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情境下任务驱动的初中化学计算复习课教学实践

2024-05-13 13:08尹峻
新课程·上旬 2024年5期
关键词:葡萄糖酸钙化学式钙剂

注:本文系无锡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立项课题“指向‘宏微结合素养的初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研究”(WX/2022/YBLX0303-098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尹峻(1979—),男,汉族,江苏无锡人,本科,中学高级教师,主要研究初中化学教学。

在对化学计算教学背景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真实情境下任务驱动教学下复习课设计框架与流程,利用“补钙剂的选用、制备和保存”课例,从真实情境要蕴含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驱动任务要促进学生的真实参与、多元活动要瞄准认知的有效建构、课堂实践要注重从“双基”走向素养四个方面进行了反思,以期促进一线教师的认识与实践。

一、化学计算教學的背景

(一)教学现状

化学计算不仅是对学生计算技能的考查,更是学生综合能力的表现。学生除了掌握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还需感受计算的功能和价值,化学计算解决了什么实际问题,对人类生活生产有什么作用。对于化学计算这个重难点,人教版初中教材中已经做了很好的设计,其将涉及化学计算的内容分布在各个单元,使学生的认知和能力达到螺旋式的上升。然而目前的资料显示,化学计算的复习缺乏整体规划,只是将化学计算复习渗透到平时单元复习或专题复习中,学生未能对计算有更深入的理解,大多数学生还停留在套用公式的表层化认知中,缺少对化学计算的结构化认知。

(二)对新课标要求的分析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学生需要初步学会从定性和定量的视角研究物质的组成及变化,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对资源利用和物质转化的重要意义;能根据化学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能根据相关标签辨识某些食品、药品的主要成分,并能比较、分析相应物质的含量;学习利用质量关系、比例关系定量认识化学反应,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学科发展的重大作用。由此看来,在中考前夕进行化学计算的专题复习,逐步发展学生的系统思维,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融合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二、真实情境下任务驱动的复习课设计流程

“化学计算专题复习”一课的任务与活动围绕“补钙剂的选用、制备和保存”展开,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会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于生活。课堂教学安排三个任务:任务1.感知应用:从补钙的家人调查报告出发,根据资料判断是否需要补钙、要补多少钙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补钙剂,从而达成对化学式相关计算的更深层次理解。任务2.理解原理:通过对葡萄糖逐步转化为葡萄糖酸钙过程中反应物量的计算、不同浓度溶液转化及反应过程中条件的控制,让学生真实感受化学计算工业生产中的功能和价值,深化对化学方程式计算和溶液计算的知识重构。任务3.探究组成:通过了解葡萄糖酸钙的保存方法,知道葡萄糖酸钙的相关性质。观察葡萄糖酸钙在无氧和空气中高温或灼烧时不同的现象,根据对热重分析的数据处理活动,实现化学反应中元素质量与微粒个数的计算能力达成,加深对宏观、微观和符号三重表征的领悟。

三、真实情境下任务驱动的复习课课例分享

▲任务一:选用补钙剂(感知应用)

[问题1]你需要补钙吗?

资料1:从年龄段来看,青少年每天需要的钙最多,每天至少应该摄入1300 mg。成年人一般需要的钙比较少,为每天最少800 mg。

教师:如果每天从食物中获得的钙元素量不足,就需要通过补钙剂补充。那么,我们可以选择哪些补钙剂呢?需要怎样考虑呢?

学生1:从钙片的价格考虑,我爸爸吃的是碳酸钙咀嚼片,相对比较便宜。

学生2:我爸爸也吃碳酸钙片,他说碳酸钙片中含钙量高。

学生3:妈妈给我买的是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液,口服液中的钙、锌更容易被吸收。

学生4:我爷爷吃的是乳酸钙液体胶囊,更容易消化……

教师:看来大家是从价格、钙元素含量、吸收效果及个人身体状况等角度选择合适的补钙剂的。

[问题2]你知道怎么补钙吗?

教师:以成年人每天最低需要800 mg钙元素为例,如果所需的钙均来自补钙剂,我们选择服用碳酸钙片或葡萄糖酸钙[化学式(C6H11O7)2Ca]片,每天需要服用几片呢?我们如何计算呢?

学生1:如果服用碳酸钙片,每一片钙片中含钙0.2 g,需要服用4片。

学生2:葡萄糖酸钙相对分子量为430,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430×100%≈9.3%,每一片葡萄糖酸钙片含钙0.5 g,其中该元素质量为0.5g×9.3%=0.047g,每天需要服用17片葡萄糖酸钙片。

学生交流、评价计算过程的正误。

教师:通过刚才的讨论,同学们明确了化学计算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如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物质中元素质量等。

▲任务二:认识葡萄糖酸钙的制取(理解原理)

[问题3]你知道如何用葡萄糖制取葡萄糖酸钙吗?

实验1:称取18 g葡萄糖,置于250 mL三颈烧瓶中,用盐酸调节溶液pH值,加入适量30%的过氧化氢溶液,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得到无色葡萄糖酸溶液。实验过程如图1所示。

[问题4]要使葡萄糖完全转化为葡萄糖酸,至少需要30%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为多少?

教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哪些条件?计算步骤有哪些?

学生1:需要书写葡萄糖转化为葡萄糖酸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2:根据化学方程式,先计算出需要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

C6H12O6+H2O2■C6H12O7+H2O

180  34

18 g  x

180/34=18 /x

x=3.4 g

m(溶液)=3.4/30%=11.3 g

[总结]初中化学计算常见的三种形式:根据化学式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和有关溶液的计算。

教师:市场售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一般有医用的3%和工业用的35%两种浓度。你有办法配制上述所需的浓度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吗?

学生3:取一定量3%的过氧化氢溶液加热,蒸发掉部分水。

学生4:将工业用的35%的过氧化氢溶液稀释。

学生5:将一定量3%和35%的两种过氧化氢溶液混合。

教师:刚刚同学们提出的方案从理论上看,都是可行的。接下来,我们进行深入思考并讨论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可行性。

学生6:如果选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利用稀溶液蒸发浓缩过程中溶质质量不变:m(稀溶液)×3%=3.4 g。

m(稀溶液)=113.3 g。

学生7:蒸发浓缩过程中,温度升高,导致过氧化氢分解,所以此方案不合理。

学生8:经过计算,可以选择用9.7 g浓度为35%的过氧化氢溶液,加水稀释得到。

学生9:两种溶液混合的方法,有多种配比方式,计算过程较复杂。

教师:经过大家交流讨论,用浓溶液稀释的方案最合理。

[实验2]将5 g碳酸钙粉末分5次左右加入上步反应得到的葡萄糖酸溶液,不断搅拌,反应80 分钟后产率趋于稳定。经分离提纯,得到葡萄糖酸钙固体。

▲任务三:确定葡萄糖酸钙组成(探究组成)

[问题5]你知道葡萄糖酸钙的保存方法吗?

资料2:正常情况下,葡萄糖酸钙片能保存36个月(密封),太阳光会影响药品稳定性,使分子运动加剧,加速药品发生反应。高温环境会使药品提前失效,甚至变质,引发毒副反应。空气中灼葡萄糖酸钙,会生成碳酸钙和碳单质,并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

教师:用喷火枪对葡萄糖酸钙样品灼烧,同时测定灼烧后固体的质量。(见表1)

[问题6]通过葡萄糖酸钙灼烧后质量的变化,你能确定其组成吗?

教师给学生提示葡萄糖酸钙样品化学式——

x(C6H11O7)2Ca·yH2O。加热过程中,葡萄糖酸钙会失去结晶水,同时分解生成碳酸钙,当温度达到800℃时,碳酸钙分解,最后生成氧化钙。

学生思考并完成物质组成的计算。

教師提示并总结:m(葡萄糖酸钙样品)=2.33 g,m(氧化钙)=0.28 g,

m(钙元素)=m(氧化钙)×40/56=0.20 g,m(葡萄糖酸钙)=2.15(g),

m(水)=0.18 g

葡萄糖酸钙与水的微粒个数比

=2.15/430∶0.18/18=1∶2

葡萄糖酸钙样品化学式是(C6H11O7)2Ca·2H2O。

教师总结:本节课从补钙剂的选择、葡萄糖酸钙的制备及化学式的确定,复习了化学计算的相关内容,知道初中化学计算的三个基本类型(化学式的相关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和有关溶液的计算),熟悉了如何利用计算建立宏观质量和微粒个数的联系,理解了化学计算的遵循原则,即质量守恒定律。

四、教学思考

(一)真实情境要蕴含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真实情境能让学生身临其境,产生“关联之感”,使学生主动地、持续地进行项目探索,诱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本节课围绕补钙这一主题,引发是否需要补钙、要补多少钙、如何选择合适的补钙剂等相互关联且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既能达到化学计算专题复习的预设目标,又能提升学生化学计算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化学计算功能和价值的理解。

(二)驱动任务要促进学生的真实参与

创造力、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需要让学生拥有真实的问题解决经历,成为积极的行动者,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基础,创造性地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课前的调查报告、补钙剂的选择和合理补充、钙片的合理保存等系列驱动任务,能促使学生深度参与教学活动,并用已有的学科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现了学科的价值。

(三)多元活动要瞄准认知的有效建构

多元化、多样化的活动是建构知识体系、促进深度认知的有效途径。课前完成补钙剂的调查报告,根据资料计算补钙剂的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质量,根据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不变的规律计算溶液质量;通过资料和实验认识葡萄糖酸钙性质,通过热重分析数据计算确定其组成,通过这些系列活动,将分散于各个单元的化学计算逐步呈现,逐渐让学生系统化再认知化学计算,有效构建知识体系。

(四)课堂实践要注重从“双基”走向素养

概念为基、能力驱动的课程代表技能、过程、行为和思维习惯的组合,更代表了更广泛和更具有适应性的成就,即素养。本节课从探究未知成分的补钙剂出发,通过实验确定组成,再根据性质理解制备的原理,最后感悟葡萄糖酸钙的应用和价值,教师将“告知”转化为学生主动参与的“推知”,让学生主动思考、分析和概括,让学习回归本质,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落地生根。

(作者单位:无锡市太湖格致中学)

编辑:常超波

猜你喜欢
葡萄糖酸钙化学式钙剂
解读化学式与化合价
化学式与化合价知识点拨
阿司匹林配合钙剂和叶酸预防子痫前期的效果观察
葡萄糖酸钙制备的实验研究
教你学好化学式与化合价
电位滴定法测定硼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和硼葡萄糖酸钙溶液中的钙含量
点析化学式与化合价
补钙的学问
钙剂联合阿法骨化醇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临床分析
卡前列甲酯栓联合钙剂预防及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