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家谈(以年龄排序)

2024-05-12 11:33
中国美术报 2024年12期
关键词:戏曲艺术

王镛(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仁华兼擅工笔重彩与写意水墨,她笔下的旗袍仕女与时尚女郎交替粉墨登场,在怀旧情绪中混杂着现代讽喻,表现了画家对人生戏剧的洞察与沉思。她的“懷旧情结”所怀之旧,主要包括100多年前的旗袍仕女,以及古徽州戏曲和徽派建筑。这种情结归根结底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眷恋,并带有李清照《声声慢》式的情调。在同时代的中国人中间,王仁华眷恋中国传统文化的怀旧情结具有普适性,她那种缠绵悱恻的感伤情调,尤其容易唤起同样沉湎于怀旧心理的中国女性的情感共鸣。

在王仁华的怀旧情结中往往蕴涵着现代寓意。其作品中亦真亦幻的戏剧化场面,大体对应于人生的真假与艺术的虚实。王仁华的人物画也正是介于真实与虚幻之间,综合了写实素描造型与写意水墨渲染,赋予画面象征性的现代寓意,营造出亦真亦幻的“逼真的幻境”。她的群像人物画《徽班与程长庚》《汤显祖与明代戏曲》《古灯今照》等作品,都采用了超现实的拼贴式构图,把跨越时空的人物、背景、道具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亦真亦幻的浪漫梦境。

林木(四川大学教授):王仁华的作品既写实又虚拟、既工笔又写意,她作品中的虚拟性又因其中大量超时空的细节组合而得以加强。由于画家从多种想象空间的自由组合中获得丰富的情感意象,所以她的作品不会从特定的同一时空去获取素材,而是在海阔天空的自由撷取中创造超常规的视觉意象。王仁华画中这种虚拟性,还与她作品中那种无处不在的平面性有直接的关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王仁华对中国文化的挚爱。王仁华从小生活在古徽州文化的环境中,又长时间浸淫于京剧艺术的氛围,加之她特别的成长习画的经历,因此她的绘画艺术观念和习惯较多偏重于中国艺术自身的特点。她在画中通过各种文化符号传达中国历史文化的深沉意蕴,却是以视觉美术形象性的一个个细节精心刻划去达到的。当然,这不是王仁华在显示她超人的耐心,而是绘画艺术给极度热爱这门艺术的艺术家一个美好而愉悦的享受过程,当然也是这位热情而美好的艺术家给每一位观众带来的艺术的愉悦。

张松(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安徽省中国画学会主席):我和王仁华同年,见证了王仁华的成长过程,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她的创作之路。她能够在这个时候让作品集中亮相,不是偶然的,这是厚积薄发,是她多年来艺术追求的成果展示。

她的作品有几个特点:“意于情”,她所有的创作是带着感情去画的,表现的内容是她想画的,而且是主动去画的,一位艺术家主动深入到生活中去、主动地去表现很重要,所以才能画出好画。“技于精”,她无论用写意的手法,还是用工笔的手法,无论是撞墨,还是墨彩,这些相容的东西,她都是以精的角度使技法特别精道。“法于灵”,方法灵动,围绕她想要表现的东西而表现,写意与写实互参,甚至不择手段来丰富,她画的都是自己熟悉的东西,都是自己经历的东西。“形于性”,她的形式感,包括画面的物象造型以及图式构成,她都用一些女性的语言、女性的审美角度,让你出其不意,又在意料之中。

郑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学研究中心主任):观看王仁华的画,总让人陷入沉思,想到许多却又茫无头绪,因为其中的意指常常错位或转向,让人觉得有点诡异,但令人着迷。你会不自觉地沿着其画面的笔痕墨迹,逐一思量,继续窥探究竟。对于王仁华,画什么都是明摆着的,而怎么画也是明摆着的,但此物与彼物之间,为何如此相处,没有一定的道理;就是此物,亦倏然变相,转身即变,甚至连转身都不需要,嫣然一笑,那物就变了。

王仁华是一位很有天分的画家,她善于用绘画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有较强的造型能力,对传统的绘画语言有较深的理解,对民间文化有发自内心的喜爱,更主要的是她有现代女性的自觉意识,也就不自觉地进入了现代艺术的话语领域。她将女性的魅力呈现在画中的每一处细节,她将女性的浪漫洒落在画中的每一个局部。看她的画,你不必什么都想知道,但一定会感到那份优雅与从容,也许是戏剧给予这位爱好者的恩赐。

陈池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王仁华的作品在题材方面给人强烈的印象,是以古代的戏曲形象为主要的创作题材。从中国画的创新来看,面貌是不一样的,不仅是题材不一样,她塑造的形象或形式效果、风格也和一般的画家不同,她有自身独特的形式语言和风格特点。戏曲本身是带有虚拟性的,她的绘画意象和内容题材结合得很紧密,具有戏曲性、情节性、叙事性,有画外之旨,把表演性动作和装扮等因素融汇到作品里,形成了绘画的一个特点。

再者,她的人物造型有传统的功力,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她的传统功力很好,包括线条、笔墨、色彩,而且具有现代性,现代形式感很强。她的作品构图有一些形式和其他的工笔画、水墨画、人物画不一样,她有些拼贴、结构和设计感,她的作品虽然画的古代戏曲形象,但是给我们的感觉现代性很强,视觉形象也很强烈。总之,她在题材方面、在表现戏曲的动态方面、形象塑造方面等,都取得了独特的艺术成果。

何家英(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王仁华的作品是从其人生态度到绘画语言总体探索的集合。“亦真亦幻”是一种情感的隐秘显现,是一种意境。在画里,见自己,见众生。这恰是王仁华的特别之处,她走的是别人没走过的路。在眼花缭乱的各种画系里,她给人的感觉是脱俗的,并且有很明显的辨识度,表现出既真实又虚幻、既工笔又写意的一面。特别是独创水撞墨的手法,形成画面的主视觉,墨色的变幻中有不确定性,有如痴如醉的快意和洒脱,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因为情感的渗入,画家的作品才是“活”的。王仁华笔下的每一个人物都会说话,像一个个故事那样有悬念、有丰富的内容,她把中西方文化完美融汇在一起,把古今、把戏里戏外穿梭在一起,形成了特殊的“王仁华样式”。作品既体现了西方的写实和中国的写意、西方的思维方式和中国的诗意表达,以独特的艺术语言融化人心的一角冰山,体现出价值的高度,这样的特质我称之为“文化意识”。“亦真亦幻”是王仁华画展的主题,交织着现实和想象的动力,展开的是一种充满张力的艺术姿态。

尚辉(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时尚女性形象是当下工笔人物画热衷描写的一种题材。与那些画得细腻精致的時尚女性人物画相比,王仁华的工笔人物画注重墨色统领画面的主体性,甚至画面始终葆有写意的即兴与快意,但其女性面孔与手形却力求画得深入,并得写实塑造之精髓,与画面上那些时尚服饰的简朴画法形成反差。而反差最鲜明的,莫过于她完全疏离对繁华街景或温馨家居情境中女性生活的描写,而是将这些现代女性妆扮成戏曲青衣,让她们穿越在古装与时尚之间,形成画面富于对比性的现实与舞台、生活与角色的变幻,让人难以区分现实人生与舞台角色之间的界线。

王仁华画面的立意始终不曾离开表现戏曲,但很少直面描写戏曲本身。她更喜爱描绘那些戏曲角色在舞台背后跨越现实的形象,她们的“妆”也成为隔离现实、呈现自我的一种保护面具。因而这些作品中的女性,也在这种“妆”的遮掩下呈现了一种自我的真实。王仁华作品的艺术魅力还得益于具有当代艺术品质的文化符号挪用,她的画面没有现实场景的再现,那些非现实情节的设计和图像挪用都试图通过非逻辑性而达到深化主题寓意的作用。但这些具有文化符号特征的图像挪用与集合,也呈现了主题表达的模糊性或宽泛性,而这正是当代艺术图像隐喻的共同特征。

邵晓峰(中国美术馆展览部主任):我对王仁华艺术的认识谈三方面:古戏与今相、古装与时装、线墨与幻真。一、从王仁华的作品中可以发现,她不只是画古,而是带入今天的联想,在构图手法以及审美视觉的传递上,做到了以古入新。二、她的画中有大量借助传统服装构建的渲染的画面,她通过自己的创作方法,将古装进行不断拼贴、转移、重新组建,同时又结合时下最时髦的时装,如牛仔裤、高跟鞋甚至手机、项链、钢管椅,在绘画设计中把古装与时装做了典型的混搭。三、具体到技法角度,王仁华有着精湛的造型能力和对形的处理能力,她的线是灵活的、准确到位的;和线交相辉映的是墨彩,她大量使用撞墨、泼墨、渍墨,形成一种斑斓的墨彩效果,并使墨彩的写意性和线的精妙意味交融在一起,进而达到一种“幻真”。王仁华用线和墨来营造“幻真幻戏”,通过艺术性的手法来体味现实人生与戏梦人生之间的交合,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延伸。

陈明(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所长):我从两方面来谈对她作品的感受:第一,王仁华的创作在图式上特别引人关注,就是图式的陌生化。王仁华非科班出身,她的作品带有明显的个人习惯和特点,她的造型带有稍许变形,但是这种变形控制得非常好。她的人物画有细节,但是没有很琐碎的细节转变,点到为止,这是造型上的陌生化。第二,构图上有超现实的梦幻感。从构图中看到很多元素在里面,她往往很多图式的安置方式在徽派版画、浮世绘、中国传统工笔画之间来回混搭、跳越和融合。

王仁华的人生经历和学院派画家不一样,她十几岁就到工厂当质检员干了很多年,且在戏曲上有很深的修养,各种人生的酸甜苦辣带给画家感悟,这种人生感悟内化为对艺术的思考,所以在她的画面中有很多值得品味的涵义,有引人思索的东西在内。从这两点来说,王仁华的作品在当代中国画创作中是独特的存在,她独特的经历和独特的创作手法,值得我们继续研究。

杭春晓(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王仁华的创作好像是在这个时代之外,有这么一个人与这个时代若隐若现地发生一些关系,形成很特别的一种综合性叙事。这种图像叙事,有图像中矛盾统一的组合,甚至绘画方法,面部用了非常写实的、传统的民间擦笔化的技法,又配上书写式的不是那么工的线条性、墨撞击出来的画面,形成一种魔幻的场域。

王仁华绘画能力非常强,她把各种有触动的视觉体验或者视觉经验进行画面组合,在任何一张画可能都是一次努力去重新组合的过程,她有一个不断的往前硬冲的组合的能力。王仁华的作品可以看到很多跨越,如主题性创作、民间创作,来源于一种小说剧本化的经验,她所有的经验在折叠,她考验了一个画家能不能折叠出看上去还像一幅画中比较稳定的状态。王仁华创作能够呈现出每张具体的画中有个相对稳定的解决方案,从艺术史的角度来说,呈现了整体的能够在不同的经验中进行组合、进行重构的能力。

猜你喜欢
戏曲艺术
戏曲从哪里来
富连成社戏曲传承的现代转型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纸的艺术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戏曲的发生学述见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