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丽
《诗经》是我国古代诗歌的源头,也是一部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经典之作。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幻化成古典文学长廊上的一朵奇葩,千年之后依旧清香。尤以《国风》篇中,爱的缠绵,情的纯真,生的浪漫,更如奇葩上的露珠,锁住着最骄傲的美丽。这片孕育奇葩的国度,万水千山之内,浅徊低吟如星河日月永恒,爱美慕真仿佛也是生而注定!爱情赞歌的传唱,在天地间广布,《诗经·国风》中的爱情诗篇六十篇有余,数量众多,却篇篇如画如歌,这都来自生活的缔造!上古夏商,春秋战国,虽还是人类发展的“童年时期”,但农牧业的发达,国家的繁荣,已经是蓄势待发的新星,开始闪烁了文明的光芒。同时,生命热情的膨胀,催促着人们勤劳耕作,更激发着人们释放生命的渴望,爱情的气息开始弥漫。于是,在纯粹人性的指引下,人们开始追求醉人的爱情,希冀拥有幸福的婚姻。于是,一朵朵奇葩,逐渐绽放。
一、《诗经·国风》中爱情诗的审美呈现
(一)恋爱欢歌
《诗经·国风》中的爱情诗最为醉人心扉,尤其是他们在追求时或是心急如焚,或是如糖似蜜,更有的只能唯剩叹息,这些追求的美,被记载的诗篇灿若星河。开放的民风以及男女择偶的相对自由,使得《诗经》时代的民众勇敢地追求爱情,并引以为乐。《关雎》《褰裳》等皆是其中的优秀作品。
《关雎》乃《诗经》开篇第一首,也是《诗经·国风》中的首篇,以一双“关关”欢唱的雎鸟引出了男子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充满着甜蜜和快乐。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几千年前的那名男子,耳闻雎鸠和鸣之声,便萌发了青春的冲动。于是,爱情随着荇菜在哺育大地的弱水中,梦寐接着明晰。“左右流之”“左右采之”“左右芼之”,苦苦追随荇菜,如同捉住佳人的身影和芳香。期盼琴瑟之声、钟鼓之音,能回荡在她的耳畔,使她快乐。传情的琴音逐渐消逝,情却在心底根深蒂固!“寤寐思服”“辗转反侧”,企图忘记,反而只能让她的美更久地在心中凝固。这如雾中关雎一样的淑女,有着清脆的声音,身影始终恍惚。也罢,只管在这河之洲上徘徊吧,终有一天,或许有一场美丽的邂逅。求之不得,也是一种苦涩的美,执着的等待抑或爱的续写。
又如《褰裳》,“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豈无他人”。当时郑国,每年仲春,盛行男女在溱水和洧水的河畔,踏青游春,参加歌舞聚会,并在其中相亲择偶的习俗。女子直呼“轻狂的小子啊,狂妄又笨拙!”泼辣的言辞,掩饰不住心中泛起的爱怜之意,其实那不是泼辣,只是羞涩时为掩饰而调皮。这既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爱意,又恰到好处地激励了男子勇敢追求自己,可爱和聪明跃然纸上。
女子的言行也正反映了古代先民们在对待生命中存在的美好时,不躲闪,不排斥,更不禁欲的自然天性!能与之媲美的窃以为只有汉代诗篇《上邪》了。“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潜伏在心底深处爱的波涛汹涌,已不是封建禁欲主义所能压住了,这必须说,还要大声地说,要让天地动容!这大概就是从《诗经》里获得的无限勇气,蓄积的力量,所以才能如空谷梵唱,经久不衰!
(二)恋爱苦歌
元代大诗人元好问的一句“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摸鱼儿·雁丘词》)问得多少人潸然泪下?情,自天地初开以来,便风靡人间。然而数千年来,它始终神秘,永远似解非解。佛曰:“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四十二章经》)相思的摄人销魂,怕应是情最大的乐,也是最大的苦了!远古的人们,也不可逃脱,热恋中的男女,无不希望长相厮守。执手相对,挽手相随。即使短暂分离,也是莫大的痛苦。《采葛》中的女子,是男子魂牵梦萦的心上人,全诗以其夸张的艺术手法写一日之别如同三月、三秋、三岁之久,把对爱人的思念之情层层递进地表现出来。如今,诗已过千年,却依然有浓郁的檀香,能在现代人的心中燃烧。大概,再过千年,也依旧如此吧!再者,此诗的意境开阔,人在大地上采葛、采萧、采艾;而心,在三月、三秋、三岁中度过。三四月的草长莺飞,秋初和秋末的秋雨,三岁的花开花败,都是在一念之间俨然度过。存在虚虚实实世界里人儿的思念之情,怎不教人为之痛彻心扉,哀而惋惜?
又如,《子衿》中末章“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独白,令人生出无限遐想,可谓字少而意多。末尾的内心独白,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想象与客观现实的反差,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可谓“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文心雕龙·夸饰》)。女子思念恋人的苦涩心境可见一斑,这也正体现了远古人民已经不再是仅满足于温饱,而是对其精神世界有所追求了。
(三)婚姻颂歌
婚姻是爱情的最终归宿,无论何时“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都是对爱情最完美的希冀!“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双宿双飞,举案齐眉,都需要有自己的“家”,有了家才能结出爱情的果实,才能延续爱情的意义。爱情是浪漫的,但婚姻是现实的,步入婚姻的殿堂,则会少了一份浪漫,多几份责任,开始踏上一段新的生命旅途,领略别番生命的韵味。嫁,娶,怎么能不动人心魂?怎么能不以欢歌喜舞、美言华词来祝福?而这,似乎是生而就懂,无须社会进入到何种阶段,也无须精神文明建设到何种程度,《诗经》里早已有了这华丽的篇章!
《桃夭》可谓是婚恋诗里的画龙点睛之笔,首章两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以桃花起兴,桃花如人,人若桃花。清人姚际恒曾在《诗经通论》中说:“桃花色最艳,故以喻女子,开千古辞赋咏美人之祖。”后唐人崔护亦有“人面桃花相映红”(《题都城南庄》)的千古之句,许是惊诧眼前之景,一念之间忆起这《桃夭》,才得此佳句吧!可惜,他的故事多了一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悲剧!恰好相反的是此诗中却是良辰美景同在,桃花喻人固是美妙,但“宜其室家”“宜其家人”后“有蕡其实”“其叶蓁蓁”的幻想,无疑是为这如花女子画上最完美的结局。带着众人这般疼爱的祝福,幸福早已悄然来临。
以花喻人,不是一枝独秀。《诗经》中的《硕人》也独特地雕刻着另一些似花胜花的美人。《硕人》中有此句:“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以白茅芽、油脂、白色幼虫等,来喻美人的手指,肌肤、脖颈等形象细致。而首章的“硕人其颀,衣锦褧衣”说到,从嫁的姑娘,硕长秀颀,华丽锦服,使得“河水洋洋,北流活活”,奔腾的黄河之水,辛勤的渔翁正在撒网,也似专为婚礼助兴,美人在一片热闹的场面中,眼含情、面含笑地步入爱情的另一方天地—婚姻。
(四)弃妇悲歌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一阕《鹊桥仙》,给了人世间不能相守的痴男怨女们诸多的心灵慰藉。片刻相见的缠绵情思,足以抵过日日的朝欢暮乐,但若情已逝,纵使日日相守、夜夜相伴,也不过是对感情即逝的无谓挣扎。在《诗经》所描述的远古时代,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和狩猎工具的进步,以采摘活动为主的妇女已不占据主导地位,逐渐成为男子的附属品。于是,女子的悲剧命运便接踵而来。
《氓》中的女子也同样是个悲剧。《氓》是一首叙事诗,叙述的是女子的恋爱、婚变以及决绝离去,如桑的初生,葱绿到凋落。男子打着“抱布贸丝”的旗号,却另有所图。于是,他的积极、主动、大胆,便掳走了女子的心。殊不知,倾心之后,男子却成了她悲欢的根源:“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又如,《绿衣》中那位“心之忧矣,曷维其已”的妇女,因妾得宠而失位,无可告诉,只能在痛苦中煎熬,虽还有着夫妻名义,但实则也与被弃无异。《诗经·国风》中这类弃妇哀歌,凝聚着被弃妇人的血和泪,也同时反映女性不被尊重的客观事实,这是当时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藏之于人性中的一种自然天性。
二、《诗经·国风》中的爱情诗对后世的影响
(一)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诗经》作为一部情歌圣典,奠定了我国诗歌的优良传统。尤其是《国风》中反映婚姻爱情的诗作更是《诗经》具有永恒艺术魅力的重要原因,《诗经》中的情诗,广泛反映了那个时代男女对爱情的渴望和对实现生命价值的热忱。
首先,《诗经》奠定了我国古代诗歌的抒情传统。《诗经》中的爱情诗直接影响着屈原《离骚》的掩泪叹息以及《九章》中的忧愤深广,间接影响着后世中所有抒情诗文的创作。汉代乐府、《古诗十九首》,以及汉代双璧《孔雀东南飞》《木兰诗》无不继承着《诗经》的艺术魅力,就连古典主义的巅峰之作《红楼梦》中大观园的美景和意境,都如《诗经》里描绘的国度一样,大地是一片净土,不容污染,女子如天地初开的水做的,才情并茂,傲骨痴情!
其次,《诗经》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深厚基础。自《诗经》始,后世中再也不乏对现实的揭露以及对纯洁爱情的追求。南北朝《西洲曲》中的“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唐代《长恨歌》中的“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宋代婉约词《蝶恋花》中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元代戏剧《西厢记》中的“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等,这些经典之作正是有着《诗经》这处源水,汲取源水中的甘霖,才能另辟新土,才能开出傲世长存的艺术之花。
(二)对现代人的情感启示
《诗经·国风》中的爱情诗所体现出来的先秦人们的爱情理想,对我们现代人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自古以来,爱情的开始都是来之不易的,少了一线缘或是少了一丝的分,爱情的缘分有时就消逝了。纵观《诗经·国风》中的爱情诗,男女恋爱中的欢与喜、忧与乐,夫妻婚姻生活中的喜與悲、苦与甜,都是来之不易的,那时的人们也是万分珍惜的!这也就使得它虽已历千年,却经久弥香,为我们后世提供了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它给我们留下的启示意义主要有:
首先,爱是无功利性的。爱是如此简单,却又那么复杂。且爱情的本质在《诗经》里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虽也有忘情负义的小人,但更多的是为爱而唱的赞歌。爱,源于心灵的需要,源于对情的向往,是精神的升华。没有太多的功利心,也没有更多的利用心。但现代经济时代的到来,商品交易的逻辑延伸至人们各种思维上,并养成各种习惯性的交易思想,所谓的爱已不是心底泛起的爱慕之意,而是掺杂着各种不为人知的目的。很多人开始用自己的财富来换取他人的爱情。更甚的是,更多的人以自己的爱情来换取着别人的财富。爱情与婚姻本该纯真无瑕、天长地久,这也昭示着要求现代人对之必须有敬畏心、责任感。闪婚、裸婚的频频出现,虽是对爱情和婚姻新的诠释,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应值得重视!《诗经》中的爱情诗让我们得以领悟到真爱的芬芳,让我们在这些诗歌中增添关于爱情和婚姻的沉思和反思。
其次,爱是理智的。《诗经》里的时代环境虽还是奴隶制时期,社会风尚存在原始的痕迹,更有奴隶压迫的落后制度,再加上战争、自然灾害频发,但人们心灵深处还是受着天地灵气的熏染,尚存一定的朦胧稚嫩,精神世界没有很大的“所谓文明”的侵染。然而,我们现在的时代虽在经济技术、文化程度上有了翻天覆地的进步,但也迎来了更多人性倒退的问题。品味《诗经》的诗境和意境,能起到陶冶性情、蕴养气度的作用。处在现代社会的人,更要在《诗经》中修身、修心,不被现代浮夸、浮躁的思想所迷乱,不曲解人之本性的欲望,更不为这些燃烧的欲望乱了理智,迷住心智,如此才能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念,理解生与爱的真正意义。
爱情于人是美,千古皆然,没有人排斥爱情,更没有人不向往甜蜜的爱情,《诗经》中那些为爱执着追求,为情如痴如醉者不在少数,他们为了自己的爱情勇敢追求,为自己的幸福不懈努力。这些爱情勇敢的追求者,启发我们对爱情最美的幻想,对婚姻生活的满足,敢于去追求自己心中所爱,更要珍惜和珍爱身边的伴侣,引导我们学会相濡以沫,同甘共苦地处理婚姻上的问题,心中若有这种念想,那么,现世上很多的婚姻悲剧则会越来越少!
《诗经·国风》中的爱情诗让我们观摩到了先秦民众的爱情、婚姻生活。通过对爱情诗的解读、分析和研究,我们也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在这流传千年的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殷殷绵绵的情感,给予我们现代人深刻的启示意义,使我们更深刻、更理性地看待爱情,追求我们的幸福。“蒹葭萋萋,白露未晞”,古老的恋歌仍在奏响,然城已倾,佳人老去,但爱情仍在这世间袅袅婷婷,若即若离,让我们于漫长人世啜饮满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