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版
字音、字形专项训练
1.(1)zhōng 礴 gèn 穆
(2)①A ②B
2.(1)豁然开朗 (2)jì liáo (3)篆刻 (4)bīn
fēn yào yǎn
3.姿 mú 砺 kē
4.C(A.“开僻”应写作“开辟”,“强词夺理”的“强”应读“qiǎng”;B.“决择”应写作“抉择”,“暴风骤雨”的“骤”应读“zhòu”;D.“彷徨”的“彷”应读“páng”,“推祟”应写作“推崇”,且“祟”应读“suì”,“不以为义”应写作“不以为意”。)
5. [cháo jūn] [洼洼麓]
6.C(A.“迁徒”应写作“迁徙”,“草长鹰飞”应写作“草长莺飞”;B.“潦绕”应写作“缭绕”,“狡辨”应写作“狡辩”;D.“光名正大”应写作“光明正大”,“穿流不息”应写作“川流不息”。)
7.B(A.“踊跃”的“踊”应读“yǒng”;C.“嘱咐”的“嘱”应读“zhǔ”;D.“树梢”的“梢”应读“shāo”。)
8.C
9版
成语、病句专项训练
成语篇
1.D【“隐姓埋名”指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销声匿迹”指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这里形容花儿不再出现,应用“销声匿迹”,排除A、C两项;“周而复始”指一次又一次地循环,“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这里形容花朵一次又一次地按照时令点缀着我们的生活,应用“周而复始”,排除B项。】
2.C(“目空一切”指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此处用于形容陆龟在有人的路上缓慢地散步,使用“旁若无人” 更恰当。)
3.A(B.“川流不息”形容行人、车马很多,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对象误用。C.“光明正大”形容襟怀坦白,行为正派。不合语境。 D.“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停止。对象误用。)
病句篇
1.B(A.“掀起”和“热情”动宾搭配不当,应将“热情”改为“热潮”;C.两面对一面,应在“在于我们”后面添加“能否”或将“能否”改为“能”;D.倍数词搭配不当,应将“一倍”改为“50%”或“一半”。)
2.(1)只有 我们 (2)成于实干 始于梦想 (3)豁得出去 在困难面前
3.B(“超过”和“余”成分赘余。)
10版
标点符号专项训练
中考真题
1.B(本题考查正确运用标点符号。作答此类题目,要准确识记各种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第一处句子语意未尽,句中词句间停顿应用顿号;第二处表示对“多个世界之最”的解释说明,应用冒号;第三处“多个世界之最”没有列举完,省略列举内容,应用省略号。)
2.A(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及其作用。作答此类题目,既要熟悉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也要熟悉标点符号的作用。“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这两个复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因此中间的标点符号应用分号。)
实战演练
1.B(A.句中冒号应改为逗号;C.“红润润的”“黄灿灿的”的后面应用顿号;D.“挂喜”前面的逗号应为破折号。)
2.D(“十七、八岁”中间的顿号应删去。)
3.C(第一处,“你在想什么呢”是一个疑问句,应用问号。第二处,“我凝望着这片似被泉水洗过的星群”与“惊讶于其绽放的光芒”是复句内部两个分句之间的停顿,应用逗号。第三处,“然而,大山也曾流下眼泪,流下沧桑和哀愁”和“是极度贫困让这里深深困囿”是解释说明的关系,应用破折号。第四处,“他流着泪说”表示提示下文,应用冒号。)
4.B(②处的逗号应改为顿号。)
排序专项训练
中考真题
1.A(综观该语段,谈的是演讲者以“自己”为素材的好处。①句指出演讲者为演讲素材发愁,具有引题的作用,應排第一位;③句开头的“其实”紧承①句,说明“自己”就是最好的演讲素材,应排第二位;②句抛出有人不敢用“自己”的原因,应排第三位;④句开头的“其实不然”紧承②句,分析说明用“自己”的好处,应排第四位。因此,正确的排序为:①③②④。)
2.D【(3)句承接前文,肯定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冲击,(2)(4)两句从正面阐述科技革命的作用,(5)(1)两句举例说明,并与“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形成语意上的转折关系。因此,正确的排序为:(3)(2)(4)(5)(1)。】
实战演练
1.B(②句以类比的方式紧承“读书,要避免追求‘走量”,亮出观点,所以②句应排在第一位;接着,④句引用名言证明②句,③①两句从反面说理,⑥⑤两句从正面说理,正反对比,证明论点。因此,正确的排序为:②④③①⑥⑤。)
2.B(⑤句总说“线条”是中国画的特点,排在第一位;④句中的“它”紧承⑤句中的“线条”,排在第二位;②句举例说明中国画以线条为造型手段的特点,③①两句分析总结。因此,正确的排序为:⑤④②③①。)
3.D(通读语段发现,⑥句是领起句,提出“成才准备期、创造性活动期和才能衰退期”的概念,④②③句依次进行概念的阐述,⑤句在明确概念的前提下提出“读书可以推迟才能衰退期”,①句运用比喻,进一步说明读书对于“推迟才能衰退期”的重要作用。因此,正确的排序为:⑥④②③⑤①。)
11版
古诗文默写专项训练
(一)1.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2.蒙络摇缀 3.关关雎鸠 君子好逑 4.所谓伊人 5.微君之故 6.悠悠我心 子宁不嗣音 7.城阙辅三秦 8.气蒸云梦泽 9.怒而飞 其翼若垂天之云 10.知困 然后能自强也 11.货恶其弃于地也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12.如闻泣幽咽 13.茅飞渡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
14.身上衣裳口中食 15.曲径通幽处 16.白水绕东城
17.缺月挂疏桐 18.一任群芳妒
(二)1.琴瑟友之 钟鼓乐之
2.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或“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或“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3.水擊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4.虽有至道 弗学 不知其善也
5.(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6.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7.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8.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皆若空游无所依 影布石上
9.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
古诗词阅读专项训练
(一)1.这两句是对男子思念心上人的心理活动的描写,两个“悠哉”连用突出表现了男子长夜不寐、绵绵不断的忧思。
2.示例:运用了“兴”的艺术手法。如本诗开头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起兴,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使人由成双成对的雎鸠鸟联想到淑女是君子的佳偶,由雎鸠鸟的和鸣联想到君子对淑女的思念。
(二)1.秋风卷屋 怒号 卷
2.示例:天公毁屋之无情,群童不明诗人苦衷的顽劣,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3.从这首诗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年老体弱、生活贫困、忧心国事、关心天下“寒士”的诗人形象。
(三)1.C(“抒发了有心出仕却无人赏识的忧愤不平”理解错误,应为“抒发了自己想出来做官,希望得到张九龄引荐的心情”。)
2.示例:都运用了典故,本诗后两句化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运用燕昭王黄金台上延揽天下贤士的典故。
(四)1.落寞凄清 高洁、坚贞(不慕名利、傲立风雪)
2.示例:“碾”原指将东西压碎、压平,这里指梅花凋零之后与泥土混合的情景,表现出摧残者的无情和被摧残者承受的压力之大,描绘出梅花悲惨至极的图景。
3.示例:词人运用托物寓意的手法,以梅花的高洁品质来喻示自己孤傲自清、坚贞自守的品格。
12版
文学文化常识专项训练
中考真题
1.A(“纪传体”应为“编年体”。)
2.C(A.“浪漫主义”应为“现实主义”;B.“瀚海”指沙漠;D.《吉檀迦利》的作者是泰戈尔。)
实战演练
1.A(《壶口瀑布》的作者是梁衡。)
2.D(“日短至”为“冬至”,“日长至”为“夏至”。)
3.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小说,虽然主人公保尔身上有作者自己的很多影子,但仍有一定的虚构成分,故书中的保尔不能等同于作者自己。)
4.C(“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应为“风、雅、颂”。)
5.A(《式微》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不是爱情诗。)
6.C(“扶摇直上”出自庄子《逍遥游》“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7.A(“豆蔻”指十三四岁的少女。)
8.A(“奉劝”是敬辞。)
9.C(《社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
10.D(“孟浩然”应为“王勃”。)
13版
综合性学习专项训练
1.(1)示例:《峨眉山月歌》是李白在“辞亲远游”时期所作。因为诗歌流露出诗人的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蕴含着诗人出川时的喜悦之情。 (2)示例:文化和旅游部启动“读李白 游神州”中华文化主题旅游宣传推广活动 (3)示例一:李白——他是盛世王朝一颗闪耀的恒星,更是今人学习的榜样,如今仍熠熠生辉。 示例二:李白——他是古今文坛一位伟大的诗仙,更是乐观自信的前行者,至今仍值得称颂。
2.(1)示例:海报由图片和文字组成,上部分写着“共建和谐校园”六个大字,点明海报的宣传目的,呼吁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建设和谐校园;文字下面是三个和谐相处的同学,同学两边是一排合着或打开的书本。
(2)示例:小语,小文,我们中国人讲究“以和为贵”,况且我们还是同班同学,有什么事情大家可以心平气和地慢慢商量,你们完全可以一起打扫讲台,为这点小事起争执,伤了同学情,多不值得,你们说是吗? (3)示例:“家和万事兴”,家是如此,国更是如此,一个国家只有先“和”才能够“兴”。“将相和”的故事代代相传,我们耳熟能详。正因为蔺相如以和为贵,以大局为重,才能打动廉颇,从而密切合作,守护国家的安宁。
3.(1)引领绿色生活,助力“双碳”目标——《碳素养与低碳生活》新书正式发布。 (2)张沁教授,您好!我是星河学校的XXX,我校校团委想邀请您来我校礼堂作一场以“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为主题的讲座,时间是下周二上午10点。请问这个时间您方便参加吗?
(3)示例:衣:选择环保面料;通过捐赠旧衣服的形式提高衣服的利用率。食:践行光盘行动,餐厅不多点、厨房不多做;餐厅吃不完的食物请打包。行: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短距离骑自行车代步。用:纸张双面打印;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
4.(1)材料一 龙象征着中华民族(或:炎黄子孙)
材料二 龙象征着皇权(或:皇帝) 材料四 龙象征着超凡的力量(或:兼容并包的精神) (2)第一张邮票“天龙行健”展现了一条昂首奋发的金龙,象征蓬勃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其形象和姿态源自故宫九龙壁,灵动宛转而不失敦厚威严,金龙身旁饰以寓意吉祥的火焰和祥云纹样并衬以中国红背景,展现出吉庆祥和、纳福迎祥的美好图景。第二张邮票“辰龙献瑞”图案源于中国传统吉祥纹样“祥龙拱璧”,画面整体与邮票外形构成“天圆地方”的格局,和谐而庄重,中央玉璧有“祥瑞”二字合文,寓意祥和圆满、福瑞安康,上方的如意纹样传递出和顺致祥之意,下方的水纹、云纹与龙形象共同展现了龙腾四海的宏阔景象,表达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 (3)④甲骨文,②金文,③小篆,①隶书
(4)示例一:第①句,要想实现心中的志向和抱负,就要不惧艰辛,敢于尝试,勇于拼搏。(或:不经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 示例二:第②句,缺少必要的条件,就无法施展才干。 示例三:第③句,一个人只要有高尚的精神追求,就不会在乎物质上的貧乏。 示例四:第④句,要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就要日积月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奋斗。
14版
课内文言文专项训练
中考真题
1.D(“通过勾连‘择其善者而从之中的‘从,可理解为‘学习”表述有误,“择其善者而从之”中的“从”,可理解为“学习”,而“隶而从者”的意思是“跟着同去的人”,“从”为“跟从、跟随”的意思。)
2.(1)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2)(鱼儿)静止不动,忽然又向远处游走。
3.B(A.应将“定点观察”与“移步换景”调换位置;C.“闲适宁静”应为“抑郁忧伤”;D.应是“斗折蛇行”写溪身,“犬牙差互”写岸势。)
4.概括:不写尽,不游尽(或:留白、言已尽而意无穷)。评析:示例1:赞同。遥望潭西南一段,所见之景极多,但作者只写了溪身和岸势,(或:作者只写了潭西南方向之景,未写其他方向之景)这就是不写尽;潭上不久坐一段,作者游了小石潭之后,即无心再游,这就是不游尽。 示例2:不赞同。遥望潭西南一段,见溪流却不知其源,这应是不游尽;潭上不久坐一段,只写了对环境的感受,未写内心的贬谪之愁,这应是不写尽。
实战演练
一
1.(1)沿着,顺着 (2)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 (3)妻子儿女 (4)拜访
2.A(A.都是结构助词,的;B.动词,作为/介词,对、向;C.副词,于是,就/副词,竟然,居然;D.人称代词,他/指示代词,其中的。)
3.(1)芳草遍地,新鲜而美丽,落花纷纷。 (2)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
4.合理,因为文中的“世外桃源”是作者虚构的,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也暗含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批判,所以后来刘子骥是不可能找到的。
二
1.D(“简”应译为“挑选”。)
2.(1)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成的小船,刻的是苏东坡乘船在赤壁之下游览的情景。 (2)那个人的眼睛正看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烧茶的声音。
3.D(文中没有体现“作者想向王叔远学习技艺的愿望”。)
4.中间部分是这条船的主体,最为明显,先介绍。船头的三个人物是主要人物,船尾人物是陪衬人物,因此先说船头,再说船尾。用这种顺序介绍,符合事物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
三
1.(1)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2)盘旋飞翔
(3)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4)这样
2.D(A.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C.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和例句一样都是结构助词,的。)
3.(1)这只鹏鸟啊,海水运动时将要飞到南海去。 (2)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4.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要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要有所凭借。
四
1.(1)味美 (2)道理 (3)反思
2.(1)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其味道的甘美。 (2)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3.用类比手法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引出本文要论述的观点。
4.D(没有运用排比,这句话是对偶句。)
五
1.B(食:同“饲”,喂。)
2.C(A.介词,按照;B.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C.和例句一样都是介词,用;D.介词,凭借。)
3.(1)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
(2)(反而)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
4.表达了作者对统治阶级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批判;希望统治者能够发现、赏识、任用人才;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5.主观条件:把握时机,自强不息。客观条件:有识才、爱才、用才的伯乐。
15版
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
中考真题
1.①美好 ②挽留 ③感到耻辱 ④应该
2.然后知贤者于其所至/不独使其人之不忍忘而已/亦不能自忘于其人也。
3.县令对于老百姓来说,确实是非常重要的。
4.示例:魏用晦在吴县任县令不到三年,对百姓多有恩惠,在其离开之际,吴县百姓不舍其离开,便有热心人绘了一幅《吴县图》作为临别留念送给他,以表达对魏用晦的不舍之情;而离开吴县三年的魏用晦,拿出这幅《吴山图》,联想起吴县的山川美景,更想到吴县的百姓,勾起了对吴县百姓的眷恋和怀念之情。(意对即可)
参考译文:
吴县、长洲两县的县治,在吴郡的郡治所在地,两县划分边界各自管理。府城西南的众多山冈,都在吴县境内。其中最高的山峰,有穹窿、阳山、邓尉、西脊、铜井等山。灵岩山上,春秋时吴国的宫殿故址就在那儿,还有西施的遗迹。像虎丘、剑池以及天平、尚方、支硎等处,都是名胜所在地。太湖浩浩淼淼,面积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在湖中沉浮,真可以算海内奇观了。
我同年得中的好友魏用晦任吴县县令未满三年,因考绩列入优等被调入京城担任给事中。魏君任吴县县令期间有恩于民,离任时,百姓设法挽留却未能成功,魏君也舍不得离开他的百姓,于是有热心人便画了一幅《吴山图》来送给他。
县令对于老百姓来说,确实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县令确实是贤良的,那么当地的山川草木也为蒙受其恩泽而感到荣耀;如果县令不贤良,那么当地的山川草木也会遭殃,感受到耻辱。魏君对于吴县的山河,可以说是增添了光彩了。今后有那么一天,吴县的老百姓将会在青山秀岩间挑选一块名胜宝地,在佛寺或道观里祭祀他,这完全是应该的。那么魏君既然已经离开了吴县,为什么还对这里的名山那样眷恋呢?从前,苏东坡称赞韩琦离开了黄州四十多年,还念念不忘黄州,以至于写下了怀念黄州的诗歌,苏东坡为黄州人把这首诗歌刻在石碑上。由此后人才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贤能之士到某一个地方,不单单会使那儿的人民不忍心忘记他,而且连自己也不能忘记那儿的人民。
现在魏君离开吴县已经三年了,一天,他与我同在内庭,取出这幅《吴山图》给我看,一边欣赏,一边叹息,就命我写篇文章记载这件事情。唉!魏君对于我乡吴县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又怎能使我们吴县百姓忘记他呢?
实战演练
(一)
1.(1)距离 (2)看 (3)已经
2.稍西/一峰高绝/有蹊介然/仅可步
3.一阵山风吹来,堂殿上的铃铎都响了起来。
4.本文作者“往往想见其事”,是因为体验过北山美景之后依然回味无穷,这种“想见其事”,更是为了表达自己对这处美景的赞美与怀念之情。
参考译文:
距离新城的北面三十里,越往里走山就越深了,尽是野草树木和泉水岩石,环境越来越幽静。稍稍往西,有一座很高的山峰,山下一条小路,窄得只可容人行走。走了约四五里,才听到鸡叫声。有僧人穿着布袍、趿拉着鞋子前来相迎,与他交谈,他惊愕地与你对视着,像麋鹿一样不可接近。山顶有数十间房屋,曲折回旋,依崖壁而建并筑有栏杆,要像蜗牛一样爬行、像老鼠一样攀缘迂回着走才得以出来。坐定之后,一阵山风吹来,堂殿上的铃铎都响了起来。大家惊慌相视,不知道身在何处。天色将近黄昏了,就都睡在山上。
此时正是九月,天空高旷,露水清莹,山间空寂,月光明亮。仰看星斗,都大而光亮,好像正在人头顶上。窗间有数十竿竹子,被风吹动互相摩擦,不停地发出急促的声响。大家又不能入睡。等到天亮,就都离开了。
回家几天之后,脑海中还是恍恍惚惚地浮现出山上的情景,于是追记了这些。后来我没有再到北山去,然而常常想起这次游山的事。
(二)
1.(1)惊异,诧异。这里是“对……感到诧异”的意思 (2)好像 (3)寫
2.风自木杪起/纷披震荡/山与木若相顾而坠者/使人神骇目眩
3.茂盛的树木遮盖在溪水的上面,幽暗的花草缭绕在溪水的下面。
4.从“未有奇”,到“心始异之”,再到“神骇目眩”。
参考译文:
龙山无山脚,刚进入山谷,觉得没有什么奇异的地方。沿着溪流曲折前行数里,草木逐渐秀丽丰润起来,山高高地挺出,高峻如植物初生的尖叶。流动的溪水之声锵然鸣响于两边的山峰间,心里开始觉察到龙山的奇异。又回旋地绕着山前行了十几里,四周的山峰忽然聚合起来,好像拱手相迎、环绕着护卫的样子。上好的树木和奇异的花卉覆盖着山坡,翠绿繁茂,花香浓郁。风从树尖上刮起,树林摇荡,山峰与树木好像相随着都将坠下,使人惊异得眼花缭乱。又行走几里,发现有深不见底的、清澈照人的、水积聚不流动的、水四处流动的山泉。也有泉水潜流在地下从石缝中冒出来,相互冲激着成为快速流动的溪流。茂盛的树木遮盖在溪水的上面,幽暗的花草缭绕在溪水的下面。宾客们想休息一下,大家都说:“没有比这里更适宜的地方了。”随即下马,分开草丛,分布着蹲坐在石头上,年轻人把酒烧热了献上来。喝了几杯酒,有客人指着西边的大石头说:“可以在这上面做记号。”并请我撰写。我便将一同游览者的姓名及游览日期写在石头上面了,然后大家离开了。
(三)
1.(1)因为 (2)种植花木 (3)跟随
2.(1)建有风亭水榭,梯桥架阁,岛屿四面围绕着,竭尽都城的美好景象。 (2)引入清水灌注其中,导引分流贯通有序,两岸景物交相映衬。
3.文宗认可裴度的能力,想要了解裴度的近况,希望裴度能返回京城任职。
参考译文:
裴度因为自己已经到了辞官居家的年纪,朝纲动荡不安,政局不稳定,不再把出仕和隐退放在心上。(他在)东都的集贤里建立府宅,构筑假山,开凿池塘,竹树聚集,建有风亭水榭,梯桥架阁,岛屿四面围绕着,竭尽都城的美好景象。另在午桥建造了别墅,(栽培了)近万株的花草树木;其中修建了一座歇凉避暑的馆阁,名叫“绿野堂”。引入清水灌注其中,导引分流贯通有序,两岸景物交相映衬。裴度处理公务的空闲,(在这里)和诗人白居易、刘禹锡整天尽兴宴饮,放声吟唱,纵情谈论,借吟诗、饮酒、弹琴、写字自娱自乐,当时的名士,都跟随他游乐。每次有名望的人士从东都返回京城,文宗一定首先询问他说:“你见裴度了吗?”
(四)
1.(1)客居 (2)本来
2.从那以后,每次写字时(我)一定会叹息,(因为)比不上雕庐山石刻的工匠。
3.因为陈格从事石刻十二年,经验丰富,技艺纯熟,他深知真正的工匠要用精神去感知事物,而不是靠力气,于是撰写了《得况十二世传》。
参考译文:
庐山上的石刻绝妙(就在于它)多在悬崖和险峻的山涧,都是在原本的石头上刻出来。李北海刻的碑,非常奇特,世代相传。李北海的碑大多是自己刻的,凡是石碑后面(刻)的石工茯苓芝、黄鹄仙一类的人,都借庐山出名。假如有好的工匠,并且有贤能且寄存在好的工匠身上的,不能不让后世知晓啊。宋代赵郡的李之仪说:“(我)小时候客居在庐山,看到众多石头上刻的字都很有灵气,探求它的真伪,才知道雕刻之文的妙处,有的是借石头的形势做成这样。从那以后,每次写字时(我)一定会叹息,(因为)比不上雕庐山石刻的工匠。”陈格从事石刻已十二年了,我本来知道其他人一定达不到这种程度,大概工匠的技术能精湛得像庖丁解牛、轮人断轮一般,靠的是用精神去感知事物,而不是靠力气领悟,后来(他)写了《得况十二世传》。
16版
名著阅读之《经典常谈》
一、填空题
1.朱自清 仓颉 说文解字
2.选择性阅读
3.乐 乐器
4.左传 公羊传
5.战国策 春秋时代
6.纪传体 汉事
7.易 书 诗 礼 春秋
8.离骚 九章 班固 二京赋
二、选择题
1.C(通过《“三礼”第五》中的“从来礼乐并称,但乐实在是礼的一部分;乐附属于礼,用来补助仪文的不足”可知,C项中“二者各自独立存在,具有教化作用”表述有误。)
2.A(《孟子》是由孟子及其弟子编写,“《墨子》《孟子》也都是其弟子编写”叙述有误。)
三、问答题
1.(1)两次用口语化的“玩意儿”分别指代应试诗、供宫廷及贵人娱乐的诗。一方面使行文活泼生动,一方面与杜甫的诗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作者对杜甫用诗歌反映现实生活的赞赏和崇敬。
(2)杜甫能够用诗歌抒写那个大时代,让诗的领域扩大,价值增高。如《石壕吏》《春望》表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了人民和知识分子艰难的生活与诗人的博大胸襟。
2.同意。这种阅读方法是选择性阅读,读整本书,特别是《经典常谈》这种内容涉及面较广的作品时,可以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作为切入点。《〈诗经〉第四》专门介绍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它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辞赋第十一》介绍《楚辞》及辞赋的发展过程,《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诗第十二》从汉乐府诗开始至宋代诗歌,介绍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同时也介绍了《楚辞》对后代诗歌的影响等。这三篇组合阅读,可以让我们对中国古代诗歌有一个完整的了解。
3.(1)C 群鸟停息在树上(或:鸟停在树上)
(2)在古代没有文字的时代,人们通过唱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情;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在节日或聚会上通过集体唱歌来表达情感,这样的过程使得歌谣的数量逐渐增多;在流传过程中,人们会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修改和加工,使得一些歌谣最终成为大家共同认可的形式。因此,歌谣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智慧和情感,也反映了集体智慧的结晶。
(3)《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經典的著作,因此写作中在涉及经典原文的地方,他常常用白话加以翻译和改写,读来通俗易懂。
17版
名著阅读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中考真题】
1.保尔·柯察金在战场上头部受重伤,右眼失明;脊椎被炮弹炸开的石子崩了个深窝,健康严重受损;患伤寒,死里逃生;得重感冒坚持工作,高烧引发急性风湿病,几乎丧失工作能力;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保尔的人生经历就像钢铁的锻造过程,面对多次伤痛的折磨,他仍凭借钢铁般的坚强意志、坚定信念忘我工作,通过文学创作重新参加战斗,顽强执着,永不放弃,最终成为一名如钢铁般坚强的战士。
2.示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的“高光时刻”是完成《暴风雨所诞生的》的创作。保尔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但他战胜了自杀的念头,开始文学创作。在母亲和妻子的帮助下,保尔终于完成创作。保尔克服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坚持不懈地创作体现了其钢铁般的意志。
【实战演练】
一、填空题
1.与波兰白军战斗时,被炸弹炸成重伤 被伤寒病和大叶性肺炎击倒
2.朱赫来
3.冬妮娅 丽达 达雅
4.谢廖沙 被流弹击中而牺牲
二、选择题
1.C(“达雅”应为“冬妮娅”。)
2.C(①是保尔在筑路时与冬妮娅重逢的情节;根据“总能迫使他们把挥舞着的手枪重新插回枪套里去”可知②处人物是有领袖气质的男性,应是朱赫来;③是谢廖沙保护老人的情节。)
3.B
三、问答题
1.钢铁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只有这样它才最坚硬,什么都不惧怕;“钢铁”运用了象征的艺术手法,形象地展现了主人公坚定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小说主人公及作者这一代人也是在顽强的斗争和艰苦的考验中锻炼出了钢铁般的意志。
2.示例一:写作方法 本书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采用了内心独白的写作方法,这种写法使人物形象生动饱满。如保尔在疾病缠身、丧失了战斗能力的严峻时刻,从内心的绝望、动摇到最终战胜自我的整个过程刻画得非常细腻感人。
示例二:人物形象 本书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保尔这个具有钢铁般意志的人物形象。如保尔在手术之后,医生诊断他将双目失明、失去战斗能力,但他没有就此消沉,反而计划写一部关于英勇的骑兵师的小说。(言之有理即可)
3.(1)割旧马鞍上的皮子做鞋底 机智聪明
(2)示例:保尔不顾个人安危,果断出手勇救朱赫来。一方面体现出他英勇无畏的精神品质;另一方面能从中看出他重情重义,为朋友赴汤蹈火。
(3)朱赫来教保尔英式拳击,使他在受到资产阶级公子哥的挑衅时,得以漂亮地反击;朱赫来给保尔讲了很多革命道理,培养他朴素的革命热情,对保尔的思想成长起到决定性作用;朱赫来是保尔的精神导师,每当保尔在成长中遇到问题时,朱赫来便会及时出现,为保尔排忧解难,指明前进的方向。
4.示例:初识革命者。保尔哥哥的朋友——革命者朱赫来住在他家,教会了保尔英式拳击,还时常给保尔讲一些革命道理。 战场搏杀。保尔参加革命,成长为一名侦查员。在战争中,保尔因大腿受伤和伤寒高烧不退暂时离开战场。之后主动要求加入骑兵,与战友们救出七千多名革命者。在与波兰白军战斗时,保尔英勇战斗,头部被炸弹炸成重伤。 工地上磨炼。保尔被调去修铁路。虽然工作环境艰苦,可他仍忘我工作。任务完成后,伤寒病和大叶性肺炎使保尔倒下了,被送回老家。
病榻上斗争。他在病床上忍受痛苦完成小说创作,中途手稿丢失,但他仍然坚持口述,最终完成创作。这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在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奇迹。同时,我们应该学习保尔伟大的奉献精神,将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在艰苦的考验中锻炼,在生活面前不颓废,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5.(1)示例1:①谢廖沙 ②在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后,谢廖沙加入红军,成为共青团书记。在与敌军的战斗中他顽强不屈,最终战死沙场。他高尚的革命品质和自我献身精神,让他的生命更有价值 ③冬妮娅 ④她始终无法摆脱资产阶级小姐身份的束缚
示例2:①朱赫来 ②他是一个坚定的革命者。他向保尔传授了很多革命知识,他有着出色的领导才能和组织能力,在他的引领下保尔成为了一个具有钢铁般意志的革命英雄 ③维克多 ④他是世袭贵族,总是带着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他看不起保尔和穷人。在保尔解救朱赫来之后,是他告密导致保尔被捕。他为人自私自利,是社会的败类
(2)示例1:选图一。保尔在最后双目失明、双腿瘫痪的情况下坚持写作,继续战斗,表现出保尔钢铁般的意志。
示例2:选图二。保尔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可以看出保尔不畏牺牲的精神,展现出他为人民、为祖国奋斗的英勇形象。
示例3:选图三。保尔在一片硝烟之中,肃穆地看着前方。深邃而堅毅的目光体现出保尔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展现出保尔英勇无畏的一面。(言之有理即可)
18~21版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
中考真题
1.示例:①认识、利用芦苇,让芦苇成为岛上的一宝 ②把芦苇作为打游击的藏身之地
2.①视觉和听觉相结合,芦苇一身金黄色,在风中发出尖厉的哨音,刻画出秋日故乡芦苇坚强的形象;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芦苇人格化,说芦苇“依旧站立着”,面对严寒“呼叫与抗争”,凸显了故乡芦苇不畏严寒的气节。
3.老前辈缅怀曾经和战友们一起在芦苇荡并肩战斗的岁月;凭借芦苇藏身革命,对于芦苇的感激;对于一方水土芦苇的喜爱。这些都是老前辈给自己的女儿取乳名为“芦花”的原因。
4.示例:“纤纤”指细软、轻巧,“风骨”指刚强不屈的品格。“纤纤风骨”在文中指的是芦苇矮小、清瘦、纤细的身躯,在面对外界暴风骤雨或惊涛骇浪时,无所畏惧,刚强不屈,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纤细的外表下,拥有着强大的力量,这就是“纤纤风骨”。
实战演练
(一)
1.示例:黄河流经作者生活、成长的地方,并距离作者住的县城不算太远,所以将它称作“故乡的河”;作者从小对黄河就是熟稔的和亲昵的,所以将它称作“母亲的河”;黄河气势磅礴、雄伟壮观,那冲决一切的力量,正是中华民族勇往直前、坚强不屈的精神写照,所以将它称作“中国的河”。
2.示例:写史书中记载的大禹治水的相关内容,表明黄河自古以来就汹涌澎湃、气势磅礴;通过写大禹率领万千百姓凿开河水通道的故事,表达了对中国人民艰苦创业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3.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修辞,把“河水”比作“千万匹战马疾驰而来”,把“狂涛”比作“三条争相夺路的黄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河的壮阔和汹涌澎湃的气势。
4.示例:朴素、厚重、真诚、坚忍、热爱和平。(或:坚韧不屈、雍容大度、顽强拼搏、热爱和平。)
5.示例一:我认为原标题“黄河,母亲的河”更好。理由:原标题不仅直接点明了文章的叙述主体,而且传达出作者对黄河的深厚情感。此外,“母亲的河”这一形象的表述,使文章更具有吸引力,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示例二:我认为修改后的“壶口瀑布”更好。理由:本文第①段指出作者“没有观赏过有名的壶口瀑布”的遗憾,然后以事件发展的顺序记叙了乘车去看壶口瀑布和观看壶口瀑布的整个过程,所以改后标题更好。
(二)
1.(1)撒上盐和葱花 (2)折面按压 (3)示例一:良心 老韩家做馒头真材实料,使用老酵,让面在温度和时间中慢慢发酵。示例二:执着 老韩家只做馒头,且到了可以享清福的年纪还在坚持做。
2.(1)描写了小镇凌晨的环境,渲染了静谧的氛围,为下文老韩的出场做了铺垫。 (2)这个句子运用了动作描写,“点”“揭”“端”“放”四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韩家馒头出笼时的画面,表现了他们夫妻二人技术娴熟、配合默契,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赞美。
3.示例:点明主旨,呼应标题。作者对老韩家葱花馒头的情所独钟,表明老韩家的葱花馒头确实可口、实在、独特,体现了作者对老韩夫妻执着与坚守、敬业与乐业的生活态度和邻里之间友好和睦的喜爱和赞美。
(三)
1.(1)性格开朗了许多 (2)朋友喜欢骑行 (3)我坚持写作 (4)享受到音乐的魅力
2.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写作时文思泉涌的状态,表现了“我”心灵的自由、轻盈和美丽。
3.示例:高尚的爱好可以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并精彩起来,让我们不断进步,进而收获快乐和自信。我课余时间学习花样跳绳,在年级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这不仅让我有了获得感,还增强了我的自信心。
(四)
1.详细介绍九哥几乎每天晚上都回村里去“耍会”,再骑车赶到学校;退休后,买了一路“家伙”,天天到市中心广场“耍会”,能够直观地表现出九哥对八音会的痴迷,突显出九哥对八音会的喜爱;正是由于九哥如此痴迷于八音会,才能对八音会有深刻的认识,为下文写九哥给“我”讲八音会的精神、八音会演奏等做铺垫,这样写能使文章内容更丰富,也能够突显八音会是九哥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人格自信的体现。
2.示例一:第⑩段写“三通鼓响之后,锣鼓齐动……摧枯拉朽”,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锣鼓齐动时的响声生动形象地描摹出来,气势宏大,节奏感强,极富感染力。
示例二:第?段写“乐声便戛然而歇,像豹子甩尾,直如悬崖勒马”,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戛然而止的音乐声比喻成豹子甩尾、悬崖勒马,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激烈的乐声突然收束,给人以余韵无穷之感,突出了八音会演奏带给人们心灵的震撼。
3.示例一:运用了侧面描写,生动传神地展现了街上行人被八音会吸引、驻足街头,全神贯注地聆听八音会演奏并沉迷其中的景象,表现了人们对八音会的喜爱、赞叹之情,侧面烘托出八音会演奏的精彩与震撼,以及演奏者技艺的高超。
示例二:运用了动作描写,通过“驻足”“拥”“拍手叫好”一系列动作,生动传神地展现了人们被八音会演奏吸引,沉迷其中,全神贯注地聆听八音会的情态,表现出八音会的动听、美妙,演奏者技艺的高超,突出人们对这一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4.B 第⑧~?段主要描绘了八音会演奏的热烈场面,运用多种修辞手法,长短句结合,句式灵活多变,富有节奏感。多角度、正侧面描写相结合,展现了八音会演奏场面的精彩卓绝、震撼人心,表现了作者对八音会这一民俗活动的喜爱,字里行间洋溢着热烈赞扬的情感。
5.示例:乡村八音会是乡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极富乡土气息,是乡村人精神生活的寄托;选文借“九哥”之口,为我们介绍了乡村八音会的“山水之音”“稼穑之音”“龙凤之音”,用多样的手法、灵活多变的语言描绘出八音会演奏的场面,展现了一幅民风民俗的风情画卷,让我们对乡村八音会这一蕴含着中华民族精神追求的传统艺术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和领悟。让我们一起读读这篇文章吧!
(五)
1.(1)母亲儿时捡煤渣、打棉纱贴补家用 (2)母亲照顾瘫痪不能自理的外婆
2.母亲睹物思人,因伤心、思念外婆而流泪;“我”心疼母亲在大雨中艰难爬起又一步一挪回到家中,因心疼和爱母亲而流泪。“我”和母亲两人都是出于对自己母亲的爱而流泪。
3.本文选材具有真实性、典型性、通俗性。典型的选材,可以从教育、个人品质、关爱亲人等多方面突出母亲的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更饱满;真实且通俗的选材,更易于读者理解,增强文章的真实感,便于作者抒发自己的情感。
4.示例:我会用较慢的语速、深情庄重的语气。“母亲的世界很小”指母亲的世界中除了父亲和我们,便是她的灶台;“母亲的世界很大”指母亲对儿女的爱,这种爱如浩瀚的大海,滋养着儿女成长,教导儿女做人。这是抒发作者感情的句子,且抒发的感情较深沉,因此应该用较慢的语速;这句话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与赞颂之情,因此应该用深情庄重的语气来向母亲告白。
(六)
1.①枝条爬得密密麻麻,开着紫花,结果特别多,非常嫩,炒出来有清香。②短粗,外表疙疙瘩瘩,苦味强烈,变老后瓤鲜红,瓜籽是淡黄色,扁扁的,特别硬。③丝瓜 ④胖墩墩的,很大、很沉,只能蹲在地上。
2.内容上:交代童年时大院里所种蔬菜的种类及蔬菜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大院里所种蔬菜的喜爱之情。结构上:照应标题,总领全文,引出下文对这几种蔬菜的回忆。
3.本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蜜蜂拟人化,赋予它人的动作,将蜜蜂采蜜说成是与扁豆花在说悄悄话,侧面体现出大院中蔬菜被照顾得很好,扁豆长势喜人,因此才会吸引蜜蜂前来,同时体现了作者观察细致和愉快的心情,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4.①引用孟浩然的诗句是为了说明大院里民风淳朴、邻里相处和睦;②说明大院里的吵架事件很少发生,老孙头与唐家的吵架事件是个别事例:③引用古诗,增加文采,為文章起到添彩增色的作用。
5.示例:句子:童年住的大院里,各家房前,都会见缝插针,种花、种菜。这是如今楼房里没有的景观。四合院里的民居与大自然相通相融。作用:文章开头运用记叙这一表达方式,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将童年所住大院与如今住的楼房进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所住大院的怀念以及对大院中所种蔬菜的喜爱。
22~23版
说明文阅读专项训练
【中考真题】
1.D(根据第⑩段“也就是说,如果戴上这种热学超材料编织的手套握着冰,手也会变成冰,而冰并不会融化。如此一来,穿上这种热学超材料的衣服,红外仪器也是无法检测到我们存在的”可知,本文是借“戴上这种热学超材料编织的手套握着冰,手也会变成冰,而冰并不会融化”这一事例,来讲解“这种热学超材料的衣服”的原理,而不是让“人体变成冰”。)
2.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以拔河的绳子为例,具体有力地说明了力学超材料具有负弹性、负刚度、负可压缩性等超常力学性能的特点,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3.示例:第④段“那有没有触摸不到的隐身衣呢”一句运用设问修辞,自然地引出对“多样化、让你触摸不到的力学超材料”的介绍,强调了这种材料的特性,引起读者的注意,也使文章说明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实战演练
(一)
1.①用人们好奇的问题引起读者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引出下文对长城暗门的具体说明。
2.①供士兵通行之用;②战争时方便从内部击破突门突袭敌人;③供游牧部落往返放牧使用;④有些暗门还用于通商往来。
3.点出知识的来源,使知识的说明更具权威性,更有说服力,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谨。
4.B(从第⑦段的“突门是暗门中最为秘密的出口”这句话可知,突门是暗门的一种。)
(二)
1.解压短视频背后的科学
2.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针对老鼠的一项压力实验,具体地说明了解压类视频给人带来控制感。
3.B(从第②段“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受欢迎的解压视频,基本逃不出这3种类型:一是摧毁类……”一句可知B项表述错误,应在“有”前面添加“基本”一词。)
4.示例:家长要警惕孩子沉迷短视频,因为短视频有可能让人成瘾、空虚、逃离现实。
(三)
1.A(本文按照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来写,是按时间顺序说明的。)
2.指出本文的说明对象——中国桥梁;赞美了中国桥梁事业的巨大成就,赞美了中国桥梁建设者的聪明与智慧。
3.不能删掉。“约”字表估计,说明每节沉管大概重8万吨,如果删掉该词,意思就变成“每节沉管重8万吨”,说法过于绝对。因此,这个词不能删掉,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4.举例子。列举茅以升成功修建钱塘江大桥的例子,具体地说明了中国近代以来,自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的一个多世纪,桥梁事业长期停滞后的可喜发展。
24版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训练
【中考真题】
1.D(结合原文“占城稻在江淮引种成功,而后在东南各省普遍栽种,提高了粮食的总产量,并得以供养宋末创纪录的1亿人口”可知并非是“占城稻引种成功使宋末人口创1亿纪录”,此项强加因果。)
2.A(是为了引出“水稻作为华夏民族主要粮食的地位始终得以维持”。)
3.①水稻对环境的适应性强于小麦,稻米食用比小麦方便;②水稻是孕育中华文化和塑造中华文明的重要作物,稻米文化培养了今天中国人的精神气质;③水稻的种植面积及产量要大于小麦和大豆。
【实战演练】
1.C(根据材料一“宇宙万物以和为基础,万物是和的万物”可知,“和”是“万物”的基础,课件第2页第①处应填“基础”。)
2.示例一:图一,图中展示了青少年之间的和谐关系,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
示例二:图二,采用“和”字变形,以“口”为圆,寓意和谐,富有中国文化特色。
示例三:图三,将传统的“和为贵”文化与“中国梦”相结合,图中花、鸟、鱼等和谐共生,体现了“和”文化思想古今传承的关系。
3.(1)指导生态文明建设,使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历史性成就;(2)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引领人类进步潮流;(3)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4)建构道德规范,不断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准,夯实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
25~26版
八年级(下)综合能力训练(一)
1.(1)徒有羡鱼情 (2)曲径通幽处 (3)长夜沾湿何由彻 (4)零落成泥碾作尘 (5)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2.D(A.“抉”应读作“jué”;B.“拾”应读作“shè”;C.“龟”应读作“jūn”。)
3.A(B.“蔼”应写作“霭”;C.“祥”应写作“详”;D.“擀”应写作“斡”。)
4.B(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不合语境。)
5.C(“晋太元中”采用的就是年号纪年法。)
6.A(B.“热烈”应调到“欢迎”的前面;C.句末加上“的信念”;D.“感受科学魅力”与“接触科学成果”位置互换。)
7.示例一:我选择评论一:朱赫来教会保尔英式拳击,还时常给保尔讲一些革命的道理,改变了保尔的人生观,他是保尔参加革命的引路人,所以朱赫来是影响保尔的那位朋友。示例二:我选择评论二:司马谈做了太史令后,将司马迁带到京城读书,于是司马迁十岁的时候便认识“古文”的书了。司马谈临终嘱咐司马迁继承先业,成就他的未竟之志,司马谈的遗命指示了他一条伟大的路,所以司马谈是影响司马迁的那位“朋友”。
8.(1)示例:你在網上主要购买哪些商品?你网购的途径主要有哪些?你选择网购的原因是什么?
(2)当下中青年人网购消费占比最高,网购途径呈多样化,其中直播销售平台占比最高。
9.以雎鸠鸟和鸣起兴,描绘美好画面,引出君子对淑女的爱慕之情;景物与情感契合,情景交融。
10.“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写青年男子以乐器“琴瑟”会友,喻指青年男子与淑女相处时的和谐愉快。
11.到一府署/屋坐甚洁/因止宿/昼夜论语
12.(1)惊异,诧异。这里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 (2)打算,计划 (3)详细 (4)派遣
13.B(A.副词,于是,就/副词,竟然,居然;B.介词,对,向;C.副词,终于,竟然/副词,于是,就;D.结构助词,的/代词,他们,指李虞和杨棱。)
14.(1)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 (2)不久到了一个小洞(前),二人想要追寻踪迹走到(小洞的)尽头,不一会儿(就)到了洞的出口。
15.示例一:两文都从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示例二:两文都通过叙述的表达方式讲述了误入奇境的故事。(写出两点即可)
【乙】文参考译文:
信州有一个员外名叫李虞,(他)曾经和秀才杨棱游览华山。不久到了一个小洞(前),二人想要追寻踪迹走到(小洞的)尽头,不一会儿(就)到了洞的出口。(这里的)山川、岩石、草木,(都)不像人间,耕作的人看见二人很惊讶,问:“公子怎么到这里的?”(李虞和杨棱二人)就详细地述说了进来的经过。(他们)又走了二里多(路),有一座佛堂,几个人正停留在此喝茶。顷刻看见(一个)穿着紫色衣服的人,(对他们)说:“这里偏僻简陋,请到我的住处。”(李虞和杨棱二人)于是(和他)一起前往,来到一座府第,房屋坐席都很洁净。于是(李虞和杨棱二人)就在此住宿,(穿着紫色衣服的人和李虞、杨棱二人)昼夜谈论。(李虞、杨棱二人)在这里流连多日,(穿着紫色衣服的人)分别赠送(他们)几件银器,派遣使者引导他们返回。穿着紫色衣服的人请(他们)不要(把这里的情况)泄漏给世人。后来杨棱又前去寻找那个洞穴,(却)找不见了。真正的仙灵境地,(如果)不是实心实意向往,可不要为了空名(贸然)前去。以后人们应以此为戒啊。
16.皮肤外层包裹“硬壳”,隔热防水不冻脚;特殊的血液循环系统,降低热量损失;长期进化,从头到脚适应环境。
17.打比方。把野鸭的角质层比作“盔甲”,形象地说明了野鸭的角质层具有很强的隔热、防水以及绝缘功能,可以保护野鸭光脚丫不受外界寒冷的影响。
18.不能。“经常”是“常常”“时常”的意思,表明野鸭单足站立、两只脚轮换是常常的事,但不排除野鸭双脚站立的情况,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如果删掉,则与事实不符。
19.①“我”吃了郭鑫的糕,隐秘的友谊形成 ②母亲发现后,罚“我”禁足并赶走来送糕的郭鑫 ③郭鑫落水后,母亲毫不犹豫地跳进水中救人 ④两村的人一起找到了晕倒的母亲和她怀里的郭鑫
20.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老桥以人的特征和情态,形象地写出了在雨水和河流的冲击之下老桥的脆弱不堪,渲染了当时环境的恶劣,为下文郭鑫落水、母亲舍命相救的情节做铺垫。
21.小说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进行叙述,增强了故事的可信度、真实性;亲切自然,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也便于作者描写内心感受,直接抒发思想感情;“我”是事件的参与者,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变化;“我”作为叙事线索,贯串全篇,使故事情节集中,脉络清晰。(写出三点即可)
22.表达了作者对孩子之间纯洁友谊的歌颂,以及对母亲的宽容和伟大的赞美,还有对邻里和谐相处的倡导和呼吁。
23.略。
27~28版
八年级(下)综合能力训练(二)
1.(1)bēn 魄
(2)A(“雷霆万钧”形容威力极大;“千钧一发”形容非常危急。此处用来形容金沙江水不可阻挡的气势,应该用“雷霆万钧”。)
(3)短句 激情澎湃
(4)将“险峻”“狭窄”“深不可测”中间的两个逗号改为顿号。
2.C(③句成分赘余,应将“特别”或“最”删去其一。)
3.A
4.①禅房花木深 ②白露为霜 ③如三月兮
5.示例一:朱赫来让保尔·柯察金懂得了信仰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朱赫来在借宿保尔家的日子里,给保尔讲述布尔什维克党人的故事,让保尔的认识发生改变,在朱赫来的引导、鼓励下,保尔最终成长为一名有坚定信仰的共产主义战士。
示例二:曹先生让祥子懂得了做人要有尊严。祥子在曹先生家拉包月时,曹先生和气地对待他,即使祥子拉车摔伤了曹先生,曹先生都没有责备他,也不让他辞职。这些让祥子悟出:责任、脸面,即尊严似乎比命更重要。
6.(1)示例:讀经史子集,继承华夏文明
(2)示例:读书知识有奖问答比赛 “我与书”短视频分享座谈会
(3)示例:阅读犹如一缕春风,它能为我吹散心中的阴霾;阅读犹如一束暖阳,它能为我驱散生活的寒意。
7.C(“雨脚如麻未断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且是从侧面表现诗人生活的凄苦。)
8.诗人推己及人,渴望有广厦千万间庇护天下贫寒士人,甚至想以个人的牺牲来换取天下寒士的欢颜。表现了诗人舍己为人的精神以及对天下寒士无限关怀的博大胸怀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9.(1)格外 (2)穿透 (3)至,到达 (4)全,都
10.(1)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 (2)现在可以听到(之前)没有听过的,更胜过见到(之前)没有见到的了。
11.导者言之/而不知余之已游/余昔游之/而不知洞之何名。
12.甲文主要采用了“移步换景”和“定点观察”相结合的写作手法,作者移步换景至小石潭后又立足小石潭,对潭中和四周的景物进行了描写。乙文主要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作者的游踪是先入石岩洞,再抵平塘街,最后观赏了社岩、南北汇塘、架梯岩(石鼓洞)等景观。
13.(1)孤凄悲凉 (2)愉快满足
【乙】文参考译文:共往东南行一里,进入石岩洞。洞口向西北,后洞口向东北,洞中幽静明朗,曲曲折折。后洞口右边的山崖上,有架空的平台,可以歇息可以读书。从后洞出来,向北走一里,仍到达平塘街。街北有座石峰又高又尖好像屏风,东边角落有岩洞向东,这是社岩。外边浅而不深,当地人在洞中供奉土地神。向导又指着它的西北方,有座石峰当中而立,山下南北向都有积水塘,北边水塘的上方,岩洞口高高排列,南面水塘的侧边,洞穴口低伏,它们里面山洞暗中相通,水道从中贯通流过,这里名叫架梯岩,又叫石鼓洞,大概就是我前次寻找铜钱岩未找到却向南走进去的洞。向导介绍着它,却不知我已游览过;我从前游览它时,却不知道洞叫什么名字。现在可以听到(之前)没有听过的,更胜过见到(之前)没有见到的了。
14.(1)传统文化“潮”起来这一现象对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以及美育意义上的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仍需深耕广拓 (2)要践行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理念应有的做法
15.示例:①通过学校教育、网络等关注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知识;②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学以致用;③宣传优秀传统文化,鼓励支持传统文化的创新。(合情合理,任意两点即可)
16.示例一:我认为“国潮”元素最应该体现在普及大众的艺术文化作品之中。比如,在地铁票、日历等设计中融入“嫦娥奔月”“闻鸡起舞”等传统故事。
示例二:我认为“国潮”元素最应该体现在传统IP的文创周边产品之中。比如,根据《西游记》等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制作手办、钥匙扣、文具等。
示例三:我认为“国潮”元素最应该体现在主旋律影视作品之中。比如,在历史剧的场景中融入戏曲、武术、剪纸等优秀传统文化。
17.(1)人们将神荼、郁垒直接绘于桃木板上,其功能为镇恶驱邪。(2)木版印刷年画出现,年画的功能逐渐演变为祈祥纳瑞。(3)年画有了反映社会时局、呈现工农业生产场景等的宣传教育的作用。
18.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桃花坞年画、杨柳青年画与杨家埠年画进行比较,突出说明了杨家埠年画创作崇尚淳朴自然,富有乡土气息的特点。
19.该段对桃花坞年画的起源、发展和特点进行介绍,将其作为年画的一个代表,丰富读者对年画的了解。同时与前文形成从概括到具体的逻辑顺序,并且与第⑦段内容紧密相关,为后文将杨家埠年画与桃花坞年画、杨柳青年画进行比较做铺垫,开启下文。
20.点明本文的说明对象——年画;“点缀”一词形象地写出年画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说明年画对我们的意义;新颖别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1.“最”是表示程度的,在文中说明明清时期祈祥纳瑞类年画常见的主题中,喜庆吉祥主题的年画是最受欢迎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22.略。
29~30版
八年级(下)综合能力训练(三)
1.(1)zǎi 溯 (2)“搏”改为“博” “秘”改为“密”
2.D(A.两面对一面,不当,应删去“能不能”;B.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的行为”;C.否定不当,应删去“不要”。)
3.A(第④句是这段文字的观点句,第③句和第①句运用具体的事例进行举例论证;第②句和第⑤句是总结句,得出结论,且从“从这个意义上说”可以看出,⑤句在②句之后。)
4.C(杜甫的三别是《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5.(1)孤蓬万里征 (2)无为在歧路 (3)缥缈孤鸿影 (4)黄发垂髫 (5)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6.(1)《江雪》是铺排。诗人用“鸟飞绝”“人踪灭”“蓑笠翁”三个意象铺排,突出了“江雪”的幽静,又运用“千山”“万径”“绝”“灭”等词,显得更为幽静。
(2)奥斯特洛夫斯基 朱赫来 为理想而献身
7.(1)①环境污染 ②能源短缺 ③示例:未来之城是一个以人为本、绿色低碳,通过科技建立智慧能源和智能信息系统的城市。(2)示例:小语,你身体好些了吗?6月12日下午3:00到4:30,学校邀请孙跃平教授在汇文报告厅开设题为“未来之城的奇妙畅想”的讲座。如果你身体恢复了,别忘了来听哦!
8.示例:“手把”“口称”形象地写出“宫使”仗势欺人、专横跋扈的形象;“回”“叱”“牵”三个动作,形象地刻画出“宫使”蛮不讲理、霸道凶残的面目。这两句间接地表现了卖炭翁在强权面前的无奈、无助;表达了对统治阶层罪恶的控诉,以及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
9.对比;“一车炭,千余斤”极言其多,“半匹红纱一丈绫”说明数量极少、价值极低,二者构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出“宫使”掠夺的本质。
10.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
11.C(以:按照。)
12.(1)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2)开始时并不是很快,等到跑上百里,才奔驰奋进。
13.相同点:托物寓意,借马喻人。不同点:【甲】文侧重说人才的有无,【乙】文侧重说人才的优劣;【甲】文以议论为主,并综合运用了叙述、描写和抒情,【乙】文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甲】文属直接抒情,【乙】文感情较为含蓄深沉。
【乙】文参考译文:宋高宗从容问(岳飞):“你是否得到良马?”岳飞回答说:“我(本来)有两匹良马,(它们)每天要吃洁净的草料数升,要喝清澈的泉水一斛,若不是干净良好的食料或饮用水,它们宁可挨饿也不接受。装上鞍甲,骑着它起跑,开始时并不是很快,等到跑上百里,才奔驰奋进。从中午跑到黄昏,还可以多跑两百里。此时卸下鞍甲,它既不喘气也不出汗,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这是因为它们度量大却不贪随便之食,精力充沛却不逞一时之勇,它们是跑远路的良驹啊!可是,不幸的是(它们在历次战役中已)相继死了。目前我所骑的马,它每天吃的粮食只有数升,对食料从不挑剔,对所饮用的水也不作选择。马鞍尚未套好,就要举蹄奔跑。刚跑完百里路,力气就用完了,又是流汗又是喘气,好像就要死去一样。这是因为它度量小,所以摄取的食物虽少却容易饱和,喜爱逞强但却外强而中干。它只是平庸低劣的马而已!”宋高宗(听完岳飞的一番言论后)称赞了他。
14.利用磁悬浮技术,通过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的原理,让车体跟轨道脱离,保持大约1厘米高度的距离腾空运行快速抵达终点。
15.列数字、作比较;准确而具体地说明了超高速低真空管道磁浮交通速度之快,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6.經济环保 舒适安全
17.概括了每部分的主要内容,使行文条理清楚,读者能更快、更准确地理解文章内容;吸引读者的注意,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给读者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18.8岁那年,常胜和父亲在星空下许愿;大学毕业后,怀揣着儿时的梦想,常胜走进了天文点边防连;那年,常胜驻扎在高海拔点位,夜晚将心事诉说给星星;现在,常胜感叹只有在这儿能看到这么美的星空。
19.“目光炯炯”指眼睛明亮有神,这里形容常胜工作时目光专注有神,突出了常胜对工作的认真负责。
20.示例:运用语言描写,把常胜等边防军人的幸福和人民的幸福进行对比,有力地强化了边防军人吃苦耐劳、乐观向上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
21.示例:第①段大哲学家康德墓碑上镌刻着的“……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准则”照应第?段“我真的看到了康德所说的‘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准则”。作用:首尾呼应,既和高原上天文点繁星灿烂的星空相契合,又表达了作者对边防军人保卫祖国、以苦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的赞美。
2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