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宝亮
摘要:随着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体育教育教学面临崭新局面,对教学团队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从提质培优角度出发,打造高水平的教学创新团队,备受业内关注。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内涵,分析了高职体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要素和现实特点。在探讨当前高职体育教师教学团队建设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促进团队建设与社会环境适应性发展等层面,提出了基于提质培优的高职体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策略。
关键词:高职体育;团队建设;提质培优;管理策略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Path of Teaching Innovation Team of Higher Voc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Quality Improvement and Excellence
LIU Baoliang
(Fujian Shipbuilding and Transportation Vocational College, Fuzhou, Fujian, Province,350007 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s facing a new situation, which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team.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teaching innovation team of teachers, and analyzes the elements and prac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aching innovation team build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On the basis of discuss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eaching team build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combined with relevant practical experienc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innovative team building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higher voc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based on quality improvement and training from the aspects of promoting team building and social environment adaptability.
KeyWords:Higher vocational sports;Team building;Improve quality and cultivate excellence;Management strategy
引言:體育学科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于提升学生身体素养,拓展丰富体育价值观念等具有关键作用。当前形势下,有必要立足高职体育教育教学实际需求,精准把握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基本要素,创新方式方法,以全面化的工作模式锻造专业化的教学团队。
1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内涵
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基于“小组协同教学制”衍生而来的教学工作机制概念,旨在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要求,通过行之有效的规则与方法将若干名教师或教学辅助人员进行有机关联,进而教学实践中发挥其各自长处与优势,实现最终整体教学质效的优化提升。近年来,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高等职业教育领域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与完善,在细化团队目标与团队机制、优化专业师资力量分配等方面制定并实施了诸多具有导向性的政策策略,为新时期优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结构提供了重要遵循,全面提高了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同时,广大高职院校同样在教师教学团队文化、团队创新、专兼结合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促进了团队成员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了诸多具有普遍认同性的团队规范,成效突出。尽管如此,受限于诸多主客观要素,当前高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水平尚有较大提升空间,教师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和职称结构等需进一步优化,理应给予重视[1]。
2高职体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要素
2.1目标和结构
目标是高职体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核心要素,可为团队成员提供清晰明确的方向指引,实现短期与长期的有效结合,可焕发团队的强大内驱力和创造力,以更加高质高效的方式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在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导向下,教师教学团队的目标可细化分为精神、特征、任务和标准等多个维度,不同维度之间具有彼此关联性。结构则主要侧重于体育教师教学团队的协同分工,分别扮演不同的教育教学角色,坚持专业带头人引领团队共同体发展,满足高标准、高要求的高职体育教育教学需求。
2.2组织形式
按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目标导向,可采用诸多类型的组织形式组建专项能力工作小组,比如教学能力提升组、实验实训组、技术创新组、合作推广组等,分别由组长、核心组员和普通组员等构成。在上述组织形式中,不同的团队成员分饰不同角色,按照“分层分块、相互协作”的要求进行分工协作,围绕体育教学的整体目标有序开展工作,同时做到彼此互补、监督与指导。随着高职体育教学要求的提高,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组织形式更趋多样化,对建设任务、教学领域和课程模块的促进效果更加突出[2]。
2.3任务和规划
高职体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任务要素主要指团队协同工作要求,包括模块化教学、课程标准开发和教学评价等,同时促进团队协作共同体建设,推广高职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为高效完成各项任务,教师教学团队应在教师能力、协作水平、团队建设等方面付诸努力,不断拓展丰富教学创新团队的价值内涵。在规划要素方面,则可通过校企合作、基地共享等方式实现教学资源的高度共享,深化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并根据以往形成的经验,修正团队发展路径,明确未来发展趋向。
3高职体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现实特点
3.1标准化:“中国特色”是团队建设的根本遵循
在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体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同样呈现出诸多新特点,标准化特点便是其中之一。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应坚持统一组织与领导,在相关约束范围内按照标准规则予以构建,执行相应教学任务,打造形成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工匠之师”,以更好地服务于高职体育教育事业发展。在标准化导向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应始终坚持“四有”标准,准确把握团队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组织要求,在更深层次上打造结构化的高水平团队,并细化分类标准,使教师在团队建设与教学实践中实现自身应有价值,更加凸显职业教育特色。
3.2协同化:“校企-校地-校际”平台是团队建设的载体
高职体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过程同时也是对多类型教学元素进行优化组合的过程,为取得该过程效果的最优化,应把握协同化要求,按照事先设定的组合规则协同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同时,协同化特点需要坚持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和校际合作,汇聚形成提高体育教学质效的强大合力。其中,校企合作应在构建校企共同体的基础上,培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增进教师在校企之间的双向流动;校地合作则旨在充分利用地方主管部门的扶持政策,共建多元立体的师资培训基地,提升团队水平;校际合作则以兄弟院校为基本依托,实施体育教学资源共享[3]。
4高职体育教师教学团队建设现状及问题
4.1团队建设适应功能发挥不充分
适应功能是新形势下高职体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应重点考量的关键问题。教师教学团队不是孤立存在的客体,而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项组成部分,其适应功能的实现势必与社会环境之间形成交互衔接。纵观当前教学团队建设实际,普遍存在适应功能发挥不充分,教学团队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与反馈不足,制约着其自主权的深入发挥。部分高职院校体制机制欠灵活,无法为教学团队建设提供基础支持与保障,尤其在体育课程优化、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等方面存在短板,团队建设资源支持不足,团队协作共同体间联系不够紧密。
4.2团队建设目标达成功能模糊
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目标可细划分为明确目标和达成目标等两种类型,二者在方法要求、要素配置与构造方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应结合高等职业教育实际需求和体育学科特点,予以优化设定。实践表明,部分高职院校未能设定阶段性和长期性的团队建设目标,团队建设中脱离目标的状况不同程度存在,且目标的多元性不足,与高职体育专业建设的基本要求相背离。在团队建设成效评价方面,同样存在一定片面性和主观性,所设置的团队建设目标达成效果评价体系覆盖性较低,难以全面衡量团队建设的阶段性成果[4]。
4.3团队建设整合功能效能低
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创新发展与实践运用,为新时期教师教学创新團队建设提供了更为灵活多变的工具载体,使传统技术条件下难以取得的团队整合效果更具实现可能。部分高职院校缺乏对信息化的宏观认知,基于信息化的资源建设相对滞后,团队建设中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要素优化配置较低,包括体育学科教学资源等在内的相关要素利用率较低,整合功能有待提升。部分团队成员之间组织逻辑模糊,在完成体育教学目标任务中的分工不细,内部合力涣散,缺少自由创造的空间。教师教学团队成员的生涯发展受限,个人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
5基于提质培优的高职体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策略
5.1促进团队建设与社会环境适应性发展
5.1.1优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环境
立足提质培优的价值内涵,结合高职体育教学的目标导向,优化完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内外部环境,为团队建设、发展与管理等提供基础保障,在人才层次、知识结构和素质条件等方面进行差异化管理。建立健全基于提质培优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制度体系,明确专业团队特性的实际要求,细化分解目标方法。加强新型信息技术环境建设,保障经费投入和硬件条件,搭建教学创新团队交互沟通衔接平台,在有限范围内实现体育教学资源共享。注重对教师团队成员的专业支持,定期组织其参加专项培训与学习,由业内专家为其讲解新形势下高职体育教育教学所承担的新任务与新要求,提升其教学实操技能,促进成员合作互助,以更加娴熟的方式投入到教学工作实践。
5.1.2形成多功能的分享交流体系
分享交流是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实现团队价值,形成团队凝聚力的关键所在。一方面,应保证团队成员交流主体的多元化,由教育主管部门立足宏观视野,制定分享交流政策,统筹优化调配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应注重交流形式的多样性,采取研讨会或交流会等形式分享交流体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经验做法,搭建教学创新团队交流合作桥梁。深化交流分享内容,凸显本团队品牌特色,灵活利用网络直播或微信公众平台等形式组织团队成员实时对话。构架可持续发展的团队模型,通过诊断学习需求、多层次评估、团队建设进度检测、策略执行实施等环节,优化团队动力和外部需求分配。对照教育教学创新团队目标标准,及时纠正体育教学实践中的方向偏差,保持团队内在活力。
5.2构建合理的团队目标达成机制
首先,应坚持高职体育教学、科研、服务等内容的有机统一。设定清晰明确的教育教学创新团队工作目标,与新形势下高职体育人才需求密切结合,梳理各团队建设方案的方法路径,突出团队特色,更好地服务于体育教学事业。其次,应坚持团队整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有机统一。每个团队成员均是重要的个体,若干个体共同构造形成团队整体,这要求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应兼顾团队利益和个人利益,尊重高职体育教师个人意愿,准确评估二者平衡度,满足教师个人职业生涯需求。再次,应坚持形式优化与内容建设的有机统一。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教师应主动提高自身专业技能,丰富教育教学专业理论知识,主动融入教育教学团队之中,认真拓展自身价值内涵,在团队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5.3增强团队建设资源的协调性和凝聚性
5.3.1深化产教融合,搭建高端发展平台
教育教学创新团队建设需要充足的资源要素做保障,以持续深化探索产教融合的方法路径,保持与体育人才需求之间的交互衔接,拓宽产教融合深度和领域。部分教育教学创新团队存在“重教学、轻实践”等问题,无形之中割裂了团队建设与教学服务之间的关联关系。对此,应根据区域性产业发展导向,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密切沟通关系,定期开展双向流动协作,组织体育教师到用人单位兼职、挂职,使更多用人单位管理层人员到高职院校开展讲座,形成校企共通共生机制。搭建多元化的发展平台,以教育教学团队建设引导各成员优势互补,在协同过程中养成“双师素养”。密切各院校之间的互动交流,定期组织参观学习活动,在团队建设经验方面互通有无。
5.3.2优化培训系统,聚焦团队成员发展
科学系统的教师培训可有力促进教学团队的成长,推动高职体育教学模式变革。因此,应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制定未来长远培训规划,围绕团队成员的切实需求,将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等作为重点内容,为教师提供教育教学实践所需的实用技能和知识,确保多学科团队实践合作能力。采用集中面授和网络研修相结合的方式,突破陈旧教师培训模式的束缚,通过长期激励措施增加团队教师期望。吸收多方优势资源,创建教师成长职业道路,辅助教师加强和行业、企业之间的联系,形成投入主体多元化、资源内容多样化的培训工作格局。细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治理模式,减少高职院校管理层级和行政干预,以扁平化的方式提高团队工作效率,以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高职体育教学新变化。
5.4凝聚团队建设特色和完善激励机制
5.4.1凝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特色文化
正如前文所述,团队文化对团队成员具有普遍性的软约束力,可通过有形的载体将无形的导向表现出来。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特色文化建设的过程并非朝夕之举,需要长期坚持核心价值观、坚守专业精神、坚守职业精神、坚守工匠精神,凝聚高职体育专业建设特色,将团队成员的个人进步发展与团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立足于高职院校发展历史、专业建设和团队建设,保持教师教学团队文化的弹性空间,保持团队建设内在活力,积极鼓励团队成员谋求突破,在紧密合作的基础上营造良好团队氛围。不同团队成员具有不同学力条件、专业技能和思维方式,这要求团队文化应具备强大包容性,尊重团队成员个性化差异,兼容并蓄,并通过成效宣传,促进团队粘性发展。
5.4.2完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激励机制
在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新形势下,体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与管理不仅仅是教学组织方式的优化创新,更是探索构建科学评价体系,实施有效内在激励的过程。因此,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评价参数,对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成效进行全面评价,客观全面描述特定时期内团队建设所取得的现实成效,并以此为参考,修正团队建设路径,优化团队建设方法。采取差别化的评价方式,根据团队成员的不同角色定位、专业类型、技术等级等,实施分类分层评价,客观判断团队个体对团队整体的贡献度。创新激励方式,将高职体育教学课程水平、协作能力、科研能力和资源利用状况等作为重要衡量指标,保证教师对教学资源的支配权,提高教师个体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5.5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系统的优化提升
注重对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挖掘运用,高职院校层面应高度重视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将其纳入自身战略管理体系,保证充足资源支持,全部门全力配合。组建团队建设的专家指导团队,发挥团队负责人优势,将相对分散的个人优势转化为团队建设优势,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型、结构化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教师教学岗位为起点,以体育课程为载体,建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运营保障体系,采用结构化的方式提升团队教学能力、培训能力、评价能力和服务能力,促进团队协同发展。坚持团队建设与管理的系统性,以组织协同、目标协同、资源协同和战略协同等方式,扩大团队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实现团队功能效益的最优化[5]。
6结语
综上所述,受学科特点、教学模式与目标导向等要素影响,当前高职体育教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中依然存在诸多短板与不足,不利于实现最优化的体育教学效果。因此,高职院校应摒弃传统陈旧的教学团队建设管理理念,建立健全基于全要素的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机制,充分把握新形势下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多元化特点,优化配置人力、物力和信息等资源要素,赋予体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更多发挥空间,为全面提升团队建设质效奠定基础,为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林,赵富学,张昌盛等.构成要素·价值创造·提升策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研究[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专题报告(学校体育分会).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院;,2023:2.
[2]王革.广东省体育学科“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體育科技文献通报,2020,28(5):5-6.
[3]尹成功.广西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双师型”教师创新团队的建设与探索[J].广西教育,2023,(30):82-85.
[4]何立佳.提质培优背景下体育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路径——以河北省高职院校为例[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3(6):30-33.
[5]唐大鹏,杨岚,戴雨露等.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团队建设研究——以河南农业大学公共体育教学俱乐部为例[J].体育科技,2021,42(5):137-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