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石器时代,与远古的湖南人相遇

2024-05-11 15:27李佳玲卢李
放学后 2024年9期
关键词:燕儿陶片湖南人

李佳玲 卢李

编者按:历史上的湖南,是否曾是一片“蛮荒之地”?湖湘文化的根,究竟深植于何处?这片神秘而充满魅力的土地,又蕴藏着多少古老的秘密?为了探寻湖南历史文化的真相,让更多人了解湖南、爱上湖南,共同传承和弘扬湖湘文化的精髓,《放学后》杂志携手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精心推出《考古公开课》栏目。在这里,我们将穿越时空隧道,去领略湖南古代文明的辉煌与灿烂,去感受那些被岁月尘封的历史瞬间所散发出来的独特魅力。

我是谁?从哪里来?我们的祖先如何生活?作为湖南人,你会不会对过去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产生好奇?今天,湖南考古学家将带领大家重返石器时代,邂逅上万年前的湖南人。

有点意外的发現

故事要从300万年前说起,那是旧石器时代(大约距今300万年前到距今1.2万年前),人类历史经历的第一个阶段,与地质上的更新世大致相当。这一阶段,人类以狩猎和采集为主,过着迁徙流动的生活,有时他们在洞穴里藏身,有时只能在旷野里栖身,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打制石器。有了石器工具,他们才能在野兽环伺的环境中生存下去。

湖南,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也曾在旧石器时代留下深深的痕迹。1987年4月,在一个叫大桥溪的地方,一名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普查队员进行野外调查时,意外采集到一些陶片,由于缺乏专业知识,他无法确认其时代,于是就将陶片带回了县文物管理所。当时,湖南省博物馆考古部专家袁家荣正在此处指导工作,他仔细审视陶片后,立即决定前往现场一探究竟。在红土断壁上,考古队员惊喜地发现半截灰黑色的石片,紧接着又挖出了一件石器。袁家荣爷爷反复翻看两件石器,兴奋地宣布:“这些石制品都是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打制的痕迹非常清晰。”就这样,湖南第一个旧石器时代遗址——大桥溪遗址,在意外中重见天日。

湖南人的老祖宗是谁

寻找古人类的化石、研究人类的起源,也是旧石器考古的一个重要内容。

1985年至1987年,湖南第二次文物普查时,考古学家在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燕儿洞发现了古动物化石。1990年的冬天,袁家荣爷爷认为这个洞十分值得去发掘,便带领队伍出发燕儿洞。

一天,如往常一样,袁家荣爷爷细心地清理出土动物骨骼化石,却从中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一小节人股骨化石混在动物骨头化石里!这一发现引起轰动,后来经过研究者们“鉴宝”,表明这节人股骨化石属于燕儿洞里的“石门人”,年龄达20000岁,接近“山顶洞人”,是当时湖南发现最早的湖南人祖先!

那么,“石门人”是男还是女?是老还是少?有多高呢?很遗憾,考古学家只能推断出“石门人”是一名20岁至30岁之间的年轻人,其他的都无法推断。

不过,根据化石分析,“石门人”基本上还是过着狩猎、采集的生活,并会用挖陷阱之类的方法让犀牛、东方剑齿象等大型动物成为他们的盘中餐。动物骨头化石上还有火烧过的痕迹,这说明“石门人”当时已学会用火,还是烧烤的能手呢!

猜你喜欢
燕儿陶片湖南人
《京燕儿》APP界面设计
我是湖南人
稷山郭家枣园遗址东周时期圆陶片用途浅析*
嫦娥奔月
湖南人精神的深度开掘——读《湖南人的精神》有感
雅典陶片放逐法考辨
大数据告诉你湖南人如何“打年货”
一周新娘
湖南人
燕子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