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大学生红色经典阅读

2024-05-10 20:31江煜伟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4年1期
关键词:红色经典现状意义

江煜伟

【摘要】红色经典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是文艺工作者以革命历史为题材创作的一批优秀文学作品。它容纳并造就了几代人的生活理想,青春热情和成长希望。大学生常态化阅读红色经典,对他们的爱国主义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红色经典阅读进校园,有利于学生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关键词】红色经典|现状|意义

一、對红色经典的理解

红色经典是指1942年以来,文艺工作者以毛泽东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指导精神,创作了以革命历史题材为主,以讴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为主要内容的革命故事。故事中的英雄人物身上,蕴含了中华儿女的革命情感,体现了革命者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自强不息团结奋斗的精神,乐观向上、甘于奉献的精神,对共产党的无限信仰和崇高的价值观念。他们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红色经典是最宝贵的文学遗产,是引领着一代一代人前进的精神动力。

二、阅读红色经典重要意义

(一)帮助大学生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的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识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培育核心价值观,离不开持续的灌输,抓好宣传教育始终是一项基础性工作。红色经典的阅读是高校大学生教育的最直接的方式。

目前,高校大学生中存在个别学生攀比炫富、享乐颓废、崇尚西方文化、不求上进的思想行为。这必然影响到他们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因此,在大学生中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刻不容缓。加强红色经典阅读,使大学生感受到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事业,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抛头颅、洒热血、舍小家为大家,甘于奉献,勇于牺牲。

(二)弘扬自强不息的精神

刘法修创作的《红旗渠》是中国第一部全面反映红旗渠精神的长篇小说,作者亲自参加红旗渠的建设,见证了林州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修建红旗渠的滴滴往事。红旗渠的修建是在中国最困难的时期,在缺乏机械设备,没有技术水平,资金缺乏的条件下,林西县人民发扬自力更生、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历时十多余年,修建成了绵延数千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

大学生应从作品中学习红旗渠的精神,把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作为自己的理想信念和不懈追求,摒弃极端利己主义,坚持共产主义信念,勇于拼搏的精神,保持自强不息,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三)培育大学生民族共同体意识

以真实人物马本斋为原型创作的红色经典小说《回民支队》,讲述七七事变后,回族爱国人士马本斋带领回族兄弟组成回民抗日义勇军,他英勇作战,身先士卒,给日本侵略者的沉重的打击。马本斋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光荣地入了党,最终把生命献给了党。还有反映蒙古族人民抗战的小说《红雁》,讲述的是智勇双全的乌拉特草原英雄奇丽格尔在共产党员毕力格图和于智先的引导下,率领乌拉特蒙古族人民团结抗日,保家卫国的动人故事。

在近百年的奋斗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确立和巩固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牢固树立了谁也离不开谁的思想,齐心协力谋发展,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不断发展,中华民族复兴战略更加凝心聚力。

(四)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

纵观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不仅是一部奋斗史,也是一部抗争史。在中国革命建设中,无数先贤伟人以不同的形式诠释着中华民族的国家情怀。他们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存亡、兴衰、荣辱紧紧捆绑在一起,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华罗庚的故事》《钱学森传》《邓稼先》……这些讲述家国情怀的经典书籍,让大学生感悟到什么家国情怀。正是这种融于灵魂深处的家国情怀和报国行为,使中华民族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历久弥坚。

三、大学生阅读红色经典的现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和传播工作,提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高校开展了形式多样,有声有色的红色经典阅读活动,使红色基因浸入心扉,图书馆已成为红色经典阅读的第二课堂,红色经典日渐成为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资源。在校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了学生对红色经典作品阅读情况,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缺乏对红色经典的了解

红色经典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资源,是育人的教科书,目前,大学生对红色经典认识深度不够。“红色经典”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随着这些英雄人物离我们渐行渐远,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对于80、90、00后大大学生来说,就显得很生疏。对红色经典的了解,也只是从影视作品中了解一些,且多集中在《闪闪红星》《小兵张嘎》《长征》《建国大业》等之中。在随机调查的80个大学生中,55%的不完全了解,10%的不了解,15%的了解。具体问到某个英雄人物是哪部作品中的,绝大多数人回答不上来,由此可见,“红色经典”逐渐淡出了他们的阅读范围。

(二)缺乏阅读的兴趣

在新媒体时代,网络信息层出不穷,包罗万象,良莠不齐。特别是西方各种价值观和文化的涌入,也给大学生思想带来消极影响。更有人认为阅读要“与时俱进”,要读畅销书这才是阅读的方向。他们认为红色经典篇幅较长,内容严肃、说教性强,读起来比较沉闷、枯燥,且费时间,往往缺乏阅读的兴趣。相比之下,他们更喜欢阅读能给人以轻松、愉悦,让人释放压力的文学作品。

(三)以被动阅读为主

在当前就业压力增大下,大学生除了学好本专业知识外,还要抓紧备考各种证书,考研、考编成为主流。目的是为就业创造有利条件。他们不想浪费时间阅读红色经典这些书籍,以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备考中。文学生讲到时偶尔翻翻,其他专业的学生老师布置了作业才去阅读,没有形成常态化的阅读,而是一种被动阅读。

四、加强红色经典阅读采取的措施

(一)把图书馆作为阅读基地

图书馆不仅是大学生阅读的场所,也是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丰富的馆藏,优美的环境,为大学生阅读创造了良好的氛围。阅读红色经典是大学生了解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途径,是人生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图书馆要不断扩充红色经典馆藏资源,开辟红色经典阅读角,方便读者借阅、查询。通过阅读让大学生牢记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从而提高他们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

紧跟时代步伐,适应时代的要求,利用好网络阵地,发挥好网络信息时代优势和教育传播功能,赋予红色经典阅读的现代活力。建立红色经典数据库,利用图书馆网页开设红色经典阅读专栏,提供内容丰富的红色经典信息资源。

(三)创新红色经典传播形式

“红色经典”作品要想产生广泛的影响,除通过书籍传播外,媒介的传播也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红旗谱》《红日》等具有代表性的“红色经典”都曾被改编成电影,以通俗易懂的形式走进千家万户。此外,把红色经典以插图与文字共存改编成的连环画也是红色作品传播的方式之一。大家熟知的《白毛女》《铁道游击队》《红岩》等连环画,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得到广大读者接受认可,成为人民群众茶余饭后阅读红色经典的精神食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大学生是青年的主力军,肩负着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时代重任。大学生阅读红色经典,能更加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的艰辛,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稳定。传承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豪感,提升文化自信,铸就与时俱进的革命品格,担负起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中国军转民

参考文献

[1]李爱华.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

[2]周春雷.解读红色经典[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9.

(作者单位:包头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红色经典现状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红色经典”文学审美的人本性解读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智取威虎山3D》多元类型的杂糅
“红色经典”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验研究