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陌书
历史,是已发生的事情之和,早已凝固冷却,形同化石。
史籍给人物下了定论,就故事的角度来说无异于剧透,所以很多作者更愿意书写当下和未来,捕捉流动中的未知更有意趣。但我并不认可历史这门学科缺乏想象力的看法,相反,由于史料的涂抹与散佚,对历史真相的推理往往更需要天马行空的遐想。在以人殉为风俗的殷商,纣王是否算得上残暴是可疑的。烽火戏诸侯的背后,隐藏着平王勾结犬戎弑父夺位的嫌疑,幽王为博美人一笑葬送江山的说辞,可能只是将过错推诿给女子。而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死后,其子拓跋嗣的继位过程含混不清。建文帝的下落更是说不清道不明。
很大程度上,我们看到的历史是经过加工创作的,历史不是“真实”,而是创作者们“想让我们认为的真实”,和“虚构”的小说在血缘上本来就是近亲。我很是敬佩太史公的刀笔,写卫霍时罗列斩首、俘获的枯燥数字,写李广时绘声绘色,夺马突围,箭穿石虎,悲愤自尽后百姓落泪,一位悲剧英雄跃然于竹简之上,难怪文人骚客为李广惋惜了两千年。太史公的文学成就斐然,却被史学成就夺色不少。越早期的历史越有神话与奇幻文学的色彩,盘古创世、涿鹿之战,再到头顶祥云的刘邦斩白蛇起义,正史和野史的区隔微乎其微。
更何况,留存的史料在岁月长河里不过是寥寥几笔,有太多广阔的留白,留白正是滋生故事的土壤。儿时阅读启蒙读物,我分不太清《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区别,把演义当做史实,毋论做法求东风、点七星灯续命的诸葛亮,连近乎神鬼的管辂、左慈我都信以为真。对历史的二创是浪漫的,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变化无穷。
我认为解构历史是很值得写的题材,为此而花费半年写了七篇不同朝代的故事,暂定名为《奇行怪状录》。其中《紫匣记》讲述宋代画师卢桑醉心于画却又卷入俗世阴谋;《残章记》伪托古代章回体小说的残章,讲述了背负灭门之丑的丁翼下山,在龙蛇混杂的客栈和各方人士打交道;《离魂记》讲述唐宪宗元和年间,国子监学子萧子升无意间得到《四荒经》,遭遇各种诡异离奇之事;《盗马记》讲述了唐末五代时期的乱世,一个避世的游侠在一座荒庙里,跟画师、盗匪还有女人牵扯到一起;《朝行记》讲述了古代的一场家庭纠纷,主人公一路上回忆自己一生的种种往事,他在走向历史注定的死亡,他的身份在最后揭晓;《浮舟记》讲述明末清初一个船夫的故事,他曾是纨绔子弟,朝代更迭后落魄,他在河上摆渡遇到敌对的两拨人,却不知自己该去何方。
至于《垣伯记》,是背景年代最久远的一篇,故事发生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越是久远的年代创作的自由度越高,在明末故事《浮舟记》里我只能虚构几个人物,而在《垣伯记》里我能虚构一个国家。毕竟西周分封的诸侯上百,史书遗漏的可能性是有的,比如考古才发现的霸国。借助古典文本以及史料来再创作的手法并不新鲜,就当代小说而言,近有王小波的《唐人故事》,马伯庸的《长安十二时辰》,等等。珠玉在前,我的创作并无新意,更多是出于私人趣味性质的游戏。
为何将《垣伯记》的故事背景設定在东周?
在我看来,东周列国,蓬勃、动荡而且血腥。
宗法制和分封制下的华夏,并不像秦汉之后的大一统王朝那样天无二日,侠士和说客们能周游列国,一展抱负。周天子只具象征意义,诸侯们在周礼的价值观下既互相讨伐又缔结盟约,像是如今的国际关系。不过又保留着人殉、奴隶制以及巫术崇拜等等愚昧的元素。这时的文明质朴、莽撞,没有一套定论,充满无限可能。
所以我将故事背景设定在这个时代,设定发生在虚构的国度,葭国。两位公子争权,内乱即将爆发,主人公涉归去鲁国找孔子拜师,被拒后投身少正卯门下。涉归生在没落的士族阶级家庭,祖先曾经是显贵的卿大夫,他懒散浪荡,恣意随性,他想要出人头地,但做什么事都难坚持,对爱情、事业、仇恨,都是如此。他具有作者强加的现代性的思想,却也只能随波逐流。人是被环境塑造的产物,他有着被历史推着走的无奈,没能阻止什么或者改变什么,仅仅是经历,如一块热铁被历史锻造。
从现代视角解剖这样的题材,用超现实的手法来解构,赋予人物超脱时代的跳脱性。这样的叙事多少会有上帝视角的弊病,可相较于批判或赞扬,我更认可叙事只是呈现,能跳出价值体系的范畴,一个念头、一次选择、一件事,人物心中计较的往往不是对错,而是利害。我没用善恶二元的观念作为小说基调,道德带有自我满足的属性,我仅仅是刻画曾经发生过、正在发生并且将来还会发生的人性倾轧。复杂的社会运行逻辑建立在本能之上,人是既简单又复杂的,生而残缺又渴望完美,要修补残缺往往要从别人那掠夺材料,结果就是永恒的精神与物质的互相剥夺,这种矛盾是小说创作长久的母题,也并无什么标准答案。
感谢《青年作家》,让我能够在此心无羁縻,陈述关于写作的种种妄思。也许写这样一篇小说,让假想从当下的镜面反射到以往,终究投映到未来的黑洞,期间自我会被短暂撕碎,播撒于所有时空的角落,我通过虚构追溯到起初,也抵达到终结,诸神与群畜的语言沉默如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