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化网络视域下乡村金融建设

2024-05-13 16:08卢绯周欢
信息系统工程 2024年4期
关键词:数智化普惠金融网格化

卢绯?周欢

摘要:在数智化网络视域下,乡村金融建设已成为数字智能化时代带给农户更多便利的重要特征之一。通过信息技术和网格化管理手段,乡村金融机构可以深入了解农户需求并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同时有效降低贷款风险并提升服务质量。此外,在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的支持下,农民可以轻松获取市场行情、政策法规等信息,并享受到全国范围内各类金融产品与服务。总体而言,“数智化、网络化、信息化”是推动乡村金融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将进一步促进资源配置优化、增强农业生产力,并有助于实现城乡经济协同发展目标。

关键词:数智化;信息技术;网格化;乡村金融;普惠金融

一、前言

在数智化网络视域下,随着数字化的兴起,乡村金融建设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网络化、信息化已经成为乡村金融建设的重要特征之一。通过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农民可以更方便地进行资金管理、贷款申请等操作,并享受到更优惠的利率和服务。除此之外,在数字化时代,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也被广泛應用于乡村金融领域。这些技术可以帮助银行机构更好地识别风险、提高效率,并且还能够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个性化推荐和定制服务。总体而言,数智化时代给予乡村金融建设全新的发展机遇。

二、“信息+数智”乡村普惠金融管理动向

乡村普惠金融数字化是自身内生性的产物。普惠金融理念的出现,是金融体系内生性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一理念将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纳入国家整体的金融服务体系,从而极大地发挥了金融服务的功能。它强调金融服务的公平性,在深度和广度上实现了较大的提升,从理论上进行了拓展。在向收入偏低群体提供金融服务方面,传统金融面临诸多潜在的挑战。普惠金融的出现恰好可以缓解这些问题,即将给收入偏低群体提供金融服务的组织形式融入正规金融系统进行包容性的发展。构建一种可以多层次且长期提供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数智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是乡村金融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这一点不容忽视。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乡村金融正逐渐实现向数字化转型,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为农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在数智化技术方面,乡村金融机构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来深入了解农户需求,并根据其风险特征进行个性化定制产品设计。同时,通过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估体系和风控模型,有效降低贷款风险并提升服务质量。在网络化应用方面,互联网技术为乡村金融打开了无限可能。通过搭建线上平台或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全国范围内各类金融产品与服务。此外,电子商务也为农民创造了新的销售渠道,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三、数智化科技赋能乡村金融网络化建设

在信息化方面,及时准确地获取市场行情、政策法规以及相关经济指标对于农民而言至关重要。借助移动终端设备和互联网应用程序, 农户可以轻松获取这些信息,并根据市场变动灵活调整生产经营策略。“数智化、网络化、信息化”已成为推动乡村金融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它们将进一步促进资源配置优化,提高农业生产力,并有助于实现城乡经济协同发展目标。

(一)乡村金融的信息化、时代化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小额信贷在满足时代需求的同时,其内涵也逐步丰富与发展。小额信贷机构通过商业模式的运作,成功实现了金融减贫。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乡村普惠金融呈现出公益性小额信贷的样态。1993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的尝试探索下,在河北易县成立了以扶贫为主要核心的合作社。该合作社采取小额短期贷款方式为当地贫困人口提供金融服务,并最终使当地贫困户摆脱了贫困,实现了收入增长。随着时间推移,从2000年至2005年期间,乡村普惠金融进入到微型金融阶段,正规金融机构全面介入小额信贷,并由中国人民银行出台相关管理办法来保障普惠金融服务的科学有效性。这些管理办法包括一次性、随用随借、余额控制和周转使用等。

在农户小额贷款全面开展阶段,建档立卡模式被引入并得到广泛应用。通过记录农户信誉信息,并免除过去需要抵押担保等手续,农户无须承担过多压力就能够申请到有关部门提供的无抵押担保的低利率借款服务。此外,在这一阶段还建立完善了农户借款档案,并根据农户信誉情况进行评估和审批。

值得注意的是,在创业热潮高涨和再就业形势持续改善之际,资金需求量大幅增加。因此,正规金融机构开始全面扩展小额信贷业务以满足市场需求,并确保社会就业稳定和居民生活改善。从2006年至今,乡村微型金融服务机构及其服务种类均得到较为全面发展。各个银行不仅设立了更多专门针对微型企业、小型企业等的分支机构,还积极向其他领域延伸范围。此外,普惠金融也逐渐提供各种综合化、差异化、个性化的多元化产品与服务。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各个领域中日益普及应用,微型金融也开始表现出移动化和智能化特点。总体而言,微型金融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功表明,面向群体经济困难者提供有效率的优良信贷,具备便捷、灵活、安全、可靠等优势,对于农户增加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二)“线上+线下”网格化模式管理

在金融服务领域,以自动线上智能监控管理为主、人工线下为辅的模式正在得到广泛应用。通过预设规则实现用户自动归类和事项的自动流转,可以有效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和准确性。这种自动化、归集化管理方式不仅节省了人力资源,还大幅缩短了处理时间,使得金融机构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同时,在网格事项分派方面也有多种规则配置可供选择,按事项分派或按用户群体分派都是常见的方式。具体采取哪种方式,则根据实际情况来定。例如,在某些特定场景下,可能需要将同一类型的事项统一分配给专门负责该类型业务的团队。在另一些情况下,则可能更适合根据用户群体进行分派,以便更好地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网格员扮演着重要角色。当选择按顺序平均分配时,系统会自动推送任务到银行系统,并由相应网格员进行处理和跟进。这样既保证了任务公平、均衡地被完成,又提高了整体运营效率。

此外,在全方位金融服务中,“线上服务为主、线下服务为辅”的理念也非常重要。尽管金融机构倡导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管理手段带来的便利与效益,但不能忽视传统线下渠道所带来的价值与作用。“线上”与“线下”不是互斥关系,而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在线上,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实现快速响应、高效处理。在线下,金融机构可以提供更加贴近客户需求、个性化定制等服务。因此,在金融服务中,“线上”与“线下”的结合至关重要。“全方位”的概念意味着无论是通过网络渠道还是传统渠道接触客户,都需要提供优质且完善的金融产品及相关支持服务。只有真正做到全方位覆盖,并且兼顾每一个细节,才能够让客户感受到真正细致入微的金融服务体验。

(三)数智化科技为乡村提供信息保障

当前,乡村的普惠金融呈现出数字化趋势。一种是金融机构主要通过自上而下的形式开展业务,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局限时积极寻求出路,不断发展普惠金融,并通过数字技术的优势来解决经营不可持续的问题,推动普惠金融落地。发展路径表现为从金融到普惠再到数字化,体现为普惠金融的数字化。

在这种模式下,乡村普惠金融机构通过引入先进的数字技术和信息系统来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加强农村居民数字素养培训是优化村民数字生活参与行为的效率保障[1]。”例如,在线银行、移动支付等新兴科技被广泛应用于乡村金融领域,使得居住在偏远地区或交通不便地区的农民也能够享受到便捷、安全、高效的金融服务。同时,借助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乡村普惠金融机构可以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并进行个性化定制产品设计。

另一种是数字化派生的普惠金融服务类新生事物。新型乡村普惠金融平台以互联网为基础,在线上建立起宽广且活跃的用户群体,并通过与传统银行合作等方式提供多样化且灵活快捷的金融服务。这些平台具备覆盖面广、适应性强以及风险控制较好等特点,在满足农民日常资本周转需求之余,还能够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无论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推动乡村普惠金融发展都需要强大的软件技术和硬件设施作为保障。只有建立健全相关数字化金融体系,并加大建设力度,才能让金融机构有效服务于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于乡村经济稳定运行和增强人们的信心具有重要作用。

四、加强数据智能化监管筑牢基础金融建设

开展乡村金融建设对于引导行业树立正确价值观、规范行业行为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必须打造生态型、安全型的金融服务产品,推动其健康持续发展,以优 质高效的服务质量真正获得人民满意。

目前的这种乡村建设需要将金融理念贯穿于乡村治理、业务流程、内部控制以及合规管理等经营发展的全流程、各环节和各岗位。通过加强对乡村企业内外部环境监测与评估,确保企业决策过程公正透明。通过完善内部控制机制,防范各类金融风险。通过加强培训教育和激励机制构建,在员工心智层面形成共识并促使他们自觉遵守金融业界的职责准则。同时,还需注重倡导诚信经营理念,在市场竞争中树立起良好声誉。只有在这样一个全方位覆盖并深入人心的环境下,“形成有规模、成体系、多层次的文化金融服务体系”[2],才能真正营造出健康有序的金融业态和企业发展的良好经营环境,乡村金融的正向发展势必影响整个社会乃至国家发展进步。

目前,需要看到金融发展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双刃剑的效果,金融机构应在乡村金融发展之初,筑牢金融建设的软硬件基础,不再重复低层次建設,将目前金融业界的数字化技术运用到乡村金融的建设中,给予乡村金融建设更为坚实可靠的高起点,做好新技术、新管理与原有乡村经济的接口建设,让乡村金融切实服务好乡村经济。同时,金融业界管理、技术的最新成果也应该运用到乡村金融的建设之中。

一是积极运用数智化技术排查化解金融风险隐患。聚焦村镇银行定位,推动多个部门结合金融业务风险点,在全行开展零售信贷领域的数智化分析,做好对各类信贷活动的监管。通过建立健全内控机制和审计体系,确保贷款发放过程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并及时发现并纠正可能存在的金融违规行为。在构建“三道金融防线”的同时,还要注重增强员工意识和素质。通过加强培训教育、宣传引导等方式,使员工深入了解金融风险对企业经营稳定性和声誉造成的影响,并增强员工主动遵守金融业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操作流程。此外,在常态化开展员工行为排查方面,通过广泛运用大数据比对等数字化手段,例如,建立起完善的数据评估机制,将金融风险防范能力作为员工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之一,同时设立金融监管的智能系统,通过网络智能系统,再结合员工的积极参与,监管金融业务。此外,在“高压线”方面需要更加严格有力地进行管理。除了加大对违反金融管理制度的数字化监管,还应当建立起相应的数字化预警机制和内部监察体系以及投诉处理渠道等。总之,在推动多个部门结合业务风险点、构建“三道金融防线”以及常态化开展员工行为排查等方面都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和数智化监管手段,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既保护银行自身利益又维护客户权益,并促进金融市场良好运转与可持续发展。

二是贯通内外数字化监督,加大惩戒力度。为了进一步加大对金融违规行为的惩戒力度,金融机构还将探索建立监督监管的“协调贯通”机制,“打造开放包容、健康活泼的金融文化”[3]。这一机制旨在通过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密切合作和信息共享,实现内外监督的有机衔接和互相促进。金融机构将认真落实监管部门三方沟通机制,并明确专人担任三方联系机制联络员,以确保金融监管工作的高效推进。为了加强对问题整改工作的数字化、数智化监督,需要进一步做好对各项整改措施的跟踪和检查,旨在提醒全体员工要始终保持金融行业自律、遵守行业规定,并营造出良好的乡村金融业界氛围。除此之外,金融机构还将加强内控、审计条线工作之间的联系与配合,形成更加紧密有效的监督合力。随着数智化监督工作的开展,让金融监管漏洞和失察空间越来越小,这也是金融业界良性发展的重要数字化技术支持,坚持严厉打击金融违规违纪行为是始终不变的主基调。随着乡村金融建设的发展和推进,数字化监督功不可没,针对乡村金融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可以做到监管的迅速、准确和及时,这对金融和资金的安全具有重要的监管意义,也是乡村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乡村金融”这一金融业发展的新领域,同样意义重大。总而言之,在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强化金融领域风险防控和治理能力建设要求过程中,“贯通内外监督加大惩戒力度”是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以上相关举措可以看出,未来,我国金融领域必定会朝着更加透明、公正、稳健发展方向前进。

三是利用新技术,加强重点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和监管。为了增强金融监控,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其有效实施,并确保各级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同时,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测和风险防范,通过智能化监督及时发现并处理风险隐患。此外,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将致力于推动文化金融基础设施的创新突破,通过引入先进技术和创新模式提高文化产业与金融服务的结合效率,并积极探索数字经济在文化领域中的应用潜力,“利用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寻求文化金融基础设施新突破”[4]。除此之外,在公车管理使用、公务接待执行、采购管理以及婚丧喜庆事宜报备等方面也将进行专项检查。通过加强对这些关键环节的信息化监督和管理,确保资源配置更加合理透明。总体而言,在数字化管理下坚决不放松对金融管理工作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也将持续推进数智化进程,在信息技术支持下优化运营流程、提升数据分析能力,并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以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更好地维护金融秩序稳定并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

总之,数智网络技术赋能乡村普惠金融建设,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之一。健全乡村数智化的金融机制,推動乡村产业链优化升级,推动农村普惠金融的中国式现代化转型。通过加强和完善上述措施,金融机构能更好地了解乡村金融领域的运转情况,并进一步提升从业人员的金融素养水平。首先,在监管力度方面,可以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规范,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同时,要加强对乡村金融机构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其次,在推动银行业、金融业发展方面,可以积极引导资金流向乡村地区,并支持农民合作社等基层组织的壮大发展。通过提供贷款、信用担保等服务来帮助农民创新创业、增加收入。此外,与科技企业合作,在数字化、智能化方面做好研究和应用,建立起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并加强打击涉及乡村金融违规等问题。此外,要注重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广大群众对于防范非法集资、网络诈骗等风险意识和辨别能力。总之,数字化金融势必为银行业、金融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并为维护整个金融系统安全稳定运营提供坚实基础和可靠保障,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周欢.新时代数字乡村建设的前提、困境及路径探究[J].新经济,2022(04):46-51.

[2]李丹,韩晓宇.丰富中国特色文化金融体系[J].中国金融,2023(18):84-86.

[3]陆岷峰,欧阳文杰.构建金融强国:现代化金融生态系统与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24(01):150-160+239+241.

[4]李丹琳.数字文化产业将成文化产业投融资主要领域[N].金融时报,2023-11-24(006).

基金项目:1.天津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基地(天津科技大学)一般课题“后真相时代高校网络舆情演变及应对策略研究”(项目编号:JJSZY202304001)阶段性成果;2.2021年度天津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高校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协同育人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21YJSB074)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张津平

猜你喜欢
数智化普惠金融网格化
以党建网格化探索“户长制”治理新路子
城市治理的“数智化”路径探索
烟草商业企业“数智化”精准服务模式研究应用
“数智化”时代会计人才供需情况及短板分析
2020用“数智化”掘金三万亿级零食市场
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欠发达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化解难题,力促环境监管网格化见实效
农村普惠金融浅析
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VPN方案选择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