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随访平台对出院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二级预防用药及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影响

2024-05-10 07:37乐舒文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5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出院神经功能

乐舒文

(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抚州 344000)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急,且病情进展快,容易复发,患者病死率较高[1~2]。有研究指出,超过一半的脑卒中患者治疗后仍会存在较多后遗症,如偏瘫、讲话不清楚等,出院后患者需坚持康复治疗及训练以预防疾病复发、促进身体恢复[3]。目前认为,科学有效的二级预防用药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疾病复发风险、改善预后;多数患者需要终生服药,故建议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尽快开启二级预防;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较差,难以取得理想的二级预防效果[4]。此外,脑卒中患者康复期较长,而良好的康复训练依从性是取得优秀康复效果的关键,但多数患者因经济负担等原因,往往在病情稳定后就选择立刻出院回家,无法获得专业人员的康复指导;同时,出院后患者因病影响生活自理能力,多会产生负性心理,导致康复训练依从性下降,不利于预后。因此,给予出院后患者有效干预措施也十分必要。常规出院指导仅对患者进行口头嘱咐,缺乏康复护理措施,护理效果不佳。云随访平台将互联网与医疗集于一体,通过专业人员组成的团队为出院后患者继续予以健康宣教,能够不受时间、地点等条件限制,帮助患者与医务人员实时进行沟通、开展院后随访,为患者制订个性化干预计划,真正做到解决患者各项身心需求,进而可对其开展二级预防用药措施、提高康复训练依从性等起到积极作用[5]。基于此,本研究通过云随访平台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进行干预,以分析该干预方式对出院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二级预防用药及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于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4 例脑卒中患者,且患者均已出院;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2 例。对照组男25 例,女17 例;年龄60~80 岁,平均(73.25±6.07)岁;出院天数1~7 d,平均(4.63±2.02)d。研究组男23 例,女19 例;年龄61~80 岁,平均(73.08±6.41)岁;出院天数1~7 d,平均(4.57±2.11)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均衡性良好(P>0.05)。本研究经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并批准(批准文号:伦理字201900620 号)。

1.2 入组标准 (1)诊断标准。符合《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6]中脑卒中诊断标准,经头部CT 证实。(2)纳入标准。年龄≥60 岁;出院时采用Barthel Index 指数量表(BI)评估患者日常活动能力,且BI评分≥45 分;具有上网条件,患者及家属均可熟练使用智能手机;病情稳定,意识清醒。(3)排除标准。肝、肾等脏器功能异常者;存在视觉及交流障碍者;凝血功能异常者;既往有脑肿瘤、脑外伤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者;患有其他严重躯体疾病,不能完成康复训练者;精神异常者;配合度差者。

1.3 干预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时均接受相同治疗、护理等措施。(1)对照组患者出院时,向其及家属发放康复护理知识手册,手册包含用药、饮食、生活护理、康复锻炼、疾病复发特点等内容。给予患者及家属常规出院指导,告知患者遵循手册健康生活。分别于患者出院后1、3、6 个月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近期身体情况,并给予相关康复指导。(2)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以云随访平台开展后续干预,出院前,指导患者扫描二维码,进入云随访平台;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平台的使用方法,对患者存在的疑惑及时解答。建立微信群,让患者或家属扫码进群,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可在微信群以语言或文字形式提出问题,分享内心感受或生活趣事,可与群内其他患者共同交流,有助于缓解焦虑等情绪。云平台记录患者出院时间,并每隔3 天会为患者推送脑卒中疾病相关图文、视频,包括日常基本护理知识、二级预防用药、康复训练、生活习惯、饮食指导、心理疏导等内容。上述内容均由科室专家审核。患者浏览上述内容后需在微信群及时反馈;若患者未反馈,护理人员应单独联系,提醒患者学习相关内容。患者可在云平台与医务人员进行一对一交流,可咨询相关问题,医务人员会在24 h 内回复患者问题;同时护理人员也会通过云平台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及身体情况,根据结果及时调整干预方案等。护理人员整合患者提出的问题,针对咨询较多的问题进行二次整理,及时撰写科普文章通过云平台推送。分别于出院后1、3、6 个月进行微信随访;每次随访前,护理人员需询问近期患者身体及病情变化情况,并对患者干预效果进行评估;对于患者未真正理解的内容需当即进行辅导,记录辅导结果并及时上传至云平台,做好相关备注,以便后续随访了解患者掌握知识程度以及康复情况;持续干预6 个月。

1.4 观察指标 (1)心理状态。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患者心理状态,各量表总分均为100 分,且SAS 评分>50 分,SDS 评分>53 分,表明患者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分数越高表示焦虑、抑郁情绪越重。干预前即出院时,干预结束后测评由医务人员上门评定。(2)二级预防用药情况。用药知晓情况:根据患者用药类型、服药时间、疗程及不良反应等内容设计相关问题;随机抽取4 个问题,回答正确率100%表明知晓,回答正确率≥50%表明部分知晓,全部回答错误表明不知晓。总知晓包括知晓及部分知晓。用药依从性:完全依从为患者能够遵医嘱,并主动按时按量用药;部分依从为患者偶尔增减用药量;不依从为患者完全不用药物,或总是增减用药量、随意停药、更换药品。总依从包括完全依从及部分依从。(3)康复训练依从性。完全依从:能够遵医嘱主动、积极配合康复训练;部分依从:偶尔会出现不想进行康复训练的行为,但仍会配合完成训练;不依从:放弃康复训练,或经常出现不配合的情况。总依从包括完全依从及部分依从。(4)神经功能受损程度。于干预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患者神经功能受损程度;该量表具有意识水平、语言、上下肢运动等11 项内容,满分42 分,分值越高则表示患者神经功能受损越严重。(5)生活质量。于干预前后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问卷(GQOLI-74)进行评价,分数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高。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心理状态、神经功能受损程度、生活质量)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二级预防用药情况、康复训练依从性)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 干预后,研究组心理状态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理状态各项指标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心理状态各项指标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同指标干预前比较,*P<0.05。

SDS干预前干预后研究组对照组组别nSAS干预前干预后42 42 tP 65.32±5.47 64.96±5.21 0.309 0.758 42.63±4.05*50.26±4.37*8.299 0.000 63.29±5.11 63.41±5.46 0.104 0.917 45.15±4.17*50.63±4.59*5.727 0.000

2.2 两组用药知晓情况比较 两组用药知晓率相比(100.00% vs 85.71%),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用药知晓情况比较[例(%)]

2.3 两组用药依从性比较 两组用药依从性相比(100.00% vs 83.33%),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用药依从性比较[例(%)]

2.4 两组康复训练依从性比较 两组康复训练依从性相比(97.62%vs 80.95%),研究组较高(P<0.05)。见表4。

表4 两组康复训练依从性比较[例(%)]

2.5 两组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及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NIHSS、GQOLI-74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GQOLI-74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及生活质量比较(分,)

表5 两组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及生活质量比较(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nNIHSS 评分干预前干预后GQOLI-74 评分干预前干预后研究组对照组42 42 tP 24.14±2.33 24.87±2.25 1.461 0.148 14.32±1.26*18.54±1.31*15.047 0.000 52.32±5.15 52.86±5.27 0.475 0.636 72.63±5.44*63.27±5.81*7.621 0.000

3 讨论

脑卒中患者在医院可得到规范治疗与护理,有助于控制病情、促进身体康复;但在出院后,患者多伴有后遗症,且大多为老年患者,常会出现体力不足、易疲劳等现象,自律性较差[7~8]。加之缺乏医务人员的监督与提醒,会影响患者二级预防用药情况、康复训练依从性,容易出现较多不健康行为,进而阻碍患者康复进程,造成不良预后。对此,出院后积极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改善上述问题也十分关键。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基于网络平台的护理干预模式也在出院患者后续护理过程中取得显著效果。其中云随访平台结合互联网及医疗二者优势,并将患者作为服务核心,能够突破时空限制,实现医患之间实时有效的信息交流,指导出院患者开展全面化、多样化干预方案,也能够方便开展院后随访,更容易被患者及家属接受并落实[9~11]。

本研究中,研究组干预后SAS、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提示针对出院脑卒中后遗症患者采取云随访平台开展后续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分析原因,在云平台应用期间,护理人员会设立脑卒中患者微信群,将患者联系到一起,鼓励大家在此分享、宣泄自己的情绪,通过这个平台大家可以相互给予精神鼓励,获取许多心理安慰,有助于患者调整心理状态,减少抑郁等不良情绪;同时,微信交流、微信随访形式可增加护理人员与患者交流频率,拉近两者距离,在此过程中可使患者感受到被重视,继而维护患者自尊,又可缓解消极情绪[12~13]。

本研究中,研究组用药知晓率、用药依从性、康复训练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提示云随访平台干预模式可改善患者二级预防用药情况,提高康复训练依从性。其原因是云随访平台在患者出院后定时以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推送用药、康复训练等相关知识,患者及家属可以更直观地接受专业指导,从而能够提高患者对二级预防用药及康复训练的认知,进而做到规范用药、合理训练;另一方面,患者可在平台上实时咨询问题,医护人员也能够及时接收与反馈问题,还可对患者病情变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及时给予正确的指导;此外,持续反复的信息反馈、交流可为患者提供充足的疾病知识;在此过程中,能够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加强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对院外科学用药及康复训练的重视程度,从而有助于改善二级预防用药情况及康复训练依从性[14~15]。

本研究中,研究组干预后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GQOLI-74 评分较对照组高;提示出院后及时采取云随访平台干预模式,能够减轻患者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分析原因,患者在云平台干预后,可真正做到科学、合理用药,药物能够直接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同时积极开展康复训练,有助于锻炼患者肢体功能,可充分调动脑神经细胞信号传导功能,提高脑组织细胞兴奋性,改善脑细胞功能,最大限度减轻神经功能受损程度[16]。此外,该模式护理内容多样,能够鼓励患者自我监管、促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有助于患者在出院后自主远离疾病的危险因素、减少不健康生活行为,进而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减少疾病或后遗症对患者生活的不良影响,进一步提高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给予出院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云随访平台干预模式可促使患者科学用药、合理训练,改善二级预防用药情况及康复训练依从性;同时能够减轻患者不良情绪,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及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出院神经功能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第五回 痊愈出院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