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与梦想的诗意映照

2024-05-12 10:39崔国发
鸭绿江 2024年4期
关键词:散文诗露珠乡愁

崔国发

作为一个文学寻路者,辽宁作家张少恩在他的散文诗中找到了大地与梦想。出于对生生不息的庄稼的致敬,他以一颗诗心照亮了大地上的万物,作品里流淌着日常生活的经验、时光流转的深思与乡愁萦绕的情愫。他的作品血肉丰沛而情感深沉,气象浑雄而魄力宏大,笔力峻厚而相济刚柔,胸次开阔而晓畅洞达。作为一个多年从事散文诗写作的“文学的痴心汉,诗歌的朝圣者”,他的作品散见于全国百家报刊杂志,收入多家选本,曾由作家出版社出版《雄辩的青春》。这本由万卷出版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大地上的庄稼》,收录了作者20多年来创作的141章散文诗作品。这些作品编成7辑。作者以“山野之人、农民根脉”自况,他的这些作品就像他笔下厚植的可亲、可敬、可爱的庄稼一样,绿叶葱茏而怡心,果实飘香而沁脾,气韵生动而畅神,而又直面命运的坚韧与隐忍,实现了灵魂与精神在大地上的一次深深的扎根。

灵魂的露珠

诗可以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张少恩的散文诗来自灵魂又照耀灵魂,看《大地上的庄稼》,纷披的叶片上托起了心灵的露珠,思想在这里显得鲜活明亮。一粒粒晶莹的露珠,折射着太阳的光辉。作者仿佛是一位被美照亮了灵魂的歌者,在本书序言中说“梦想是对生命的滋润;诗歌是对灵魂的观照”“心灵时有刹那地颤动。像晨光里一颗热泪盈眶的露珠”。可见,灵魂的诗来自生命深处的脉动,来自“润物细无声”的清露的滋养、疏瀹与澡雪。诗人“凝视一滴露珠,看它怎样地丰盈”,他“用苦难之光赎回真理之身”;或把额头举得更高更远,招引真理的锋芒;或如一只持守梦想天空的鹰,不停地探求着真理;或渴望浴火重生的灵魂,“露珠上的光芒叫醒了我哑默的喉咙”。他相信“露珠可以润喉,让我唱出时代的光芒”,更确认“生命必须是燃烧状的”“存在或是盛开,或是结果,或酝酿吐芽!即使死亡也要让飘散的灵魂像蝴蝶一样飞”,可见诗来自灵魂又归于灵魂,主体灵魂与生命的同构关系,借由露珠、鹰、蝴蝶等意象或客体的对应,形成了思想含量与艺术能量的转换关系。

生活的地气

好的散文诗,要求诗人以厚重、扎实、诗情洋溢着现实主义精神,做到“烟火漫卷”。作者从日常生活出发,抵达情感的纵深与人生的本质。将“地气”接入散文诗,意味着诗人必须介入到那最有质感、最为朴茂、最能体现生活真实的生活现场,即所谓在场,回答好“散文诗如何更有效地回应现实”这个问题。只有建立在广阔田野与绿色原野上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使散文诗有烟火气、无功利心,再经由作者充满激情的想象与入木三分的思考与创造,让散文诗从“实然”到“应然”,实现“实然”与“应然”的高度统一。张少恩的散文诗便是在这原汁原味的生活中触发灵感、激活灵性、拷问灵魂。庄稼之于大地总是富于深情,作者之所以虔诚地融入火热的生活,永葆赤子之心,“把太阳的光芒落在实处”,是因为“大地上的庄稼恩重如山”“母爱般宽广的田野是我心灵的朝向,令我沉醉、流连,无限地欢喜和依恋”。诗人爱“低处的生活”,喜在高处思考,他把自己的“心与辽阔的田野交换思想”,把他的爱纳入大地恢宏的体系,看见那沉甸甸的稻穗、柔韧的菖蒲、袅娜的芦苇、辛勤的蜜蜂,听见遍地的虫鸣、丰收的嘹亮,茂密的枝叶在风声里的絮语……诗人从内心深处“总能找到鼓舞的力量”。作者与稻乡建立血缘关系,生命就有了依靠,他的散文诗是从地气中萃取出来的精品。

花朵的异彩

春兰秋菊,殊有芬芳;姚黄魏紫,各呈异彩。张少恩的散文诗是有独特性、辨识度的,他认为“诗必须有自己的异响”。他在本书的序中坦言:“我时常感到沉闷,甚至疑惑——为什么要受困于固有的东西,沿旧词语的路线走。我想给词语洗牌,让它摩擦、碰撞,溅出耀眼的火花,发出异音。”这正如他笔下写的各种各样的花朵,如狂野的玫瑰、“黄玫瑰独辟蹊径的开辟”,又如“新的词语是创世纪的斧头,是生命与灵魂优异的载体。必须获取这神力,对僵化的思想和逻辑各个击破。”(《俄耳甫斯手捧的是黄玫瑰》)曾几何时,一些散文诗从题材到写法都很陈旧,同质化而没有新意,缺少创新性,根子就在于诗者闭门造车、无土栽培。张少恩的创作却能异质变构,异彩纷呈,“丁香也让我敬畏——深邃的姚紫,高贵的气息,精巧又细微的花瓣透出其卓异的思维。”(《哦,丁香》)强调的是卓异思维。他从荷花、格桑花、马莲花、梨花、芦花等的鲜明个性与相异特点中获得自然、人生与艺术的启示,在守正与创新、推陈与出新之间找到新颖独特之处,进而自成一家,独树一帜,别具一格,努力促成了文本新質的生成。“春天来了,每一朵花都有开天辟地之力!” 艺术创作如此,实现人生的价值莫不如是:创新是人的发展的灵魂。

万物的灵性

张少恩的散文诗,追求具象与抽象、物性与人情的融合。具象即天地、万物,抽象即是灵性、心魂;物性即物理属性,人情属于社会属性。它们之间的统合,及物生情,即器见道,使散文诗赋得深情与深意,这是一种关乎物、情、理,并相辅相成的通灵物学或博物诗学。在张少恩的作品里,干净的枝柯、金丝柳、风中的一丛芍药、枯萎的野草、桃花、缤纷的落叶、白杨林中的鹊、蝴蝶和蜜蜂等等尽入诗行,无论是写植物还是写动物,都是人的内心情感世界的外化表达,或者说,托物言志,借物抒情,于物性中见人情,物的象征与隐喻,直通人的内心与灵魂,物与人在散文诗中始终处于一种对话关系,以物为镜,以诗为媒,诗人让我们完成了一种情感教育或理性启悟。“我要配合风的行动,体现风的意识,风一样抚触万物。比哲学还哲学,比宗教还宗教,那是天籁与地籁的融合;是幽邃的隐喻;是创造世界的能手。”(《像风一样触摸万物》)“阳光的意图万物都领会,春天的思想也总能及时到达所有的枝条和根茎。”(《阳光的意图万物都领会》)“人间三月,道出万物的玄机,所有的存在都卓尔不凡”“春天,所有的思想和事物都紧密相连。”(《三月,道出万物的玄机》)诗人与万物建立了双向激活的能动关系,或建立了心与物的关系。《礼记·乐记》说:“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心内在地感触于物,物外在地作用于心,对于物的顿悟,源自对生命本身的感受。诗人是通灵者,物我相契,灵性便附体且聚魂也。

梦想的翅膀

张少恩善于在散文诗中筑梦追梦。这梦想是大地的梦想,是大地上的庄稼成长中的梦想,是透着岁月辉光的梦想。梦的幽影系于诗的想象,它常会摇荡性情,恰如钟嵘在《诗品》中所言:“灵祇待之以致飨,幽微借之以昭告。”无论是“幽影”还是“幽夜的梦”,都要求诗人把握住“性靈与灵机、遐思和虚幻”。散文诗如果没有想象与梦想,诗的美神便不会翩然降临。明乎此,张少恩这样写道:“幽影砸向石头,溅起了火花。颤巍巍藤勾连星辰,去圆自己的梦。”(《夏至》)“美好的梦想,是最兴旺的期货市场……/丰沛的夏日,我爱它的夜色。信心在遐思和虚幻中出尘。”(《幽夜的梦》)原来这梦想、遐思或虚幻的想象,也来自生活真实的感召。虚实真幻的交织,超凡脱俗的联想,使散文诗别具新趣,空灵超隽,灵魂摇曳与婆娑。诗人确认繁茂是大地的自豪与荣耀,秋天不是阳光的磨损而是梦想的擦亮,人间的灯火因梦想而分外明亮,这不仅仅是对大地的情深一往,也是诗人心中对于大地价值的一种执着的追求。“我梦见风舞动着葱茏的青纱帐;/梦见我披着滂沱的大雨登上山冈。/梦是我,我是梦。我在夏末秋初为大地的丰收交付了定金”“我是我梦的水手,在云间升帆;/我是我梦的农夫,一手老茧直通硕果累累的收成。”(《鲜活的生命赖于诗意的手巧》)──作者的梦想是什么呢?是大地、山川满身葱茏,是瞬间获取的满枝甜美,是风舞动着葱茏的青纱帐,是为大地的丰收交付的定金,是思想进入风雨的核心,为丰饶的秋天披肝沥胆,是明月为光荣的秋天锦上添花,是灯火在梦乡里结籽,是每一粒果实穿越风雨都身怀绝技……雨果说:“想象就是深度。”这深度就是表达感情与表现生活的深度。诗人与大地的梦想击掌,他的散文诗“长出乘风破浪的翅膀,喜遇天使飞翔的诞辰”(《大地是装满天籁的吉他》),作者的心灵与诗歌,均乘着想象的翅膀,在散文诗艺术的天空中,向着梦与远方振翅高翔。

浓郁的乡愁

张少恩的散文诗,从现实故乡到诗歌故乡,书写的是发自肺腑的生命的乡愁、亲情的真爱、敷着月光的回忆与沉思,以及对精神的反哺与施洗。诗人念念不忘故乡大西沟深邃、清澈、宁静而致远的夜晚,念念不忘乡间的光影和一缕缕温暖的炊烟,念念不忘孩童时代紫燕呢喃、自己也深情据守的老宅,念念不忘父亲的一场大雨和娘的大雪,情有所动,心有所感,回到初心,回到自己出发的地方,他始终坚守,乡愁永是心灵的朝向。每当诗人看见那一盏摇曳的烛光,或者听见白毛草喊着月色的好,诗人都有着刻骨铭心的生命体验与生活感知,故乡便成为诗人鲜明而深挚的精神印记。行走在故乡丰收的田野上,诗人仿佛看见父亲粗糙的大手分蘖出精细的农业,仿佛又感受到母亲劳作的幅度像田野一样宽广。他在《一盏灯火不断地向我发散人间的温暖》中写道:“有时我侧耳倾听故乡隐秘的声息;倾听草木芳香的窸窣。/故乡的路虽崎岖,却是回放自己的唯一途径。二姐接替的那盏灯火,在那棵沧桑的老槐树旁不断地向我发散人间的温暖。”著名作家汪曾祺说:“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作为一位“城市寄居蟹、乡愁领受人”,渐走渐远的乡土,越来越浓的乡愁,诗人知道在阔别故乡很久之后,如何确认精神坐标、在心中安置浓郁的乡愁,如何让灼烫的乡情闪耀着诗意的光芒,如何从浓浓的亲情与淡淡的感伤里找到生命的魂路。

读张少恩的散文诗,我们获得生命的朴素与敦厚,也领略到大地的广袤与温暖。他的作品立魂魄、闪异彩、带露珠、接地气、通万物、连乡愁、有情怀,既有高迈的人生境界,又有幽微的人间真情,更有深长的思想意味。他的散文诗踔厉发越,振采练情,一定会因为精神的充实与饱满、气质的丰富与高贵、诗意的氤氲与华严、技法的别致与异响而赢得读者的垂青。

猜你喜欢
散文诗露珠乡愁
2024 《散文诗》征订
永远的乡愁
乡愁
制造露珠
散文诗八骏
九月的乡愁
小露珠去哪儿了
露珠
散文诗(选二)
露珠亮闪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