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涵竹
百年风霜雪雨,百年大浪淘沙。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总结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开辟未来。唐太宗李世民曾言:“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我们在当下应当做到鉴古知今,观往知来,把握历史脉络,总结前人经验,争取做到举一反三,以更好“知来”。
岁月的洪流呼啸而过。观往,是指当我们回首过去时,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个割裂的历史事件,更多的是系统性地进行考察,从而尽可能寻找出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前有隋炀帝残暴荒诞、不得民心,泱泱隋朝毁于一旦;后有唐太宗李世民引以为戒,洞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勤政为民,开启“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如此见出而知入,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归纳出时间轴上发展的一般规律,对于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预判。
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过于依赖历史经验是行不通的。历史发展一定程度上具有必然性,拘于时代特定背景,人们所作出的选择多少会带着一些无奈与妥协。西汉初期百废俱兴,社会动荡不安,遗留的社会矛盾使得汉高祖刘邦无法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只能采取无为而治的方式维护社会稳定。因此,即使总结了具体的历史规律,也不一定能够顺利地预知未来。因为“今天”是具体而鲜活的,它横亘在“过去”的历史与遥远的“未来”之间。由于经济水平、社会背景不同,每一个时代的“今天”都有其独特性。纵然诸如唯物史观对历史问题的总看法在每个历史阶段都适用,共同的历史规律也只能给予人们思想上的指引,真正为变革社会起到推动作用的具体做法仍需要结合实际。
因此,即使无法推定和预知未来,“观往”也不是无用的。因为“无用论”相当于否认了人作为主体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探索作用和主观能动性。我们需要明白,历史的力量和作用不仅仅在于规律存在与否,而是在于我们如何理解和诠释。过往之所以能跨越时空的界限,是因为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并将它们转化为服务于我们的力量。从历史上的几次生产技术革新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不断地改进生产工具,不断探索更高效、更便捷的生产方式,这都反映了人类探索和追求美好事物的本性。这种个体的本性在群体的生产活动中凝聚成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让我们与历史、过往、文化以及他人之间产生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带着目的面对历史,去探索对认识未来直接有益的提示;我们带着目的考察历史规律,抓住直接服务于目标的關键环节,利用规律来完成心中的设想。
“知来”从不仅仅是规律所指引的方向,更是我们可以创造的未来的模样。此刻,“观往知来”勾连起了过去、当下和未来,连接着客观现状与美好愿景。“知所从来,方明所去”,这才是真正的智慧。目前,我们立足于当下这个不确定因素激增的客观环境中,这更要求我们用系统的思维考量历史,在多元复杂的时代环境中把握好客观条件,以史明鉴,知古鉴今,作出更加科学的预判和切实的规划,开创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