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2024-05-13 15:36李宁林
信息系统工程 2024年4期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企业绩效供应链

李宁林

摘要:主要对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情况进行深入研究。首先探究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意义,结合现有研究成果提出研究假设,以此为基础构建研究模型,以某企业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对市政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的绩效具有正向积极作用,能够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与管理水平,为企业战略规划奠定良好基础。希望通过本次研究为现代化企业的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提供一定参考帮助。

关键词:供应链;数字化转型;企业绩效

一、前言

数字化技术的创新应用为各行业、企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支持,基于数字化技术能够构建数字供应链,打造全新的供应链业态,进而推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利用各种数字化技术对供应链管理方法与模式进行优化升级,充分发挥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优势,提高企业对供应链的综合管理水平,能够有效应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满足合作伙伴的个性化与多元化需求,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由此可见,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二、研究假设

供应链数字化转型使得企业供应链的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进一步增强了供应链体系的可持续性,同时提高了供应链的管理效率与创新应用,对企业的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一)管理赋能

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管理的赋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帮助企业减少了供应链管理对象

基于数字化技术打造智能化生产体系,在多个岗位与工作流程中利用“智能机器人”代替传统的人工作业,如无人车和无人仓等[1]。

2.为企业管理决策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提高了决策水平

从可视化管理的角度分析,企业可利用供应链数字化系统对各工作环节的具体需求进行全面了解,并在短时间内制定决策方案[2]。从自动化管理的角度分析,供应链所有权的转移以及支付进程的推进等供应链转型提高了决策抗干扰能力,大幅度提高了供应链管理效果。

3.提高了企业决策的质量

供应链数字化转型能够打破传统供应链体系的局限性,以大量的底层数据资源为基础,利用智能技术进行数据深层分析,从而提高企业供应链资源管理效率[3]。

(二)创新赋能

企业的创新能力能够为企业生产流程优化与管理奠定基础保障,为新型产品或服務的研发提供有力支持,以此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获取更多的经济利润,推动企业绩效提升[4]。从供应链上游发展的角度分析,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能够帮助企业对更为优质的上游企业进行筛选,激发企业创新发展的积极性与内在潜力。从供应链下游发展的角度分析,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推动供应链透明度转型,降低了供应链发展中“牛鞭效应”的影响,同时帮助企业更加精准地预测未来市场变化趋势[5]。

基于此,本文从创新赋能与管理赋能两个维度对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研究,并提出以下假设: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与管理能力,对企业绩效具有积极影响;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越高,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积极影响效果越显著;政府部门的决策与规定会影响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绩效。

三、研究设计

(一)模型设计

在结合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以下模型解释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ROEit=α+βTreati×Timei+λXit+ΣYear+εit

其中,ROEit代表企业绩效变量,Treat代表试点企业的虚拟变量,Time代表企业试点前后的虚拟变量,Treati×Timei代表核心解释变量。如果β显著为正数,代表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起到了积极影响;X代表其他可能产生的影响因素的向量, 代表误差项。模型对年份与企业自身的固定效应进行分析。

(二)数据来源

本文将我国2015年—2022年的A股上市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从CSMAR数据库、CNRDS数据库、EPS数据库以及相关省份的发展公报等网站与文件资料中获取相关数据信息,对企业进行必要的筛选,将以下几类企业剔除:金融行业企业、资不抵债企业、标记为ST或*ST的企业、关键数据缺失的企业。

(三)模型变量

研究模型中的变量具体情况如下:

1.企业绩效(ROE)

现阶段评价企业绩效水平的指标主要包括财务绩效ROA、市场绩效托宾Q和净资产收益率ROE,这三种绩效评价指标具有不同的特征,结合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水平,最终确定以净资产收益率ROE作为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但是,本文也对其他两项指标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以此提高评价分析结果的精准性与真实性。

2.试点企业的虚拟变量(Treat)

将供应链创新应用试点企业归纳到处理组,此时数值为1。其他情况将企业归纳到对照组,此时数值为0。

3.试点前后虚拟变量(Time)

对企业供应链创新应用试点工作开始时间进行分析,将2020年之后的企业Time参数值设计为1,反之设计为0。

4.企业治理(Gov)

基于独董比例、董事会规模、机构持股与第2至第5股东持股比例和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的对比情况等作为企业治理的监督维度。基于企业高管薪酬待遇与持股比例对企业治理中的激励维度进行分析。基于企业董事长与总经理的综合情况确定企业治理中的决策维度。对上述变量展开主成分分析,得到的第一主成分即为企业治理指标。

5.政府支持(CitySC)

政府部门能够为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以企业所在城市是否为“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城市”衡量政府支持指标。

6.控制变量

基于上述研究最终确定模型控制变量,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四)描述性统计

对上述各项关键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通过表中数据能够得知,变量ROE的最小值为-0.864,最大值为0.323,标准差为0.148,结果数据表明不同企业之间的净资产收益率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绩效区分效度相对良好。变量Time的均值为0.449,代表2020年的供应链创新应用试点企业的占比达到44.9%。变量Treat标准差为0.020,代表在全部试验企业中参与到供应链创新应用试点工作中的企业占比均为2.0%。

四、实证分析

(一)基准回归结果

对试验模型进行基准回归结果分析,能够发现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产生了显著的促进效果,对上述假设验证有效。

(二)稳健性检验

1.平行趋势检验分析

为保证模型评价分析结果的精准性与真实性,不考虑事前趋势对本文研究结果的替代性解释。平行趋势检验模型如下:

n代表样本与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冲击年限之间的时间差,Yearn代表年份虚拟变量,Year-5代表与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冲击年限2020年之间存在5年的时间差,即2015年,其他变量以此类推。将试点工作前一年设计为基期。βn代表参与供应链数字化创新应用试点工作企业在第n年与对照组企业之间的绩效差距。平行趋势检验结果如图1所示。

基于图中信息能够得知,供应链数字化创新应用试点工作开始前,βn在95%置信期间并未存在明显差异,由此得出本文提出的平行趨势检验假设与实际情况之间具有较高的契合度。

2.安慰剂检验

将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时间提前2年和4年,对基准回归结果进行分析。如果受到组间固有差异因素的影响,则代表在人为更改时间后同样能观察到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随后进行随机幅值得到供应链数字化创新应用试点企业名单,对企业参与转型的净影响情况进行分析,并重复操作2000次。稳健性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基于上述数据分析能够发现,非观测因素对于本文研究结果并未造成明显的影响,因此能够保证本文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同时,以ROA指标和Q指标作为企业绩效衡量指标,通过回归结果分析够得知,Treat×Time估计系数结果为正,同样证明了上述结论。

3.小样本估计偏差分析

本文研究中的观测值占比均为总数的2.0%,因此需要对小样本估计偏差影响情况进行分析。基于研究结果数据够发现,本次研究并未受到小样本估计偏差影响。

4.倾向得分匹配

为降低样本选择性偏误影响,在回归分析前基于倾向得分匹配进行样本数据的筛选处理。通过结果分析得知,本文研究并未受到样本选择性偏误影响,能够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五、基于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企业绩效发展建议

(一)推进数字化技术与供应链的深度融合

构建数字化供应链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业绩。所以,一方面要在企业中加大力度,指导其进行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发展,培育现代化的供应链管理思想,并鼓励企业使用物联网、区块链和云计算等技术。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新型数字化科技已深入到整个供应链的每一个阶段,驱动着采购、研发和生产。通过对物流及其他过程的改造重组,全面提高了整个供应链的经营效能与创新[6]。另一方面,在逐步拓展试点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示范企业作为示范,对其进行总结、复制和推广,并加速建立可以实施的供应链数字化可操作化的标准。

(二)基于数字化转型提高企业工银联韧性能力

在市场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增强供应链抗风险能力已经被提到了国家战略层面。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实施供应链的数字化,可以提升企业的供应链恢复力,从而促进企业成长的韧性。企业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数字化科技,把数字化技术深入到整个供应链过程中去,突破各环节企业之间的“信息孤岛”,构建动态的采购、仓储、运输管理体系,加强对供应链中的物流、资金流的追踪与监测,利用大数据对供应链中各环节的延迟与故障进行实时反馈,并基于此构建了供应链故障的预警体系[7]。

(三)打造良好的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环境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企业要想主动提升公司的治理,首先,得给管理层一定的权力,在进行数字化的过程中,还需要有一系列的财务和人力资源作为支持,确保高层管理人员能够调用这些资源来支撑数字供应链的构建。其次,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管与激励体系,对评价体系进行完善,将数字化供应链的绩效纳入管理者的评价体系中,并对管理者进行奖励与惩罚。完善上市公司的信息公开制度,为公司董事会行使其监管职能提供必要的保障。此外,政府要把重点放在打通和破解企业在构建数字供应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上,加大对数字供应链方面专门人员的培训与引入,并在研发、应用和推广上提供财政和政策上的支持。

六、结语

本次研究发现,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运营绩效的提升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提高对供应链资源的掌握与配置的科学性,以此为企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刘杰.扩内需背景下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对商贸零售业运营绩效的影响——基于我国省域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22(17):17-20.

[2]姜文锐.流通组织数字化转型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21(20):25-28.

[3]王金刚,耿桦,黄为勇,等.煤炭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研究与实践[J].中国煤炭,2023,49(08):14-19.

[4]客海生.供应链整合与数字化转型对流通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J].商业经济研究,2022(19):128-131.

[5]柳彩莲.数字化转型对流通企业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23(04):29-32.

[6]董璐燕,朱烨丹.数字化转型对零售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渠道集中度视角[J].商业经济研究,2022(04):4.

[7]徐德安,曹志强.大数据分析能力,供应链协同对零售企业绩效的影响[J].商业时代,2022(01):38-41.

责任编辑:王颖振、周航

猜你喜欢
数字化转型企业绩效供应链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试论融合创新思想对新时期图书策划和营销的指导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知识管理导向与企业绩效
中央房企国家持股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分析
创新视角下企业吸收能力、冗余资源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华盛顿邮报》转型的实践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