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志强 冯俊涵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这是《史记》所载汉高祖刘邦对于“智圣”张良的由衷赞叹。鸿门宴之初,“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刘邦集团形势危急。千钧一发之际,张良审时度势、巧妙布局,使得宴会中的众客各就其位,从而在不知不觉之间将鸿门宴这一原本应由东道主项羽主持的盛宴,演变成为由其主导的众客的盛宴。
一、侠客的蝶变
宋代名家徐钧在《项伯》诗中说:“霸上孤军势莫支,鸿门一剑事尤危。射阳不与留侯旧,楚汉兴亡未可知。”可想而知,如果不是项伯与张良有老交情,又夜访汉营的话,鸿门宴乃至楚汉相争的最终结局恐怕都难以预料。然而,历史没有偶然与假设,只有必然与因果。因此,这样的序幕才是历史的必然。
诗仙李白曾慨叹:“子房未虎啸,破产不为家。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早年的张良,以其侠客之名著称于世,其坎坷的奋斗经历堪称传奇。张良原是韩国贵族后代,其家族“五世相韩”,广有声名、地位显赫。秦灭六国后,身负国仇家恨的张良,走上了一条复杂艰辛的抗争之路。从表面上看,张良的崇尚侠义,只是一种游侠经历。但是,由于有着“反秦复韩”的政治抱负,张良雇请力士谋刺秦始皇的壮举才显得鹤立鸡群。后来,在谋刺始皇失败、藏身下邳的情况下,张良又救下了项伯。这也不是单纯的江湖情谊,主要因为在反抗暴秦这一点上,张良与项伯意气相投、志同道合,是不离不弃的生死之交。换言之,张良与项伯之所以惺惺相惜,皆源于二者都秉承着“重然诺,轻生死:感恩遇,报知己”的侠客信条。
弗洛伊德说:“人生就像弈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可能悔棋。”张良的人生之路并非坦途,也经历过上下求索、实践检验、自我认知、补救重塑等一系列的心路历程。但是,正是由于张良存道于心、格局高远,起初立志“反秦复韩”,后来修正为“助刘兴汉”,从而成功地完成了由侠客到谋圣的角色转变,如同一位高明的棋手,既先人一步,又日臻完美,并最终修成正果。
二、伯乐的慧眼
张良慧眼识才,将己方阵营中刘邦、樊哙等君臣的优点发挥到了极致。
宋代苏轼的《留侯论》中说:“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可见,正是在张良的正确引导下,刘邦君臣才得以上下一心,真正做到了“忍小忿而就大谋”。
(一)发掘刘邦善于交际、能言善辩、攻心有术的潜能
刘邦其人,胸有大志、能屈能伸;关键时刻,往往能够忍辱负重、顾全大局。作为常走江湖、讲究义气千秋的场面中人,刘邦为人豪爽仗义,守江湖道义,不亏欠朋友。对讲究仁义的不速之客项伯而言,刘邦的低调与隐忍正中其怀。在《鸿门宴》中,有两个人谈到“不义”之诫。其一,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不可不语。”其二,项伯对项王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这并非偶然,恰恰说明张良与项伯是志趣相投的同道中人。于是,刘邦以义当先,对项伯投其所好,委曲求全,不遗余力地加以取悦、感化,终于打动了项伯,从而化敌为友,并成为己方难得的内应。
而在项羽面前,刘邦毕恭毕敬,摆出一副忠臣遭谗的面孔,屡次以卑下的小臣子自居,如一位口若悬河的说客,信誓旦旦、满腹委屈地渴求得到高高在上的项羽将军的宽恕与原谅。与亭长出身的沛公刘邦不同,楚国贵族出身的项羽,目空一切、迷信武力、刚愎自用、好大喜功、意气用事、目光短浅。
(二)发挥樊哙智勇双全、大巧若拙、临机敢断的优点,出奇制胜
樊哙冲撞卫士,勇闯军帐,引起了项王的警觉。于是,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这整场宴会中独一无二的“客”字,出自睥睨天下、傲视群雄的霸王项羽之口,足见樊哙的势不可当、勇气可嘉。而在畅饮斗卮酒、切啖生彘肩之后,樊哙又据理力争、步步为营、慷慨陈词,而其“此亡秦之续耳!”的点睛之语振聋发聩,足以使项羽也不得不有所顾忌,警醒起来,在如何处置宴席前的刘备等人的问题上权衡利弊。正是张良的慧眼识人,才使得“粗人”樊哙能够特立独行、大放异彩。至于色厉内荏的项王,虽则正面肯定了樊哙的神勇,呼之为“壮士”,却也从侧面反映出其肤浅、平庸的执政水准,即快意恩仇的匹夫之勇有余,恩威并施的统御之术不足。
三、侠客、刺客、看客、说客:项羽一方众客的表现
从战略上来看,项羽一方麻痹大意,太过轻敌,从未把刘邦一方放在眼里,更未团结一致、共同对敌。其内部派系林立、貌合神离、进退失据,忠厚的侠客项伯、尴尬的刺客项庄、超然的看客项羽、絮叨的说客范增,各自为战,彼此掣肘。
鸿门宴上,刺客项庄舞剑、侠客项伯阻拦的插曲,使得项庄进退维谷的刺客形象、项王隔岸观火的看客形象显露无遗,充分展示了项羽集团内部重大的政见分歧。面对项伯的有恃无恐、节外生枝,作为奉命行事的刺客,项庄左右为难、处境尴尬、投鼠忌器、进退维谷。然而,项伯对刘邦的百般偏袒,却似乎得到了项王的默许甚至认可。因为,在治国理政的政治主张上,项伯等人一贯注重道义,主张以德服众、论功行赏;而范增等人则更看重武力征服,自矜功伐、恃强凌弱。作为当时实际上的最高施政者,对于王道与霸道兼顾的治国之道,何者为先、何者为重,项羽本人也是瞻前顾后、举棋不定的。因而,面对形形色色的食客,作为鸿门宴这场盛宴的东道主,项羽思前想后、犹豫不决,恍如一位隔岸观火的看客,少有一锤定音的应对之策,略显得呆板、木讷,甚至有时不假思索、弄巧成拙。在与对方看似言谈甚欢的只言片语之间,项羽竟然若无其事、举重若轻地出卖了历经艰险投靠己方的不速之客—曹无伤。
四、客卿的机变
而从战术上来看,鸿门宴的成败实为双方两位谋臣的对决。
张良是一位特殊的“客”。他“为韩王送沛公”,起初只是奉主公韩王成之命,并且以客卿身份来临时帮助刘邦出谋划策。客卿的身份,使得项羽一方对张良产生了非敌非友的错觉。正是依靠客卿身份的掩护,在最后的献宝辞谢项王、范增的环节后,几乎被忽视的张良才能完美收官、全身而退,展现出足智多谋的大智慧。
而范增的筹划则显得仓促、突兀,不够缜密,更缺乏可持续的操作性。虽然,范增敏锐地察觉到刘邦必将成为项王的心腹大患,告诫项羽“急击勿失!”又激励项庄:“若属皆且为所虏!”并对众人感慨:“吾属今为之虏矣!”但在己方兵强马壮、刘邦负荆请罪的前提下,其痛心疾首地大声疾呼却难以令人心服口服,反而显得耸人听闻。作为项羽一方的谋臣,范增始终未能认清张良的本来面目,更没有意识到己方阵营失败的根源所在—君臣有隙、上下不和。
身为谋臣,本应“每临大事有静气”;但因为刘邦的金蝉脱壳,范增就气急败坏地骂道:“竖子不足与谋!”范增以长辈自居的痛斥,使得一向看重颜面的项王威信扫地,在众人面前十分难堪,君臣之间难免心生芥蒂。而范增兼集亚父、副手、谋臣等多重身份于一身,角色互相干扰、牵扯不清。他的跳戏、串戏,恰恰说明他所承担的角色过多、过滥,从而难以把握。
然而,鸿门宴结束后,一介谋臣范增并未亡羊补牢、减权正位,摆正自己与主公项羽的关系。后来,弃楚归汉的谋士陈平施展诡异的待客之道,命人故意用粗茶淡饭招待项王的使者,并表示只给亚父范增的使者享用上等酒席。果然,猜忌、多疑的项王中了陈平的离间计,下逐客令,赶走了股肱之臣范增。最终,在返乡途中,范增于忧愤中病死。
总之,在鸿门宴的众多人物即众客中,张良无疑是其中的灵魂与关键。古诗云:“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正是张良由侠客到客卿角色的出色转换,才使得他自己华丽转身、蝶变成圣,进而促使鸿门宴的主导权发生了易位,成功地使项王主持的王者霸主的盛宴演变成为谋臣说客主导的众客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