到的反馈过少。建议可以采用多样化的反馈渠道,让种植人员可以通过电话、邮件、社交软件评论等多种渠道进行反馈。相关调查人员也可以到线下与种植人员进行交流,或让其填写相应的调查表,确保能够得到更多真实有效的反馈。(3)注重对于反馈的分析。在获得反馈后,也应对反馈进行充分的分析。通过分析,能够及时收集反馈中存在的有效信息。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了解小麦种植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其解决。建议在这一过程中,也需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网上的评论和反馈进行监测,以免出现负面的舆论,一旦发现问题,就要立即解决,确保小麦种植技术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3.1.3改变传统的种植技术应用手段
想要实现小麦种植技术的优化,还应改变传统的种植技术应用手段。因为以往在应用这项技术时,很可能存在应用措施不正确或不合理的现象,导致小麦种植技术很难发挥出真正的效果。通过改变能够使得小麦种植技术更加正确地应用于种植当中,实现这项技术在应用方面的优化,其价值与优势也能充分发挥出来。具体的改变措施如下:(1)创新种植人员的应用理念[4]。通过对种植人员理念的创新,能够使其认识到小麦种植技术的重要性。建议当地政府能够发挥自身的责任与职能,积极向种植人员宣传这项技术的应用优势,使得这项技术能够真正推动当地农业的发展。当地的技术研发部门也应教授种植人员正确的使用方法,并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对技术的应用进行细化,使其符合当地的种植特色。(2)优化种植设备。小麦种植技术的应用也需要获得硬件的支撑,只有设备足够先进,技术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建议当地政府能够提供资金及政策方面的支撑,多引进先进的种植设备。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多引进高效节能设备,这样也能够有效降低種植人员的种植成本,并有效减少种植资源的使用,这项技术也能够得到绿色化的发展。(3)与传统种植技术实现融合。对小麦种植技术进行优化,并使其在农业中发挥价值,最主要的目的不是使其取缔传统种植技术,而是要实现二者之间的融合,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要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在种植的过程中,通过充分的思考,灵活运用这项技术。
3.2小麦病虫害有效防治策略
3.2.1小麦病害防治策略
小麦经常会遭受以下三种病害的侵袭:(1)白粉病。这一类病害会导致小麦的幼苗叶子上出现黄色小点,随着病情加重,逐渐恶化,最终叶面上会出现白色粉状霉层,扩散到整片叶子中。小麦幼苗的光合作用等方面会受到影响,最终出现早衰等情况。这一类病害常见于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区中,通过气流传播疾病。想要对这一病害进行防治,还需采用化学防治的手段。在幼苗叶面上喷洒20%粉锈宁乳油25毫升左右。(2)胞囊线虫病。这一病害会导致小麦幼苗生长缓慢,根部的分叉增加。后期会出现寄生处根侧鼓包的情况,还会出现十分明显的褐色胞囊。这一类病害主要破坏小麦幼苗的根部组织,使得根部被撑破、裂开。想要对这一病害进行防治,还需采用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结合的方式。在最初播种小麦时,便采用轮作的方式。将小麦和其他的禾谷类作物隔年种植。后续再使用专门的杀线虫药剂熏蒸土地,将土壤中存在的病菌消灭。(3)黄矮病。这一病害也属于小麦的常见病害,会导致小麦幼苗叶片绿色逐渐褪去,呈现出鲜黄色。幼苗的生长也十分缓慢,抗病等性能显著减弱。这一类病害需要采用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结合的手段进行防治。先将土壤中存在的杂草清除,避免杂草与小麦幼苗争夺养分,影响幼苗本身的性能。若幼苗自身性能较好,不容易得黄矮病。后续再使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每平方用50克左右,便能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3.2.2小麦虫害防治策略
小麦常见的虫害及防治措施主要有:(1)蚜虫。这种虫害会严重影响到小麦幼苗的生长,导致小麦叶子变黄,生长缓慢。其羽化为成虫后,便会飞到麦株上,在上部叶片内侧、叶耳、叶舌处吸食液汁,逐渐从旗叶叶鞘顶部或叶鞘裂缝处侵入尚未抽出的麦穗。尤其是在小麦的抽穗灌浆期,蚜虫可能会迅速增殖,祸害小麦的穗部[5]。想要防治这种虫害,还需采用物理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结合的防治手段。首先在种植小麦前,便要深耕土地。将土地中可能隐藏的过冬虫卵清除,以免其在复苏后侵食小麦幼苗。后续需要将25%大功牛噻虫嗪颗粒剂和5%瑞功微乳剂混合后喷洒于田中。(2)蓟马。蓟马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主要危害小麦的生长和发育,使叶片出现凹陷和干枯。小麦皮蓟马的发生程度与前作及邻作有关,凡连作麦田或邻作也是麦田,则其发生情况严重。想要防治这种虫害,还需采用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结合的手段。先适时早播,因为早熟品种在不影响产量的情况下,进行适时早播,有利于错过该害虫的危害盛期。后续在小麦扬花期,可用40%乐果乳油5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进行防治。(3)吸浆虫。小麦吸浆虫是小麦的主要虫害之一,具有毁灭性,普遍存在于世界上的小麦种植国家,造成小麦秕粒、空壳,严重时甚至导致小麦绝收。在防治时,应采用化学防治的手段。在小麦抽穗至开花前,每亩用80%敌敌畏150毫升,加水4千克稀释,喷洒在25千克麦糠上拌匀,隔行每亩撒一堆,此法残效期长,防治效果好。还可以选择使用40%杀螟松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等喷雾防治。
综上所述,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我国的农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小麦在种植和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也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实现自身高质量的发展。这一举措有利于将以往小麦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并取得良好的病虫害防治效果。小麦的种植产量与质量能够得到保障,避免因粮食不稳定导致社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国民生计从根源上得到解决,能够进一步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种植人员也能打破传统种植理念的束缚,促进经济水平的大幅度提升。我国农业也能够得到大力发展,也有利于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并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参考文献:
[1]于红彬.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探讨[J].农村实用技术,2023(07):88-89.
[2]牛丙芳.小麦种植技术优化及病虫害防治策略分析[J].种子科技,2023,41(11):44-46.
[3]张红.小麦种植技术的优化及病虫害防治[J].种子科技,2022,40(16):40-42.
[4]王学贵.冬小麦种植技术的优化及病虫害防治策略研究[J].种子科技,2022,40(08):31-33.
[5]张国鹏.试论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2(04):22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