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拉鲁肽治疗冠心病合并2 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2024-05-11 00:55李晓静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6期
关键词:利拉鲁抵抗心功能

李晓静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其中高血压属于冠心病的高危因素, 其可以诱发冠心病的发生,同时能够加速冠心病的发展。据资料显示, 近年来, 我国冠心病病例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如冠心病患者同时存在高血压情况, 使得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的几率大幅度上升, 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1,2]。糖尿病主要是由于患者胰岛β 细胞功能障碍所引发的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抵抗及肠促胰素分泌异常等情况, 通常情况下, 多数患者在确诊时, 其胰岛β 细胞功能受损程度为49%左右。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 应以保护患者胰岛β 细胞为主要途径治疗, 以往通常采用胰岛素注射剂对患者进行干预。但经过长期实践发现, 此类药物不能长期有效地控制患者血糖指标, 主要是由于此类药物不能阻止胰岛β 细胞功能衰竭。2 型糖尿病属于诱发冠心病的高危因素, 冠心病合并2 型糖尿病具有病情复杂、心肌损害严重的特点, 临床表现为心绞痛(发作性胸骨下端心前区紧缩样疼痛, 向左肩背以及腕部放射)、无痛性心肌梗死, 容易导致患者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心脏破裂甚至猝死等极端情况的发生。相比于单纯冠心病患者, 冠心病合并2 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几率明显更高, 容易导致病情的进一步扩大, 为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3,4]。在对冠心病合并2 型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 多采用调整患者血糖、血脂以及改善心功能类型的药物进行干预。利拉鲁肽属于人胰高糖素样肽-1 类似物, 具有双重降糖效果。本文将分析利拉鲁肽治疗冠心病合并2 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详情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设置此次研究开展的时间在2022 年1~12 月, 由相关医师邀请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合并2 型糖尿病患者102 例参与到此次研究, 由相关护理人员收集整理患者的出生年月日, 并应用电脑随机选择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51 例。对照组患者男28 例, 女23 例;平均年龄(66.37±2.14)岁。观察组患者男31 例, 女20 例;平均年龄(66.46±2.07)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引导患者完善相关检查, 并予以患者抗血小板聚集、降压、降脂等常规治疗措施。予以患者盐酸二甲双胍片(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83289, 规格:0.5 g)分别于早餐以及晚餐前服用, 初始剂量为1 片/次, 每隔2 d 调整1 次剂量至空腹血糖<7 mmol/L 且餐后2 h 血糖<11.1 mmol/L 为4 片/次, 药物实际使用剂量结合患者具体病情而定。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利拉鲁肽注射液[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J20160037,规格:3 ml∶18 mg(预填充注射笔)]皮下注射, 1 次/d,初始剂量为1.2 mg, 治疗1 周后, 如果患者空腹血糖>7 mmol/L 或餐后2 h 血糖>11.1 mmol/l, 则将药物使用剂量设置为1.8 mg, 药物实际使用剂量结合患者具体病情而定。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心功能指标、血糖指标、胰岛素抵抗情况。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心排血量以及QT 离散度。血糖指标包括FPG、2 h PG、HbA1c。胰岛素抵抗情况包括HOMA-β、HOMA-IR。

1.4 统计学方法 纳入SPSS22.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 两组心功能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 观察组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x-±s)

2.2 两组血糖指标比较 治疗前, 两组血糖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 观察组血糖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糖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血糖指标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例数2 h PG(mmo/L)FPG(mmo/L)HbA1c(%)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5112.09±1.218.71±1.208.83±0.617.01±0.767.53±0.646.65±0.52观察组5112.16±1.13 7.28±1.30a8.71±0.70 6.06±0.27a7.60±0.59 5.88±0.32a t 0.3025.7720.9238.4120.5749.006 P 0.7630.0000.3580.0000.5670.000

2.3 两组胰岛素抵抗情况比较 治疗前, 两组胰岛素抵抗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 观察组胰岛素抵抗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对照组以及观察组胰岛素抵抗情况比较( x-±s)

3 讨论

2 型糖尿病属于常见的内分泌疾病, 据相关研究显示:现阶段在我国成年糖尿病患者之中, >90%的患者为2 型糖尿病。对2 型糖尿病患者来说, 其长期处于高糖状态, 会使得其心脏及血管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在此类病例中, >70%左右的患者死于心血管并发症, 2 型糖尿病患者出现冠心病的几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 倍左右, 其属于诱发冠心病的高危因素, 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因而及时明确有效的治疗措施, 对患者血糖指标进行有效控制能够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延缓其病情的发展, 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5,6]。

在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采用利拉鲁肽对患者进行治疗, 利拉鲁肽属于类似胰高糖素样肽-1(GLP-1)的物质, 与人GLP-1 具有相对较高的序列同源性, 人GLP-1 可以结合并激活GLP-1 受体。GLP-1 受体为天然GLP-1 的靶点, GLP-1 是一种内源性肠促胰岛素激素, 能够促进胰岛β 细胞葡萄糖浓度依赖性地分泌胰岛素。有学者指出, 2 型糖尿病以及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其中GLP-1 属于内源性促胰岛素激素, 其与2 型糖尿病以及冠心病的发病存在着密切联系。GLP-1 功能的发挥主要通过GPL-1 与细胞膜上自身受体的结合实现, 其能够有效提升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的合成, 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 且经血管内皮保护机制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 同时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心肌收缩力, 达到改善患者糖脂代谢与心功能以及缓解炎症反应的效果[7,8]。同时有研究显示:冠心病的主要病理改变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通过予以患者利拉鲁肽治疗后, 能够迅速激活促进存活信号通路, 降低氧自由基产生及心肌损伤, 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因子的释放, 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肌细胞的死亡, 达到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效果[9,10]。同时对冠心病合并2 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 通过予以患者利拉鲁肽皮下注射, 其能够以葡萄糖浓度依赖模式对患者胰岛素分泌起到一定的刺激效果, 改善患者过高胰高血糖素分泌总量, 当患者血糖指标出现明显提升时, 则会对其胰岛素分泌产生刺激, 抑制患者的高糖素分泌情况。有研究显示:利拉鲁肽能够有效地延长患者胃排空所消耗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患者饥饿感, 进而有效地控制患者食物摄入的总能量, 同时利拉鲁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 对患者心功能起到优良的保护效果。通过此次研究发现, 结合利拉鲁肽对冠心病合并2 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 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血糖指标及胰岛素抵抗情况, 认为其具有优良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 结合冠心病合并2 型糖尿病患者实际情况应用二甲双胍结合利拉鲁肽, 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血糖指标及胰岛素抵抗情况, 认为此类治疗模式具有优良的应用前景, 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应用。

猜你喜欢
利拉鲁抵抗心功能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血糖水平的影响
锻炼肌肉或有助于抵抗慢性炎症
做好防护 抵抗新冠病毒
iNOS调节Rab8参与肥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
黄葵胶囊联合利拉鲁肽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心功能如何分级?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利拉鲁肽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17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