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24-05-13 12:13袁莹
天津教育·下 2024年3期
关键词:美术情感课程

袁莹

新课标明确指出,艺术教学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体现教学评一体化,培育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情感教育的渗透符合美育要求,是培养学生美术素养和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应凸显学科视觉特点,充分利用情感教育,立足课程教学,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理论知识等方面培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综合素质的提升。本文以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阐述了情感教育内涵、情感教育实施的意义。分析了当前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渗透情感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情感教育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成为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和知识素养的重要手段。在初中美术情感教育工作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美术课程教学要求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形成美术核心素养。那么如何发挥情感教育优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呢?本文进行了详细分析。

一、情感教育相关内容

(一)情感教育内涵

情感教育是指在课程教学中为学生创建有利于学习与和谐相处的教学环境,通过处理情感与认知关系,体现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积极探索与深入学习的欲望,是促使学生健全人格、发展个性的一种教学手段。与传统教育不同,情感教育更加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构建情感与教育桥梁,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感受,因此产生浓厚的学习欲望,从而达到高效教学目标。

(二)初中美术情感教育实施的意义

情感教育是现代教育工作手段的一种,具有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积极作用。美术课程不仅是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初中美术情感教育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投入课本知识学习中,掌握相关技能。情感教育的实施有助于良好学习氛围的建设,提升学生美术知识学习效果。例如,《卡通故事》是七年级上册“造型·表现”领域的教学内容,教师通过温情故事、播放经典卡通动画《猫和老鼠》片段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讲解卡通的概念和卡通在生活中的运用,引出课题。通过卡通图片引出“卡通”话题,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思考,从而使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第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与应试教育不同,情感教育更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多重情感体验中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品质。比如,部分学生缺乏鉴赏能力,不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美术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可以借助情感教育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问题,主动解决问题,并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鉴赏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初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

美术课程教学中存在重理论知识、轻学生主体作用的情况。在日常教育工作中,为了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将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直接传授给学生,缺少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导致学生美术知识的学习受到影响。作为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应认识到学生课堂的主人公地位,以学生学情为基础,以“双基”学习为载体,设计教学方案,使学生真正参与学科知识学习,深刻理解美术知识、掌握相关技能,以提升学科教学效果。所以,如果教师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缺少与学生的课堂互动,则无法为学生真正参与学习活动提供支持。

(二)教学方法单一

灌输式教学是初中美术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法。由于学生美术经验不足,缺乏专业的学习技能,所以在学习中会出现记忆时间短暂、无法真正理解知识点的情况,这不利于情感教育的渗透,也是影响初中美术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初中美术情感教育中,教师应以生活化为前提,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灵活运用实物实景,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学习,实现各方面素质与能力的培养目标。

(三)情感教育意识薄弱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认为美术学科对学生文化成绩和升学没有太大的辅助作用,所以对美术课程改革的关注度不高,导致美术课程教学出现观念落后、教学手段单一的情况。其实,愉悦、新奇、欣喜的美育情感体验对学生文化课程学习和情感态度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响应现代教育发展号召,渗透情感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指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教师对美术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情感教育实施受阻,无法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四)教学资源有限

在情感教育中,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整合教学资源,传授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在美术课程教学中,教师比较注重课本知识,忽略了情感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不能为学生情感态度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支持,无形中影响了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发展。这一问题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普遍存在,影响了情感教育效果,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三、初中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对策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打造和谐的师生互动

学生作为课堂重要组成部分,应具备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学习任务。为了体现情感教育的优势,转变以教师和教材内容为主的教学观念,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引导学生自我感悟,不断创新,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美术课程的魅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巧妙地将知识传递给学生,为学生搭建一个施展才能的舞台,同时为师生间的互动提供保障。

首先,给予学生充分关注。初中生活泼好动、参与性强,已经不再满足简单的说教和现成的结论,对探求事物的认识倾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力求更真实、更深刻,表现能力也很突出。同时,学生得到家人的较多宠爱,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意识,且个性鲜明,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在学习过程中会因为不受教师关注而产生消极情绪,学习倦怠。教师的关注、知心的话语、肯定的赞美会使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關心与爱,有利于改变学生消极的学习态度,使其全身心投入课本知识学习中。因此,美术教师应主动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在课堂上给予其适当的帮助,让学生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比如,课堂上完成作品赏析后,教师可以就学生的表现进行具体、详细的评价,指出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之处,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并在教师的帮助下积极改正,展现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表现欲。

其次,做好课程导入,培养学生美术学习的热情。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引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并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将枯燥的学习氛围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例如,《寄情山水》属于八年级上册“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课堂应以欣赏点拨为主,温情导入。教师带领学生欣赏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感受画家视角,对比齐白石的《绿柳白帆图》等山水画作品,重点展示画家对树的描绘。观察画家用笔墨塑造形象,用线与墨色的变化趣味表现树木的神韵,如松树的傲岸挺拔、柳树的俊秀轻盈以及南方山石的秀丽与北方的厚重等,并从中体会画家如何抒发自己的情感。通过欣赏与分析,学生思考画中的山水树木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带着疑问走进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殿堂。教师出示《寄情山水》板书,引导学生对比生活中的树和作品中的树,分析两者有哪些异同。师生讨论总结,用不同的语言进行概括。展示相关内容后,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结合自己看到的内容说出对山水画的理解,并思考山水画在我国艺术发展中的意义,为情感教学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

最后,增加与学生互动的频率,基于此进行情感教育。师生之间的互动对提升教学质量、优化学生学习过程具有促进作用。在美术课程中,教师设计能够激发学生表达欲望的任务或问题,让学生产生表达的想法,主动与教师沟通,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在师生互动中,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深层次思考,让学生掌握美术知识的同时,领悟美术作品的内涵。以《标志设计》为例,学生自主预习,欣赏标志图形,如北京2008年奥运标志,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什么是标志?标志的分类和表现形式是怎样的?各类标志的设计有什么特点?图形、文字的象征意义是什么?学习目标明确,学生自信展示,小组间的交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教师的及时评价与鼓励对学生的独立创作起到了引领作用。学生亲身探究,在体验中获取知识和技能,设计意识逐渐在学生脑海中生成,从而独立完成设计。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增强了学生的审美意识,促使其在讨论、交流,合作中积累经验,掌握相关技能,提升美术知识学习效果。

(二)创新教学方法

第一,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多媒体能够将抽象的美术作品和文字信息具体化、形象化,对提升情感教育效果具有很大的帮助。在美术课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呈现美术作品,包括创造背景、创作时间等,从而提升美术知识讲解效果,为学生理解课本知识、掌握美术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以《蒙娜丽莎的微笑》为例,教师可以将这一作品用多媒体呈现出来,采用理论讲解的方式阐述作品的创作背景,使学生对作品产生更直观的理解。在作品赏析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这一作品绘画的内容、表现的主题、构图的形式、人物细节的刻画、使用的绘画技巧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如同拨开迷雾,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了解艺术家表达情绪和情感的方式,丰富审美体验,极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二,组织合作学习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以致用能力。初中美术教材中有较多的实践活动,为情感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使学生掌握美术知识运用能力,教师将学生随机分成若干个小组,在保证每组人数相似的前提下布置实践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产生更多的感悟。以《学校艺术节》章节为例,要求学生设计请柬、布置舞台、制作道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这一任务,并在任务完成后设计小组合作任务表,将小组中每个成员的表现和学习情况呈现出来,并在课堂上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说出自己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收获。

(三)树立情感教育意识

为了落实情感教育要求,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标,教师应明确情感教育的目的,并基于此设计导学方案,组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明确为什么学、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以及通过美术学习期望获得的主要成就,集中体现美术学科的育人价值。教师的思想观念和教学能力对学生学习影响非常大,教师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较强的示范能力感染着学生的表现力。因此,学校需要从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入手,利用业务交流、技能培训、远程研修等方式,深化美术教师对情感教育的认识,并在课程教学中积极落实。同时,将情感教育案例、教学方法分享给教师,使其在学习中了解情感教育方法,并与自身教学经验相结合,为高质量情感教育提供专业保障。

(四)整合教学资源

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情感教育的渗透提供了素材,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美术知识。在初中美术课程教学中,教师应主动利用情感教育开展教学活动,为学生呈现較多的美术素材与情感素材,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艺术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艺术素养与审美能力。美术教材中有较多类型的情感资源,如古今中外优秀的大师美术作品、图片、文字、视频以及课外拓展资料、国家地方教育网络平台等,教师可以借助有效的信息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体会作家的情感。此外,教师可以根据课本内容选择相关素材开展教学,借助课外素材引导学生探究课本内容,深化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促使学生形成审美意识。

例如,在“中国民间艺术”相关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民间艺术,如剪纸、中国结等艺术品以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并联系我国的发展史,引导学生思考民间艺术在我国发展中的意义,促进学生文化传承意识与文化弘扬意识的培养。为了深化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理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将课前准备好的材料分享给学生,传授给学生剪纸方法与技巧,让学生自主实践,在实践操作中感受传统文化,认识到艺术传承的必要性,美化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四、结语

总而言之,情感教育的渗透有利于良好学习氛围的建设,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美术学习,提升综合素质。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增强情感教育意识,创新教学方法,主动与学生沟通,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丰富的教学资源与多元化教学手段的辅助下更好地学习美术知识,从而通过情感教育的渗透提高美术教学质量,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美术情感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失落的情感
创意美术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情感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