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真题
(2023·广西)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民以食为天,食以稻为先。”粮食是历史深层的决定因素,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各个国家历朝历代的首要之事;粮食也是文明的根基与源头。粮食的影响无处不在。纵观世界,人类主要有两大粮食作物——水稻与小麦。从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来看,水稻比小麦占优势。当前在中国,水稻可从海南岛种到黑龙江,种植区域更广。从食用情况来看,稻米食用比小麦方便,稻谷脱壳成米就可直接煮食,而小麦一般得脱壳后加工成面粉才拿来食用。小麦不大可能做成“米饭”,但大米可磨成粉,制作食物。
(摘编自岳玉峰《中国水稻史话》)
【材料二】
中国的饮食当中,最平常也最离不开的食物就是五谷。据记载,古代“五谷”之说始于春秋战国,后来逐渐约定俗成,“五谷”即指稻、黍、稷、麦、菽五种作物,分别对应着今天的水稻、黄米、小米、小麦和大豆。五谷的概念形成之后相沿了两千多年,这几种粮食作物在全國的粮食供应中,所处的地位常常因时而异。但水稻作为华夏民族主要粮食的地位始终得以维持。
汉代时,中原及关中是当时人口最密集的地方,江南人口稀少。那时各地区人口的多少,与当地的粮食产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尽管当时水稻在南方很重要,但其总产量远不及北方主要作物——小米。唐代开始,水稻在全国粮食供应中的地位才日益提高,并在唐末登上第一粮食作物宝座。宋真宗年间,从越南引进的优质水稻品种——占城稻在江淮引种成功,而后在东南各省普遍栽种,提高了粮食的总产量,并得以供养宋末创纪录的1亿人口。水稻作为首要粮食作物的地位终于得到彻底巩固。到明代,人们有“今天下育民人者,稻居什七”一说可见水稻在粮食供给中的重要地位。后来,随着人口的迁徙和垦荒的推进,水稻“南征北战”,从“苏湖热”到“湖广热”,从“北大荒”到“北大仓”,一个个故事记录了水稻与区域文明发展之间的关联。
水稻不仅是续命养身的第一大主粮,还是孕育中华文化和塑造中华文明的重要作物。具有万年稻作史的中国,稻米文化已深入其中,无处不在。稻米文化不仅养成了今天中国人的许多生活习性,更培养了今天中国人的精神气质。
(摘编自程强《水稻之于中华文明》)
【材料三】
2022年中国稻谷、小麦、大豆种植面积及产量统计表
1.下列说法与材料一、材料二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粮食的影响无处不在,它既是历史深层的决定因素,也是文明的根基与源头。
B.小麦一般得脱壳加工成面粉食用,稻谷可脱壳成米直接煮食或磨粉制作食物。
C.汉代时江南人口稀少,尽管当时水稻在南方很重要,但总产量远不及小米。
D.占城稻引种成功使宋末人口创1亿纪录,占城稻由此成为首要粮食作物。
2.下列对材料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开头介绍五谷概念的形成过程,是为了引出五谷种植时间的具体内容。
B.加点词语“据记载”表明“五谷”之说有史料依据,体现语言的严谨。
C.画线句运用引用的说明方法,说明水稻在明代粮食供给中的重要地位。
D.材料按照时间顺序,说明不同时期水稻在全国粮食供应中所处的地位。
3.为什么说“食以稻为先”?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概括原因。
实战演练
【材料一】
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就提出了“和实生物”的观点,认识到宇宙中的万物是不同成分共存的统一体,这就是和。宇宙万物以和为基础,万物是和的万物。“和实生物”就是中国人的宇宙观。中国人以和为贵,追求和平、和睦、和谐。
【材料二】
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把天地万物视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把人与自然看作是浑然一体,有力指导了生态文明建设,使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历史性成就。协和万邦的国际观是中华“和”文化传统在处理民族与国家之间关系时的重要体现,使我们从容应对人类共同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引领人类进步潮流。以“和而不同”的态度对待我国国内不同民族、地域以及社区的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人心和善的道德观,有助于建构道德规范,不断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准,夯实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
【材料三】
第一小组拟根据材料制作活动课件,以上是部分页面,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任务。
1.同学们讨论课件制作的相关问题,以下说法不符合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A.材料三的三张宣传画,文字和图片相结合,且都有“和为贵”的文字。
B.从活动类型看,课件第1页上方的“主题班会课”应改为“综合性学习活动”。
C.根据“和”与万物的关系,课件第2页第①处应填“包含”而不是“基础”。
D.课件第2页第②处可将“万物是不同成分共存的统一体”作为“和”的内涵填入。
2.你认为材料三的哪张图片最适合插入课件第1页的相应位置?请说明理由。
3.课件第3页应填入的内容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