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灸疗法联合手法推拿对颈源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和颈动脉血流阻力指数的影响

2024-05-12 01:39路广利赵红霞郭淑霞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9期
关键词:颈源颈椎颈动脉

路广利 赵红霞 郭淑霞

郑州人民医院中医科,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颈源性失眠是临床常见的睡眠障碍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短、入睡困难、易惊醒,同时伴有头晕、白天情绪和行为控制能力低、头颈和肩背部疼痛、肢体发凉等现象,严重时还会引发其他头颈部动脉和神经性疾病。目前,临床针对颈源性失眠多采用西医镇静药物和传统中医手法推拿治疗,常规西医药物治疗能够有效稳定患者情绪,降低交感神经刺激和大脑兴奋程度,进而提高其临床症状表现,不过该方案应用周期极长,药物副作用和成瘾依赖性较重,而手法推拿治疗效果存行时间又较短,效果不够持久,且难以从根本上提高患者脑部和颈椎动脉血液循环恢复能力,治疗停止后病症复发甚至加重可能性仍旧存在[1]。而参照中医理论,颈源性失眠多是由于患者脏腑功能失调,素体虚弱,正气不足,外加出现颈椎退行性改变、颈部肌肉劳损等病症而导致颈部血液循环不畅,颈动脉血供不足,最终表现为失眠多梦、头目晕眩和情绪调节障碍,所以中医认为,针对颈源性失眠应从疏理颈部乃至全身气血、通经、活络、行气,并调节颈椎骨体、肌群等组织入手[2]。为此,本研究提出精灸疗法联合手法推拿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方案,并对我院2022年4月—2023年2月收治的82例颈源性失眠患者进行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2年4月—2023年2月收治的82例颈源性失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其中研究组男26例,女15例,年龄29~53岁,平均年龄(41.30±3.35)岁,病程2.5~4.9个月,平均病程(3.53±0.51)个月;对照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30~55岁,平均年龄(42.10±3.40)岁,病程2.6~4.7个月,平均病程(3.60±0.58)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诊断标准 符合《中国成人失眠伴抑郁焦虑诊治专家共识》[3]标准,即:(1)患者出现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睡浅早醒、睡眠维持困难,睡醒后精力依旧不足或难以再次入睡,白天易感困倦疲劳等症状;(2)伴有头颈和肩背部疼痛,同时存在头晕目眩、情绪躁动、瞳孔扩大、肢体发凉或麻木等症状;(3)X线检查显示患者出现颈部动脉血管痉挛、管腔狭窄等。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年龄≤55岁,临床资料完整,一般情况良好,且无严重基础性疾病,无严重脏器病变,可耐受常规检查及治疗;(2)无凝血功能异常、意识及智力障碍或其他先天性疾病;(3)未因颈源性失眠进行过临床治疗;(4)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正在参加其他临床试验者;(2)不配合研究者。

1.4 方法 两组治疗周期均为2周,其中对照组采用手法推拿治疗,即患者取俯卧位,颈肩部自然放松平伸,医护人员位于头颈处,先轻柔抚摸患者两颊放松其面部肌肉,5min后,医生一手托起患者下颌,另一只手抵住后枕部,缓慢拉伸颈部关节,并叮嘱患者随拉伸做呼吸运动,持续5min,后按照同样步骤依次做颈部后仰和左右偏颈,各自持续5min,最后提拿患者双肩斜方肌、冈上肌,并摁按肩井穴,随后五指平摊,自患者额部至头顶进行五线指揉,至百会后以指扣终止。治疗1次/d,5d/周。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精灸疗法,即:使用黄金艾绒手搓成长约3mm的艾锥形小艾炷,置于穴位直接灸。选穴时以大椎、百会、心俞、安眠、神门、夹脊、风池、肩井、太阳、太冲、足三里等穴为主,患者取坐位,在皮肤穴位上蘸取少许水增加黏附性后,放置小艾炷并点燃,燃烧至患者感觉灼痛时压灭,每个穴位施灸3壮,施灸结束后在施灸穴位上涂抹紫草油保护,若仍出现发泡,立即使用烫伤药膏等处理。治疗1次/d,3次/周,且与手法推拿联用时,需在推拿后进行,并相隔不超过30min。

1.5 观察指标 (1)疗效评价[4]:显效:患者失眠等症状消失,且PSQI评分改善≥90%;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好转,且20%≤PSQI评分改善<90%;无效:患者临床症状表现无好转,且PSQI评分改善<20%。(2)颈部血液循环状态: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两组颈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和阻力指数(RI)[5]。(3)生活质量: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本院自制量表评估两组生活质量,评分项包括日常生活能力、心理状态、社会功能和肢体功能等,量表满分100分,最终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4)睡眠质量: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定量表(PSQI)[6]评估两组睡眠质量,PSQI满分21分,最终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5)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结束后3d,记录两组入睡所需时间、睡眠维持时间和夜间苏醒人数。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5.145,P=0.023<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2.2 两组颈动脉血液循环状态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颈动脉EDV高于对照组,RI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颈动脉血液循环状态比较

2.3 两组睡眠及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睡眠及生活质量比较分)

2.4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研究组入睡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睡眠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且夜间苏醒人数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3 讨论

既往临床研究显示[7-8],颈源性失眠是由于患者颈椎退变、失稳等颈部疾病导致交感神经压迫,进而增加大脑兴奋程度,并发颈椎动脉压迫或狭窄,导致脑部血供不足,最终引发睡眠障碍、情绪调节系统紊乱等一系列异常体征。因此对于颈源性失眠的临床治疗,应该以打通颈椎动脉供血,改善脑部缺血、乏氧状况为目标,借助精灸、推拿等治疗措施,缓解血氧供给压力,改善头颈部气血循环,促使睡眠和生活状态趋于正常,进而稳定引导患者病症向良性发展[9]。

手法推拿也即选用针对性推拿手法调整椎体关节和肌肉组织,不仅能够减轻头颈部肌肉和骨质损伤,纠正其错位偏离的正常关系,还可以降低交感神经刺激,减轻患者大脑异常兴奋[10-11]。所以既往临床实践中,手法推拿被认为非药物和无创治疗颈源性失眠的良好选择。不过该治疗方案也有着些许不足,首先受限于患者体质下降等因素影响,手法推拿治疗维持效果较短,同时难以从根本上缓解头颈部气血循环,治标不治本。为此,本研究提出了精灸疗法联合手法推拿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方案。中医理论中将颈源性失眠病理表现归属于“不寐”等范畴,《灵枢》中也曾简明提出,“故邪中于颈……目不瞑、学不寐、不得卧”,所以中医上多将疏理颈部经络气血,并纠正颈椎与肌肉劳损作为治疗颈源性失眠的第一要点,而这也是手法推拿治疗的主要理念,同样的,精灸疗法也是从此出发。精灸时选穴大椎、百会、心俞、安眠、神门、夹脊、风池、肩井、太阳、太冲、足三里等,其中风池位于项后,近于头部,《通玄赋》中也提到“头晕目眩、失眠多梦皆觅风池”,灸之可调节颈部阴阳气血,百会为头部经脉交汇处,活之能充盈阳气,心俞和安眠可定惊镇静,宁心安神,遂失眠自除,而夹脊、大椎和肩井作为颈椎部重要穴位,同样有着促进局部气血调节、上下交通的治疗效果,此外,太阳和太冲主冲任正和、温补阴阳,神门和足三里亦可益气养血、熄风化瘀、疏经通络,调节机体气机[12-13]。李春华等[14]的研究中也提到,精灸疗法与手法推拿合用所形成的颈源性失眠临床治疗新模式,不仅可以借助精灸激活患者经脉,还能够使用推拿手法调节颈椎和肌肉损伤,缓解由此造成的颈动脉血管和神经组织压迫及周围软组织痉挛,进而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有利于从病因本源入手减轻病症表现,同时也避免了单一精灸或手法推拿使得疗效不够显著的治疗弊端。本文中,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且入睡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睡眠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夜间苏醒人数少于对照组,再次表明精灸疗法联合手法推拿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要更好。分析其原因:一方面借助精灸经络行气疏通患者气血循环,调节其气机表现;另一方面从改善颈椎与脑部血液微循环和解除颈动脉血管与神经压迫出发,充分提高机体脑部神经和颈动脉血液循环状态自主调节能力,改善临床症状,也降低了病症复发风险。同时,EDV与RI作为颈动脉血氧供给及血液循环重要指标,能够准确反映脑神经和头颈部血液循环机制损伤程度和动态变化[15]。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颈动脉EDV高于对照组,RI低于对照组,进一步证实精灸疗法联合手法推拿能够在改善患者颈椎及脑部气血自主调节机制的同时,缓解头颈部血流紊乱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和睡眠功能,真正做到贯通经络气血,通筋复脉和内里修复颈动脉受压迫血管和神经组织的标本兼治,使得疗效相辅相成,多层面综合治疗效果突出。不过受限于本研究样本数量局限性,后续仍需深入探究精灸疗法联合手法推拿对颈源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和颈动脉血流状态的影响。

综上所述,精灸疗法联合手法推拿治疗颈源性失眠效果显著,能够最大限度活血行气、舒筋活络,并纠正颈椎与肌肉组织损伤,进而缓解患者颈动脉血液循环,同时解除神经组织压迫,提高生活和睡眠质量,值得优先选择应用。

猜你喜欢
颈源颈椎颈动脉
颈椎不能承受之重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以“四天穴”为主针刺治疗颈源性耳鸣验案
通督调神针法结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观察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颈椎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弹拨颈外横突治疗点治疗颈源性肩周炎12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