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县银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024-05-13 14:59陆亭羽
南方农业·下旬 2024年2期
关键词:产业发展银杏

摘 要 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高品质的生活。在此背景下,具有良好保健功能的银杏及其深加工保健产品的需求量持续增加。为促进银杏产业可持续性发展,深入了解山东省郯城县银杏产业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科技创新,注重选种及防治;实现农产品加工,探索多元发展路径;加快建设银杏品牌优势;加强政策指导;加强高素质人员的培养和引进等对策。

关键词 银杏;产业发展;山东省郯城县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04.054

银杏产业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发展特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产业兴旺的必然选择。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在扩大农民增收渠道、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且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及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上是十分必要的。

山东省郯城县的银杏产业并非一直顺利发展。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由于过度采摘和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郯城县的银杏资源一度面临枯竭的危险。政府及时采取了措施,通过精心保护和培育,郯城县的银杏资源逐渐恢复,并得到了有效的保护。目前,郯城县的银杏产业已经成为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收入。郯城县的银杏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这主要归功于银杏树的长生长周期和持续利用价值,以及不断提高的经济效益。因此,应高度重视郯城县的银杏产业,为其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1]。

1 现状

1.1 郯城县地理区位

郯城县位于山东省临沂市东南部,地处北纬34°22′~34°56′、东经118°05′~118°31′。郯城县因其丰富的银杏资源被誉为“中国银杏之乡”,与江苏省东海边界相邻。目前,郯城县拥有全国最大的银杏培育基地,截至2022年,郯城县银杏种植面积在

1.87万hm2左右。近年来,随着银杏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银杏产业的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其带来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逐渐被人们重视。

1.2 郯城县银杏产业现状

我国的银杏产区主要分布在江苏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安徽省及广西等地。郯城县位于我国山东省南部,是历史悠久的银杏之乡,银杏资源丰富,在全县范围内都有分布,其中以古银杏园最为著名。新村银杏园位于郯城县新村乡,是山东省最大的古银杏群落,园内共有银杏树1万余株,其中百年以上的古银杏树1 700余株。

郯城县的银杏产业以生产、加工和销售银杏叶、银杏果、银杏盆景等为主。郯城县有几十家银杏叶、银杏果加工企业,其中规模较大的有临沂市久荣银杏有限公司、郯城绿源银杏有限公司等。这些企业主要生产银杏叶加工产品、保健品、食品等,产品远销海内外。

2 存在的问题

2.1 种植技术落后,品种单一、品质不高

尽管郯城县拥有丰富的银杏资源,但由于缺乏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其种植方式仍停留在比较传统的阶段,直接导致银杏品种的单一和品质的不足,难以满足当前市场对于高品质、多样化的银杏产品的需求。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对健康、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市场对高品质、多样化的银杏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如果不对郯城县的银杏种植方式进行升级和改进,将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造成不利影响。

2.2 缺乏农产品深层次加工

政府相关单位在2019年联合颁布的《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提出,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产品加工地就近转化增值。但郯城县银杏产业并未抓住这个良好的契机,由于缺乏深加工技术和设备,郯城县的银杏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缺乏深加工和品牌化,如银杏叶、银杏果等,这些产品的附加值相对较低。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和营养的日益关注,市场对高品质、多功能的银杏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然而,银杏产品无法直接实现产品化销售,未挖掘出郯城县银杏产业区的品牌价值[2]。

2.3 品牌意识和市场开拓能力不足,缺乏竞争力

目前,郯城县的银杏产业尚未形成具有显著竞争力的品牌形象,且缺乏足够的市场开拓能力。许多企业过于关注短期效益,忽视了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导致产品宣传和推广的力度不足,使得消费者对郯城县的银杏产品缺乏足够的认知度和信任度。这一现象的背后,部分原因在于郯城县缺乏专业的市场开拓团队和经验,使得郯城县的银杏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突围,与其他地区的同类产品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2.4 缺乏政策支持

由于资金和技术投入不足,郯城县的银杏产业发展后劲明显不足。企业和政府部门对于银杏产业的投入相对较少,缺乏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使得郯城县银杏产业的发展和提升受限[3]。政府部门应该出台相關政策和法规支持银杏产业的发展,如税收优惠、贷款扶持、技术研发支持等,为郯城县的银杏产业创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

2.5 高素质现代农业人才短缺

在银杏产业的发展道路上,不仅需要先进的设备、技术等硬性支持作为强大的后盾,还需要高素质从业者为产业提供坚实的支撑。这些从业者必须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以及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从郯城县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银杏产业中的专业技术人才相对较少,只有少数从业者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从事一线生产工作的绝大多数人员仍然是传统农民,他们的整体文化水平不高,对于新技术的适应能力和接受能力相对有限。面对现代化的农业科技,他们往往缺乏较强的学习和应用能力,导致其无法主动地进行创新和改进,从而制约了郯城县银杏产业的发展。此外,郯城县在人才引进方面的机制不够完善,导致高素质人才流失率较高,使得郯城县银杏产业发展面临人才缺失的困境。

3 对策

3.1 加强科技创新,注重选种及防治

郯城县的银杏产业急需加强科技创新,引入先进的种植技术和品种改良措施,以提高银杏的产量和品质。为确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郯城县还需要关注品种选育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银杏产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1)在科技创新方面,郯城县可以引入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如智能化的农业设备、精准灌溉系统等,实现银杏种植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此外,可以与科研机构合作,共同研发新的种植技术和品种改良,提高银杏的适应性和产量。2)在品种选育方面,郯城县可以通过基因工程等技术手段,选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银杏品种,如高产量、高品质、抗病虫害等特性。这将有助于提高郯城县银杏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3)在病虫害防治方面,郯城县需要建立健全的监测预警体系,及时发现并控制病虫害的传播。此外,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等环保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确保银杏产业可持续发展。

3.2 实现农产品加工,探索多元发展路径

为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郯城县需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深加工技术和设备,对银杏叶和果进行深加工处理,从而实现农产品的多元化开发和高附加值转化[4]。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开发出更多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如银杏叶提取物、银杏果冻干粉、银杏酒等。这些产品不仅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还能为当地农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

郯城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农业资源,特别是银杏资源。而引进深加工技术和设备,开发更多高附加值产品,是郯城县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5]。通过深加工技术的引入,郯城县可以对银杏叶和果进行精细化处理,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并将其应用于医药、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进一步拓展了农产品的产业链条和价值空间。开发出的新产品也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例如,银杏叶提取物可以作为保健品原料出售,银杏果冻干粉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或保健品原料,银杏酒则可以作为高端酒类产品进入市场。

3.3 加快建设银杏品牌优势

郯城县需要积极培育和打造属于自己的银杏品牌,通过精细化的品牌营销和推广策略,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实现这一目标,郯城县需要关注以下3方面。

1)品牌建设是关键。郯城县应注重提升银杏产品的品质和特色,通过严格的品质控制,确保产品的优良品质。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通过独特的品牌标识、有吸引力的品牌口号和视觉形象,塑造出独特的品牌个性和形象。2)营销推广是重中之重。郯城县应积极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品牌推广,包括线上和线下的广告宣传、参加国际展览会和贸易洽谈会、与国内外合作伙伴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等。注重社交媒体营销,通过与目标受众的互动,提高品牌知名度和认可度。3)增强市场开拓能力。郯城县应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扩大产品的销售渠道,通过建立销售网络、拓展新的销售渠道、开展跨境电商等途径,实现银杏产品的全球覆盖。

3.4 加强政策指导

政府应该加强对郯城县银杏产业的支持和政策引导,通过制定一系列相关政策和规划,为该产业提供稳定、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各项条件。这些政策和规划应包括财政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激励机制,以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推动科技创新,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此外,政府可以通过建立行业协会、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交流等方式,为郯城县银杏产业搭建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引导企业走向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道路。政府还应该加强对该产业的监管和风险评估,确保产业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6]。通过政府的支持和政策引导,郯城县银杏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3.5 加强高素质人员的培养和引进

为了确保郯城县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重视技术培训。通过深入开展技术培训,可以有效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这些技术培训可以涵盖各种领域,包括生产技术、管理技术、营销策略等,以便更好地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同时,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为产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1)建立并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制定一系列的人才引进政策,提供优厚的待遇和福利,吸引各类优秀人才来到郯城县发展。2)优化人才服务。建立完善的人才服务体系,包括提供优质的生活服务、子女教育服务等,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3)建立人才交流平台。通过建立人才交流平台,促进人才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推动产业的发展和创新。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实现郯城县银杏产业可持续发展,为县域经济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7]。

4 结语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以及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银杏产业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银杏产业也会出现更多的新模式、新业态和新机会。因此,未来研究需要密切关注银杏产业的发展动态和趋势,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为推动银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苏毅清,游玉婷,王志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理论探讨、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国软科学,2016(8):17-28.

[2] 孙雪,潘家坪.江苏省邳州市银杏产业发展探讨[J].中国林业经济,2020(1):84-86.

[3] 戰臣祥,马瑞红,孙玮,等.临沂市银杏产业发展现状[J].现代农业科技,2014(23):200.

[4] 葛晓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山东省银杏产业优化创新[J].北方园艺,2021(4):134-138.

[5] 贾卫国,王海涛,沈文星,等.山东郯城银杏产业发展策略分析[J].林业经济,2016,38(3):

82-85.

[6] 靳雅棋,王登举.甘肃省徽县银杏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5(9):110-113.

[7] 芦千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述评[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6(4):27-34.

(责任编辑:张春雨)

收稿日期:2024-01-16

作者简介:陆亭羽(2000—),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与政策。E-mail:2481768818@qq.com。

猜你喜欢
产业发展银杏
活化石——银杏
银杏玫瑰花束
银杏
银杏大道随想曲
论银杏的栽植
海南黑山羊研究进展与产业发展思路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荆州港口物流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