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凯 王显清 高森
摘 要:符合时代特性的发展战略对于大学生志愿服务力量投入乡村振兴、化解环境风险、建构自身的行动逻辑至关重要。对于处在适应性变革时期的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力量来说,认识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乡村振兴格局,明确自身所面临的能力不足风险、环境变化风险,是提升自身时代环境适应度和组织行为能力,适应乡村振兴发展的基本条件。高校及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须审视青年志愿服务力量自成体系投入乡村振兴战略的尝试,加强对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的领导与支持,并着力推动服务型和研究型人才培育;须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力量以“国家助手”的角色定位,从自身学科专长出发加入乡村振兴,打造政府与志愿服务力量“互补、互塑”的新型合作关系;须推进信息技术与志愿服务以实现人的联结为核心目标的深度融合,化解网络情境下的风险与挑战,提升志愿服务效能。此外,还需加强理论研究,建设开放协作的理论合作研究网络,打造完备的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理论体系。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风险化解与行动逻辑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4)05-0094-04
“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1],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提出了殷切期待和谆谆嘱托。作为时代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志愿者响应党和国家号召积极作为,勇于奉献,对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志愿服务力量迅速成长,已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青年力量。大学生志愿者因其较为全面的综合知识、专业优势以及相当的规模和体量,成为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支不可忽略的青年队伍。伴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的历史性社会进程,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的时代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志愿服务力量的迅速扩张凸显出一系列的新问题。此外,网络时代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带来复杂挑战。基于新时代下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所面临的机遇、风险及挑战,从机制建设、行动逻辑构建角度分析,提出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适应性变革的时代路径,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进一步融入乡村振兴战略。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发展现状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志愿服务,起源自20世纪80年代,而发展相对滞后的乡村一开始就是志愿服务关注的重点。截至2020年末,我国志愿者总数达到2.31亿人,活跃志愿者8 649.45万人,其中62.29%的活跃志愿者为大学生志愿者[2]。2019年和2020年,在连续两年由国务院扶贫办社会扶贫司发布的《志愿者扶贫50佳案例》中,由大学生志愿者团队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分别达到15例和11例,包括河北农业大学“李保国扶贫志愿服务队”——沿着“太行新愚公”的足迹前行;复旦大学博士生医疗服务团——深入贫困基层,永担时代使命;以及上海音乐学院现代器乐与打击乐系志愿服务团队——音乐扶贫变弱为强 爱心点亮心灵之窗等。纵览各高校入选项目,均体现出对高校学科优势的高水平发挥。大学生志愿者发挥其专业所长,利用高校优势资源,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不断拓展志愿服务新阵地,为推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志愿服务顶层设计日趋完善
近年來,从中央到各部委出台了一系列志愿服务相关文件。2015年,教育部印发的《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为建立健全学生志愿服务体系、推进学生志愿服务规范化和制度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2016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关于支持和发展公益志愿组织的意见》,传递出中央明确要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重要信号,进一步优化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环境。同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51个部门印发《关于实施优秀青年志愿者守信联合激励加快推进青年信用体系建设的行动计划》,建立青年志愿者信用评价的指标体系。2017年,国务院公布《志愿服务条例》,在国家层面明确志愿服务组织法律地位,确立志愿服务运行规则。2020年12月,中共中央印发《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将志愿服务纳入国家法治化建设总体框架。中央和国家部委出台的一系列行政法规、政策文件,在国家层面确立了志愿服务组织的法律地位,在志愿服务制度体系、发展方向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建立了相关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顶层设计。
(二)志愿服务乡村振兴政策相继出台
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政策成为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2017年,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广泛引导和动员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的通知》。文件特别提出鼓励志愿组织到贫困地区开展扶贫志愿服务。2019年,《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提出将支持农村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发展列为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主要任务之一。同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新时期直属高校定点扶贫工作的意见》,文件指出高校应当设立志愿者支教服务基地,动员直属高校志愿服务组织推进教育扶贫、精神扶贫、语言扶贫等工作。2021年,共青团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实施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的工作方案》的通知,将通过志愿服务引导青年人才返乡下乡、青年志愿服务行动帮助乡村困难学生学业列为深化实施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的重点任务。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阶段以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时期,各地纷纷开始探索志愿服务力量如何参与乡村振兴,动员广大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围绕理论政策宣传、群众文化生活、卫生健康等领域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志愿服务力量在国家支持下,与政府、社会良性互动,逐渐融入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环境体系,为志愿服务力量投入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平台成熟稳定
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力量进入乡村的渠道主要包括高校定点帮扶和对口支援、“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通过这些平台,大学生志愿服务力量以空前的规模加入到乡村发展建设中。2021年,国家“三支一扶”计划招录规模达到3.2万名,并计划在五年间(2021—2025)累计选派16万人投入支教、支农、支医和帮扶乡村振兴工作。2019—2021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每年招募选派约2万名志愿者到西部基层开展为期1~3年的教育、卫生、农技、扶贫等志愿服务工作。2021年,全国
3 600余所大中专院校组成34万余支“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队伍,共计632万余名学生深入基层一线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乡村振兴即作为活动五大方面之一吸引数百万大学生投入乡村。服务平台的广泛搭建,为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融入乡村振兴战略铺平了道路。
(四)乡村大学生志愿服务人才需求广泛
2020年,全国共设有31 550个乡、镇(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有超过5亿人生活在中国的乡村地区。作为一个整体,中国的乡村具有其独特的生态、经济、文化、政治特色,保留了中国独特的印记。乡村要发展,首先要有人才。广阔的乡村需要一大批青年人以其专业知识、市场意识以及接纳新鲜事物的能力,在这个新时代挖掘、调动乡村资源,重塑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为乡村注入新的生机活力。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形式吸引青年人投入乡村振兴工作,正是引领青年人才认识乡村、融入乡村,进而带动乡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渠道。而从外部条件来看,日益便捷的高速交通与互联网不断缩短着城乡的时空距离,城乡融合的生活方式拉近了城市与乡村居民的心理距离,客观上也为推动大学生投入乡村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二、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的机遇
挑战
时代特性是开展志愿服务实践的必要前提[3]。志愿服务的实践和展开,与宏观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密切关联。2021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值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之际,各级政府将乡村发展纳入民生公共服务的重点,在乡村投入大量资源,并在其中凸显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特点。广大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在参与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获得发展的新机遇。第一,日趋完善的志愿服务顶层设计、相继出台的志愿服务乡村振兴政策、成熟稳定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平台以及乡村广泛的大学生志愿服務人才需求为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创造了广阔的平台。第二,在资源涌入乡村的过程中,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承接了来自政府、高校、社会三方的资源配置,行政(政策、制度、业务等)、财务(政府服务购买、高校资金配置、社会捐助等)、人力(专家顾问等)、信息(公文、统计数据、报告等)等难题得到一定程度缓解。第三,大学生志愿者在参与乡村振兴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不断接触党政部门和社会网络,自身社会视野不断拓展,志向目标不断发展,得以站在历史高度认识和理解乡村,成长为具有使命担当的时代新人。第四,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和保障下,乡村的发展迎来了更多的历史机遇、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更大的发展空间,以志愿服务方式投入乡村振兴,将为大学生实现青春梦想和人生价值提供新的选择。与此对应,时代环境的变化也为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带来了多方面的挑战。
(一)“志愿失灵”的挑战
“志愿失灵”是大学生志愿服务快速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考验。据《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21)》数据,近几年来中国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特征。在此背景下,制约大学生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因素主要包含四个方面:一是资源限制。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从政府、高校及社会中直接获取的资金有限且资金扩展渠道受到自身非营利属性限制。二是角色定位不清晰。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自身定位不明确,服务供给与社会需求不完全匹配。三是管理制度亟待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主责在高校,当下学生志愿服务制度体系的缺位在部分高校仍然存在。四是专业性不足。培训体系的不完善、人员的快速流动对大学生志愿组织建设专业的人员队伍、加强自身执行能力带来了负面影响。这些制约因素影响导致部分志愿服务活动的浅层化、志愿服务持续性不足、资源投入与社会受益不匹配等“志愿失灵”问题,成为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纵深发展所面临的重要挑战。
(二)发展环境变化的挑战
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如何正确认识我国城乡关系的转变,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前提下有序开展乡村振兴是大学生志愿服务力量面临的重要考验。一是缺少对乡村关键问题的回应。如何正确认识我国城乡关系的变化,阻止乡村的持续衰败并形成与城市有机互动的发展路径是乡村振兴的关键问题,而大学生志愿服务力量对这一问题极少有系统、深入的回应。二是缺乏应对环境发展变化的强有力的领导。投入乡村振兴一线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成员多由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志愿者自发组成,缺乏整体的、强有力的领导,其整合资源并将其转化为服务效能的能力仍显不足,难以就乡村发展环境变化作出及时、准确的反应。三是服务能力与乡村需求不完全适配。专业化的不足限制着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的服务能力,能力的短板无疑促使大学生志愿服务力量在回应乡村振兴关键问题方面选择跟自身能力匹配的方向,而非抓住乡村发展的核心需求,导致志愿服务想象空间狭隘,服务项目、服务手段、服务形式、服务理念高度同质化[4],最终的结果是大学生志愿服务力量在解决乡村发展问题时出现不同程度的迷茫与无力之感。面对社会发展环境的迅速变化,大学生志愿服务亟须强有力的领导,开展自我革新,形成组织间合力,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格局中找准自身定位,发挥自身学科专业所长,与投入乡村振兴的各方力量特别是政府形成有力的互补关系,就乡村振兴关键问题作出自己的回应,这是大学生志愿服务力量发展所面临的紧迫挑战。
(三)网络发展的挑战
网络发展形成了“互联网+”公共领域的模式,为志愿服务提供了新的社会生存土壤。第一,“互联网+志愿服务”为实现志愿服务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利用,提升志愿服务资源的使用效能提供了新渠道。第二,“互联网+志愿服务”催生新的志愿服务模式。网络信息技术、平台的迅猛发展及推广应用促进了知识、技术和资源的远程投递,远程医疗、云支教、云科普等一系列网络志愿服务项目兴起。第三,“互联网+志愿服务”促进志愿服务信息平台的建设投用,推动志愿服务大数据发展,并使志愿服务实时保障激励成为现实,有助于推动提升志愿服务效能。在多方面因素的推动下,“互联网+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志愿服务新常态[5]。虽然互联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仍然存在其局限性。在网络情境下,志愿服务组织仍需考虑一些问题:第一,如何加强信息技术与志愿服务项目和服务的整合,在专业领域发挥信息技术的潜能;第二,互联网情境中存在用户行为和期望、环境、价值等方面的不稳定性[6],志愿服务组织应如何应对并提升其志愿服务的可持续性;第三,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和数字素养在社会的分布并不均匀,并非所有的民众都熟练掌握了网络技术,如何使志愿服务更为广泛地惠及民众。这些问题的解决,将为互联网时代志愿服务跨越数字鸿沟,培育志愿服务新动能铺平道路。
三、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
构建
(一)加强机制建设,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底层行动逻辑
首先,高校要建立恰当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制度,指导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建立内部制度体系。高校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制度,既是对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的重视,又是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化、专业化的必由之路。高校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学生志愿服务管理制度,从领导机构、组织实施、认定记录、教育培训和条件保障等方面给予明确规定,使大学生志愿服务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在制度层面确保大学生志愿服务向正确的政治方向、向契合社会实际需求的方向发展。在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层面,高校应适当介入其组织内部制度体系的建构,帮助其建立组织行动模式的底层逻辑,使志愿服务不仅成为大学生服务社会、认识社会,提升自身实践能力的有效平台,更成为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立德树人、推动实践育人的重要举措。其次,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与支持,引导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建立长期发展战略。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是长久之计,绝非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的内部事务。一方面,大学生志愿服务是高校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一支可靠且体量庞大的队伍,诸多实践案例已证明大学生有意愿,更有能力为乡村振兴战略贡献青年智慧。另一方面,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所依靠的主体是高校,这种依靠既包括源自高校的政策、资源、资金扶持,也包括与地方党政机构建立良性沟通与合作的便利,其长期发展有赖于高校的指导与支持。高校应将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纳入乡村振兴工作全局来考虑,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战略、组织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提出科学的指导意见,带领其克服自身问题,发挥自身优势,并最终对如何认识城乡关系的转变、阻止乡村的持续衰败、形成乡村与城市有机互动的发展路径这一乡村振兴关键问题作出自己的回应。最后,高校应建立有效的志愿服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志愿服务人才的培育应注重两方面:一是服务型人才的培育,二是研究型人才的培育。服务型人才承担起志愿服务的领导、策划、组织与执行工作,是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研究型人才从志愿服务本身及志愿服务融入乡村振兴的理论及实践方面展开研究,是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的引领性力量。高校应从这两方面出发,以设立相关研究课题,开设专题培训课程,通过支持开展乡村振兴主题创新创业训练及实践等方式不断加强志愿服务人才培育,让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成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
“预科班”,建立一支具有公心、行动力和领导力的人才队伍。此外,高校还应从学分认定、综合测评及荣誉表彰等方面进行考虑,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评估表彰机制,确保大学生志愿服务人才“留得住”,让青年力量持续惠及乡村。
(二)找准角色定位,以专业实践强化时代环境适应能力
一方面,大学生志愿服务力量要找准投入乡村振兴战略的切入点,明确自身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角色定位。这样的切入点包括乡村振兴重点关注的五大方面,地方政府亟待推进但面临制约的方面,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能够形成专业竞争力的方面。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乡村振兴战略格局下,大学生志愿服务力量不应寻求广泛而全面地投入乡村振兴,而应结合自身优势方面,与基层政府形成密切、长期的合作关系,通过特定的切入点实现志愿服务力量的有效投递。随着国家力量通过驻村工作队、乡镇政府等不断投入乡村,大学生志愿服务力量须学习并逐步适应在乡村的场域中与不同的主体互动,帮助乡村消化吸收政府主导下社会各界投入乡村的资源,建立互补、互塑的合作关系。这种新型合作关系,将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力量开拓新的行动空间,使之成为国家的有力助手,夯实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方案基础。另一方面,大学生志愿服务力量要明确学科专业这一自身最大优势,以学科专业实践强化服务能力。相较社会志愿服务力量,以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乃至博士研究生为主体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力量,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其学科专业能力及所背靠高校的学科专业资源。要把对学科专业优势的发挥放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全局战略的高度来对待,走出独具特色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道路。大学生志愿服务力量应更新其战略与策略,以学科专业实践夯实自身投入乡村振兴的能力基础,充当向乡村输送专业人才的桥梁,推动志愿服务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更好适配乡村高质量发展需求。
(三)推动数字赋能,培育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新动能
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与互联网的整合,并不是两者简单相加,而是要推进彼此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互联网在资源配置中的集成和优化作用,使信息技术以服务载体、信息平台、管理工具等形式广泛应用于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这种应用包括开展网络志愿服务项目、建立志愿服务数据、搭建网络志愿服务平台等,使信息技术成为加强志愿服务过程管理、推进提升资源利用效能的有效手段,重塑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的生态系统。除此之外,推动数字赋能要以实现人的联结为核心目标。人是一切实践活动的主体,这些融合与应用最终的目的应是更加有效地实现人的联结。推动信息技术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中的应用,有助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进行组织转型和服务创新,有利于提高组织管理和运行的效率,为拉近服务主体与服务受众之间的距离创造条件。数字赋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要以实现人的联结为核心目标,使信息技术成为建立信任、发展互动、保障安全和实现共赢的媒介,培育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興新动能。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22-05-10)(2023-10-10).http:// news.cri.cn/20220510/1d411231-c1e1-c4b4-a1ce-af49 c85842b3.html.
[2] 朱健刚,杨团.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2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46,48,55.
[3] 何礻韦 金.文明实践与当代志愿服务[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201.
[4] 张朝晖.聚焦共青团主责主业 全力提升高校志愿服务[J].中国共青团,2019(6).
[5] 何礻韦 金.数字时代的志愿服务:历史演进与实践经验[J].中国志愿服务研究2020(1).
[6] 张玉利,何良兴.网络情境下的不确定性问题研究:客观和主观融合的视角[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6).
[责任编辑 胡巍洋]
收稿日期:2023-11-21
作者简介:周凯,西北工业大学学校办公室副教授
基金项目:西北工业大学发展战略研究基金项目“‘双一流视域下大学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研究”(2023D38);西北工业大学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志愿服务融入国防特色高校思政教育研究”(D5000220228);西北工业大学党建研究基金项目“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与党建思政工作融合研究”(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