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早期治疗的临床经验与体会

2024-05-11 00:55高晨亮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6期
关键词:股骨髋关节老年人

高晨亮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 老年群体所面临的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1]。而股骨近端骨折作为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 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并且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其身体机能下降, 多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因此在选择手术时间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一般认为, 年龄>70 岁、有明显骨质疏松症状以及骨密度检查结果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等情况, 应该尽早进行手术。但是具体的手术时间还需结合患者自身情况来决定[2]。如果能够耐受手术, 或者对手术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承受能力较强, 也可以适当延迟手术[3]。同时, 由于老年人容易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感染等并发症, 所以要加强围手术期管理, 积极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此外, 一些研究表明, 采用内固定联合关节置换术的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效果更好, 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并且缩短住院时间, 因此, 对于符合上述条件的老年患者可以优先考虑使用这种手术方式[4]。本文将结合作者自身多年工作实践经验以及相关文献报道, 就老年人群中股骨近端骨折的早期治疗进行深入探究, 以期能够为今后开展此类课题提供一些有益参考依据, 现将具体研究流程及报告整理汇总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纳入了2021 年1 月~2023 年1 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68 例, 所有病例均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随机分成择期组和早期组, 每组34 例。早期组中男16 例、女18 例;年龄60~78 岁, 平均年龄(71.01±5.21)岁;致伤原因包括行走时跌倒摔伤11 例、车祸外伤10 例以及其他因素导致受伤13 例。择期组中男20 例、女14 例;年龄60~79 岁, 平均年龄(71.22±5.36)岁;致伤原因包括行走时跌倒摔伤12 例、车祸外伤10 例以及其他因素导致受伤12 例。两组患者性别比例、年龄分布及致伤原因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确诊为股骨近端骨折且年龄≥60 岁;②无严重心、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疾病;③未合并其他部位骨折或病理性骨折;④具有完整的病史资料和随访记录。

1.2.2 排除标准 ①有明显神经系统损伤症状体征;②存在精神类疾病无法配合完成问卷调查;③依从性差不能按时复诊及不遵守医嘱。

1.3 方法

1.3.1 手术治疗 两组患者都接受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技术治疗。其中, 择期组的患者接受了>1 周的骨折治疗, 而早期组的患者只接受了1 周的骨折治疗。在PFNA 内固定手术前, 医生会进行一系列的检查, 以确保患者的健康状态, 如果发现患者有高血压或高血糖的症状, 医生会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这些症状, 包括使用药物治疗。此外, 医生还会提醒患者保持良好的休息, 并采取全身麻醉的麻醉方法来完成手术。使用C 型臂X 线机, 根据患者的身材, 精确地制定出3~4 cm 的切口, 然后将皮肤切开, 将其中的组织细致地分离, 最后, 将大转子顶部的针头精确地插入髓腔, 并通过手柄辅助将其引入。为了更有效地控制射击精度, 首先要确定导针的位置, 然后使用X 线机将其固定, 接着使用带有刻度的螺丝刀片将其固定, 最后将其与尾帽紧密结合, 如果检查结果符合要求, 就要对切口进行冲洗, 然后进行多层缝合, 最后将引流管安装到切口处, 并对其进行牵引和复位, 最后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术后2 d 即可开始功能训练。

1.3.2 术后康复 对于老年患者而言, 其身体机能已经开始退化, 因此在进行手术之后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够恢复。而且由于年龄较大, 很多患者都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 这也会影响到术后的康复效果。为了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加强疼痛管理。由于老年人普遍存在骨质疏松等问题, 因此容易出现骨折部位愈合不良或者是不愈合的情况, 从而出现明显的疼痛感。针对这一问题, 可以采用超前镇痛、多模式联合止痛等方法来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②尽早开展功能锻炼。由于老年人通常存在肌肉萎缩和运动障碍等问题, 因此在术后应该尽早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肢体功能训练, 例如床上主动练习、床边站立以及行走等活动, 同时还要注意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量,避免过度疲劳导致不必要的损伤。③积极防治并发症。由于老年人往往伴随有高血压病、糖尿病等慢性基础性疾病, 这些疾病本身就可能成为诱发各种并发症的因素之一。因此, 在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予以处理, 以免发生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等严重后果[5]。此外, 还需重视营养支持和心理疏导工作, 帮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提高生活质量。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1 临床疗效 患者治疗后肢体活动良好, 简单可自理为优;治疗后患肢活动基本良好, 但会存在轻度受限为良;治疗后患者患肢仍明显受限为差。总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4.2 康复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

1.4.3 髋关节功能 分别在手术前与术后3 个月进行记录, 运用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进行判定, 主要分为3个方面:疼痛、功能、关节活动范围, 依次评分为44分、51 分及5 分, 分数越高对应功能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SPSS20.0验证研究指标间的差异。计数资料用率“%”代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为准, 计算t 值。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早期组中, 优26 例、良6 例、差2 例, 总优良率为94.12%(32/34);择期组中, 优18 例、良8 例、差8 例, 总优良率为76.47%(26/34)。组间对比, 早期组总优良率明显比择期组更高,差异显著(χ2=4.2207, P=0.0399<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

2.2 两组患者康复指标比较 早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比择期组短, 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康复指标比较( x-±s)

2.3 两组术前术后髋关节功能比较 手术前, 早期组与择期组患者的疼痛、功能、关节活动范围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个月, 早期组患者的疼痛、功能、关节活动范围评分均比择期组更高, 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前术后髋关节功能比较( x-±s, 分)

3 讨论

老年人常见的股骨近端骨折可能是由于低能量损伤所致[6], 但是这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并不复杂, 因此,为了有效地诊断和治疗这种疾病, 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 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和功能受限。对于病变的治疗,非手术和手术方法常常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尤其是当患者无法及时下床活动时, 更容易引发感染和压疮等严重后果[7]。治疗方面, 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决定,例如对于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差或者基础疾病多等因素导致不能耐受闭合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 可以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在选择假体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合适的柄部结构和尺寸;②良好的生物相容性;③适当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满足长期使用的要求[8]。目前, 临床常用的人工髋关节有聚乙烯衬垫式全陶瓷球头、金属-聚乙烯复合材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衬垫式全陶瓷头及钽金属记忆合金等, 其中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衬垫式全陶瓷头最为常见, 但是由于其价格昂贵且资源稀缺, 因此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此外, 还有一些新型的人工关节正在研究中[9], 如氧化锆陶瓷关节、纳米羟基磷灰石关节等, 这些新技术都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总之,针对不同情况的老年股骨近端骨折应该个体化地制定方案, 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式, 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10]。

对于老年人来说, 手术治疗股骨近端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但其具体指征和时机的选择却至关重要, 如果没能正确把握, 将可能导致手术结果不佳,因此, 在实践中, 必须谨慎地进行选择[11]。本项研究比较早期和晚期PFNA 固定技术在治疗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时的优势, 发现早期技术的治疗效果更佳, 早期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 从而提升治疗的成功率。PFNA 内固定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它的核心目的是稳定骨折部位, 改善髓腔的血液循环,PFNA 内固定的操作简便, 应用范围广, 特别适合老年患者[12]。它的优点是:主钉可以轻松地插入骨折部位, 减少血液循环的破坏, 此外, 由于创伤小, 患者还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功能训练, 从而显著提升生活质量。通过有效的干预[13], 获得显著成果。于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 早期实施PFNA 内固定术可以有效地改善病情, 因为此时髓腔部位的血液循环状况较好, 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成功率[14]。为此, 应及时进行手术干预, 确定具体切口部位, 并在操作过程中尽量避免损伤病变周围, 同时骨膜也要尽量减少损伤, 以减少局部血液流动的影响, 骨折愈合也好, 并通过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如早期固定和早期锻炼, 可以显著减少患者卧床休息的时间, 同时还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并且有助于缓解骨折病变, 使其尽快恢复到正常的状态[15]。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 早期干预可以有效地促进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的功能恢复, 其中早期组的指标表现最佳, 髋关节的功能也有所改善。然而, 在实际的手术操作中, 除了考虑到老年人的基本特征外, 还需要进一步明确手术操作的指征, 并在术后加强关注, 进行早期功能训练, 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通过制定有效的康复干预计划, 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 早期手术治疗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能快速改善髋关节功能, 促进老年患者快速康复。

猜你喜欢
股骨髋关节老年人
髋关节活动范围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怀孕中期胎儿孤立型股骨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