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形心理视角下美术作品中的残缺现象探析

2024-05-11 05:16徐卓然
美与时代·下 2024年3期

摘  要:格式塔心理学的完形法则在美术领域的运用十分广泛。美术中的残缺现象对于作品鉴赏有着特别的意义,了解鉴赏者的完形心理对于外在和内在美术作品鉴赏的影响有助于为美术创作提供新的思路和启迪。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视知觉完形对于作品残缺具有积极建构的作用;残缺可以促进完形审美心理结构的生成;基于经验的完形心理能够填补审美残缺。

关键词:完形心理;残缺现象;格式塔心理学

一、问题的提出

残缺,通常是指因为主客观原因而导致事物表现出来的不完整的状态,在意义上通常与完整、完美相对。在艺术领域,残缺可以有两个层面的理解:一是外在的残缺,通常表现为作品的形状、色彩等客观外在因素的缺失;二是内在的残缺,通常存在于鉴赏者对作品的意识层面,表现为对于作品表达含义理解的偏差和局限。艺术作品的残缺现象产生的原因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年代久远自然产生的侵蚀剥落或偶发事件损害等客观原因造成的残缺现象,比如敦煌莫高窟斑驳掉落的壁画、出土的断臂的维纳斯雕像等;另一方面是创作者为了凸显重点或者意向留白在主观意识中刻意为之使作品呈现的残缺意蕴,比如罗丹的《巴尔扎克》雕塑中所砍掉的为众人称赞刻画完美的双手以及中国画创作中刻意呈现的“留白”现象。残缺的事物通常是不完美的,但残缺并非与美无缘,格式塔心理学的完形心理赋予了“残缺”独有的审美意蕴,从不完整的艺术作品中能够解读出独特的“残缺美”。尤其是在视觉艺术领域,残缺的形态相对于圆满完整的形象,却因凸显了独特的个性而更加引入注目[1]。

格式塔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流派。格式塔心理学受康德的先验论、胡塞尔的现象学、实证主义、马赫的形式元素说、形质学派的影响,秉持“整体观”的思想传统,主张“同型论”,以直接经验(即意识)和行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以图形和背景、接近性与连续性、完整和闭合倾向、相似性、共同方向运动为主要内容的直觉组织原则,以及顿悟说、创造性思维等学习理论,奠定了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基础[2]249-268。格式塔心理学,又名完形心理学。通俗来讲,“对于客观事物,每个人根据自己的认识,都会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印象,这便是每个人心目中的“格式塔(完形)”[3]36-37。这里的“完形”既是对残缺作品产生的视觉上的补全,又是思维上的一种创造性认知。以完形心理的视角探讨残缺现象,多是基于内在的残缺意蕴,探讨不同的鉴赏者对作品含义的解读。也有很多学者运用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分析艺术作品中残缺的美学特征,对于“完形心理”与艺术中的“残缺”现象的关系做了分析和探讨,得出了“残缺之美、美于残缺”的论断[3]36。也有学者认为完形心理在艺术欣赏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是创作者对“形”的结构完善的内动力,比如国画通常以部分“空白”和“不完整”的“形”给观者以开阔的畅想空间,让观者在鉴赏过程中去实现完形性的再创造[4]。本研究主要以不同身份和年龄的鉴赏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其对美术作品的鉴赏,探讨完形心理对于外在残缺和内在残缺美术作品鉴赏存在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与访谈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西北师范大学美术专业领域及其他专业领域的老师和同学进行了线上和线下访谈调查。每个年龄段4-12人,其中零零后同学8人,九零后同学12人,共计20人;七零后教师6人,50后教师4人;美术专业领域师生6人,其他专业领域师生24人,被访谈者共计30人。

(二)测试材料

本研究选用四幅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的图片作为测试材料,如下图1、图2、图3、图4四件,将这四件美术作品的图片按照排列的顺序依次展示给不同年龄阶段、专业和身份的30名访谈调查的对象,在被试者细致观察每幅作品的图片后对其进行了开放性访谈调查。

(三)调查过程

从2021年10月到2022年2月,研究者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详细地阅读和了解了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为该项研究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根据完形心理学以研究对象经验和行为为标准所划分的经验的完形、审美心理结构的完形以及视知觉的完形三个方面,确立了访谈提纲的维度。搜集了大量有关外在残缺或内在残缺的美术作品,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四件作品作为测试材料。明确了访谈问题、访谈对象、访谈范围后,对访谈对象进行了线上电话访谈以及线下面对面访谈,征求访谈对象同意后进行了录音,整理记录了不同访谈对象的观点,对部分关键的访谈内容进行了数理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图1是英国艺术家珍妮·萨维尔的油画作品《鲁本的忧虑》(Rubens Flap)。这幅油画作品使用了一种创新、挑战性的绘画方式,通过夸张的人物形象、拼接的构图方式给人营造出一种特别的视觉效果,呈现了超越传统审美的女性形象。在进行开放式访谈中,被访者对于这幅油画作品所呈现的主体人物的认知观点不尽相同,有80%的被访者认为画面中有三个主体人物,20%的被访者认为画面中有两个主体人物;认为作品残缺的有21人,作品完整的有9人;美术专业的被访者大多认同作品的完整性,非美术专业的大多认为作品为“残缺品”。在作品中创作者虽然没有表现出完整的人物形象,但人们通过主观上的积极组织和建构以及对于作品整体上的把握,对作品主体人物做出自己的综合判断。按照格式塔心理学“完整和闭合倾向”的知觉组织原则,这种现象说明了被访者心理产生了推论的倾向,也称“闭合倾向”,把不连贯的有缺口的图形尽可能在心理上使之趋合[2]263。

图2是世界闻名的雕塑作品《断臂的维纳斯》以及艺术家修补后的“完整”的维纳斯的对比图。在很多人心里,断臂的维纳斯是残缺美的代表——黄金分割的比例,丰满圣洁的躯体;虽有残缺,却因断臂残缺之处意外展现了出乎意料的的艺术审美效果。在进行开放性访谈中,有30%的被访者表示了解这件雕塑作品,70%的被访者表示不太了解这件雕塑作品,其中6名美术专业的被访者都表示对于这件作品有专业性的掌握,在此基础上引导被访者对两件作品进行了比较。大部分的被访者即使在不太了解作品的情况下都表示更会被断臂的维纳斯所吸引。一位被访者表示,“两件作品相比较,完整的手臂减弱了她腹部肌肉和肌肉线条的表现,添加手臂以后给整个作品固化了,没有之前的神秘感了”。通过完形心理学的理论视角去分析,这种现象体现了“连续性”的知觉组织原則,虽然作品断臂处的线条已阻断,但在鉴赏者的视知觉中仍像连续着未经阻断一样被完形塑造,并以自己已有经历的经验去填补[2]263。当人们看到断臂的维纳斯时,因其“格式塔”完形心理的作用,就会产生符合内心完形体验需求的一种心理“压力”,从而充分调动鉴赏者的创造性想象思维去填补空白,达到视知觉“完型”的效果。

图3是美国当代艺术家丹尼尔·阿尔沙姆的雕塑作品,这件雕塑作品充满了破坏、残垣、沧桑的元素,给作品增添了一种衰退感和思考的深度,各种常见物品化作残破的化石,被堆砌在一起,它的破裂部分成为了令人难以忘怀的的亮点,在给人震撼的视觉感受的同时,也引发了观者对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消费观、物欲、环保问题的思考。在进行开放性访谈中,67%的被访者认为该作品是完整的,并且所有人都对该作品所表达的感情色彩做出判断,并被其表达的深刻的情绪情感所打动。在被访者谈到这件雕塑作品最吸引人的亮点时,如图6所示,70%的被访者都表示会被作品中没有连接的胳膊和腿的部位所吸引。这大概是因为人们在生活或工作中往往追求和谐、宁静、安逸的精神状态,完美的图形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使观赏者产生乏味、枯燥的视觉效果,而一个残缺不完美的图形却因其反常的冲击力更能吸引观赏者的目光。从完形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作品中残缺的手臂和小腿的不完整,对观者的视知觉造成了直击心灵的震撼性和冲击力,突出了残缺部位的重点,置换了作品中图形与背景的呈现方式,使观者的注意力更集中地被吸引到残缺的部位,产生情感的冲击和共鸣,而忽视了面部表情、雕刻手法等其他以平常方式呈现的作品元素。图6所呈现的数据也充分印证了这一观点。

图4为明代画家徐渭的《墨葡萄图》,他用野藤中的葡萄来比喻自己,抒发才情未明、不被赏识的苦闷之情。而题在画上的诗词更是表达了他怀才不遇的创作心境,“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在进行开放性访谈中,只有17%的被访者表示对这幅作品有所了解,且均为美术专业。在对被访者介绍徐渭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后,87%的被访者都表示自己对这幅作品产生了新的感受,表示更深刻地体会到了画家通过画面在宣泄自己的落魄不甘的情绪,感觉画面更加丰满了。通过完形心理学的心物同型论去分析,对行为的观察离不开对其赖以产生并受其影响和调节的心理物理场的理解,是作为现实环境的物理环境和作为意想环境的行为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2]259-262。因此,鉴赏作品时理解创作者的思想背景,体会作品意境传达的思想感情是极为重要的环节,通过经验的认知,发挥心智的组织力填补理解力的空缺,使欣赏者可以鉴赏更为完整而丰满的作品,达到创作者、作品与鉴赏者视域融合的效果。

四、分析与讨论

完型心理对于“残缺”现象的解读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残缺”所蕴含和彰显的意义受完型心理的引导和调节,二者是相互依存、密切关联的。

(一)视知觉完形对于残缺具有积极建构意义

完形心理学认为任何“形”都是视知觉进行了积极组织和建构的结果,而不是客体外物本身就具有的特征,“在视野之内所存在的事物,并不仅仅是哪些落到视网膜上的事物”[5],任何客观外物都不能简单理解成各种元素的组合,而是首先作为统一的整体模式被感知,并被赋予整体的性质和意义。当观赏者面对一件艺术作品时,首先看到的是整体的构图,然后才能看见各个组成部分的细节[6]。例如图7所示,人们对于图片的直观感受是一只猫头鹰,其次观察会发现它是由不同的形状的线条组合而成。

在艺术鉴赏的过程中,人们对于美术作品的感知是靠视知觉起作用的,是眼和脑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研究美术作品中的残缺便要以视觉为基础,进一步达到心物同型的效果。面对存在残缺的美术作品,鉴赏者直觉感受到的内容要大于眼睛所看到的内容,是在视知觉作用下产生的全新的“整体”模式的个体,具有超越部分相加之和的新的属性和意义,这也是视知觉完形对于作品残缺的积极建构和组织的结果。这里所说的新,是相对于原有的构成成分而言,是对整体的而非对割裂在其中的每一部分的认知。

以英国艺术家珍妮·萨维尔的油画作品《鲁本的忧虑》为例,这幅画创作的特点是拼接的构图手法和不完整的人体造型。当被访者以视觉感知体验作品的过程中,认知的经验会按照完形的法则重塑事物的完整性或完全性,把残缺未闭合的图形按照自己的视觉经验和偏好进行重新加工,利用完形心理的作用建构视觉上的新的格式塔。被访者在面对这样一幅作品时,大部分的人仍然可以通过对于整体性的把握,判断出画面的主体人物,这就是人的视知觉完形对画面残缺所进行的积极建构的作用。

(二)残缺可以促进完形审美心理结构的生成

对于视觉中出现的客观事物,每个人都会基于自己的认识,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关于它的整体的印象,这便是每个人心目中的“格式塔(完形)”,当残缺打破了人们内心的“格式塔(完形)”,与其心理期待产生冲突,就能够激起内心的兴趣,使人迅速地集中注意力,冲突越强烈,印象越深刻,记忆越持久[7]。

在美术作品中,残缺主要表现在形体或者色彩等外在条件。产生残缺的原因一方面是艺术家主观上想用残缺的手法让人浮想联翩、保留创造性想象的空间。当观赏者看到作品的残缺之处,就会与其心中期待的的格式塔(完形)产生冲突,内心便开始思考这种残缺为什么会出现,并利用已有经验的痕迹展开联想和想象,本能地建立新的格式塔(完形)来鉴赏美术作品,思考的结果往往使人获得新的审美心理结构的完形。另一方面,有些美术作品由于时间、风化、侵蚀、损毁等客观原因造成的残缺现象,给作品本身增添了一抹岁月沧桑带来的神秘感,赋予了作品新的生命和意义,带给观者新的审美体验。

基于格式塔心理学心物同型论的观点,当基于大脑模型建构的心理场产生的“心理力”和客观外物组织的物理场产生的“物理力”作用的“力场”结构一致时,观者的视知觉产生的艺术完形便会产生与客观外物一致的审美体验。它可以表现为“力场”相近的对象的完整组合,从而产生相似或一致的审美体验,也可以表现为异质填补的残缺现象达到的視觉完形同构的效果。很多作品为了突出特有的艺术创意,刻意打破已有的完整状态制造人为的残缺,通过移植、替换、悬置等手法,形成新的完形,以传达新的主题含义。这种异质同构的手法在美术创作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它给鉴赏者提供了全新的审美心理结构,为鉴赏美术作品带来了更多的趣味性。

对于丹尼尔·阿尔沙姆的系列雕塑作品以及“断臂的维纳斯”的鉴赏中,人们往往会被作品中残缺的部分所吸引,引起更多的视觉关注,获得审美想象的满足。再比如作为中华民族光辉烂的古代文化艺术遗产敦煌壁画,因为历史悠久,不免遭到侵蚀而产生脱落,但其既存的残缺没有影响它的艺术鉴赏价值,反而给鉴赏者一种新的审美体验,好像因岁月的留痕造成的浑然天成的绝妙之笔。从这个角度出发,残缺的壁画何尝不是为鉴赏者创造了全新的审美心理结构,塑造了新的审美“完形”?

(三)基于经验的完形心理能够填补审美残缺

我们在看电影或者电视剧时,在未知的情况下可能会产生对作品故事线发展以及结局的预测,这是因为我们通过自身经验对于作品做出了主观的判断和期待。在艺术鉴赏过程中,鉴赏主体能够利用经验发挥心智所具有的组织力去补充艺术作品,使认知主体可以从原有理解中产生新的认知。

不同经验水平的人面对同一幅美术作品,他们的感受是不同的,这是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阅历和学识,具有理解的前结构。往往创作者所經历的特定的背景会影响其美术作品中所反映出的各种思想观念,从而赋予了作品独特的内涵和意义,作品虽是以客观的形式存在的,但了解作品的文化情景的人相对于不了解的人来说,更能达到心物同型的一致性,产生视域融合的效果。通过以往的经验所形成的对于作品的完整的认知即为经验的完形心理,对于作品的残缺现象,认知主体可以充分发挥经验的完形心理作用,利用以往经验的痕迹,应用心智的组织力填补缺口和缺陷,从原有的构成成分中塑造并凸显出全新整体。在鉴赏者以视觉感官感知、体验美术作品时,会同时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分析、联想和判断,获得完形的审美认知和体验,而在这一过程中基于经验的完形心理发挥着积极的组织和填补作用,弥补了欣赏者对于作品的审美残缺。

针对明代画家徐渭的《墨葡萄图》,在大部分被访谈者不了解作品文化情景的情况下,他们只是对作品外在表达自己的看法比如枝蔓的错综复杂、若隐若现,笔法的肆意洒脱,构图的巧妙等所吸引,不能对画面所传达的情感意义作出深刻的解读。在了解了徐渭的生平和创作心境后,他们在新的经验水平上表示出对画面的另一种全新的认知,能够更深刻体会和感受到画家想要传递的不甘、悲愤的情感。因此通过经验的完形去鉴赏作品时,才能去填补鉴赏者因经验缺乏而产生的内在的审美残缺,真实地感受、欣赏一件完整的美术作品所蕴含的深层的审美意蕴。

参考文献:

[1]刘西莉.现代图形创意教学感悟点滴[J].西北美术,2002(2):32-33.

[2]叶浩生.心理学通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3]丁峰,吴卫. 格式塔心理学理论研究之小议残缺之美[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4):36-37.

[4]卜阳.从艺术欣赏的完形心理看中国画[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32-34.

[5]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审美知觉心理学[M].滕守尧,朱疆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3.

[6]吴斯一.从视觉感知角度看“格式塔心理学”的“完形法则”[M].传媒国际评论,2014(1):294-300.

[7]安佳智.浅议艺术设计中残缺手法的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5(24):62-63.

作者简介:徐卓然,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油画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